山西清明前后旅游景点介绍「山西清明前后旅游景点介绍大全」

导读:山西清明前后旅游景点介绍「山西清明前后旅游景点介绍大全」 这个季节到山西旅游,哪里好玩?(清明节后,五一之前) 山西有哪些名胜古迹? 山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山西旅游景点 山西的旅游景点大全

这个季节到山西旅游,哪里好玩?(清明节后,五一之前)

当然庞泉沟了 风光不错,山清水秀。俩天足够了,山西交城,离太原

山西有哪些名胜古迹

山西旅游景点简介

山西简称晋,位于华北平原西侧,黄土高原东部,北倚长城内蒙古毗,南与河南接壤,省会太原。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人口中汉族占99.75%;少数民族仅占0.25%,以回族人数较多。 山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遗产。主要名胜古迹有: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悬空寺晋祠五台山平遥古城解州关帝庙晋商大院等等。悬空寺

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真绝,其建筑艺术真高。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1400年。历代都重修,但原来的结构都没有改变。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进寺后,有楼梯可攀登上楼,这里并不显得多么惊险,但当你在楼上,沿着紧贴在崖壁的通道,由南往北走,通过一条栈道,走到北边的那座三层三檐的楼阁时,就会发现这里地势已相当高。往上望,“上载危岩”;往下看,“下临深谷”,脚下的楼板又有晃动的感觉,真是惊心动魄,惊险之至。建在崖壁上的殿堂进深都较小,殿内的塑像形体也相对缩小,但比例适度,表情丰富,很有艺术价值。寺中共有殿堂40余处,都是木结构,其位置部署,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游人们在廊栏间行走,如如迷宫,甚至会找不到出路。这正是其建筑构思的一个特色,既不呆板,又不零乱,给人以曲折玄妙之感。在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公输就是鲁班,也叫公输班,春秋战国时代人,被认为是建筑工匠的祖师爷。这四个字是说,这座建筑物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当地有一句形容此寺 惊险的民谣:“悬空寺,半山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将悬空寺称为天下巨观,并对整个寺庙建筑、部署作了极高的评价。

九龙壁

九龙壁在代王府,位于大同市中心和阳街,系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桂改封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藩大同。王府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王府座北朝南,呈长方形,中轴线上前有九龙照壁,进裕门依次为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崇信门、存心殿、长春宫、广智门;东边由南向北依次为广赡仓、长春宫、望宗楼、清暑殿、宗庙、燕居之殿、后殿等;西边进戟门,左有社稷坛,右有风云雷雨山川坛、大成之殿,过穿廊为谨德等殿。整个王府建筑金碧辉煌,豪华壮丽,廊庑相接,屋宇错落,前堂后寝,西厢配房,殿宇深邃,回廊曲折,是一所完整的王城府邸。总占地面积达175950平方米,现今的东华门西华门、皇城口、石宰门正是当时王府四门的遗址。该府于崇祯末年(1644)毁于兵火。王府照壁九龙壁因隔和阳街而立,故独以保存至今。九龙壁位于城内大东街(和阳街)路南,座南朝北,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二十九年(1396)。该壁东西长45.5米,高 8米,厚2.02米,是我国现存三座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壮观、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九龙壁结构整体使用孔雀蓝、绿、正黄、中黄、浅黄、紫等色,全壁由 426块特制烧造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弥须座的束腰部的75块琉璃砖上镶有两层琉璃兽。第一层是象、狮、虎、鹿、飞马、麒麟、狻猊等形象。第二层是小型行龙。这些琉璃兽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须弥座上平托 9条琉璃壁龙,整个壁身下部是青绿色的汹涌波涛,上部是蓝色的云雾和黄色流云。巨龙之间以云雾、流云、波涛、山崖和水草相隔相联,五彩斑斓,蔚然壮观。正中心是一条坐龙,为正黄色,此龙正对着王府的中轴线,昂首向前,目光炯炯。中心龙两侧的一对浅黄色龙,为飞行之龙,龙头向东,龙尾伸向中心龙,神情潇洒,怡然自得。第二对龙为中黄色,头尾均向西,形态飘逸,古朴大方。第三对龙为紫色,是对飞舞之龙,神情凶猛暴怒,大有倒海翻江之势。第四对龙呈黄绿色,神采飞扬,气宇轩昂。整个正面 9条巨龙伸爪抱珠,捕风弄雨,盘曲回绕,体态雄健,色彩绚丽,栩栩如生。壁顶为仿木构单檐五脊顶,由62组琉璃斗拱承托,正脊脊顶两侧有高浮雕的多层花瓣的莲花及游龙等图案,两端是龙吻、戗首,为龙首造型。飞椽、额枋均雕镂得细致、逼真。龙壁东西两端分别是旭日 东升和明月当空的图案,并衬有江崖海水,流云纹饰。壁前倒影池长34.9米,宽4.38米,深0.8米。由石栏围绕,中有一石桥相连。池水碧绿,龙影倒映,水波微兴,九龙似昂首奋爪畅游水中,气势磅薄壮观。九龙壁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这是一处在国内外得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这里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原来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镇永乐镇,出被称为永乐宫。永乐宫系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迁)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

永乐宫内,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这些元代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永乐宫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O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属、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 286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骠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这人物繁杂的场面,神彩又都集中在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纯阳殿,是为奉祀吕洞宾而建。

纯阳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

纯阳殿内对扇后壁的“钟、吕谈道图”,是一幅极为珍贵、人物描写极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画。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出采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P

纯阳殿、重阳殿内的连环画,虽是叙述吕洞宾、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社会生活的缩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饭、种田、 鱼、砍柴、教书、采药、闲谈;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宫中朝拜、君臣答理、开道鸣锣;道士设坛、念经等各式各样的动态跃然壁上。画中,流离失所的饥民、郁郁寡欢的厨夫、茶役、乐手,朴实善良而勤劳的农民与大腹便便的宫廷贵族、帝王将相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

永乐宫原在的永乐镇,因黄河三门峡工程动工,处于淹没区内,所以,从

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 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 494)迁洛前。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云冈第五、六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为孝文帝迁洛前约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庙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间四层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五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 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 ,内容连贯,构图精巧。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

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中央,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内容仍为三世佛,且出现了造像组合。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上、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棋,中为团莲,周雕飞天,把整个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第七、八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从中折射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第二大造像。第20窟为露天造像,正中为释迦坐像,高13.75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气势浑厚。

云冈五华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这五窟因请代施泥彩绘而得名。第 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辽代曾在此兴建崇福寺。两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凿成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三间访木构建筑的佛龛,余壁满雕佛像、飞天。后室窟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第11——13窟是一组,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开龛造像,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均为释迦立像。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 483)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开凿史的重要资料。窟东北有太和二十年( 496)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东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屋形佛龛,前列两柱,洞开三门,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本尊 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皆为窟中精品。东壁佛龛形制各异。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为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东部窟群,指云冈石窟东端1——4,均为塔洞。第1、2窟为同期开的一组,凿于孝文帝迁洛前,窟内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二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第三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壁面满雕千佛。后室南面两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农纹流畅的一佛三菩萨。坐像高约10米,二菩萨立像高6.2米。从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时的作品。第四窟风化水蚀严重,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间铭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以后的作品。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雅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研究北魏杂伎的形象资料。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第40窟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

时间: 2004-2-09 周一, 上午4:19 标题: 绵山

--------------------------------------------------------------------------------

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O72米。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历山旅游区,是一个优美的自然景区,它位于沁水县城西南部56公里处。这里,风景独特,景色迷人,到此一游,尤如 在画中走,神随仙景游。有幸者不妨到历山来领略一番自然风光的美好熏陶。

历山是中条山的主峰,总面积为 100平方公里,海拔2358米,与翼城垣曲阳城毗连衔接,境内峰峦叠翠,高距云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这里,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和古人类文化融为一体,是国家自然保护区

山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山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历山、庞泉沟、芦芽山、蟒河、五鹿山、太行山大峡谷应县木塔

1、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3、应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4、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5、蟒河

蟒河,亦称漭河、莽河,黄河支流沁河的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晋城阳城县南指住山麓花野岭,由北向南,流经晋城市阳城县、河南省济源市、孟州市,分为两支,再经温县武陟县,在武陟县分别入黄河和沁河。 全长130公里(一说106公里), 流域面积1328平方公里。

山西旅游景点

山西著名旅游景点为:

一、五台山 AAAAA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二、云冈石窟 AAAAA :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三、绵山 AAAAA :位于山西省介休市

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四、皇城相府 AAAAA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

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五、雁门关 AAAAA :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山西的旅游景点大全

我把山西景点分成三类:古城民宅类、古迹名刹类、山水风景类。

下面就按照以上三类,对山西景点逐个做一介绍:

一、古城民宅类

1、平遥古城

5A景点,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这里保存了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的所有特征,晋商文化,古典建筑,是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画卷。

2、碛口古镇

位于黄河之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

3、皇城相府

5A景点,是康熙帝师,《康熙字典》的总编撰者,陈廷敬的故居。这里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世族之宅”。

皇城相府

4、乔家大院

5A景点,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工艺精湛,集中体现了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为多部著名影视剧在此拍摄,使得乔家大院名气很大。

5、王家大院

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这里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建筑规模宏达,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且形成一个“王”字造型,有“民间紫禁城”的美誉。

王家大院

6、常家庄园

古典汉族民居的典范,气势恢宏,古朴壮观。常家庄园的规模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庄园几乎就是一个小城市,主干道俨然就是一条街道。现存院落仅为全盛时的四分之一,即便如此,已然颇具规模了。这里有不少砖雕木雕都很精美。

二、古迹名刹类

1、晋祠

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历史悠久,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故事。周柏、宋代彩塑难老泉为晋祠三绝。抚摸那巨粗的柏树,你一定能感受到岁月沧桑的印记。

晋祠周柏

2、应县木塔

建于辽代,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全塔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3、悬空寺

建于1400年前的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著称。

4、永济普救寺

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处,是《西厢记》中“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发生地。

5、鹳雀楼

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唐宋之际文人学士多在此吟诗作颂。朗朗上口的经 启蒙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说的就是这里。

6、云岗石窟

5A景点,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建于北魏年间,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云冈石窟

7、雁门关

5A景点,“天下九寨,雁门为首”,作为长城上的重要关隘,这里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8、娘子关

素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因唐朝平阳公主的“娘子军”驻守于此而得名。这里山险沟深,形势险要,自古以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

9、洪洞大槐树

2018年刚被评上5A景点,是我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元末明初,中原人口锐减,朝廷为了平衡人口,强制大批山西人移民外迁,当时的出发地就在洪洞。“要问我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代代流传。

三、山水风景类

1、五台山

5A景点,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大名鼎鼎的五台山不用多说了,绝对值得一去,据说五爷庙烧香许愿很灵。

五台山

2、绵山

5A景点,相传是介子携母隐居之地,是清明节的发源地。前山以人文景观为主,后山则以自然景观为主。

3、壶口瀑布

5A景点,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最大的黄色瀑布,流量巨大,气势磅礴。“千里黄河一壶收”,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而得名。从山西和陕西省都可以到壶口瀑布,看的都是一个瀑布,山西一侧有龙洞,可以下到河底,仰望从天而降的瀑布。

壶口瀑布

4、老牛湾

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

5、万年冰洞

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冰洞,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夏季是结冰期,冬季反而是消融期。

万年冰洞

6、恒山

五岳之一,这里地处边关要塞,古城峰烟,以险而著称,也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7、太行山大峡谷

位于长治安阳交界,集雄、奇、峻、美于一体,是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景区由红豆峡青龙峡八泉峡等峡谷组成,这些峡谷不同的是各具特色,同样的是都很美。

8、通天峡

位于长治平顺县,跟太行山大峡谷风格类似。据说通天峡在韩国很有名气,此言非 ,我曾去过两次,每次都能碰到韩国游客。到这里一定要乘坐一次游船,游船在狭窄的峡谷中穿行,两侧悬崖高耸直立,湖水清澈碧绿,感觉特别棒。

通天峡

9、王莽岭

是南太行最高峰,“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这里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立体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

10、运城盐湖

古老而又典型的内陆咸水湖,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湖中可以漂浮不沉,被誉为“中国死海”。

11、沁源花坡

是山西人家门口的草原,享有“天然花园”之美誉。每年秋季,豆科花开,五颜六色,遍地花香,牛羊蹒跚,令人神清气爽。带上帐篷,晚上可以在草地上露营,感觉很好。这里贵在尚未开发,商业化气息不浓,纯天然的自然景观,不足之处是路实在很烂。

Hash:8e897b64a0ce66657f88538554b635d0fa6e6334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