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学人|叩史寻源数十载,痴迷考古终不倦——来自南城的史前考古大家张镇洪

2010年5月15日在柳州白莲洞遗址考察留影。(左二为张镇洪)

自1963年大学毕业,张镇洪便一直致力于中国史前考古研究,在业界享有较高声望,是2002年首届“中国科学院裴文中科学贡献奖”获得者。数十年间,张镇洪入田野、潜学问,始终坚守在考古一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现代人起源和旧石器时代考古、中石器文化研究、第四纪古生物研究、港澳考古等学术领域均有着卓著的贡献,他是时空隧道的逆行者,也是严谨务实的治学者。

学海回眸

辗转南北,

一心探寻华夏文明史前密码

1939年,张镇洪出生于南城新基村。由于自幼家贫,张镇洪的小学生涯一半是在村里私塾断断续续求学,另一半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莞城中心小学完成。1958年,从东莞中学毕业后的张镇洪顺利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学习,经过5年苦读,于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时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等动物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是当时该专业唯一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的毕业生。

进入中国科学院后,张镇洪严于律己,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两年后被选送北京第二外语学院进修英语,并计划出国深造。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张镇洪失去了出国的机会,随后回到研究所工作。

这时,一个新的机遇再次向张镇洪招手,他被选派到研究所设在房山县的周口店研究基地,主持北京猿人陈列馆的改陈工作,与我国从事古人类、古生物、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前辈,中科院学部委员(即现在的科学院院士)裴文中、贾兰坡、周明镇、吴汝康等人共同工作,得到了极为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张镇洪和几位教授,尤其是贾兰坡、吴汝康在相处过程中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主动向张镇洪传授专业知识和研究心得,让其受益匪浅。

1973年,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等生活困难问题,张镇洪决定告别古脊椎研究所,转调辽宁省博物馆考古队工作。其间,贾兰坡曾四次带人到东北指导,让张镇洪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助其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对此,张镇洪曾多次感慨,他的成长,他所取得的成绩,是与贾老以及研究所各位师兄师姐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辽宁考古无疑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开拓性的工作。1973年之前,不仅是辽宁,整个东北的史前考古几乎都是一片空白,但是也充满着各种机会。更为幸运的是,张镇洪调至辽宁后,正逢全国开展地质地层断代总结工作,各区域成立断代总结领导小组,领导这一中心工作。因为有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这是进行第四纪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最权威机构)的工作经验,张镇洪被推选到工作小组,并担任业务组长一职。

其间,张镇洪与同事走遍了东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并与东三省地质局的总工、长春地质学院第四纪地质研究室的张庆云,东北地区从事第四纪地质研究的知名学者孙建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从中学到丰富的地质学知识。最终,在小组各位成员的精诚合作下,张镇洪顺利完成了任务,并编写出版了《东北地区古生物图册(2)》。

1982年,经过近九年的艰苦奋斗,张镇洪和同事已经在辽宁省内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凌源西八间房遗址、丹东前阳洞遗址、海城小孤山遗址、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喀左鸽子洞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营口牛山遗址本溪庙后山遗址,在吉林发现了榆树周家油房,在黑龙江发现了顾乡屯遗址、荒山遗址、昂昂溪遗址等,建立了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系列,填补了学术上的空白。

2013年4月在广西大岩洞穴遗址考察(左三为张镇洪)

与此同时,他们又陆续发现了庙后山人、小孤山人、鸽子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建立起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古人类进化序列。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庙后山人和前阳洞人具有蒙古人种南方亚种的特征,为中国人的祖先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迁移、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此外,在东北第四纪古生物研究方面,张镇洪增加了对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的研究,并将东北第四纪动物群的组合按早、中、晚不同的年代加以系统划分,建立了更为丰富的研究方向。

1981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办。1985年1月,张镇洪举家南迁,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担任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学、博物馆学和生态人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深受学生欢迎。

与此同时,张镇洪积极参与系内和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的田野调查发掘工作,参加封开黄岩洞、峒中岩、罗砂岩,曲江龙岩灵溪暗岩,阳春饭甑山岩,英德的牛栏涧等13个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同时多次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深入广西百色桂林、柳州,贵州六盘水红水河地区,湖南西部地区考察,发现了14.8万年前的峒中岩人牙化石及其文化,以及西江流域陡刃砾石文化,填补了岭南地区2万至10万年之间的历史空白,建立起岭南地区旧石器时代至中石器时代的文化系列。

1998年暑假,张镇洪率队在英德牛栏洞遗址和史佬墩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石器制造场,同时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硅质体。此发现在1999年12月于英德召开的“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公布,立即引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英德史前考古报告》出版,从田野发掘到出版考古报告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张镇洪还是港澳地区考古事业的推动者。自上世纪80年代,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与香港澳门的学术机构合作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张镇洪自1987年首次赴香港参与石壁东湾遗址的发掘开始,先后11次到香港参与考古调查发掘项目和合作研究工作。1999年,他带队参加香港西贡蠔涌东区的发掘,首次发现了一个史前石器加工场,填补了香港历史空白。

2005年至2006年,张镇洪参加香港西贡黄地峒遗址发掘时,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目前香港发现年代最早的考古遗存,也为环珠江口乃至岭南地区的史前考古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

张镇洪首本专著《新生代哺乳动物学概论》

在学术研究方面,张镇洪在1986年至2003年间完成了“关于东西方史前文化发展关系的研究”“西江流域中石器文化的研究”等6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了12篇论文。1996年,张镇洪第一部专著《新生代哺乳动物学概论》出版,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专门论述新生代动物系统演化和地层断代的专著。一年后,张镇洪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邱立诚合作出版了《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论中国中石器时代》。

为了加强岭南地区文物考古界的交流,推动岭南考古特别是史前考古研究的发展,2000年8月,在中山大学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刚刚退休的张镇洪发起成立了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后改名为: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这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考古学研究机构。

自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张镇洪为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几乎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推动着岭南地区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一年一册的《岭南考古研究》,更是成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深受众多学者,包括许多年轻文博研究人员的欢迎。更重要的是,张镇洪为专业委员会的经费劳心劳力,即使退休仍四处奔走,承接课题。

为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劳心劳力之余,张镇洪仍不忘在个人关注的学术研究领域深耕。自2006年开始,《岭南文化珠江来》《南蛮不蛮——论珠江流域史前文化》相继出版,对珠江文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3年,张镇洪与邱立诚合著出版了《中国南海古人类文化考》,更是将珠江流域史前人类与文化纳入更大的海洋文明体系中,拓展了研究的视野,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张镇洪的学术成就以及他为母校的贡献得到广泛认可。自1997年以来,他连续获得“中山大学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奖、“蔡冠深奖教金”奖,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002年,首届“裴文中科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张镇洪荣获“裴文中科学贡献奖”。

出书逸话

情系乡梓,

念念不忘学人文丛出版

作为考古方面的东莞籍学人,张镇洪一直与东莞文史界、方志界保持着密切往来。2004年,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与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编辑《东莞人物丛书》,分《东莞历史人物》《东莞现代人物》《东莞当代学人》三册,张镇洪被收录在《东莞当代学人》中,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撰写《记张镇洪教授》一文,向众人分享他的学术之路。

2006年6月17日,东莞市政协与中山大学历史系联合召开“东莞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中山大学多位东莞籍教授参与,其中就有张镇洪。当时,张镇洪应东莞市政协之约,撰写《起桥梁作用的东莞》一文,助力家乡挖掘文化底蕴,传承历史。此外,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杨仁恺曾两次远赴东莞进行学术交流,亦是张镇洪穿针引线。

《张镇洪集》

2009年,《东莞学人文丛》立项,东莞政协文史委员会便将《张镇洪集》列入出书计划。2014年4月,文史委员会成员到张镇洪家中拜访,与他洽谈出书事宜,双方交谈甚欢。然而,在文史委员会成员返回东莞后不久,张镇洪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

“跟张镇洪教授约稿时他身体还很好,对《东莞学人文丛》丛书的计划也非常支持,后来张镇洪教授的家人找到我们,说先生非常热爱故乡,生前曾多次向他们提及文史委员会约稿出书的事情,并希望我们可以继续完成先生未了之事。”全程参与《东莞学人文丛》编委工作的李炳球回忆说,张镇洪教授为人低调,实践丰富,学术水平极高,《张镇洪集》的出版可以让读者更全面地领略史前考古的魅力。

后来,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邱立诚也找到文史委员会,并告知张镇洪也跟他多次提起学人文丛的出书事宜,表示作为张镇洪的学生,他将会与其他人一起帮助文史委员会完成文集出版工作。最终,在邱立诚、易西兵的全力帮助下,《张镇洪集》于2016年正式出版。

学人风采

岭南史前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

文:张镇洪

当历史跨入21世纪之际,科学发展也迎来了一个腾飞的时代,考古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也毫不例外地以新的姿态投入到科学发展的行列中来。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岭南地区,它地处我国最南端,生态环境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四大河流之一的珠江水系贯穿其境。这里是高温、多雨、潮湿、日照强、海岛多、海岸线长、台风多的地区,也是人类起源摇篮地的南亚地区通往东亚和东北亚地区的桥梁地带。到了人类社会出现以后,这里又成了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加上复杂的自然环境,在这里生活的先民们,在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中,创造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黄河长江、辽河地区一样的悠久,一样的光辉,一样几经兴衰的变化,最后融合到中华民族这个大文化中来,成了我国南方的一颗明珠。

人类起源,世界公认是源于类人猿,北京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成了达尔文进化论和从猿到人学说坚实的科学依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也成了中国人起源的摇篮地。

但不久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学研究所诸家祜教授为首的,由中国7个研究机构12位科学家组成的中国基因多样性课题组,对中国56个民族中的28个民族群体的基因样本进行分析,并将其结果与其他亚洲和非亚洲群体进行了比较,完成了题为《中国各人群的遗传关系》的论文。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源自非洲的现代人构成了目前亚洲人口基因库的主体”,他们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大约在4万到6万年前从非洲出发向东经印度洋,取道东南亚进入中国华南地区。这种观点意味着,原来科学界所公认的中国人自北京中国猿人和其他古人类类型进化而来的传统看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而这种挑战是来自生命科学的最新探索领域——分子生物学。

类似的科学研究结果不仅限于此,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批分子生物学家根据对147名各大洲不同人种妇女胎盘细胞中的线粒体DNA分析,将所有现代人起源追溯到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位妇女,这被称为“夏娃理论”或“走出非洲”的假设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意味着人类起源和进化的主干在非洲,其他各大洲的古人类代表都不过是进化中的旁支。

(本文摘自《张镇洪集》,因篇幅原因,略有删减)

学人评价

“辽宁省近来发现出土的东西非常多,但能即时把它整理研究处理的不多。迄今为止,把一个遗址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专著形式出版者就只有庙后山遗址,而组织领导这一工作的就是张镇洪同志,此后再无第二人。”

——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杨仁恺

“张教授从不轻易发表观点,对于任何学术问题总是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或是在深入研究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并不固守自己的观点,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学术头脑。“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

参考文献:

易西兵:《不倦的行者——记张镇洪教授的学术之路》《张镇洪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易西兵:《记张镇洪教授》《东莞当代学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文字:张晓敏

编辑:龚艺超

图片:受访者供图

Hash:d04cc9be1131f693f1ad7fa7cd8c31f93ac792ec

声明:此文由 文化周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