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著名景点典故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

导读:贵州著名景点典故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 1.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 2. 贵州独特的历史文化 3. 贵州的历史文化典故 4. 贵州的来历,地名,历史,文化,典故 5.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研究 6.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简介 7. 贵州历史故事 8. 贵州著名民间故事 9. 关于贵州的典故 10. 贵州传统故事 11.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有哪些

1.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

在旧中国,军阀界有“湘军一头狼,黔滇两只羊,桂军猛如虎”的说法。

说黔军和滇军是两只羊,是由于贵州是一个贫瘠、弱小的省份经济基础薄弱,因而在其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要依附于邻省的军阀势力,实力较为有限。

而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抗战的滇军有相当的战斗力。和黔军比,滇军的装备比黔军好。立志建设贵州的黔籍军阀周西城,就是在民国十八年(1929)与滇军之战中战死的。


2. 贵州独特的历史文化

夜郎文化,播州文化,牂牁文化。


3. 贵州的历史文化典故

贵阳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说贵阳的太慈桥,是建文帝修建的可是想一想,当时就算建文帝逃出来也到处的逃亡。根本没有金钱来修这座桥,可能有一些虚假。还有就是太平天国的宝藏。传说当年太平天国败退了。曾经在贵州埋藏了一批金银珠宝


4. 贵州的来历,地名,历史,文化,典故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夜郎国大部分疆域在今贵州境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夜郎地区修筑"五尺道",并在部分地方设郡县、置官吏。


5.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研究

辣椒,一种土生土长、乡下菜园子里貌不惊人的草本植物,并无特别的价值。摆在饭桌上,则是家常便饭中的普通菜。但如果仅仅这么去认识辣椒,则无疑是肤浅的。

  两年前,祖 即正告我:辣椒在我们湖南是一种特殊物质,一道独特风情,是经济,是文化,“不吃辣椒不革命”,也是政治!

  其时,他刚参加完全国书市,欲编著一部有关湖南辣椒的书。两年之后,他终于完成了心头的设想。一本别致、独到的《辣椒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呈现在我眼前,读之再三,爱不释手,不禁为之叹服。

  这本书从六个方面介绍了辣椒与湖南的关系:辣椒及其入湘简史、湖南辣椒品种与科研生产、湖南辣椒加工与贸易、湖南辣椒与湖南菜、湖南辣椒与湖南人、湖南辣椒与湖湘文化,并附有现代文人写辣椒的名章数篇和作者精心设计的“湖南辣椒文化节方案”、“湖南辣椒博物馆筹建方案”。

  全书近20万字,从辣椒这一特定和特殊的植物切入湖湘文化的研究,立论于辣椒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及两者交叉融合的关系之上,从一个侧面探析了湖南辣椒精神与湖南人革命精神的相互关系,说家常事,探朴素理,娓娓道来,通俗而亲切。

  作者挖掘、收集了大量的材料,许多信息与观点自成系统,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填补了湖南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空白,可说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湖南辣椒文明简史。

  在书的编排上,作者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辅之以大量与辣椒相关的美术摄影书法雕塑音乐等作品的图片,共一百余幅,以图补文,满足了读图时代读者的需要,在编辑装帧上亦体现出新的创意

  这本书第一次提出“辣椒文化”的概念,倡湖湘之风,高扬辣椒文化之旗,可谓深得其味,乐在其中。作者强烈而紧迫的文化责任感跃然纸上。

  他阐述了湖南辣椒盟主与辣椒文化中心的固有地位,期望外来文化猛烈冲击下的湘楚大地,亮出自己的品牌文化,光大与提升湖南人不信邪、不怕苦、不畏难、不服输的辣椒精神,添增湖南人的革命勇气与改革意识,弘扬与传承湖南文化的气势与血色,读来兴奋、为之鼓舞。

  本人原系乡下一牧童,对辣椒的感情非常之深。辣椒见证了贫困的生活,作为最鲜明的一个符号,在我少年生活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北京工作,老乡之间常有联系,大家对辣椒的情感是相通的,谈及家乡的人和事,辣椒常是其中重要的催化剂。

  纵观湖南的历史,无数政治、军事、艺术、文化方面的杰出人物崛起于三湘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这令我常常思索一个问题,辣椒,对于我们湖南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辣椒,在我们湖南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在新的时代,湖南的辣椒产业和辣椒文化该向何处去?

  《辣椒湖南》一书,为我解开了不少迷惑,让我顿生感悟:辣椒就是我们湖湘文化的图腾,它展现着我们湖湘人民的精神,在岁月的浸润中它已深入到湖南人民的生命之中。它,既是一种丰富的气质,又是一种发展的内涵;既是普通的物质,更是无处不在的精神。


6.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简介

  贵州山歌是一种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是原生态文化,是一种没有任何华丽包装而又朴实的美。

  贵州山歌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它犹如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又好似江南水乡小调,但在这两者之间又突出了美的剽悍和粗犷。  贵州山歌又是独立的、自由的、原生态的伟大艺术。一首优秀的山歌,具有着清雅而明快的 感,演绎着内心的真诚,用朴实的语言加上随意的调子唱出,是一种民歌形式。每一首山歌都是从真诚的内心出发,最终完成对生活的信念,对人世间的情爱,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灵魂高度的抵达。  山歌在我国,尤其在少数民族中是一种口头文学的创作形式。其实贵州山歌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贵州是许多少数民族生活聚集的地方,苗、侗、布衣、彝、仡佬、水等少数民族就是贵州最早的生活主人,他们在这方土地上生活由来已久,可以这样夸张地说,原始人类就应该有他们生活的影子。(笔者没有考证过,希望看见有关专家的考证)我认为贵州这些少数民族应该很早就开始用山歌来描写生活,用山歌来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贵州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流传着许多诗歌、故事和谚语。民歌有山歌、儿歌、酒歌、孝歌4类,曲调不同,各有特色。诗歌多为小调,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大都是七言体裁,也有用少数民族语歌唱的长短句形式。音韵铿锵,自成一格。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有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的,也有是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暴和贪婪的。这些民族音乐舞蹈朴素优美,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  贵州山歌故名思意,在大多数地方是不能在自己家里唱的。走出吃饭睡觉的那个家,就是山歌的天下了。在山上、在地里、田里、还有在村边的丰收的谷堆旁边唱出的。贵州山歌虽然是一种民歌形式,但是在口语创作中也完美地体现了赋比兴的手法。贵州山歌的特点以爱情为主线,山歌的韵味更具丰富,影响流传更广,加之又来自农村,所以表达比较直接,大胆粗放,它是贵州少数民族青年交友的一个重要途径,贵州少数民族唱山歌是以边舞边唱和集体对唱的形式,在单独的对唱中,有的还嘴含树叶吹出动听的曲调。  贵州山歌是贵州少数民族的独创,它充分揭示了贵州少数民族生活的历史。不过在我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贵州山歌这一原生态的没有任何华丽包装而又朴实的美的山野文化已经在慢慢失去了发展的土壤。在山上、在地里、田里、还有在村边的谷堆旁边,除了特定的组织外,已很难再听到这天籁的美音了。


7. 贵州历史故事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许多活动,比如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喝雄黄酒等。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端午节又叫“诗人节”。而挂菖蒲、喝雄黄酒,则是为了避邪。这一天,奶奶在家里包粽子,我也学着包,一开始包动作很笨拙,总是包不好,后来在奶奶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奶奶还夸奖我包得好呢!我心里美滋滋的。


8. 贵州著名民间故事

狼外婆的古诗主要讲一头大灰狼假扮成外婆的样子,趁妈妈不在家,骗女孩们开门。

女孩们开始不相信,让它把手伸进来,结果发现手毛茸茸,知道是假扮的,就拒绝开门。

大灰狼不放弃,想办法去除了手上的毛,两个小女孩就上当了,让它进了屋子。

结果半夜时姐姐发现狼外婆把妹妹吃了。姐姐决定逃出去为妹妹报仇。

她打算找借口逃出去,结果狼外婆用一根绳子记在她身上。

出门后姐姐拿了一把斧子爬上来树,等狼外婆家出来时她假装在吃东西,引得狼垂涎欲滴,当他张开嘴准备接食物时,姐姐砸下斧子,杀死了狼外婆,为妹妹报仇雪恨。


9. 关于贵州的典故

(一)爽游贵阳 重温红色文化之旅

达德学校旧址——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江峡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息烽温泉

推荐理由:贵阳是一座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英勇的革命先辈们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斗,留下了丰富多彩且独具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财富。来一场重温历史之旅,感革命先辈百战创业之艰巨。

周边吃喝:丝娃娃、牛肉粉恋爱豆腐果息烽阳郎辣子鸡、乌江鱼

(二)醉美遵义,红色经典之旅

遵义播州区(苟坝会议会址)——遵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景区——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仁怀习水段)——黄陡坡战斗遗址——习水(土城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土城渡口、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等)——赤水(世界丹霞自然遗产地)

推荐理由:重温红色经典,遵义是不可错过的地方。它红得正、红得烈,红得荡气回肠,红得器宇轩昂。红色遵义的绿色风景也美到极致,赤水丹霞,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周边吃喝:遵义肉丁米皮冰粉、习水羊肉火锅、赤水全竹宴

(三)“遵”寻初心,“我的青春正当红”研游之旅

遵义会议会址——观看《伟大转折》——绥阳十二背后景区(软探险)——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茅台段)——土城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丹霞旅游区

推荐理由:重温红色经典遵义会议会址、观看大型舞台剧《伟大转折》、探秘十二背后,亲身感受软探险的艰辛和战胜自我的巨大成就感,打卡茅台酒产地,了解中国白酒酿造历史和酒文化骑行醉美旅游公路,流连赤水河谷壮阔美景,欣赏 年非遗技艺“打铁花”,品尝地道遵义美食,开启对遵义的近距离接触和初体验,感受遵义独特魅力。

周边吃喝:豆花面、蛋包洋芋、鲁班鸡爪、苕汤圆、习水豆腐皮火锅

(四)红色圣地,“韧性”骑行之旅

遵义(遵义会议会址)——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大发渠)——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习水土城(女红军纪念馆)

推荐理由: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土城女红军纪念馆,听“当代愚公”黄大发讲述历经36年在大山绝壁上凿出生命渠,培养韧性品质、坚毅品质。到土城学习土法制红糖的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周边吃喝:农家包谷饭、黄焖排骨、鸭溪凉粉豆豉火锅黄糕粑

(五)六盘水,“三线”“三变”红色之旅

六盘水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米萝三变农业基地——月照养生谷——海坪千户彝寨——娘娘山风景区——岩博酒业——妥乐古银杏风景区——盘县红二、六军团会议会址陈列馆——六盘水三线广场——哒啦仙谷

推荐理由:“盘县会议”对三大主力红军会师西北结为一体、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六盘水曾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重温建国初期的艰难创业历史,传递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三线精神”,提高爱国情怀,传播旅游声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1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创造性提出农村“三变”改革,引起中央高层关注,正式拉开农村“三变”改革的大幕。

周边吃喝:烙锅、银杏炖鸡、盘州火腿。

(六)风情黔东南,红色传承之旅

锦屏隆里古城——龙大道故居——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历史陈列馆——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毛主席旧址——红军街(翘街)——八舟河红军桥——肇兴侗寨——“中国唯一的枪手部落”岜沙苗寨——加榜梯田

推荐理由:黔东南是“红色贵州”的恢弘序幕,是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的第一站。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是黔东南的两大宝贝,红色文化则是黔东南尤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条线路让你读懂黔东南。

周边吃喝:糯米饭牛瘪、腌鱼、烤香猪

(七)不忘初心,伟大转折之旅

瓮安猴场会议会址——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贵定金海雪山景区——龙里双龙镇·巫山峡谷景区——惠水好花红村——长顺广顺州府

推荐理由:优质的生态环境与红色文化,让黔南州更具魅力。到草塘千年古邑倾听黔南历史长歌,游瓮安猴场会议遗址,感受江界河的天险,忆峥嵘岁月。

周边吃喝:坛子鱼、虾酸牛肉辣鸡粉

(八)黔南州,“忆峥嵘”红色之旅

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三都水族博物馆——荔波邓恩铭故居——独山抗日深河桥遗址——平塘掌布景区——罗甸红水河景区

推荐理由:这条线路汇集了黔南三线文化、红色文化、水书文化,是一条文化味十足的旅游线路。掌布景区有上亿年的古生物化石,秀美的自然风光,红水河景区有惊险刺激的水上栈道,为旅途增加了更多趣味。

周边吃喝:火龙果、虾酸牛肉。

(九)黔东门户,丹砂之恋红色之旅

铜仁碧江中南古城——周逸群烈士故居——万山朱砂古镇——印江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思南旷烈士继勋故居——思南九天温泉——德江枫香溪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石阡县红二、六军团革命遗址(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会议旧址及陈列馆、甘溪红军战斗遗址、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遗址)

推荐理由:到朱砂古镇触摸一段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丹砂故事、共和国之恋,再沿着红二六军团的遗迹追思革命先烈,去思南九天温泉洗去一身疲惫,这趟旅程让人心灵丰盛、舒畅。

周边吃喝:花甜粑、米豆腐、锅巴粉、社饭

(十)重走长征路,深度体验游

中央红军长征线路:遵义——金沙县(钱壮飞烈士纪念馆)——大方县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七星关区(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市博物馆、“鸡鸣三省”会议会址)——纳雍县(红九军团梯子岩战斗遗址)——云南方向

红二、六军团长征线路:贵阳——黔西县大关盐号、黔西会议)——金沙县(钱壮飞烈士纪念馆)——百里杜鹃(黄家坝阻击战遗址)——大方县(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将军山战斗遗址)——七星关区(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市博物馆、“鸡鸣三省”会议会址)——赫章县(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威宁自治县(乌蒙山回旋战遗址)—六盘水

最美红色自驾之旅:安顺王若飞故居—史迪威晴隆“24 道拐”遗址公园安南古城(见证历史的弯道)一 兴义何应钦故居、泥凼石林(国民党原军政部长故里)

推荐理由:前两条线路均是红军在贵州行进线路,重走长征路,寻访英雄故事,叩问往昔风雨,定能更加深层体会长征精神。晴隆史迪威“24道拐”遗址公园由“24道拐”公路、安南古城、美军加油站、马帮山寨、史迪威小镇等组成。其中24道拐公路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公路”之一。

周边吃喝:遵义羊肉粉、大方手撕豆腐威宁火腿、六盘水烙锅。


10. 贵州传统故事

深山出奇洞,奇洞多传说。

原来,相传很久以前,燕子岩龙洞里面居住着一白面僵尸和三条恶龙,每到春耕时节,他们都会带着洞府内妖怪出门作怪,妖怪一出,就会发生旱灾,加上无数妖怪肆虐,村里人都人心惶惶。这样的日子不知道持续了多久,直到一位骑着白象,一位骑着金龙的两位神仙的出现。才将这些妖怪镇压在了里面,为了守住洞口,两位神仙从此也留在了洞内。自此,村里面就流传着洞内住着神仙的传闻,为祈求风调雨顺、消灾消难,时常会有人到洞内进行祭祀,留下的祭祀台至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11. 贵州历史文化典故有哪些

赤水地处黔北,紧连川南,为黔川重要古镇,是贵州开发较早地区。历史悠久,受巴蜀文化影响较深。远在新石器时期,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原始人类用火痕迹及至今仍无人释读的岩刻符号。从最近考古发现的马鞍山岩墓群中出土的陶、瓷、铜、铁生活用具与生产工具,证明从汉代起已与地区有了交往,也成为赤水开发较早的重要物证。

唐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在西南地区设置大量羁糜州,在今赤水地域内设置有淅州、蔺州、能州等。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赤水正式用行政建置,时属滋州仁怀县,县城在今复兴镇。宣和三年(1121年),撤滋州,降仁怀县为堡,改隶泸州合江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仁怀堡改属播州宣慰司管理。

元代,播州宣慰司长官杨邦宪降元,并仁怀堡、武都城(今习水土城)为仁怀、古磁等处(等处为元代行政建制名称之一,派巡检驻原仁怀堡管辖。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朝”,改仁怀、古磁等处为怀阳县。

明朝初年,朱元璋灭夏,怀阳县废,其属归还播州宣慰使司管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在全国编造赋役黄册、整顿设置里甲,今赤水地区属播州五十四里之仁怀里、龙门里(亦称下赤水里)和上赤水里部分,万历二十九年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以仁怀里、龙门里、上赤水里、丁山里、小溪里等设仁怀县,隶四川行省之遵义军民府。因原仁怀县治所早年荒废,首任知县曹一科拟将新县城设于赤水河中游的土城,但因当地豪姓作梗,只得建成于赤水下游的留元坝(亦称犁辕坝,即今赤水市治所所在地),隔河与泸州合江县相邻。

清朝仍袭明朝建置,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府改隶贵州。雍正九年(1728年),知县杜诠以县城居仁怀县边界,“河以南天尺土”,“不便于官,不便于民”,请准移治所于仁怀县南的李博里,仁怀县城由留元坝迁生界,原县城改由遵义府通判驻守管理。乾隆三年(1738年),经吏部议奏,拨仁怀县之仁怀、河西、土城三里归旧城通判管领,亦称遵义分府。

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贵州总督张广泗请准疏通赤水河,以便于铅铜入京和川盐入黔,次年竣工。从此赤水河成为川盐入黔重要通道,各地商贾营集赤水,大量流民涌入烧炭、种靛,以盐运、竹木为主的经济迅速发展。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遵义分府为遵义厅,亦称仁怀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增加,为加强统治与管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遵义厅为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盐运的发展,吸引了四乡农民加入盐运工人行列,形成了赤水地区的最早无产者,他们深受船主剥削压迫,生活十分困难,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待遇,嘉庆十七年(1812年),盐运工人自发组织起来,要求提高运输价格,给船主以沉重打击,清朝统治者以扰乱盐运秩序为由,诬蔑船工为无赖之徒闹事,将盐运工人的组织者抓捕入狱,将赤水地区第一次工人自发运动镇压下去,但以后的船主对工人工资也稍作提高。

清咸同贵州大起义时期,赤水虽地处起义中心较远,但仍有小股起义发生,均由人少力薄被镇压下去。同治元年(1862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先后 两次入境而过,在旺隆、七里坎、复兴盐井溪、牛鼻擂、孔滩桥、元厚、石牛冈、官渡等地与地主武装团练和清军激战。同治二年至三年,号军数次进入赤水地区,先后在猿猴、小金驿、大金沙、崇盘、旺隆、石堡等地与清军团练展开激战。

光绪四年(1878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请准对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航道进行整治,到光绪六年,赤水河茅台至合江段30多次险滩得以整治,上下船只载重量普遍增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随着贵州粮储道裁撤,又因仁怀直隶厅与仁怀县同名,改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隶遵义府管辖。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驻防厅城的新军返筑,赤水厅官员宣布下野,地方士绅筹建起大汉赤水军政府。次年,军政府权力再度交原赤水厅同知掌管,激起境内同志会的强烈反对,以姚成武为首的同志会聚众千余人开赴赤水厅城,要求满清官员交出政权,后因大军压境而失败,姚成武等人被杀害。

1914年,撤销赤水厅,建立赤水县。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驻防赤水的和继圣团奉令到桐梓加入护国军北出綦江,城内防守空虚,仅省县保卫团担负防务。当北洋军先头部队抵达鲢鱼溪,赤水保卫团立即前往抗击,击溃北洋军进攻,迫使退回先市一带。同时,组织粮饷支援蔡锷将军领导的护国联军,为护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24年,周西城率黔军第三师由四川进驻赤水,并以赤水作为扩张势力的基地,先后在赤水创办崇武军官学校、兵工厂、造币厂、福国工厂、电灯厂等,为桐梓系军阀集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25年,周西城由赤水赴贵阳任贵州省省长。

1929年,以共产党员梁业广为首的一批共产党员来到赤水活动,通过开办平民夜课学校,在广大青年和兵工厂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起贵州省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赤合特别支部,梁业广任书记。中共赤合特支成立后,在赤水地区先后领导了兵工厂工人罢工、反对修建教堂、抵制日货、农民“吃大户”和破产分粮等影响较大活动,在广大劳苦大众中得到支持与爱护。1934年秋,赤水特支遭到破坏,大部分党员被捕,少数转移外地。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揭开“四渡赤水”战役和序幕,在境内与数倍于己的川黔军进行浴血奋战,分别从土城、元厚等地第一次渡过赤水河,甩开敌人,进入川南,迎得了战役主动权。此后,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又在赤合边界的石顶山发动起义,建立起川滇区边工农红军游击队,以侧应中央红军的行动,起义在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后,被镇压下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立起抗敌后援会赤水分会,全县人民投入支援抗战洪流中,一大批血性男儿参军抗日,将热血洒在抗日战场。1938年,中共赤水特支成立,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41年,中共赤水特支遭破坏,特支书记被敌人杀害,支部成员转移外地。

1947年,中共川南工委迁元厚陛诏。1948年因敌特破坏转移到 川荣县。1949年,县内各级党组织发展到600余人,建立起两个区临委,7个支部。同年5月建立起临工委。

1949年12月1日,赤水解放,建立起县人民委员会和治安总队。1950年2月,赤水县人民政府成立,正式接管原赤水县政府权力。随即在中共赤水县委领导下,开展了征粮运动、剿匪及禁烟运动。匪风平定后,进行了减租退押,废除农民债务,开展查田评户,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全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15万多亩,基本满足了贫农、雇农对土地的要求。1952年到1953年开展水上民主改革运动,清除了航运业中的反动封建势力,建立工人当家作主的新秩序。1955年开始私营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此期间,全县城乡市场活跃,物价稳定,国民经济发展较快。

1957年以后至1976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工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实行拨乱反正,清除“左”倾错误,工作重点实现了经济工作的转移,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施行和经济领域一系列的改革改制,人民群众在中共赤水县委领导下,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调动起生产积极性,全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取得极为可观成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990年12月,撤销赤水县建设赤水市。1991年7月,对县以下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调原六区一镇36个乡(镇),新建9镇5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1997年6月,因撤遵义地区设遵义市,赤水市改为省直辖,后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遵义市代管。

赤水撤县建市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资源搞开发,使竹产业、旅游业逐渐成为赤水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强化家业基础建设,加大家业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交通通讯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开始向建设小康社会发展。


Hash:43bc6f9f8c920f21229cff13e36c0a58664119e3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