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民间特色小吃大合集

大名府文化源远流长,扬名在外。而文化孕育出的民间名吃也是数不胜数,为大家介绍一下大名的一些名小吃

大名南关饸饹

南关的饸饹取用荞麦,现磨现做,压出的饸饹筋道而不失软糯,牛油熬制的老汤及味美的羊肉以卤,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极佳。南关饸饹风味与众不同,一直流传至今。南关饸饹不仅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阴壮阳,保健防病的功能。

大名鸡窝烧饼

大名县盛产小麦,用小麦面做的面食小吃花样繁多,其中著名的一种,就是以发酵白面烤制而成的“鸡窝儿烧饼”。它是因烤制烧饼的炉子形如鸡窝儿,而得名。成品皮脆里软,口味微咸,中间薄、两面厚,一面还有芝麻提味。刚出炉的鸡窝烧饼热气腾腾,外脆里糯。刚出炉的烧饼口感极佳,既有麦子轻微发甜的原味,又有芝麻香。近年来又有甜烧饼、肉馅烧饼出现,味道各异,都很受欢迎。

大名豆腐皮圈馃子

油条在大名称为馃子,将豆腐皮卷入刚炸好的馃子、卤蛋、腌制的油炸豆腐。一个皮薄色亮的豆腐皮卷馃子就做好了,咬上一口外焦里嫩,味道醇香。外观金黄诱人,令人望而垂涎。

大名羊馓

羊肉卤馓(本地回族念sá),是大名县回族传统早餐食品。它是将熬稠的油浓“麦仁”浇上羊肉卤,泡入馒头或火烧食用。吃时浓香,浸泡的馒头火烧极富肉味,口感香不腻。在冬天早上吃上一碗馓,绝对是一件美事,有驱寒功效。每年秋季开卖,入夏则停。

大名烧卖

烧卖,又称烧麦稍美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如花开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包馅蒸熟,牛羊肉为陷的面食小吃。大名烧麦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早在乾隆年间,大名府城内就开有烧麦馆。传说某年乾隆下江南私访归来,北上路过大名府,曾到烧麦馆吃烧麦。恰好这家的烧麦馅软喷香、汤大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石榴一般,馅多皮薄。乾隆食后赞不绝口。从此烧麦声名远扬,享誉大名府。

大名豆腐丝

大名豆腐丝河北也是极其出名其中束馆豆腐丝最为出名,豆腐丝为大名汉族传统食品,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食之筋道,以乳黄的色泽,筋道的条筋,咸香的口味成为响彻大名一带的地方风味名吃。大名束馆豆腐丝是采用大豆,经过筛选、浸泡、磨浆、煮沸、除渣、凝固、压片、切丝、卤煮、捆把等十几道工序,卤制成具有独特风味的豆腐丝,是老幼皆宜的佳品,营养丰富,吃法多为凉拌食用。

清真蜜三刀是大名回族的特色美食,在大名,蜜三刀是婚嫁时的聘礼之一,男方一定要带上蜜三刀去迎娶新娘,女方则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借此分享新婚爱情的喜悦,这在大名成为一种习俗,沿袭至今。蜜三刀金黄透亮,营养丰富,口味香甜,具有补脾、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等功效。

大名芝麻焦烧饼

芝麻焦烧饼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芝麻焦烧饼为圆形,两面都沾有芝麻,分咸甜两种,现今因消费者口味不同又出现了豆沙,枣泥等新口味。芝麻焦烧饼特点为:入口香脆,焦而不硬,咸甜有度,为老少皆宜且物美价廉的美味。芝麻焦烧饼的制作方法原为吊炉烘烤,现多为烤炉烘制,原料为面粉、芝麻、植物油、花椒和盐。虽是民间寻常小吃但制作并非易事。

大名鸡蛋荷包

鸡蛋荷包在大名俗称“布袋”。因为大名做鸡蛋荷包面皮的方法与众不同,是把面切一条下来拉长擀平,切一长方形状,并在一方切一小口,方便用绳穿系。将其放入油锅一炸,面皮就从中间鼓了起来,自然成一布袋状,故得布袋之名。炸好的鸡蛋荷包,面皮有油条的香,内有鸡蛋的香,二者融为一体,极其诱人,多作为早餐。

大名肉饼

大名肉饼历史久远,为回族的传统美食。在唐朝时期因文化交流与民族大融合而传入中原宋朝时期肉饼传入大名府。元代有位负责皇帝饮食健康的太医,撰写了一部《饮膳正要》,记载了许多美食,其中就有羊肉饼,其写道“精羊肉十斤,去脂膜、筋,捶为泥;哈昔泥三钱;胡椒二两;荜拨一两;芫荽末一两。右件,用盐调和匀,捻饼,入小油锅煎炸。”至清代进入鼎盛,至今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饼皮一口咬下,第一口脆第二口糯,然后就可以尝到羊肉的鲜香,在吃法上多搭配葱蒜。

大名豆沫

相传这种美食与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有关,早在屈原粽子之前,伯夷叔齐的气节让殷都人民感其气节,纷纷祭奠,他们把小米放入石臼中舂成粉齑,做成羹,放入青菜和捣碎的黄豆沫儿,故称其为“豆沫”。豆沫多作为早餐,搭配油条一起食用,口味更佳。

大名郭八烧饼

关于郭八烧饼:“郭八火烧”有着悠久的历史。创业人郭致忠,祖籍大名城西大韩道村,曾到北京(原叫顺天府)学艺。清光绪二十一年,即一八八七年回到大名,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因他从顺天府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天”字,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兴”字,故立店铺字号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了。

大名二毛烧鸡

由王德兴创始于清朝-仁宗嘉庆年间,因乳名“二毛”及在煮烧鸡的锅里放有二个石猫所以故里乡亲称颂“二毛烧鸡”。据传,清朝道光年间,新任府尹上任路过店前,闻香落轿,品鸡问其名,随口吟诗曰:夸官逍遥道,闻香品佳肴。适逢设盛宴,吾必备“二毛”。从此“二毛烧鸡”更是誉满全城,并留下了“一锅烧鸡满城香”的美誉,名扬在外。

大名五百居香肠

关于五百居:五百居香肠,创业于道光元年,原籍山东济南府的王湘云来大名谋生,先在官府当厨师,后见大名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饮食业 发达,可做生意。于是他便在城内道前街关帝庙西边开设了店铺,制作香肠及熟肉制品。因大名府距济南府约五百里,故取名为“五百居”。其特点是:味道鲜美、色泽纯正、条杆匀称、香味醇厚浓郁、肥瘦适宜、甜咸兼备、软滑利口、食而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悠久,独具一格。成为当地的名贵食品,馈赠佳品,行销方圆数百里。且经久耐放,就是炎夏也不腐不蛀。

民以食为天,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Hash:e71c67a166033722d5ea48adc4fe426709473d8b

声明:此文由 乐鱼爱搞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