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隐藏了数千年,西安拥有一条“世界文化遗产中轴”!

更多发现,点击上方“西安城记”一键关注

前言 | Preface

为何梦回长安,因为这片土地厚重灿烂无二。在《》一文中,我们意外发现这条西安最美的景观线。

而这条“最美景观线”,隐藏着中国绝无仅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中轴”。这里,“大明宫-大雁塔-兴教寺(樊川八大寺)”,古人创造如星辰般呈现;这里,天赋“少陵塬-樊川-秦岭”,是汉唐长安繁盛的文脉渊薮。

这条世界文化遗产中轴,因六月一日揽月阁的开放而浮现。建筑如何我们不便置评(后附投票),但这片土地,我们何以辜负?

西安隐藏着一条“世界文化遗产中轴”

中国城市绝无仅有

▲大明宫遗址、唐大雁塔、唐兴教寺……西安,拥有一条中国城市绝无仅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中轴”。制图by聂海峰

千年古都西安,拥有一条“世界文化遗产中轴”。它起于华夏龙脉秦岭,对望盛唐之皇家象征——大明宫。在这条轴线上,分布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1、“千宫之宫”——唐大明宫遗址、2、千年佛教圣地——唐大雁塔;3、“皇家寺院”——护国兴教寺。如此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基本上由北向南聚集在一条中轴线上,在这中国城市绝无仅有!若将这条中轴线向南延伸至秦岭,自古著名的禅林圣地:包括知名的“樊川八大寺”、佛教圣地“南五台”,均在这条中轴线上。

▲从少陵塬上俯瞰樊川,这是一个自古鱼米之乡的富庶之地,为汉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人将相。摄影by聂海峰

樊川,位于西安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是一处长约十五公里的平川,这里土肥水美,交通方便,是富庶的粮食产区。因刘邦封地给樊哙,故由此得名。

至唐,这里人杰辈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的韦、杜两族,世代贵族世居于此,宰相出了二十多位。唐代诗文的,韩愈送子读书处、牛僧孺郊居、岑参、郎士元、权德与、元稹等人亦在此居住。可以说,樊川是盛唐“软实力”的土壤。

▲在荒废许久之后,汉传佛教的八大祖庭之一的华严寺方进入修缮时期。摄影by聂海峰

长安,是“佛教第二故乡”,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六个祖庭在西安。这条“世界文化遗产中轴”,分布着法相宗(大慈恩寺、兴教寺)、贤首宗(华严寺)“两大祖庭”,以及樊川八大寺(兴教寺、华严寺、兴国寺牛头寺、云栖寺、禅经寺洪福寺观音寺)。

人,因城而生;城,因人而盛。遥想唐时长安,此城之荣光,正因人杰为盛。

它们,因为“揽月阁”的开放而被发现

九十九米城南制高点

中文名|揽月阁

生日|六月一日(开园)

身高|九十九米

层数|十四层(外观七层)

籍贯|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

星座|双子座

揽月阁生肖属猴(丙申年)

揽月阁,位于西安雁塔南路最南端,立于少陵塬。和大雁塔遥相呼应,是西安唐文化轴的南部重要节点和标志性建筑(后附投票)。

少陵塬,又称“杜陵塬”,汉称鸿固塬。原面开阔,北望长安,南接秦岭,地势高亢,视野开阔。汉代以来,杜陵一直是长安的游览圣地。汉宣帝少年时常登杜陵原,后修陵于此。文人学士常会集于此,并留下了许多诗篇,最著名的是李白《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从樊川道上看少陵塬,少陵塬高出周边80-150米。这种地貌,在中国特大型城市也不可多得(摄影by聂海峰)

少陵塬下,就是樊川胜地。由于少陵塬地形高耸,天然形成了三个台阶,地形最为形胜。因此,“樊川八大寺”大多依塬而建。揽月阁下,左右两畔分布有牛头禅寺、杜公祠和华严寺等。

揽月阁,建成后的功能就像大雁塔南北广场一样:中间耸高阁,周围广场环绕,是开放式绿色场所。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揽月阁广场是以航天文化为主题,把古人对天空向往的“飞天”形象与我国现代航天科技文化结合,通过镜面水景将揽月阁倒映其中,结合台地广场中的星宿等景观,创造独特的台地广场景观。

雁塔南路南望揽月阁(图by网络)

揽月阁上俯瞰大雁塔(图by聂海峰)

雪景下俯瞰揽月阁(图by陕西传媒网)

西安惟一近千亩的塬地公园

依塬而生,因塬而建

揽月阁,是西安航天城文化生态园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雁塔南路最南端的少陵塬上。

西起北长安街东至神舟大道,全长约4.4公里,规划绿地58万平方米(约900余亩)。计划分阶段实施,一期包括揽月阁广场、少陵塬塬畔公园两大部分。

该公园,充分依托塬地地形地貌,以呼应“盛唐文化中轴”为核心概念,形成“天街-月台-仙塬”等三大主题:

天街(唐文化长廊):唐朝盛世商业繁荣,引入“日市”与“夜市”之概念,彰显大唐风貌。场地沿城市中轴拾阶而上,一直通向揽月阁。

月台(揽月阁广场):通过镜面水景等手法,将揽月阁倒映其中并呼应其中星宿图形加以印记,整体宛如在玉石瑶台之上众星捧月。

仙塬(少陵塬公园):登上少陵塬,可远眺终南山,向北俯瞰长安城。利用场地特有地形、创造“平台”、“露台”等多重景观体验场所。

夏日游走樊川,除了不远处的秦岭和平原里翻滚的麦浪外,令人难忘的风景,莫过于那些不知名的小路,生长着茂盛的白杨。

追溯古时,皆知长安城是世界最大的都市,有一百零八坊。现代,我们更多以行政区和开发区来认知,比如长安区和航天基地,却对“少陵塬-樊川”等知之甚少。城市开发向南逼近,乡村要不都想变成“袁家村”,要不依旧建设的凌乱无序。其实,远山、平原关中风物和人文沉淀,是否可以更好地结合?

作者=聂海峰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投稿及联系:150 336879(微信)

--与城记一起发现西安----

最美法桐

友谊之桐

梧爱西安

林荫之城

上官新政

铁市长传

锦秋之城

永恒洪青

西安设计

西安地铁

西安村落

秦岭传奇

Hash:1c2df6460c683caaf8dee107a3e22256131e9598

声明:此文由 西安城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