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辉煌的弥水文化(下)

点击查看

(三)辉煌灿烂的夏商周

弥水流域自古有齐、纪、莱、箕等东夷氏族部落方国,它们都形成在龙山文化时期,由方国延续发展到城邦之国、诸侯国。齐国在弥水以西,益都苏埠屯、边线王、益城村一带;纪国在弥水以东,以纪台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莱国初在莱州、弥潍之间,后在昌乐周边地区,最后移居东莱;箕国在箕山及其以南地区,箕山因此而得名。它们都是从上古时代发展而来。箕国很早已迁移,只留下箕山之名,成为历史的印记。纪国于春秋时期被齐襄公所灭,使其“大去其国”。莱国,因太公“七次”伐莱,被迫东迁至东莱,最后被齐国所灭。唯有齐国延续到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齐国(据晏婴所记述)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成为历史上维系时间最长的国家。

弥水是齐国的诞生地,弥水文化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弥水文化离不开齐文化。齐文化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西周以前的齐国文化,它是鲜为人知的东夷文化的一部分,是应当填补的历史空白。二是西周初年,姜太公所封的齐国。即周代齐国文化。下面逐一论述。

(1)临朐西朱封古国

临朐西朱封故国遗址,位于临朐城南郊,弥水西北岸台地上。西朱封街东端的西朱封村南侧,曾出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文化遗迹,一脉相承。出土面积约60多万平方米。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从出土石制生产工具铲、镰、刀、镞、斧、凿等分析,此地曾是一处原始农业发祥地。此地出土有精美绝伦的蛋壳陶高柄杯、玉器等。说明弥水流域龙山文化手工业工艺水平已相当高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朐西朱封遗址

1989年,山东文物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分别对其进行发掘。发现迄今为止,龙山文化时期的三座罕见的大型贵族墓,内有大量随葬品。这些墓葬的发现,对探讨、研究原始社会末期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经济发展状况。原始文明程度、墓葬制度、国家起源等,都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西朱封遗址面积之大,墓葬规格之高,在当时已具备了是一处统治中心城市的条件。因此,西朱封遗址应当是一个弥水流域的重要“方国”,是一处“王国”所在。

西朱封故国,位于弥水西北畔,周围山水相宜,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繁衍生息。从出土文物可知,此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文化一脉相承,这一古国一直延续下来。史载,此地是姜姓逄伯氏王国。西朱封故城应是逄国之都。西汉是菑川懿王子刘奴的封国。

(2)朱虚古国

朱虚故城,位于今临朐城东四十余里柳山镇城头村西北,杜家庄以南。城东为孟津河,东南流。南有护城河,汇于孟津河。今城头村以东为昌乐县界。朱虚故城东西500米,南北400米。中间有十米宽南北大街,地面铺石子。城内有大型房屋建筑遗迹,土人呼为“大堂地”。城西北角尚有七米多长一段地基,是土城墙基遗存。东西两端被建筑物所压。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朐朱虚故城

据史料记载,此地曾是尧之长子所封之处,称帝丹朱。西汉为侯国,《汉书·王子侯表》:“朱虚侯章,齐悼惠王子,五月丙申封。”东汉为朱虚县,属北海郡,北海相孔融管辖之地,青州黄巾军兴起,孔融大量召集士兵,讲武训练,积极镇压农民起义军,趁黄巾军将领张饶带兵二十万从冀州回来之际,带兵迎击,结果大败。于是收集散兵保住朱虚县(县城即今山东临朐县东柳山镇城头村)。随后齐集吏民四万余人,筑城邑,建学校,彰儒术。举荐贤良、方正,有道的有郑玄、彭璆、邴原等。《晋书·地理志》:“朱虚,属徐州东莞郡。”《宋书·州郡志》:“朱虚令,前汉琅琊,安帝永初元年(107)属北海,《晋太康地理志》属城阳。”直到隋朝,朱虚为侯国或为县邑长达千年之久。朱虚因丹朱而名,丹山、丹水等皆源于帝丹朱。

(3)弥潍流域夏都斟灌、斟鄩考

关于夏王朝初年之都斟灌、斟鄩所在位置,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史学界无定论。一说在河南;一说在山东。哪种说法正确?这是第一个谜团。古青州弥潍流域有几个夏都斟灌、斟鄩?史学界对此亦无定论,这是第二个谜团。经考证,第一个谜团,两者皆对,都是正确的。河南有夏都斟鄩和斟灌;古青州弥潍流域亦有夏都斟鄩和斟灌。其原因,与第四代夏王帝相有关,它是由于“太康失国”造成的。第二个谜团,青州弥潍流域到底有几个夏都斟鄩和斟灌?《汉书》应劭注云“古斟灌,禹后,今寿光灌亭是;古斟鄩,禹后,今平寿斟亭是。”《括地志》:“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斟鄩故城,今青州北海县是。”看来,斟鄩在潍县,斟灌在寿光,似乎已成定论。换言之,青州弥潍流域只有二斟。其实不然,因为帝相来到青州弥潍流域所建夏都并不止两个,在浇师的逼迫下,先后建立了三个夏都,即是说,青州弥潍流域有三斟。今寿光地不但有夏都斟灌城,还有夏都斟鄩城。寿光有大量事实,有碑刻、墓志铭、村名、谱牒、寿光县志、明嘉靖青州府志等历史记载,皆能证明弥水以西寿光之地曾有夏都斟鄩城。历史应尊重史实,不能用静止的观点,武断的定为两处,误导后世。

潍坊市文物保护单位——寿光斟灌城遗址

先谈斟灌、斟鄩的概念、内涵、起源。夏朝初年,正是氏族部落方国时代,各个氏族部落往往以自己所在地建立起来的氏族部落方国。方国,即城邦之国,城即国,国即城。邦国与城的名称往往就是氏族部落的名称。因是自己氏族传承的名称,也是祖根的记忆、延续。故迁国、迁都必须要带上原来的国名、都城名,这就是古代人的信仰与习俗,不能忘了祖根。斟灌、斟鄩是夏王室氏族部落,也是夏朝初年的都城。《汲冢古文》:“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亦居之”。朱右曾、王国维《辑校古本竹书纪年》:“太康居斟鄩,后相居商丘,又居斟灌”。《世本·居篇》:“后相居商丘”。《竹书纪年》:“帝太康、仲康居斟鄩,帝相居斟灌”、“羿入居斟灌”,“斟灌之墟,是为帝丘”。从上述历史文献可知,斟灌、斟鄩就是夏朝初年,夏王的都城。或云斟鄩,或云斟灌,皆夏都也。

《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万国”。《吕氏春秋·用民》:“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汤而三千余国”。可知夏朝初年,部落方国之多。夏王朝就是这许多部落方国的大联盟。夏初,古青州弥潍流域便是夏后姒姓部落封国所在之地。

夏朝初年,“太康失国”,后羿、寒浞执夏政。太康之弟仲康被立为夏王,名为夏王,实同木偶傀儡,成天提心吊胆,心情忧愤,郁郁而死。仲康之子后相又被立为夏王,仍是个傀儡。后相亲眼看到了父亲的悲惨下场,不愿重蹈覆辙。便趁监视自己的人松懈之机,乘机偷偷逃出国都斟灌城,来到山东青州弥水流域、潍水流域,投靠了夏王室的同姓部落斟灌氏和斟鄩氏的姒姓部族。自启至后相,仅四世,安宗法而论,尚属有服之亲,后相在危难之际投奔于古青州弥潍流域宗亲姒姓封国,实属必然。夏王后相被迫来到此地,便在弥水流域姒姓封国领地上建起了夏王朝新的都城斟鄩、斟灌,从此,古青州有了斟灌、斟鄩城。弥潍流域的夏都斟灌城、斟鄩城就是夏王朝第四代夏王后相的都城。这就是史书所载的“后相居斟灌”、“后相居商丘,又居斟灌”。《史记·夏本纪·正文》引臣瓉曰:“斟鄩在河南,盖后迁北海也。”据此可证,青州北海弥水流域的斟鄩是由河南迁移而来,与历史事实相符。

帝相来到青州弥水流域建立的第一个都城斟鄩城当在今寿光的“過宋台”(见明《嘉靖青州府志》)周边一带。明·黄激《重修臧台道院记》刻曰:“斟城之西有一台焉,邑志云马陵台,土俗之称则曰臧台。”《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十一载:“寿光县城,古斟鄩地也,周三里半,闢门五,东曰宣和,西曰阅丰,南曰纳凯,其余东西二门无名……”据此可知,斟鄩是在今弥水流域寿光地,并且都城斟鄩与臧台的位置是东西方向,相距不远。斟都在东,臧台在西。寿光侯镇仉村元代《李氏墓志》刻记:“益都路斟鄩之东北李成口人也。”元代益都路是指今益都城,称益都府,寿光县归益都路管辖。从《李氏墓志》知,侯镇仉村是在“益都路斟鄩之东北”。换言之,后相夏都斟鄩城当在侯镇仉村之西南,与明·黄激《重修臧台道院记》所云完全吻合,说明夏都斟鄩城当在今呙宋台(過宋台)附近的寿光地。汉初,斟鄩易名寿光县,属青州北海。

《汉书·地理志》曰:“剧县有义山,蕤水所出也。北迳箕山东,俗亦名之为青水矣。尧水又东北迳东、西寿光二城间。应劭曰:寿光县有灌亭。杜预曰:在县东南,斟灌国也。”据此可知,寿光有东西二城,西为斟鄩城,东为斟灌城是也。

关于斟鄩城,至今,寿光有许多关于斟鄩的古代碑石刻记,皆可为证。寿光旧城隍庙《元灵显观碑记》载:“青社之邑有六,寿光县乃古斟鄩氏之国,汉之平寿县,唐武德中而废,贞观八年复兴为县,今古城是也。”古城街道北冯《元冯洎神道碑铭》刻曰:“斟鄩北迁,松柏参天,是为下马之陵,过者懔焉。”据此可知,“斟鄩北迁”,说明后相的都城斟鄩在浇师的攻打下,被迫迁移,另建新都,这是事实。斟鄩都城迁移后,其都城附近的马陵台(過宋台)上松柏参天,后人看到松柏参天的马陵台(過宋台)皆感懔然,敬而畏之。官台《元创修公廨之记》载:官台盐场“四际围之仅二百余里,东渉于弥,西被于淄,南接斟鄩,东北距海。其地广斥,乃利国煮盐之地也。”据此可证,斟鄩之都是在弥水以西,官台盐场以南,今呙宋台(過宋台)附近是也。

太康失国,夏王后相逃离河南来到青州弥水流域后,寒浞唯恐后相召集夏朝在青州一带的夏后氏部落返回国都复仇,便命自己的长子浇率大军来到青州弥水流域。后相与此地的姒姓部族联合起来,同浇的东夷军队展开了激烈地斗争。东夷部族的伯益、伯明等氏族部落也联合起来,形成了东夷族和夏侯族两大阵营,在弥水流域一带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苏埠屯、口埠、戴楼、伯益之都(边线王遗址)、過宋台(今称呙宋台)、益城村等地成了夷夏斗争的主战场。王献唐《山东古国考》曰:“夏代齐地多姒姓之国……益都复有姒姓族徽铜器。知此一带,不特为帝相、少康两代战争之中心,且为夏代王室分封之集团矣。” 从王献唐《山东古国考》所知,帝相所居住的夏都斟鄩当在弥水以西今青州与寿光交界之处。与众多史料所载相吻合。

青州鲁北平原,自古是少昊东夷之地,这里居住着大量的东夷部族,强悍的东夷部族都纷纷参加了这场浩大的夷夏斗争中。但后相夏后氏部族毕竟势力单薄,被寒浞长子浇所率军队攻打下,被逼只好再次向东迁移,另立国都,即斟灌城。《寿光县志》载:“斟灌故城在寿光东五十四里。”这便是上述《神道碑铭》所刻“斟鄩北迁,松柏参天……”。因古代的方国、封国都很小,按古代的方位,第二个夏都斟灌城,应在第一个夏都斟鄩城的东北部,故称为“斟鄩北迁”。《括地志》载:“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斟鄩故城,今青州北海县是。”《山东古地名辞典》载:“斟灌国,在寿光镇东北44里,留吕乡斟灌城里村。”可知,后相的夏都斟鄩、斟灌皆在今寿光之地,这就是夏王后相在青州弥水流域所建最初的夏都。

今考,斟灌故城在今寿光市洛城街道办事处斟灌城里村的以东、以西、以北。斟灌城里村在斟灌城内的西南部。其斟灌城墙尚残存一部分,在斟灌城里村东约二里,残存城墙恰是城墙的东南角。城南墙约有百余米,城东墙约有几十米,高约三至五米。斟灌城南北1200米,东西长1500米,呈长方形。2011年3月,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保护单位。并立“斟灌城址”碑于残存城墙东南角之路北侧,南向。

然而不久,在浇师的逼迫下,后相之师节节败退,来到潍水流域的夏后姒姓部族封国之地,再次立都,这就是历史所载潍县与安丘县之间的斟鄩城,即今安丘县城东北三十里杞城废墟,淳于故都也。《汉书》杜预曰:“斟鄩,在平寿县东南。”《水经注》谓安丘东北之淳于,为古斟灌国。叶氏《续山东考古录》记为斟鄩。今考,斟鄩、斟灌实为一地,潍县与安丘交界之地也。《山东古地名辞典》载:“斟鄩国,《后汉书·郡国志》:平寿有斟城。”即斟鄩国都,遗址在今潍坊市坊子区东北,清池镇治浑街村西。”可知,后相在潍水流域所立是第三个夏都,或云斟灌,或云斟鄩,皆夏王室氏族也。后相之师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失败,后相被杀,斟灌国和斟鄩国全被消灭,其残余势力远离弥潍流域,逃至今山东西北的德州一带。《春秋》曰:“襄公四年,浇用师灭斟灌与斟鄩氏”。这便是“浇帅师灭斟灌,伐斟鄩,大战于潍,灭之。遂弑相。”浇遂将弥水流域的斟灌、斟鄩国改为“過国”,寒浞长子浇任国王;将潍水流域的斟鄩、斟灌国改为“戈国”,由寒浞次子豷任国王。青州弥潍流域的第一次夷夏斗争,以后相之师的失败而告终。从此青州弥潍流域有了“過国”和“戈国”。

“過宋台”至今尚存,原属夏后氏姒姓斟鄩国都,被浇消灭,成为伯明氏浇所立過国的城台,它记忆、见证了夏初弥水中下游地区夷夏两大部族浴血奋战、残酷斗争的场面,“過宋台”就是4000年留下的历史佐证。

正当夷夏双方战斗激烈的时候,后相的妻子后缗得知帝相已死,便从围墙破洞中逃出,躲避开浇所率领的东夷兵士,偷偷返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氏,有仍氏也是夏后氏部落的一支,有仍氏在今山东金乡一带。不久,在娘家生下了遗腹子少康。后缗把眼泪咽到肚里,把仇恨埋在心底,她决心将少康抚养长大成人,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少康长大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便立志复仇报国,重新夺回政权,复兴夏王朝的基业。外祖父看到少康小小年纪却有大志,满心欢喜,遂命他在有仍氏族中担任牧官。少康利用空余时间学习钻研兵书,学习排兵布阵,纠集豪强武士,寻机报仇复国。不料,寒浞的儿子浇打听到了后相遗腹子少康的下落,便派手下大将椒率兵来到有仍氏居住的地方,到处搜捕少康。不得已,少康只好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部落,被有虞氏部落任用为庖正,负责管理厨房膳食等事务。有虞氏首领虞思见少康年轻有为,才干出众,十分欣赏,遂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与少康为妻。又将一处叫做纶的地区划给他做封地。从此,少康不但有了家庭,还有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和不少的士兵,为报国复仇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少康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纠集了夏后同姓族斟灌氏、斟鄩氏的余众,招揽昔日夏王室旧部官吏。就在此时,夏王朝原来的旧臣靡也聚集了众多人马,准备拥立少康复国,重建夏朝。靡本是太康手下的大臣,太康失国后,他投靠了后羿,奉后羿为主。后来,寒浞谋杀后羿篡权,靡陷于极度恐惧之中,唯恐祸及自身,便逃离了这一是非漩涡之地。到处招兵买马,招募天下武士,联络同姓部族,企图与寒浞抗衡。后来,他听说后相之子少康立志复国,便与少康取得了联系,欲立少康为夏王。并共同讨伐寒浞。但这时寒浞已死,由长子浇继承王位,驻扎在夏朝的故都安邑。少康的武装力量很快壮大,在靡以及同族邦国的协助下,遂将东夷后羿的有穷国消灭。浇在弥水流域的“過国”和豷在潍水流域的“戈国”,因失去了浇的支持,很快被靡的大军所摧毁,“過国”、“戈国”从此消失。

少康与靡的联军,浩浩荡荡杀奔夏朝故都斟鄩、斟灌(后称安邑),将浇一举歼灭,重新建立新的夏王朝统治政权。自太康失国,中间历经后羿、寒浞、浇三代,至少康复国,夏王朝失去政权40余年。少康重新复国后,将夏都迁至阳翟(今河南禹县)重建都城。在少康的治理下,夏朝出现了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被史学家称为“少康复国中兴”。

少康复国后,东夷齐地完全成为夏王朝的天下,弥潍流域的斟灌城(古国)和斟鄩城(古国)之名却永远留在了青州大地上。从此,河南、山东两地便都有了斟灌城(古国)和斟鄩城(古国)。这一事实说明,夏朝初年不但河南有夏都,山东弥潍流域也有夏王朝的都城。山东的夏都就是第四代夏王后相所立的都城。商灭夏后,汤仍封夏王室姒姓于弥潍流域,其名仍曰“斟鄩”、“斟灌”。王献唐《山东古国考》:“近由契金文字求之,知此氏族,确有一支,历夏、商至周,散居益都一带,其族即夏禹之王室后裔也。”故青州益都苏埠屯自宋代出土大量姒姓族徽“亞醜”铭文器等,如:鼎、觯、斧、戈、矛等,流传全国,而不知出土之地也。苏埠屯出土之商代器物可以与殷墟安阳小屯村相媲美。知弥潍流域不但是夏王朝的国都,直到商周斟鄩、斟灌二城仍然存在。

通过弥潍流域夏朝初年的夷夏斗争,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说明夏王朝初年的版图领域,只能到达古青州的弥潍流域。“太康失国”后,夏王朝政权旁落,羿浞代政。夏王后相被迫来到青州的弥潍流域,投靠夏王朝在青州弥潍流域的夏后姒姓封国。夏王后相被寒浞长子浇的军师所逼,节节败退,先后在弥潍流域建了三个都城,在今寿光一带有两个,分别曰“斟鄩”、“斟灌”。在今潍县与安丘之间的坊子一带也建有一个夏都,或曰“斟鄩”,或曰“斟灌”。“斟鄩”也好,“斟灌”也罢,它们都是夏王室之都,是夏王室氏族部落方国名称的传承与延续,其含义相同,就如同“长安”和“西安”,“北京”与“北平”一样,都是都城,称呼有别。后世之人,不必在名称上太过较真。假如夏王室在潍水以东还有姒姓封国,后相必定还要败退,因为他还有一根最后的稻草。遗憾的是,他再没有投靠的地方,只能就擒被杀。这一事实,说明夏朝初年疆域最东只能到达弥潍流域。这与历史文献所载完全相符。

史载“太康失国”40余年。寒浞之子浇生于斟灌。《水经注》载:“寒浞亦因逢蒙弑羿,即其居以生浇”。浇长大后奉父命来到青州弥潍流域,消灭夏王后相之师。后相的遗腹子少康出生在今山东金乡一带的有仍氏部族,长大后,又灭了浇的“過国”和豷的“戈国”。如此计算,夏王后相在弥潍流域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0年。十余年的时间,兵戈奋战、浴血疆场,连续三次迁都,最后失败被杀。时间虽短,三个夏都的名称却留在了青州弥潍流域。因为历史久远,又是半信史时代,史载不明,导致弥潍流域的斟鄩、斟灌之都及其位置扑朔迷离,成了难解之谜。

(4)苏埠屯商都文化

相传,商王朝自仲丁到阳甲,内部发生了长期争夺王位的斗争,使商的国势迅速衰弱,同时,由于黄河泛滥,洪水为灾,导致政治权力中心经常迁移,史载有五次迁都,迁都到何处?

▲拍摄于1991年的苏埠屯商墓群全貌

(1)商的祖先契因助禹治水有功,被禹封到亳(河南商丘)。传至汤,灭夏建商王朝,都商丘。第十一代商王仲丁迁隞(河南荥阳附近)。第十三代商王河亶甲迁相邑。第十四代商王祖乙迁庇。第十八代商王南庚迁奄,史载“奄”有三说,一说在曲阜,一说在莱芜,一说在益都。第二十代商王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小屯村)。南庚迁奄的奄在何处?此奄非鲁奄,亦非莱奄,实乃商奄也,其址在益都。“奄”,龟也。原是居住在蒙山一带崇龟的部族,很早已迁移鲁北东夷地区,被东夷所同化,是商的属国,故称商奄,盘庚迁殷后,商奄仍存。周灭商后,武王崩,成王年幼继位,管、蔡、武庚、东夷五侯共作乱。《鲁周公世家》曰:“管、蔡、武庚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齐太公世家》曰:“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昭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成王命周公东征,同时昭康公命太公讨伐东夷五侯。并指定了讨伐的范围。这次平叛分两线作战,周公与长子伯禽为南线;太公与长子伋为北线。三年平叛胜利,成王将太公平叛的东夷五侯之地“益封”给太公。此乃“二次安周”。太公所讨伐的东夷五侯中就有薄姑、奄、熊等。据此可证,商奄必在鲁北东夷地区,即青州之地。益都苏埠屯出土商墓群,便是南庚所迁之商奄的实物证据。

(2)据历史学家李白凤先生考证,南庚迁都到“商奄”,“商奄非鲁奄”,“实在益都而非在曲阜”。

(3)据考,因商是东夷部族,《诗经·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即燕子,与伯益是同族。《上古史导论》:“伯益在传说中为玄鸟之后裔,本人又能调驯鸟兽,其后裔又有鸟身人言,其与鸟之关系若是其密切也”。《尚书研究讲义》:“益即燕,亦即玄鸟,玄鸟本东方氏族崇拜之神鸟……”。《史记·秦本纪》:“伯益为赢姓,赢与燕同音,即赢字,亦是燕鸟之意。赢姓诸国乃鸟夷之族”。据此可知,商部落和伯益氏族部落同属以玄鸟为图腾的部族。《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云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墜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滨,即鲁北平原),可知,契生于穷桑之地。商是少昊鸟部落图腾的一个东夷氏族部落,生活在鲁北平原的“穷桑”之地。青州鲁北平原是东夷的天下,这里有众多东夷氏族部落方国,是商的同盟军,他们都是拥商反夏的,是商的后方大本营。再者河南地区洪水成灾,所以,迁都至青州东夷之地,特别弥水流域,是最好的选择。从弥水流域苏埠屯出土大量商代王朝贵族墓葬群,便足以说明弥水流域曾是商朝的国都。

(4)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证明,国君墓葬必在城畿附近,苏埠屯商墓群距都城“边线王古城遗址”仅十余里,并且也在弥水西畔,是风水宝地。

▲苏埠屯商墓遗址发掘现场

(5)益都苏埠屯遗址,发掘商代王朝贵族墓葬群,出土青铜器约有千余件,带铭文者约百余件,铸造铭文、形制、内容皆与商畿相同。殷墟妇好墓仅出土青铜器468件,共出土文物1928件。

(6)苏埠屯大墓出土大铜钺两件,形体硕大,卓然不群,这是王权的象征,在全国也只有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两件。

(7)1973年至1978年,文物普查时,在苏埠屯征集到一批商代青铜车马器,共有 400余件。古代车马器是王权的象征。古车研究专家考证,益都苏埠屯商代墓葬出土青铜车马器的形制几乎与安阳殷墟出土的车马器完全一样,专家皆认为殷都安阳出土的车马器其制造工艺是从益都苏埠屯传入的,既是说,益都苏埠屯曾经是商代的国都。

(8)苏埠屯商墓出土大量带有铭文的铜器,有兵器、酒食器、乐器、玉器、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可与王畿相匹。安阳殷墟发现的很多高级文物都与益都苏埠屯出土文物相似,并且早于安阳殷墟。

(9)甲骨文虽在安阳殷墟小屯村出土发现,但在夏代时期,益都苏埠屯周边早已有兽骨文,其范围之广,南至昌乐,北至寿光,夏代的甲骨文“夏禹书”就是在青州与寿光县交界处的弥水西岸发现的。

(10)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海贝币6000余枚。益都苏埠屯商墓中一次出土海贝币3790余枚,被盗、破损、散失者尚不计其内。这是商代王陵内出土贝币最多的两处。贝币是中国最早的钱币,海贝币必然最初产生在靠海的地方,益都苏埠屯靠海较近,应是苏埠屯商都早已使用贝币,迁都河南安阳后,应是继续沿用了这一近海地区的海贝币,极有可能殷墟安阳海贝币仍是来自原渤海之地。

(11)苏埠屯商墓曾出土青铜乐器11件,有铙和铃两种。殷之彝先生云:“铙这种乐器三件一组,大小依次相减,只见于殷代。”然而,在殷代之前的商代苏埠屯商墓中已经出现,可知,苏埠屯商都早于河南殷墟之都。

(12)自宋代开始,益都苏埠屯出土文物便在全国大量出现,譬如带有“亞醜”铭文的青铜器,虽流落全国,但不知其出土地,直到1986年,因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苏埠屯商墓群开展大型出土挖掘,方知几百年来流落到全国各地的“亞醜”器,原来是出土于益都苏埠屯。据考古学家王献唐《释醜》所云,“醜乃夏后氏部落”,可知此地尚有夏代墓葬。益都苏埠屯应是夏商古墓群。可知,弥水文化底蕴之丰厚。

▲亚丑方觚

▲亚丑鬲鼎

▲亚丑簋

(13)据考,清朝时期,潍县、益都一带,已有很多著名金石家、文物收藏家,如潍县的陈介祺,益都的孙文楷、孙文澜等,他们购买、收集了大量苏埠屯出土的古文物。自宋至解放后,千百年来,益都苏埠屯的文物到底被盗、流失多少,已无法计算。大量事实说明,苏埠屯应是商王朝曾经的国都,应是商王南庚所迁之商都。南庚死后,阳甲继位,仍居益都商奄,盘庚即位后,于公元前1300年迁都河南殷(安阳小屯村),从此商朝也称殷朝。商都又从益都苏埠屯迁回到河南老家。

(14)盘庚迁都的原因应是迁回老家河南祖居之地,此地又是华夏中心,然而文献史料所载却并非如此,原因是商奄之地自然条件优越,统治阶级奴隶主腐朽奢侈生活,不思进取,必将导致国家灭亡。盘庚是一位睿智聪慧,颇有心计,善于分析观察形势的商王,他想要彻底去除奴隶主的奢侈恶习,提倡简朴,以图挽救商朝的衰亡,只有迁都是最好的办法。盘庚并没有迁回商丘,而是挑选了一处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在此重新建都,开荒种田,让奴隶主亲身体验艰苦的生活,锻炼他们奋发图强的意志。迁都的决定一公布,便遭到奴隶主们的坚决反对,有的贵族甚至威胁盘庚:“你是我们拥立的,我们也可以罢黜你。”盘庚是一位坚强有力的商王,他连写两篇告诫书,劝他们老老实实服从命令,否则必受到严惩。迁都后,贵族奴隶主们一看此地一片荒凉,杂草丛生,生活非常艰苦,于是,这些奴隶主贵族便鼓动大家再迁回商奄。盘庚又写了第三篇告诫书,终于稳定了下来。在盘庚严厉督促下,一处拥有五十多座宫殿的新都城拔地而起。从这一事实也反证了商奄弥水流域经济繁荣的程度。在古代,迁都即迁国,要把国人全部带走,连国都名称也要带走,可知商奄都城之名曰“屯”,迁都后仍曰“屯”。这一事实说明,益都的大屯村(苏埠屯)和安阳的小屯村,就是殷商之都,大屯村是商都,小屯村是殷都。

著名考古学家孙敬明先生在《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一书中记云:“从商代的文化发达角度考察,弥水的作用与意义远在淄潍两河之上。降至周秦汉季,淄水的位置又跃居而上。”从这一事实发现,西周以前,上溯至少昊,弥水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的中心地带。而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淄水流域才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换言之,西周齐国的政治中心在弥水;东周齐国的政治中心在淄水。历史上为什么只有《东周列国志》,而没有《西周列国志》?要写《西周列国志》就要写弥水西周文化,因为西周齐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在弥水。

大量事实汇成一句话:它就是历史学家李白凤先生所云,南庚迁都到“商奄”,“商奄非鲁奄”,“实在益都而非在曲阜”。换言之,益都苏埠屯之商奄就是曾经的商都。

(5)夏商东夷古齐国

商末周初,殷商王朝灭亡后,周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是为周代诸侯国,曰“齐”。姜太公励精图治,创建齐国。后经管桓、威宣之治,历经八百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国家。

周代齐国之疆域。太公望初封时的齐国,不过是弹丸之地,经周公、太公平定“三监”“殷东五侯”叛乱,姜太公因功受到“益封”,加之太公“七次征伐莱夷”(王献唐《山东古国考》),夺取莱夷的昌乐营陵后,齐国的疆域方才“地方五百里”、“人民皆归齐”“齐为大国”。《史记》:成王即位,“三监”“殷东五侯”叛乱。周公奉命东征,姜太公与其长子姜伋东西夹击,平定了“三监”,灭掉反周的“殷东五侯”,是为“二次安周”。成王为褒奖太公之功绩,将所得之齐地“益封”给姜太公。《齐太公世家》载:“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这是成王的命令,姜太公必须执行。所以, 姜太公封齐,是“待命分封”,肩负着建国和扩土的双重任务。此时,战争远没有结束,不但要继续征伐反周的东夷诸国,特别是靠近齐国之势力强大的莱夷之国,还要兴建治理自己分封的齐国,太公望的任务非常艰巨。这时,弥水以西直到镐京周王室,已全是周王朝的天下,齐国是周王室的东大门。

商末周初齐地的形势是:弥水以西为齐国,弥水以东为纪国,弥水东南为莱夷之国,齐国的西南为鲁国。“考古发现表明,到商代后期,商人的势力仅推进到今山东青州一带”(《齐鲁文化研究》第一辑.刘德增)。武王、成王两次东征灭商伐夷,也只到达今青州一带,弥水流域便是周朝东征的最东边。弥水西畔出土的苏埠屯商墓群“可与安阳殷墟相比”(安作璋《山东通史》)。

周初的鲁国、齐国、纪国、莱夷之国,它们虽互为邻国,但性质有根本的区别。齐国的西南部是武王新分封的鲁国。鲁国、齐国都是武王所分封的诸侯国,鲁国是血缘关系的分封,是占领式的分封。齐国是准血缘关系的分封,是结盟式的分封,这叫作“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有两种,一种像鲁国、齐国一类的,叫封建亲戚;另一类叫褒封,如齐国东北部的纪国,他是看到武王东征锐不可当之势,在战争形势所迫下,主动投降,武王乃将其褒封在原地,为周朝的诸侯国。《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有土嘉之曰褒,无土建国曰封”。纪国是有自己的国土,所以是褒封的诸侯国。鲁国和齐国都是周武王东征打下来的天下,没有自己的领土,这是“无土建国曰封”,这叫分封。齐国东南部的邻国就是莱夷之国,莱夷是坚决反周的,所以才有“营丘边莱,莱夷来伐,与之争营丘”。正如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中所说:“商都虽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殷东地区尚有庞大的与国势力,商人的主力军也远在东南战场。周武王、师尚父决不会半途而废予敌以重整旗鼓的机会”。所以,姜太公七次伐莱,最后,终于打败莱夷,夺取了昌乐缘陵,姜太公亲自把守、镇抚此地,缘陵便成了齐国的陪都,维持了一百余年。

上文分析了周初太公初封齐国的齐地形势。武王分封师尚父之国,为何曰“齐”?西周之前,在此地是否也有一个曰“齐”的国家?这是历史的空白。经考证,西周之前此地不但有一个东夷古齐国存在,而且历史非常悠久。这个东夷古齐国,就是姜太公所封齐国的前身,它在弥水以西的今青州与寿光交界处,中心地带就在今益都苏埠屯、寿光边线王、益城村周边地区。这个古齐国的都城就在今弥水以西,寿光边线王村北侧的“边线王古城遗址”,属山东省古迹保护单位。“边线王古城遗址”,就是《孟子》、《史记》、《后汉书》所记载的:“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阴”的伯益之都。箕山,即今香山,在今青州城东四十余里,郑母镇与谭坊镇交界处。“箕山之阴”就是在箕山以北的苏埠屯至寿光“边线王古城遗址”这一带地区。夏初,尧舜禹时期的圣贤、大禹的继承人,号称“四岳”(管理四方部族的领袖,亦称太岳,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的伯益,主动让位于禹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阴”。后人称此地为“伯益之都”,即后来的 “益都”。这里有帝启为伯益所立之祠庙。伯益死后,帝启每年派人带祭品来祭祀。《越绝书》:“益死,启岁善牺牲以祠之”。《春秋·僖公十五年》云:“己卯晦,震伯夷之庙。”《左传·僖公十五年》云:“(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震,即雷击。伯益宗庙在春秋僖公十五年九月的最后一天遭雷击致毁。伯益后人又将其重修。

伯益,赢姓。古代“营”“赢”通用,故“营丘”亦曰“赢丘”。丘,都城也。古代,城即国,国即城,城邦之国也。这一伯益营丘之国,就是《山海经》所说的“青丘之国”、“大人之国”、“君子不死之国”。它就是西周以前,历史上的东夷古齐国。是东夷齐地最古老的氏族部落方国。换言之,它就是古九州之一,青州地盘上少昊爽鸠氏之部落方国之一。这个古齐国,一脉相承,延续至秦灭齐,有两千五百年光辉灿烂的历史。

有何证据?

①《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晏子与齐景公关于东夷古齐国历史的对话,晏子云:“昔爽鸠氏居此地,季萴氏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左传·昭公十七年》杜预注:爽鸠氏,“少昊氏之司寇也。” 季萴氏,杜注:“虞夏诸侯,代爽鸠氏者”。逄伯陵,杜注:“殷诸侯,姜姓。”《汉书·地理志》载:“齐地,少昊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有季萴氏,汤时有逄伯陵氏,殷末有薄姑氏,皆为诸侯,国此地。”晏子是春秋时期人,相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晏子所云,可谓是历史最早,也是唯一的关于东夷古齐国的经典论述,是探讨、研究东夷古齐国唯一可靠的第一手证据。它简明扼要地记述了东夷古齐国自少昊穷桑爽鸠氏、虞夏季萴氏、商代逄伯陵氏、殷末薄姑氏、再到西周太公封齐,千余年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至西周,姜太公又继承并延续了古齐国。千余年来,各个朝代居住在此地的主要氏族部落,掌握齐国命运的主要部族,晏子都一一记述了下来。没有晏子的记述,就没有古齐国的历史传承和沿革。文中所云“此地”是何意?此地者,齐国也。就是晏子生活时期齐国的疆域之地。晏子生活时期齐国的疆域范围有多大?此时,恰是纪侯“大去其国”以后,纪国的地盘已被齐国所占领,这时齐国的中心腹地就在今淄水流域与弥水流域之间。换言之,文中所云之“此地”,就在今青州、临淄、寿光这一范围区域,这就是东夷古齐国的位置所在。晏子关于齐国之前身的记载有哪些内涵?传递给我们哪些信息?首先,肯定了太公所封齐国之地,就是原来古齐国之地,太公继续沿用了古齐国的名字。说明周代以前,此处就是古齐国的地盘,承认古齐国的存在。其次,让我们知道了古齐国产生的年代,是在龙山文化时期的少昊爽鸠氏,大约距今4500年至5000年之间。再次,让我们知道了古齐国的发展演变沿革史,朝代更迭部落斗争史。最后,让我们知道了古齐国每个朝代是由哪些氏族部落主宰齐地的命脉。如最初少昊之世是爽鸠氏部落;虞夏是季萴氏部落,商汤时是逄伯陵氏部落,殷朝末年是薄姑氏,“皆为诸侯,国此地”。这就是太公以前古齐国的发展沿革史。对于晏子叙述齐地之沿革,王献唐《山东古国考》云:“似乎太公的封地,从薄姑氏接收而来。不过薄姑在山东博兴县,齐胡公徙都于此……统是齐境,晏子只笼统叙述……”可知,太公因于薄姑氏,是“二次安周”,成王为褒奖太公之功绩,将所得薄姑之齐地“益封”给姜太公。同时可知,殷末薄姑国的势力范围比姜太公故乡齐国的势力要强大。从《竹书纪年》所记亦可看出。《竹书纪年义征》:“武王克商,削其地以封太公。薄姑氏因以为乱,王乃灭之,尽以其地与齐,而以其君为附庸。至成王三年,又与奄同叛,遂绝其国……”《汉书·地理志》:“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是为太公。”可见,薄姑“绝其国”是在成王三年。据此可证,太公并非封在薄姑之都,薄姑之都在今博兴东南,在临淄西北五十里。可见,王献唐推断是正确的。同时说明太公是封在了东夷古齐国地盘上。

既然古齐国最初是少昊穷桑爽鸠氏所居之地,我们看一看,历史文献对此是怎样记载的。史载,少昊部落始居穷桑之地,故亦号穷桑氏。《山海经》云:“穷桑在西海之滨”。西海之滨即渤海西部的海滨,乃鲁北平原和鲁西北平原东部这片区域。古代对海洋没有定义,所说的东海就是现在的黄海,西海就是现在的渤海。《初学记》二十四徐注:“穷桑在鲁北”。《元和郡县志》:“少昊之墟,古青州之地也”。《路史·国名纪六》:“爽鸠,齐地,今之青州”。北齐南阳寺《大齐碑》在记述青州时云:“爽鸠曾乐于兹所”。

②《山海经》一书记载:“北齐之国为姜姓”。对此,王献唐《山东古国考》云:“彼此比证,不但太公受封以前,其地早为姜姓集团所在,且已早有齐名……”汉刘向云,《山海经》为伯益所著,伯益是尧舜禹时代人,写的是夏代以前的历史,这一事实说明,在夏代以前已经有了“北齐国”,为何称北?可知是在今山东的北部,即伯益隐居的“箕山之阴”,靠近北海(渤海)。这与在益都苏埠屯和寿光出土的带有“齐”字铭文的古文物相吻合,说明这一“北齐国”就在益都和寿光及其周边这一范围。王献唐云:“左传、国语、山海经的记载,是相当可靠的。”

③历史考古学家王永波《齐鲁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载:“龙山文化时期,鲁北地区较鲁南地区发达,目前发现的城址,包括寿光的边线王……等,绝大部分在鲁北地区……夏商时期……活动在鲁北地区的古族除有逄伯陵氏、薄姑氏外,还有己氏、并氏、其氏、有穷氏、伯益之族……益都苏埠屯商墓出土青铜器铭文中还有‘亚醜’氏、有鬲氏、融氏等。”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文载:“齐国政治中心也就是在青州地……周初分封姜齐,……就是保留青州古文化习俗……”众多历史文献都记载了古齐国,就在鲁北平原。与两千五百年前晏子所记完全相一致。

④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卜辞通纂》中云:“齐,盖殷时旧国,周人灭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郭沫若的推断是有根据的,姜太公所封之齐国,就是殷时的古齐国,周人仍沿用了旧称。这与晏子所云“太公因之”相一致。

⑤晚清时期,潍县金石家陈介祺先生所藏商代“齐妇”鬲、和“齐祖辛”爵,是从益都苏埠屯一带出土。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它填补了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对殷商甲骨文中的这一“齐”字,做了正确的诠释,对多年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们解开了这一谜团。此文物出土于益都苏埠屯一带,说明在苏埠屯附近必有一个称“齐”的国家。这个叫齐的国家,商代还存在,这是有力的证据。它就是晏子所说的东夷古齐国,也是郭沫若所云“齐,盖殷时旧国”。也是周灭商后,武王所封太公望之齐国,仍沿用原来齐国之名称。

⑥历史考古学家孙敬明先生在《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一书中记载:“1983年,寿光城北古城出土商晚期青铜器64件,带铭文者19件,其内容为“己”、“己并”和一个似是“齐”字异体之字。从苏埠屯及其以北的寿光出土“齐”字铭文,它又是出土于东夷古齐国这一地盘之上,所以,它就是古齐国的见证。孙敬明先生又云:“太公封齐,应当是因沿‘齐’之旧名称。”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与郭沫若先生所言一致。可见,太公所封之“齐”,就是东夷古齐国。

⑦王献唐《山东古国考·淳于国》:“莱、齐是商代国家,纪国也能早到商代。”

⑧发掘殷商甲骨文卜辞中有“齐”字。是齐地,还是齐国,历史考古学家没有定论。据益都苏埠屯出土商代“齐妇”鬲、和“齐祖辛”爵铭文,及寿光出土似是古“齐”字铭文之遗物,可断定,甲骨文中的“齐”字,应是东夷古齐国。

综上所述,关于周代以前古齐国的存在,既有我国最早的古文献记载,晏子对于古齐国沿革的论述;《山海经》对古齐国的记载;又有出土齐国铭文的实物佐证;还有著名历史考古学家的考证。可知,在周代以前不但有古齐国存在,而且,历史相当悠久。

(四)中国、世界之最

(1)象征国家权力“鼎”的诞生地

夏禹治水,别九州,铸九鼎,分置于九州。从此,鼎这一礼器,成为传世国宝,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最初的鼎是陶鼎,青铜鼎是从陶鼎发展演变而来。中国最初的陶鼎诞生在什么地方?青州东夏镇桃园村、口埠等地出土的陶鼎,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为北辛文化时期的东夷古文化遗址。东夷人发明的陶鼎发展成为后来象征国家权力的青铜鼎。所以说,象征国家权力的青铜鼎最初是诞生在弥水流域。

(2)甲骨文的诞生地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传说,最早的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造。《中国人名大辞典》载:“仓颉,黄帝时为左史,生而神圣,而四目,观鸟兽之迹,字成,天雨粟,鬼皆夜哭。”司马迁著的《史记》、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及《国事全书》等均持同样的观点。宋代罗泌撰的《禅通纪》云:“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三足陶鼎

周初,在青州纪国地(今寿光)出土仓颉鸟迹书于石室中。宋郑樵《通志》载:“仓颉石室记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周时无人识,至秦李斯识其八字,曰:‘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叔孙通识十三字,孔子至齐赏访焉。”郦道元《水经注》:“(寿光)城之西南水东有孔子石室,故庙堂也,中有孔子像,弟子问经石室。”孔子石室即仓颉墓中石室也。于钦《齐乘》:“仓颉台,弥水所迳。”由此可知,今寿光有黄帝造字史官仓颉墓,墓中有石室,石室刻有鸟迹文二十八字。这是中国最早的墓志铭。黄帝是三皇之末,五帝之首,此时,正是东夷龙山文化鼎盛时期,是东夷文明时代,此时的青州是少昊鸟夷部落的天下,鸟是少昊部落联盟集团各氏族的图腾,少昊以二十四种鸟图腾名以命官职。鸟迹文的产生与少昊文明时代有关,它是在青州东夷地区产生的中国最早的文字鸟迹文。至今无人辨识。中国的文字最早产生在青州弥水流域。科学的说法,应该是东夷人仓颉收集、整理、总结、编写了东夷地区人民所创造的东夷鸟形文。

▲发现于弥河流域的中国早期文字——兽骨文

中国最早甲骨文的诞生地在弥水流域。甲骨文的前身是兽骨文。甲骨文虽在安阳殷墟小屯村出土发现,但在夏代时期,益都苏埠屯周边早已有兽骨文,其范围之广,南至昌乐,北至寿光,夏代的甲骨文“夏禹书”就是在青州与寿光县交界处的弥水西岸发现的。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出土甲骨文,与青州弥水流域的兽骨文有何关联?这与商朝的五次迁都有关,据历史学家李白凤先生考证,南庚迁都到“商奄”,“商奄非鲁奄”,“实在益都而非在曲阜”。据考,商的第五次迁都,是在青州东夏镇苏埠屯,在此出土的商代贵族墓葬可与河南殷墟墓葬相匹。出土古文物与妇好墓相似,这就是证据。青州苏埠屯是商墓,河南殷墟是殷墓。可知,苏埠屯商都在前,河南殷都在后。苏埠屯是商王南庚所迁之商都。南庚死后,阳甲继位,仍居益都商奄,盘庚即位后,于公元前1300年迁都河南殷(安阳小屯村),从此商朝也称殷朝。到目前为止,中国发现兽骨文的地方只有青州的弥水流域和河南殷墟两地。而殷都是由弥水商都所迁而至,它们必是有先后的关联。换言之,河南殷墟甲骨文是由弥水商代兽骨文发展而来。山东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先生云:“在全国范围内,包括中原仰韶文化最强盛的时候,也只发现了简单的刻画符号。如此复杂结体的早期文字,唯有东夷……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海岱——东夷文化始终主导着中国玉礼器、方块汉字、青铜礼器,亦即传统礼器的发展方向。孔孟之道何以产生在齐鲁大地!上古七十二帝王与历代皇帝何以钟情于封禅泰山!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合理的解释。”

(3)中国钱币的诞生地

贝币是中国最早的钱币,产生在距今3300年左右的商朝。从出土地发现,一是青州苏埠屯商墓群所出土。二是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海贝币6000余枚。益都苏埠屯商墓中一次出土海贝币3790余枚,被盗、破损、散失者尚不计其内。这是商代王陵内出土贝币最多的两处。出土如此之多的贝币,是来自哪个海洋?青州弥河苏埠屯靠海很近,沿弥水来回,水上运输方便。这些贝壳当是来自弥水入海口不远的渤海之处。盘庚由青州弥水苏埠屯迁都河南后,距海遥远,殷墟出土贝币应仍是从原产地渤海而来。因为,商墓在殷墓之前。可见,中国最早的贝币应诞生在弥水流域的商都。即历史学家李白凤先生所云,南庚迁都到“商奄”,“商奄非鲁奄”,“实在益都而非在曲阜”。换言之,益都苏埠屯之商奄就是曾经的商都。

▲商代贝币

(4)世界弓箭诞生地

据考,“齐”字源于箭。“齐”字是箭的象形字。最初的齐地即箭地,也可以说是发明和使用箭的地区。它在今山东的淄、泗、弥、潍流域,弥水居于中心位置。这里是太昊之后少昊凤鸟氏部落活动之地,称“穷桑”,故少昊号穷桑。《山海经》载:“穷桑在西海滨”。西海滨即渤海西部的海滨,就是鲁北平原和鲁西北平原的东部。因为少昊、爽鸠、后羿之鸟图腾东夷部族,自古尚武、尚箭,以“箭神”而闻名,并有“后羿射日”的传说。是我国弓箭最早的发源地, 也是世界弓箭最早的发源地。箭是产生“齐”字的基础,一组箭(三支)构成了“

”(齐字的象形古体)字。东夷少昊后羿之部落是一个善射崇拜弓箭的部族,就连夷族的“夷”字也源于弓矢。《说文解字》曰:“夷,从大从弓。”是“大”和“弓”二字的合文,是一个大人背着一张弓。《山海经》云:“少昊生般,始为弓矢。”可知“

”这一箭的象形字,应产生在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的少昊爽鸠后羿部落时代及三皇五帝时期,文字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黄帝史官仓颉造字是将群众所创之文字进行了汇集、整理、概括、系统化。而仓颉就是生活在鲁北平原穷桑之地的东夷先祖,至今寿光有仓颉墓。“齐”字的产生,是少昊鸟图腾东夷部族尚箭、崇拜箭神在意识形态上的体现,是神圣意象的升华,其内涵就是箭。这个“齐地”就是“箭地”,是少昊、爽鸠、后羿、仓颉东夷部落活动区域之地。

由箭衍生出“齐”字;由齐字衍生出“齐地”(箭地);由齐地衍生出“古齐国”。换言之,古齐国就是发明、创造弓箭的国家。此古齐国在何处?这便是春秋齐相晏子所说“昔爽鸠氏居此地,季萴氏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的东夷古齐国。具体位置在何处?由出土铭文可证之。清朝在今益都苏埠屯出土商代古齐国的铭文,这就是古齐国存在的佐证。出土发掘殷商甲骨文卜辞中有“齐”字。据益都苏埠屯出土商代“齐妇”鬲、和“齐祖辛”爵铭文,及寿光出土似是古“齐”字铭文之遗物,可断定,甲骨文中的“齐”字,应是东夷古齐国。历史考古学家孙敬明先生在《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一书中记载:“1983年,寿光城北古城出土商晚期青铜器64件,带铭文者19件,其内容为“己”、“己并”和一个似是“齐”字异体之字。从苏埠屯及其以北的寿光出土“齐”字铭文,它又是出土于东夷古齐国这一地盘之上,所以,它就是古齐国的见证。孙敬明先生又云:“太公封齐,应当是因沿‘齐’之旧名称。”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与郭沫若先生所言一致。可见,太公所封之“齐”,就是东夷古齐国。通过上述一系列事实说明,中国的弓箭是产生在齐国之地,古齐国的中心即在弥水流域的苏埠屯一带,其国都就在今寿光“边线王古城遗址”。所以说,世界弓箭的诞生地是在弥水流域。

(5)世界铁兵器诞生地

《世纪》载:“蚩尤……本在山东,即前青丘”。蚩尤是青州东夷集团联盟部落首领,生活在龙山文化少昊时期的青州东夷之地,“即前青丘”之地。“青丘”在何处?《山海经》载:弥水流域“箕山之阴”的伯益之都周边是“青丘之国”、“大人之国”、 “君子不死之国”。古青州弥水流域是东夷姜姓氏族部落集团主要集中活动区域。诸如纪国、莱国、逄国、齐国、箕国等,这些都是古青州庞大的古国、方国、诸侯国。《归藏·启筮》曰:“蚩尤出自羊水”。羊水即弥水,今称弥河,古称巨洋水,洋出自羊,相传蚩尤出生在古青州的羊水。是东夷大联盟的首领。

《史记·五帝本纪》引《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蚩尤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戟大弩,威震天下”,“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禽杀蚩尤”。由此可知,蚩尤是由八十一个氏族部落集团组成的大联盟的总首领。他已经使用了最先进的铜铁兵器戈、矛、戟、弩等。

相传,继炎帝神农后,蚩尤部族最先兴起,已经能用铜铁制造刀、戈、矛、戟、弩五种兵器。威震天下,无一为敌。蚩尤生活在距今45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可谓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铜铁兵器。 (文/孙凤瑛 摄影/一 星 有祥群)

2017.06 NO2. 第二期(总第二十七期)

▲以上图片由青州市摄影家协会提供

文字、图片均为《东方花都》杂志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分享朋友圈和群

东方花都杂志

东方花都|文化青州

微信ID:DFHDZZ

杂志官网 www.dfhd99.com 百度搜索“东方花都杂志”

Hash:dcf801490ff538bc13ff273ef2456712d009b791

声明:此文由 东方花都杂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