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人笔下的千亩湖为岳阳圈了超多粉丝

【原文标题:散文:千亩湖,我心中的湖】

【作者:李澎】

范仲淹笔下的岳阳城内,有个居全国后起之秀的城中湖——南湖

千亩湖是南湖的后生,就如同一条金项链上坠着的蓝宝石,挂在南湖光鲜的脖颈上。

如果把洞庭湖比作爷爷,南湖就是他壮实的儿子,千亩湖便是他乖巧灵动的宝贝孙孙。

如果把洞庭湖比作大海,南湖就是海床上丰腴的贝,千亩湖则是这个贝里滋养的金光闪闪的珠。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

曾几何时,南湖与洞庭湖是一个整体,南湖如同洞庭湖的一只长臂,深深地插入东边的山川沃野,大湖制约着小湖,类似于美国法律中的“长臂管理”。潮起潮落,将岸芷汀兰与阴风怒号一起赋予这座城市和城东广袤的土地。

五六十年代,当地政府举全城和全县之力(那时为岳阳地区和岳阳县城所在地),历经数年,修建了南津港大堤。在这只“长臂”上,横着打通了南北通道的血脉,使城市向南部舒展开来,同时也将南湖独立起来。从此,这个11.83平方公里,50km岸线的南湖,成为了享誉全国甚至全球的城市内湖(超出杭州西湖5平方公里)。使城市真正成为了南湖的主人,岳阳人也从此告别了内涝,驾驭着南湖以人的意志而生息。

谁持彩练当空舞?当属岳阳人!

千百年来,南湖水域的南北通途靠渡船,锚船地被后人称之为“南津古渡”。据说当年毛泽东来岳阳,为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而几次从古渡到南乡考察。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率军攻占岳阳,陆军从南岳坡登岸,其水军载着辎重,从南津古渡旁长驱直入,一路行船左拐经螺丝港到达城中高地,架起炮台镇守洞庭湖东岸,由此而成就了如今岳阳人津津乐道的炮台山

二十世纪初,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城市建设提速。“贝”,经数年怀胎,咕咕坠地诞生了“珠”。一座恢宏于世的“九孔桥”如一条彩虹,挥舞着,甩出了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千亩湖。

几年前,我倾其所有,将陋室移至湖边的“天鹅湖小区”,临湖而居。终日与千亩湖相拥而眠,同朝花夕拾,望潮起潮落,共一泓琼浆玉液。

如愿以偿的我,每当推窗远眺,面对扑面而来的湖光山色时,心想,哪怕是一个最大的笨蛋,也该知道中国山水写意的来处。观湖中锦鲤游曳,听夜里偶闻“扑刺”声,尤其是失眠于深夜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时。我不是诗人,也要借着书案上的一抹暖光,任飞翔的思翼,掠过岁月的风雨,融入诗的意境,作起诗来:

夜深了,我把诗写在落叶上

让心穿越唐诗宋词

浅夏如烟

窗棂如镜

寻觅岁月的星光

如水的夜汛

洗白了一身疲惫

似少女飘飘的裙摆

谁在咀嚼昨夜的意境

是一波波澄澈的湖光

守望,暖暖

只想邀

三五知己秉烛夜谈

光山色,波光粼粼

不负韶光不负卿……

是啊,愿时光慢些,再慢些,但她怎么也停不住,总是一往无前。我六十岁时,曾梦到过自己七十岁了,当我从梦中醒来,我仍然只是六十岁,但我一点儿也没感到庆幸,因为七十岁那面墙,我已经真实地触摸到了。著名作家周涛如是说:人如一片树叶,嫩而青,青而绿,绿而金,金而枯黄,倏忽一缕闲风,飘然而落,该当好好珍惜这伴湖而栖的日子。

给力的市政府不负众望,投巨资将千亩湖装点得犹如人间仙境:亭台楼阁,回廊遗梦,绿草如茵,苍松翠柏,微风摇苇,碧野蓝天,鸥鸟翔集,细浪轻柔……

踏着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节拍,散步于千亩湖走廊。在你目光的一层层剥离中,春来柳醒腰摆,三秋桂花飘香,仲夏蛙声如梦……。鸟儿蹦跳着,戏嬉着;蜂儿拨弄着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湖面宛如一匹蓝布招展,阳光将水面镀成了绚烂,像新娘的红盖头凋零后的颜色,说不清昭示着一种什么样的冲动和渴望。

于是,每天清晨与傍晚,我必去感受和丈量朝夕相处并将厮守终生的千亩湖。去追寻南湖轻盈的脚步,去感受千亩湖走廊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诗韵,去倾听千亩湖脉搏突突的跳动声。

有时突发奇想,不如撇开那光鲜的游艇,摇出一桨乌篷船,犁开一碧清幽,让船尾划出渐行渐大的“人”字。或垂钓,或读书,或夜游……,拥一壶老酒,深情地享受这古老与现代契合。

特别是待那春和景明,或者是秋高气爽时,来到千亩湖走廊的林荫下,享受那被树叶分割成铜钱般的阳光时。天蓝蓝任云飘,那些云好像是从心窝口溜出来,看着就亲,望一眼就禁不住地咧嘴笑,笑什么?不知道,知道也不告诉你……

心累了,来亭阁坐坐,让思绪向长空放飞;闷郁了,来草地躺躺,让胸脯起伏如坵;烦恼了,来桥上走走,或许会摇头愰脑地亨起《四郎探母》里的“桐籽打桐油枫树结枫球,人在桥上走,水在脚下流”;如果你思念心中的人儿了,只管来千亩湖,与婉约多情的秋水诉说衷肠……再回首,那人定在灯火阑珊处。

你的阅历有多深,千亩湖就有多深;你的想像有多大,千亩湖上的天空就有多大。

有次带着还在读小学的外孙女逛千亩湖,不知她哪来的灵感,对我说:爷爷你看,这么多柳树好像一把把倒竖着的扫帚哟,我告诉她:是的,得用它把天空扫蓝呀!

也是那次,两只黄灿灿的黄鼠狼,齐刷刷地窜到我前面,无疑是一对恩爱情侣。两对小而圆,圆而黑,黑而亮的小眼睛怔怔地望着我,小脑袋两头试探一下,然后定住,直楞楞地盯着我,似乎猜我的心思。

我不忍心挪步,只想变成一座雕塑。不料,却打了个喷嚏。它们倏而一闪不见了,但立刻又在几米开外的草丛旁再现,仍一动不动地望着我。

真是可爱极了。

亲爱的,这里没有鸡,人们有时候对你心存误解。可我视你为精灵,你是有着强大的生存能力的大自然的珍品,是耗子的天敌,千亩湖收纳你,千亩湖的乳汁养育你。

我见证了千亩湖的诞生,我记住了千亩湖的生辰。千亩湖是我的初恋,虽然大多数初恋没有善终,但初恋刻骨铭心,初恋终生难忘……

2019.6.于岳阳千亩湖

李澎

▲九孔桥

碑林

▲李澎

作者李澎自述:

当过知青,做过农民,放过电影。尔后长期在县委、县政府工作。县里的工作主要是面对农村与农民,因此一生没离开过他们。所撰写的小故事都是曾经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虽文字浅、笔头拙,但情感是真。

友评(只有香如故):

人上了年纪,总是有些怀旧的!

在李澎的大部分散文中,怀旧是基调。

记得一个婉约的女子在欧洲游玩,到剑桥便立即想到徐志摩与林徽因的那些个破事,这便与怀旧有关!也算是一种情调吧!

女人的情调,一个有钱有趣的男人陪着,便足矣!

而男人不同,男人的情调,在于渲泄与浪漫。

《千亩湖,我心中的湖》便是这种渲泄与浪漫的具象写照!作者知识面宽广,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作者国学功底深厚,诗词联赋,嵌入无形。作者思维敏捷,文章的跳跃性极强。作者生活情趣浓郁,伴湖而居,经常“来湖边走走,坐坐,趟趟,把诗写在落叶上,去追随少女飘逸的裙摆,寻觅岁月的星光”(作者语),是何等的浪漫!作者好酒,邀三五知己,湖畔对饮,是何等的开怀!我与作者是老乡,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也就这么个距离,却少未谋面。知青进城,殊途同归,他喜文,我好诗,诗文一家嘛!因了这共同的爱好,便相知相惜到如今。

李澎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对大自然的关爱,把对湖,光,山,色的意象描写,溶于笔端,娓娓道来。让人生出一种亲近之感。偶遇湖边的小生灵狐,惊喜之余,宁原自己站成一座雕塑,为的时是多一点时间,来欣赏这大自然的古怪精灵。而能碰上这样的艳遇,确实不多。这也算是文人的一种独特的情调吧! 南湖确实美,李白诗为证。

好多年前,余也写了几首小诗,比之古人,望尘莫及。今录一首,以趁这千亩湖美景吧! 夕阳西下远炊烟,晚照红云映九天, 古渡亭边邀月饮,谁人识我小小神仙。

Hash:7c9b48ac39d99276198c24355a6b8b40d3d1570f

声明:此文由 袁腾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