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兴侗寨,风雨桥上看风雨,鼓楼群旁听大歌

文 |于伊

编辑 | 美龄

说起古镇,更多人想起的多事江浙平原一带的水乡古镇,周庄乌镇、同里、西塘……远眺水乡,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水墨画;走进古镇,廊棚苍老,弄堂幽深,似乎进入了久远的历史……

相比之下,有着“侗乡第一寨”之称的肇兴更像是色彩微妙、意蕴丰富的工笔画,将黔东南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独特的民俗风情一一镌刻其中。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黎平县南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肇”在侗语中是“最先、开始”的意思,肇兴也就是这一方侗族人民最先开始生息繁衍的村落。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房屋都是杉木所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建筑布局巧妙,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相间,古朴实用。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工笔长卷在狭长谷地铺展开来,折射着幽深的景意和气韵。

这幅工笔画早在南宋正隆五年就开始慢慢着笔,800多年前,肇兴的先民在这里定居,再经过历朝历代不断“浓妆淡抹”,千年架构下的古侗寨被层层渲染,如今,犹如一幅艺术珍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肇兴侗寨被山峦环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村寨的稻田依山而建,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内流水滢洄,吊脚楼鳞次栉比,依地势,顺风水,现清静,山环水抱,凝结天地之气,达到本乎自然、生气涌动的审美旨趣。

寨内禾仓、禾晾、碾房、榨房、井亭、鱼塘布局得体,浑然天成,将自然风光与人为创造结成天、地、人三位一体,充分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祭祀这些传统堪舆学说在侗民族生活中的运用,是侗族文化生态人类学的集中体现。

侗家人居住的木楼被称为“吊脚楼”,这种建筑很有特点,第一层面积最小,每往上一层,就通过穿榫挑枋延伸几十公分,一层比一层大,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形状。《黎平府志·风俗》记载,侗族多建造木质结构的“干栏”楼房,而且多依山傍水而建。

这里,不仅是景区,更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之所,老人们叼旱烟杆,吧哒吧哒悠然自得;妇人们抱着孩子,对坐聊天唠家常;有小贩售卖当地的土特产;远处水面上晾挂的染布在水中幻化,几只鸭子游过来,嘎嘎叫着撞碎了水面平静的光影……

肇兴侗寨风景美,人淳朴,处处展现着原生态的生活韵味。要细细品味,方可领略侗家风情。河岸人家密集,商铺客栈林立,屋顶铺盖青瓦,冬暖夏凉,古朴实用。要登高远眺,才能领会到侗寨恢宏。

静谧的时光可以守住寂寞的心,让你暂时遗忘时间地理的界限。行走在寨子里,会有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体验。

侗寨中高高矗立的门楼,巍然屹立的鼓楼,浸透古韵的风雨桥,让我们看到了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侗族人将古老的文化风情用自己朴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

这座商业化恰到好处的侗寨,没有吆喝,不会过分热情。摆摊的老人安静地坐在河边,看游客站在摊前,也只是笑着说“随便看看”,便继续手中织布的活。

老旧的鼓楼静静地看着村寨的变化,沧桑的风雨桥上挂满了深青色土布,时间在这里,仿佛不曾流逝。

风雨桥是侗族最具特色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由桥、塔、亭组成,全部都用木料筑成,用桥面铺板,在两旁设有栏杆、长凳,来形成长廊式的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很多层,檐角飞翘,顶上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风雨桥大都设置于村寨入口部位,一则作为地域范围界定的标志,二来用以锁水口、通龙脉,进而聚蓄财气。风雨桥的柱、枋、檐板均绘塑彩画,廊道两侧设长凳,供人休憩,为行人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

风雨桥也被称为花桥,也是年轻人幽会和对歌的地方,相传花婆是掌管生育的神仙,侗族人希望在桥上拾得好姻缘,因此将花桥建在了寨头村尾最富“灵性”的溪河畔。

年代久远苔痕斑驳的桥身,给人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河上优美的弧线,给侗寨增添了无数婉约与灵动。

穿寨而过的小溪哗啦啦地流淌着,阳光笼罩着河面和风雨桥,风雨桥上听风雨,风吹雨打风雨桥,风雨桥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积淀的文化标签,将侗族同乡共俗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风格和民族精神意识都集中展示出来。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寨中共有五座鼓楼——仁、义、礼、智、信。这五座鼓楼象征着寨内的五大房族,或称之为五大村团。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智楼为歇山顶,其余四楼均为攒尖顶。

“未建寨,先建楼”,每一个侗族古寨的诞生和发展,都围绕着鼓楼展开,可以说鼓楼就是侗寨的标志。侗寨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

在过去,如果遇到土匪骚扰,或寨火山害,便会有专人上楼击鼓预警,一楼鼓鸣,村寨相传,百姓们应声而至,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如今,“踩堂祭祖”“集众议事”“嫁娶丧葬”“迎宾送客”等所有寨民的人生大事都在这里举办。

五座鼓楼中,最早的鼓楼是礼寨鼓楼,始建于17世纪,重建于1982年。系重檐攒尖顶宝塔式八角鼓楼,楼顶置五节葫芦形塔刹。而智寨鼓楼最为美观,飞阁重檐,气势雄伟。

仰视这五座鼓楼,凝视楼内或雕塑,或绘画,鱼虫鸟兽,栩栩如生,让自然界生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灵性生动,透显威武之美与和谐之美。

当繁华过往在世事更迭中坍塌,鼓楼始终安然在这片厚土上坚守,凸显着一种穿透时空的生命情怀,矗立着一种岁月不可战胜的内在力量。

侗族有三大宝——鼓楼、大歌、风雨桥。侗族人从古至今无论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口口相传的大歌,是侗族人传承和表达的重要载体。他们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青山掩映下,黑瓦木屋中,传出的阵阵歌声,是侗族人千百年来的情感表达,一代代的侗家人通过口口相传,延续着祖辈们的记忆,更传承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侗族大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其音乐艺术的卓越性。

侗族大歌模仿大自然之声,如虫鸣鸟叫、高山流水、江河之声、山谷回响、风雨林涛之声势,形成侗族大歌自然和谐、深沉高亢、广阔无穷、婉转起伏、清新甜美的声乐,因此,被誉为“天籁之音”。它以大自然的声息、山野的风味、泥土的芳香,给久居城里的人以特殊的美感。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侗族大歌 “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戚戚相关,不可分割,侗族的各种民歌,特别是侗族大歌,便成了他们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

侗族人从清晨开始就聚集在鼓楼、小河畔、草坪中,或手牵手对唱,或载歌载舞,或互相挑逗戏嬉戏,或席地而坐低声吟唱,诉说衷肠,直到傍晚,才尽兴而归。而一些倾诉衷肠的青年男女则移情鼓楼,燃起熊熊烈火,通宵达旦地对歌。

侗人们眼里,最真挚感人的侗族大歌,不在舞台上,不在追光灯下,而是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侗寨里、鼓楼边。

在侗族山寨里,鼓楼的烟火永远都是最晚熄灭,一代又一代的侗族人,他们对爱情最高的寄托,就是这一场以侗族大歌为载体的集体约会,他们会在歌堂找到他们的意中人。

侗寨傍晚

侗族大歌,凝聚了侗族人特有的音乐审美、生活趣味和社交礼仪,同时也承载着侗族对于先辈历史的记忆。旧时,侗族农人依靠侗族大歌维系侗寨的婚恋生活、寨子间的联谊,处理人际关系和纠纷。

侗族大歌时代的终究渐行渐远。1986年,那个将侗族大歌带到巴黎的伊居先生说“亚洲民间艺术比欧洲保存得好。欧洲只留下某些民间艺术的躯壳,失掉了它的原有的深度。”真不希望,这句话用在以后的侗族大歌上,一语成谶。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yolojingying

Hash:4b3b2d586ff21744350b82ac32da090e4d299aca

声明:此文由 环球人物YOLO精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