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韩城赏美景听故事品美食

黄河之水穿越了半个中国,也哺育出了一座传奇之城——韩城。它是黄河沿岸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是风追司马人文精神的厚重之城,它是走在旅游发展前沿的变革与超越之城。韩城有着最古典的气质,也有着最青春的活力。8月28日,陕西“1号公路”沿黄观光路正式开通;9月26-28日,由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韩城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协办的“同饮一河水,共筑中国梦”——首届中国黄河旅游大会暨“黄河旅游带”建设推进会将在韩城市举行,黄河岸边的韩城将向世界展示出更美的风景

黄河最美是韩城

位于陕西东部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部的韩城,距省会西安200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韩城历史悠久,西周时就为韩侯国封地;战国初,孔子高徒子夏便来韩设教,韩城办学之风兴盛,民重耕读,人才辈出。这里不仅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故乡,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巡抚、兄弟侍郎、南北尚书、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等更是传为佳话。

行走在韩城街巷之中,你会发现,这里的民俗民居别具特色,古城建筑格局与传统风貌保存完好,也被称为天然的古建筑博物馆。迄今保留下来的唐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140多处,古遗址27处,尤其元代建筑多达20处,为陕西之最。丰富的文化积淀为韩城留下了多彩的民俗风情,门楣题字、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都保留了文化的精髓。韩城也因人文底蕴深厚、文物遗迹丰富而有着“文史之乡”“关中文物最韩城”的美誉。

曾经,韩城以能源工业为重;如今,这里月月都有精彩纷呈的旅游节庆,吸引着世界的游人。8月28日上午,陕西沿黄观光路建成通车仪式在韩城沿黄观光路芝川服务区隆重举行。在韩城绵延74公里的沿黄观光路,不仅将为游人展现最美的黄河风光,还将彻底打通陕北与关中的旅游大环线,将韩城各大景观与陕西沿黄50余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韩城北上壶口、南下洽川、华山的自驾时间大大缩短,形成以韩城为中心的“一小时”旅游大动脉。韩城将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沿黄观光路也将成为韩城最亮丽的一条经济带、旅游带。随着沿黄观光路的开通,来韩城走一遭,在黄河岸边赏美景、听故事、品美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赏美景 聆听韩城故事

来到韩城,第一印象一定是浓浓古韵中流露出现代城市的气质。道路干净宽阔,车流穿行有序,城市街巷间散落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随处点染的装饰与整齐划一的标识又流露出这座城市的精致与诗意。司马迁祠是韩城精神的象征,党家村保留了民居的淳朴记忆,古城三庙沉淀着文化的精髓,文史公园开拓着城市的文化休闲空间,还有梁带村、大禹庙、普照寺……走进韩城,也就走进了一段古今穿梭的时空。

司马迁祠

巍巍梁山屹立,滔滔黄河奔腾。矗立于祭祀广场上的太史公司马迁塑像,手握书卷,目光如炬。太史公的身后,黄河芝川大桥横空飞渡,仿佛连接了韩城波澜壮阔的过去与势如破竹的现在。司马迁祠墓依山势而建,沿着石砌的司马古道拾级而上,两侧苍松翠柏、绿意浓浓,建筑掩映山间,时光宁静悠长。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是司马迁后裔祭祖的献殿所挂的对联,司马迁墓就位于这座献殿的后面。蒙古包形状的墓冢据说是忽必烈敕命建造,虽经后世多次修葺,仍免不了时间的侵袭,墓顶柏树则在漫长时光中生为五枝,被寄托了“五子登科”的寓意。从另一侧的磨盘路向上走去,可以远眺黄河蜿蜒,近览祠墓古朴。

党家村

被誉为民居瑰宝的党家村,从高处俯瞰,这里是一户紧挨着一户的民居群落。村道两边遍布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民居。在中国的宗族文化中,祖祠往往是权力与仪式的核心,党家村也不例外。党族祖祠外由一对儿石狮镇守大门,古朴庄严。家训与门楣题字是党家村建筑文化的代表,也是党家村一代代生存智慧的凝聚,今天听来,依旧是人生箴言。文星阁是党家村重视文教的标志,代表着村中先辈对教育与礼仪的重视;泌阳堡则为这里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高崖为基,铁门把守,石墙捍卫,炮台威慑,它见证着党家村的历史烽烟,也曾守护着它的富庶安宁

古城文化街区

韩城近来新打造的古城文化街区更是以最亲切的方式拉近了历史与现代的距离。街区位于古城隍庙巷南侧,以明清文化为核心元素,依托古城原有的“五街七十二巷”格局,打造了几十座院落与特色商铺,餐饮、客栈、酒吧、文创产品、书院、土特产手工艺品等20余种业态应有尽有,让古城焕发了新的生机。在这里,你可以慢下脚步观赏韩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看匠人一点一滴铸就不会被时光磨灭的美;可以远离喧嚣,在老中医的熟练手法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可以在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中,获得满满的惊喜与收获;可以在古典的院落中,品一杯香醇的咖啡,享受一下午的悠然……当夜幕降临,在观赏过灯光与月色点缀下的街区夜景后,还可以去酒吧听听民谣乐手的清澈歌声,那歌声里唱着缓缓的小城故事。

国家文史公园

位于司马迁祠墓旁的韩城国家文史公园,将韩城深厚的历史与人文气质融入园林建筑中,古渡、河湖、亭台、楼阁、石桥花木等元素和谐共生,让这里既有历史的深沉,又兼江南的雅韵。漫步其间,澽水观鱼、史记成语园、史记文化长廊、水生种植园、桃园人家等景观设施目不暇接,不仅引人怀古静思,更可以游目骋怀。未来游人将可以在国家文史公园观赏到千余亩碧波荡漾的司马湖水系、诗意盎然的风景园林,还有“一湖一堤二溪三岛”“十景十二园”等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韩城市博物馆

位于韩城古城区,由文庙、东营庙、城隍庙组成,这里融古代建筑与文物陈列为一体,青铜器、瓷器、陶器、书法绘画等藏品非常丰富,讲述着韩城的历史故事与民间风俗,一条条巷道中也蕴藏着许多的精彩过往。而身处古城区,狭窄的巷道纵横交错、人来人往,与文庙一墙之隔的小学里孩子们嬉笑打闹,古城三庙就在这样平淡温情的时光中静静守候。

梁带村遗址

在党家村东1.5公里处,有一个热爱历史文化的人必去的地方——梁带村遗址。2007年韩城梁带村两周古墓遗址的发掘,向世人揭开了古老芮国的神秘面纱。现在遗址的发掘工作仍在继续,陈列馆看似其貌不扬,所展示的文物却让人震撼。玉立人、玉猪龙精致润泽,墓主人佩戴的七璜联珠华丽绝伦,金器镂空的花纹十分华美,保存也很完好,并不输给今天的技艺,让人惊叹。还有音仍然很准的编钟、车马坑等等,都让人对那个史书中都出现甚少的周代封国——芮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大禹庙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来到韩城,不妨去大禹庙走一走。听当地村民讲,沿黄河分布的各村落都曾建有大禹庙,以祈愿风调雨顺。而韩城周原村的大禹庙在文革期间阴差阳错逃过一劫,并且因为保存了元明清三朝的建筑而更显珍贵。每到大禹文化节时,这里都会举办祭祀大禹的隆重典礼,那时的大禹庙,总会吸引无数信众与热爱黄河文化的人。

普照寺

进入普照寺,会为其层级而上的建筑风格而惊艳,20座庙宇使这里成为一座元代建筑博物馆,被赞为韩城的“布达拉宫”。殿中所供佛像已有700年的历史,仍然神态生动、色彩艳丽。尤其别忘了抬头看看藻井,100多幅古代绘画让这座殿堂更加精致庄严。

黄河龙门

黄河的最宽最窄处都在韩城,“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龙门。”这是李白笔下的黄河龙门,河水奔腾、涛声震天,大禹治水、鱼跃龙门的故事让这里具有传奇色彩。而站在禹门黄河大桥上眺望,河水归于平静,缓缓流淌,不远处便是无法望到对岸的黄河最宽处,入目茫茫,皆是河面。还可以选择乘坐缆车横渡黄河,感受在空中观赏黄河的乐趣。

品美食 体验韩城味道

韩城的美食带着鲜明的性格,因羊肉而出名,又展现着这座城市兼容并包的多元。号称“亚洲最大夜市”的民杨夜市就是韩城一处美食聚集地。这里到了晚上就人声鼎沸、格外热闹,各具特色的摊位连成一排一排,不仅有韩城特色红甜面、页面、米面、羊肉饸饹,还有五湖四海的美味:小龙虾烤肉烤鱼……此外,在太史大街、状元街、西峙路、桢州大街等街区还隐藏着许多地道美食,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品味。

羊肉饸饹

是韩城特色美食,在芝川就有许多不错的羊肉饸饹馆子。羊肉汤浓香鲜辣,饸饹绵软柔嫩,再配一个外酥里嫩的饼子,是地道的韩城风味。

红甜面

将面下入煮熟的红豆汤中,汤中配有蜜枣葡萄干等,清香微甜。店家会赠送一碟种类丰富的小菜,让这道面食口感更为丰富。

十三花

即十三道菜:“五大、五小、一糕、一汤、一丸子”。“五大”指红肉、白肉、酥肉、杂烩、蛋卷;“五小”是烧肚丝、烧腰花、烧肥肠、烧蹄筋、海带粉;“一糕”是甜糕,“一汤”为勾芡甜汁;“一丸子”为瘦肉丸子汤

臊子馄饨

比起一般的馄饨来,这种馄饨非常小巧可人,蒸熟后浇上浓香的肉臊子,风味独特。

花椒芽菜

韩城的大红袍花椒非常有名,“花椒芽菜”是花椒树发芽期幼嫩的芽叶,油亮鲜绿,麻香味美。用芽菜制作的辣酱也成为韩城特产,具有独特而浓郁的香辣口感,也是旅途中不错的伴手礼。

韩城旅游攻略

精品旅游线路

一日游

司马迁祠—韩城古城—党家村—黄河龙门

二日游

第一天:司马迁祠—韩城古城—大禹庙—梁带村两周遗址

第二天:党家村—普照寺—黄河龙门

西安到韩城自驾线路

绕城高速—谢王立交桥—G5西禹高速—行驶200公里至韩城/G108/S304出口—韩城市

韩城旅游专线

1号线(30分钟一趟)

太史广场—大禹庙—国际酒店—银河酒店—金塔宾馆—文庙—南关—司马迁祠

2号线(60分钟一趟)

太史广场—国际酒店—永安酒店—渭运车站—火车站—梁带村—党家村—普照寺—龙门大桥

韩城节庆预告

9月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韩城站、首届中国黄河旅游大会

10月“印象韩城”金秋国际摄影

11月中国·韩城司马迁杯第四届国际锣鼓大赛

12月“冰与火之歌”韩城冬季旅游节

来源:9月7日中国旅游报

文/牟亦玮 图/刘玉虎

编辑:杨丹娜

Hash:5f1b716bdca0b860e25af4d8e3dd8c85c8b974e3

声明:此文由 游陕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