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农村旅游景点有哪些「广东新农村旅游景点有哪些名字」

广东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荐,广东旅游景点大全

广东一共有9个5A级旅游景区,珠三角、粤东、粤北,都有,现在就先说两个深圳地区的景点。

(头条号:广东美食游玩日记)

1.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东部华侨城是一处景色很美的大型生态度假区,包括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主题酒店群、大华兴寺和天麓地产等项目,其中,大侠谷、茶溪谷主题公园是其核心区域,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大侠谷是自然风光和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的融合,你可以在峡湾森林体验全世界最长的激流勇进,在生态峡谷玩各种惊险刺激的探险项目,在水公园的恒温世界戏水。

而茶溪谷则是一片繁花似锦的田园风光

网友评论:在华侨城茶溪谷,有座茵特拉根,是个美好的小镇,美得有点不真实,身在其中有种被缩小了置身于玩具城堡的错觉。茶溪谷风景很美,华侨城的精华大概都在茶溪谷,大侠谷那些刺激的游乐设施在哪都能玩到~茶溪谷的风景很美,四季花田,索桥,森林小火车都值得去看~里面有表演,舞狮超萌超可爱,哈哈。周末悠闲地走走看看,放松放松,天然氧吧很解压。

2.深圳观澜湖休闲旅游

是一座规模庞大的乡村俱乐部。旅游区集运动休闲、商务休闲、养生休闲、会议旅游、文化娱乐、美食购物、长居短憩7大功能为一体。

网友评论:旅游区位于高尔夫球会旁边,环境没得说,风景优美,而且环境宁静。假期旅游度假,十分适宜一家大小进行亲子活动。最重要是不用入场费,符合经济原则。

广东省内有哪些古乡古镇的旅游景点?

广东58个古镇——

1、沙 湾:飘色粤韵独秀天下

2、长 洲:一校名成黄埔

3、石 湾:古灶窑火五百年不息

4、陈 村:村前弥望皆为花

5、西 樵:蚕丝绵绵颂梵音

6、均 安:曲家之乡冰玉随风

7、逢 简:石桥流水舟自横

8、苏 村:遥忆书香在澹如

9、大 旗 头:一个武官的文化梦

10、翠 亨 村:宅门向东面朝海

11、石 岐:百年商埠百货先驱

12、沙 溪:循着粥香观鹤舞

13、赤 坎:骑楼倚岸望族争长

14、会 城:海滨邹鲁饱学大儒

15、古 井:崖门血战帝都落日

16、南 屏:沙田里咸水歌飞

17、唐 家 湾:群英故里风云际会

18、梅 溪:夏威夷首富大宅门

19、南 门:一个皇族的背影

20、黑 岩 村:天生一个桃花

21、虎 门:炮台尚在烽烟远

22、大 岭 山:幽巷深处有莞香

23、石 龙:龙脉传承八百年

24、石 排:咸钦燕岭丹崖似火

25、南 社: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26、大鹏所城将军府武风犹存

27、罗瑞合村:聚族于斯亲仁在

28、平 海:六百载军声绵延

29、大山下村:世居东粤绍家声

30、秋 长:秋水长烟处疑是故人来

31、会 同:灰瓦青砖诉说百年风雨

32、自 力:开平雕楼博物馆

33、赓 华:乡野田间的近代华侨园林

34、马 降龙:百足山下天上人间

35、汀 江 圩:乡村的集市广场

36、石 头 村:洗尽凡尘石中情

37、长 岐:山水间见镬耳屋

38、大 岭:菩山下的800岁古村

39、黄 埔:一口通商的外贸大港

40、坑背莲塘:律动的广府乡土风情画

41、钱 岗:荔枝林中的古村

42、大 江 埔:“象”形风水

43、苏 家 围:客家山歌醉人心

44、沟 南:民间艺术之乡

45、龙 湖 寨:潮汕古建筑博览

46、侨 乡:走进客家人的梦想家园

47、潮州古城:典雅的潮汕古城

48、桥 溪:阴那山小桃源

49、白 宫:田野间盛开并蒂莲

50、三 饶:孤独的土楼之乡

51、程 洋 岗:沐浴在古风里的村庄

52、前 美:岭南第一侨宅

53、樟 林:红头船的故乡

54、象 埔 寨:潮汕楼寨之祖

55、乌 美:追访书香人家

56、卿 罡:以北斗七星布局的古村

57、丰 阳:南唐元戎隐居地

58、朱 岗:明代古屋

求广东好玩景点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广东旅游景点排名前十的有:广州塔、韶关丹霞山七星岩、 广州华南植物园阿婆六村世界之窗大鹏半岛海滩鼎湖山珠海庙湾、江门赤坎古镇。个人觉得比较值得去的是:七星岩、 广州华南植物园、江门赤坎古镇。

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1、七星岩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又称禾婆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

星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同时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008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建有木兰园、姜园、竹园、兰园、棕榈园、苏铁园等30个植物保育专类园,保存植物13000多种。

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6100多种,经济植物5300多种,国家保护的濒危野生植物430多种,被誉为 “中国南方绿宝石”。

3、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远比开平老街庞大的洋楼群。

沿江的堤东堤西路,里面与之平行的中华路,夹在两条大路间还有一条叫“二马路”的小路,这是与江平行的三横,还有许多纵马路与它们交叉形成城区的路网。

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

新农村旅游景点项目建设方案「农村申请建设旅游景点方案」 新农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规划有哪些?

乡村旅游开发策划、规划与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休闲农业园区策划、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特色采摘度假区、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规划、乡村会所、温室建筑设计等等。

怎样打造旅游型乡村,具体该怎么规划建设?

开发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得有因材施教长期培育的心理准备。

一、投入大、产出慢、可持续性强。

旅游是一个长效投资产业,快速投资、快速回收的短平快投资理念在旅游投资领域注定要碰壁。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开发也不例外,特点在于,前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但一旦建成,却能产生持续回报。

二、 个性化主人思维型产品。

乡村旅游综合体要想从同质化乡村旅游产品中突围,得致力于差异化定位与差异化产品打造,个性化主人思维型产品将大放异彩。

三、因地制宜。

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人文风貌,是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的基底。因此,开发过程中,无论进行旅游点设置、旅游产品策划,还是道路规划、景观设计,因地制宜便显得尤为重要。

四、商业模式不可或缺。

好的商业模式,能突破乡村旅游投资高投入与慢回报之间的矛盾,运用杠杆,一定程度上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以无锡田园东方为例,项目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三大板块,采取了类地产开发模式,其乡村旅游主力项目集群本身并不盈利,而是靠类地产收益支持。

在乡村旅游的生态环路中,涉及到农场农庄、特色餐饮、手作民艺、亲子见学、精品酒店、客栈民宿、有机农业、生鲜电商、新媒体、NGO等多重元素。

民宿的发展,为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过去发展乡村旅游,由于没有好的住宿设施,游客很难在乡村停留太长时间,同时也不会在乡村留下多少消费,所谓的乡村旅游基本上是以观光旅游和低层次的乡村度假为主,“旺丁不旺财”的情况非常突出。

一些地方,也借助乡村民宿的勃兴,实现旅游业的创新发展。

浙江丽水松阳,没有名山大川,但以乡村精品民宿建设为突破口,以传统村落“活态保护”为支撑,建立起田园型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形象,在强手环伺的长三角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

北京延庆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八达岭长城”为主要卖点,近年来以建设新型“北方民宿”为方向,推出了一批精品民宿,进而改变了延庆整个县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和路径,初步实现了延庆旅游业的转型发展。

除此之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一号文件中,专门对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进行了全面阐释。

目前在旅游部门的推动下,开展了一些针对乡村旅游的专项培训,但是对乡村人才的建设基本上还处于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的局面,鉴于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牵动作用,有必要建立起劳动人事、农业、旅游等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并加大对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

旅游规划项目组设计了生态旅游规划项目的开发建设,集中在旅游规划区内进行商务度 、疗养、峰会、演出,均将在这个区域内进行。

旅游规划专家陈元夫教授认为:“建立开放街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景区的入口来考虑,还要使之成为贵阳的一个高端的休闲场所。

纵观贵阳的休闲消费市场,没有什么场所可供周末或晚上消费。所以在该景区建设一个开放的商务度假区既满足了区域内人群的休闲消费,又满足了贵阳的城市生活。”

旅游规划项目根据其主体定位与自身的地形情况,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分别为风情走廊区,温泉产业示范,景观房产区,商务度假区,开放街区,商务办公区,预留土地区。

良好的自然环境,精致的人文景观,将成为一些企业的办公首选地。建设商务办公区用来满足一些居民工作的场所,在建设的前期,可以将预留区栽植大量的乔木,用于育林,后期待到土地区域升值时,在做适当的开发建设。

在乡村旅游开发设计中,龙翔景观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在开发乡村旅游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委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

二、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项目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三、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对于开发乡村旅游,要注意保持乡土特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

三、开发乡村旅游要做好:开发乡村旅游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与农村扶贫相结合,开发乡村旅游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资源保护和主打生态个性相结合。

四、树立品牌。

五、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

开发乡村旅游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开发乡村旅游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开发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强旅游收益,是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如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来发展乡村旅游

一、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美丽乡村的推动作用。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农副产品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如乡村旅游特色镇尤溪依托江南大峡谷景区的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特色的传统手工业和生态农业,磨豆腐、做年糕、捣麻糍、酿米酒等传统产业重新兴起,蔬菜水果、禽蛋、肉类这些农副产品实现了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目前我市已建成涌泉柑橘、羊岩茶叶、岭景葡萄、括苍大白桃等各类游客向往的特色农业观光园。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农民既可以通过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如尤溪镇指岩村的李彩女,她原来在江苏打工,见老家发展旅游业就回来在江南大峡谷景区摆了个小摊,专卖红糖姜茶,2元一杯,生意出奇的好,每天净赚好几百元,相当于她在外地打工10天左右的报酬。一些在家无事的老人到山上蕨菜、野菜、摘蕃薯梗,或到农家乐帮忙做钟点工,每天也能收入四五十元。 

三是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带来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如小芝、括苍等镇的大批农民自办了旅游服务馆店,还通过互联网做起生意,住房、用餐均实现网上预订。

四是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尤溪下涨村,有了军事探险漂流项目后,村里除了建起大型停车场、公园等,还将村民的房前屋后都进行了绿化,以往垃圾乱扔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

五是有利于推进基层管理民主。乡村旅游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它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农村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农村管理、决策更民主了;一些农村还成立了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如尤溪镇率先在台州市成立了镇级农家乐协会,协会定期举办经营户经验交流、培训、考察等活动,实现了农家乐的自我管理、和谐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当前,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项目规划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旅游元素。小流域治理、新村建设等项目在规 划时欠考虑旅游元素,尤其是原先具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村镇,等项目实施完毕后想到旅游又去重新建设,造成投资浪费。

二是村庄整治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保护古村古建筑。村庄整治按照建设部门的政策要求,农村建房必须“拆老屋、建新屋”,一户只允许有一处住宅。因此,一幢幢水泥楼房拔地而起,而一大批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被拆除,目前老房子已为数不多。有些村庄因人口稀少或地处偏辟,向中心村、中心镇进行整体搬迁,更是全村拆除。

三是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保留农村韵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但在推进过程中,不能搞千篇一律。目前,各村村庄改造没有很好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大同小异,“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此外,乡村旅游带来的商业气息使农村原有的“农韵”逐渐消失,如很多农家乐办得像城市酒店,还专门聘请厨师掌勺,农家菜成了点缀。

三、以发展乡村旅游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旅游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作用,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有条件的村镇要把发展乡村旅游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注意各规划衔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宜认真调研分析本地旅游资源,结合行政村调整,明确域内空间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特色村相结合的“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要避免无潜力可挖的地方人为造景和有潜力可挖的地方却视而不见,要强调对一些有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且市内各规划在制定时要相互衔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乡村之美,固然在于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野趣,但是,如果千村一面,则也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容易引起审美疲劳。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尊重生态,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对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把一个市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镇当作一个功能区块来建设,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要善于挖掘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给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的魅力,既提升和展现乡村的文化品位,也让绵延的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此外,还可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各渠道项目建设的整合。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发展乡村旅游前期的基础设施投入同样需要资金投入。两者在资金投入时,尤其是基础设施投入上可以共享。各村镇在建设项目包装上报时,要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支持。各级职能部门也要多为村镇出谋划策,帮助争取资金支持。村镇一级也要发挥主动性,多方筹措资金,不能“等、靠、要”。

四是突出农民主体,注重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要尊重农民 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通过让农民得实惠,从内心来激发农民共建美丽乡村的主动性。同时,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的自然、人文和产业等资源,串点联线,推进乡村旅游常态化发展。如积极落实旅游惠民工程,创新推出乡村赶集游活动,把乡村旅游与农村集市日有机结合,乡村赶集游扩大了旅游惠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各农家乐经营户、土特产购买点、种养基地,乃至各小商小贩,均能从中得益,农民得到实惠了,他们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调动起来了。

新农村旅游自由行旅游攻略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