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旅游景点介绍文案(泉州旅行文案)

导读:泉州旅游景点介绍文案(泉州旅行文案) 泉州有哪些景点?选择一处简要介绍一下,字数不少于50字。 泉州旅游景点介绍 请问泉州旅游景点 泉州旅游景点 泉州旅游导游词 泉州景点介绍

泉州有哪些景点?选择一处简要介绍一下,字数不少于50字。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 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建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初重建,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推荐用名有“双塔凌空”、“开元双塔”、“紫云双塔”

泉州旅游景点介绍

泉州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泉州周边的旅游景点!

安溪清水岩

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多年历史,是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的修炼道场,闻名海内外的宗教朝拜圣地,泉州十八景之一。景区奇峰耸秀、怪石嶙峋、鸣泉清澈、岩壑幽奇,古木奇树参天,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千年古观呈“帝”字型的庙宇构筑于绝壁之上,巧夺天工,全国独一无二,令人叹为观止。

山上流传着奇闻巧趣的景物和珍贵的文物史迹达60余处,其中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而宋代碑刻《岩图》更是风格独具的珍稀文物瑰宝。景区终年香火不断,很有几分“蓬莱仙境”的韵味,是一处极佳的朝圣旅游胜地。

洛江仙公山

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历史传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美景“仙”名誉满闽中、驰名海外。宗教、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儒、道、佛“三教”并存,南北朝齐时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兼得“灵、奇、秀、险”,内涵丰富,被誉为“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的人间仙境。山上遍布历代的摩崖石刻、碑记诗文、匾额楹联、寺观庙宇、民间传说……不失为闽东南地区一处风光独特的旅游胜地。

永春北溪文苑

享有“福建最美乡村”、“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之美誉,是集生态旅游、商务会议、休闲娱乐、度假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生态旅游景区。景区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山地森林种类繁多,四面高山环抱,溪流迂回曲折,瓜果飘香、暗香流动、疏影雅居、民风淳朴,形成优美生态。

拥有双溪瀑布九叠泉瀑布、观景木栈道、桃花园、钓鱼池、亚热带阔叶林观赏区、四季水果采摘品尝、溪流探险、农事体验等多处观赏景点,参与“田园乐、农家乐果园乐、家庭乐”活动项目,亲自体验一下山村的农耕生产生活,感受与聆听田园间人与自然合奏的乐章……北溪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风情画。

东溪大峡谷

座落于永春县最高山峰雪山之腹、呈祥乡境内,是“泉州母亲河”晋江东溪的源头。峡谷全长3800米,山高水秀,悬崖高耸,景观独具,以瀑布、奇石为胜,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峡谷景观。

这里峡谷尽头白龙瀑落差70米,雪山之水直泻而下,气势恢宏,令人叫绝;谷内百米悬壁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怪石奇洞,星罗棋布;最让人惊叹的是形态万千的龟石,共有九十九只,或仰、或卧、或立、或行……真可谓是“世界龟谷”。这里青山碧水,气候宜人,林茂木秀,空气清凉,夏天平均气温20℃~25℃,堪称闽南第一避暑胜地。“晋江东溪有神奇,雪山风光数第一”,久蕴深山的奇观更显神姿仙态,迎迓四方宾朋。

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戴云峰“一柱撑空”,高出云表,因常被云雾所盖而得名,是福建省中部主要山脉,福建省有名的“绿色宝库”,素有“闽中屋脊”之称。山体由大戴云、小戴云、中尖、白鹿贡、莲花池贡、牛皮尖、大格贡等七座高海拔山峰组成,其中主峰海拔1856米,为福建省境内第一高峰。戴云山景色秀丽,奇峰异石,使人神移目迷,叹为观止。走进戴云山,不仅可以游览云里雾里的戴云十六胜景,还可体悟别具特色的宗教文化、瞻仰革命斗争的历史遗迹、观赏珍稀的动植物标本,更可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保障、水源涵养、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研究亚热带山地植被的兴变演替。

;

请问泉州旅游景点

泉州旅游知名景点介绍如下:

1、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2、泉州开元寺。为黄守恭献地所建,遵奉黄守恭及其子孙为檀樾主。该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该寺名僧辈出,寺内有名闻中的东西二塔等景观。目前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3、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泉州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

4、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它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石桥,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

5、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6、宝盖山风景区。泉州十佳中秋赏月点。一座生态文化公园,以泉州重要的文物古_——姑嫂塔及虎岫寺、朝天寺等风景名胜中心,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艺术色彩和地方风情,是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地方。

更多关于泉州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泉州旅游景点

泉州旅游知名景点介绍如下:

1、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2、泉州开元寺。为黄守恭献地所建,遵奉黄守恭及其子孙为檀樾主。该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该寺名僧辈出,寺内有名闻中的东西二塔等景观。目前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3、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泉州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

4、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它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

5、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6、宝盖山风景区。泉州十佳中秋赏月点。一座生态文化公园,以泉州重要的文物古_——姑嫂塔及虎岫寺、朝天寺等风景名胜中心,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艺术色彩和地方风情,是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地方。

更多关于泉州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泉州旅游导游词

泉州旅游导游词 篇一

久闻泉州 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 起点、 “世界宗教 博览城”,还是国家首批颁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趁着 春节 长假,我们一家乘动车前往游览。

一下动车,我们就直奔清源山 。清源山是道教 圣地,老君造像 可谓是这座山的最大看点,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只见他神态自若地端坐在我们的面前,背后和左右两边的一大片绿油油的斜坡是他的座椅;面部带着慈祥的微笑,让人觉得倍感亲切;眼睛里虽然不见瞳孔,但也隐藏着一种深邃的智慧;长而密的胡须自然地垂在胸前,嘴唇微微开起,像是有千言万语想向我们一一道来……“好一尊老君造像!”我默默赞叹道。

开元寺 ,是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开元寺是建于唐朝年间的寺庙。寺中古桑莲树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生机盎然,被列为世界之最。寺中还矗立着唐朝东、西两座石塔。我站在塔下,满塔的深棕色像是为石塔穿上了粗糙的布衣,却也衬托出塔蕴藏着的古典韵味;环绕石塔四周,塔边的一组组精致 雕刻 不禁让我耳目一新,赞叹连连。

听说泉州也有西湖公园 ,我一下子来了兴趣。缓缓步入园内,一片微波粼粼的湖水顿时明亮了我的双眼,一阵阵悦耳的欢笑刺激着我的心。站在刺桐阁上眺望,公园美景尽收眼底。湖面上碧波粼粼,游船在湖上漂泊,缕缕清风拂过脸颊,一座碧绿的无心岛就像是白银盘中的一颗青螺。五颜六色装点着这个美丽的大公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继续扩大视野,闽台缘博物馆 和泉州博物馆 的身影在远处若隐若现,几幢崭新的大楼顿时让我感到焕然一新。

最后一站就是关帝庙,这个寺庙给我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这儿的香火很旺。关帝庙地处泉州老街——涂门街,这里的房子都是传统的闽南建筑,古老之中也透着一股浓浓的淳朴之风。不远处还完好地保存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庙——清净寺,这也印正了“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

一天的旅程就这样结束了。当我们即将踏上返回厦门的动车,我有些恋恋不舍。这一天,我们都在与历史打交道。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这已经让我对历史有了粗浅的认识,并成为了我又一次难忘的旅程。

泉州旅游导游词 篇二

自从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两岸之间的往来越发便捷,特别是现如今到泉州旅游、探亲的台湾同胞也越来越多了。如果你是初来泉州的客人,那么今天就让我当回小导游,带你一起去探寻泉州这座千年古城,网罗这里的美食美景吧!

今天我们游览的第一站就是泉州的母亲山——清源山,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天下游客。

这里的奇石林间立、清泉石上流,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到此登游留题。特别是位于清源山南麓那高大的老君岩,一定会让你惊叹 已,他雕于宋代,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只见他慈眉善眼,炳焕生光,堪称石雕艺术的瑰宝。知道吗?以前听老人们常说:“摸着老君鼻,活到一百二。”哈哈,于是常有人攀爬到石像上,触摸老君鼻。当然,现如今已没有游客肆意攀爬了,因为保护老君岩这样的文物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呀,已经是中午了。走了这么久,你的肚子也一定饿瘪了吧!来,我带你去泉州西街的老字号——老记面线糊,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吧。走入小店内,玻璃柜台上放着一小格一小格的配料,就像一个美食大家庭般,让我们目不暇接。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醋肉、卤大肠、海蛎、猪腰、鸭胗等,加好后在碗中加入面线糊(主角哦),然后撒上胡椒粉、葱末以及几滴白酒和卤汁,如果再配上一根香脆的油条,那便是一餐美味了。说到这,你是不是已经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呢?那就开始大快朵颐吧!那一口口的面线糊在嘴里“荡漾”着,散发出阵阵怡人的香味。当你舀起一匙,你就会发现,面线糊晶莹剔透,糊里的面线如同针线般细小,却又清晰可见。想想,它们是不是很像是连着我们海峡两岸故乡情谊的丝线呢?

肚子填饱之后,我带您去泉州的西湖走走看看吧。

你看,湖面波光潋滟,公园里花团锦簇,一眼望去浮光荡漾的美景与湖后面宏伟的闽台缘博物馆、以及清源山那翠绿的山色相得益彰。来吧,我带您去乘坐这里特有的古船泛舟畅游吧!迎着习习和畅的惠风,在优雅的轻音乐声中,古船徐徐缓行,划过波澜不兴的水面,绕过湖央两座突兀的孤屿。时而还能看见几只野鸭在水面上嬉戏,更有甚是:一群群灵俪的白鹭时不时会蜻蜓点水般伴在你船舷左右掠过,这时,你可以张开双臂,放眼公园内的是石桥和亭台楼阁,来一个深呼吸,你一定会心情舒畅许多!是不是也能让你想起台湾的日月潭了呢?是呀!泉州西湖和台湾的日月潭遥相呼应,相映成趣,她们不都是镶嵌在我们中国大地上的两颗夜明珠吗?

大概已是黄昏了。这时,你的肚子是不是又开始“抗议”了呢?别急,我们一起去东街的钟楼肉粽店,到那儿去吃色、香、味俱全的肉粽肉燕汤。

第一个上场的是肉粽,当你打开粽叶,一阵久违的“浓乡”扑面而来!你已经顾不得细细品察肉粽里是“神马”配料了!因为的确太好吃了!原来,肉粽里有虾仁、香菇、卤过的五花肉、干贝、卤蛋。这可是泉州名不虚传的美食啊!粽子香醇松软,你吃一口就不会忘记,每一粒糯米粒都弹性十足,嚼过之后在嘴里留下一点甜味,一口口顺着喉咙,滑到胃里,嘴里还能余香沁人心脾!哦,台湾也有一款美食和泉州的肉粽有渊源呢!对了,就是台湾卤肉饭哦,那也是人 间美味,假如有一天我能去海那面的台湾旅游,我一定要亲口品尝一下你们的卤肉饭呦!这时你还需要喝上一碗肉燕汤,所以第二个出场的是肉燕汤,我吃肉燕一般加很多葱和醋。因为葱可以把汤和肉燕弄得很清香,醋渗到肉燕里,那味道呀,真的可以把玉皇大帝都吸引过来呢!

观赏过泉州的美景,品味了泉州的美食,您应该也对泉州感兴趣了吧!我想:在台湾应该也有很多美景美食吧!我真希望台湾能早点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如果有一天,科技足够发达了,我要在两岸间搭建一座“彩虹桥”,让两岸沟通自如,让我们了解台湾,台湾小朋友也能更方便地来泉州旅游观光,也让他们能更了解泉州,并爱上这片故土!

泉州旅游导游词 篇三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到这变化,我就说一说家乡的景点吧!

2006年,我第一次登上大坪山。那时登大坪山要绕得很远,上山走的是长长的公路,路旁都是山石。登上大坪山,人烟稀少,一座高大的郑成功骑马铜像最为显眼。只见铜像造型为郑成功骑马举手侧望,眺望台湾海峡。那时的我还比较小,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催着大人们赶快下山、回家。

2009年,我又一次登上大坪山,发现这已不是我脑海中的那个小山包了,而是一座以郑成功铜像为主题的公园。我们从小区出发,穿过另一个小区,就来到了大坪山天桥。走过天桥,迎面是一个中等大小的广场,一座高大的石质牌坊矗立在眼前,右上方则有一座堡垒式的碉楼。穿过碉楼,一条蜿蜒曲折的林荫小道浮现在眼前。小路两旁有许多路灯,小路由木板铺制而成,栏杆则由形似木头的石头做成。沿着小路往上走,只见半山腰有三颗老榕树,他们形态各异。继续往上走,没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只见郑成功铜像四周中满了植物,铜像下面的基座上坐着许多游客,他们有的在极目远眺,有的在嬉戏打闹,还有的在拍照留念…… 作文

听妈妈说,西湖公园原来是一片沼泽地,自古以来被作为平衡生态的滞洪区,绝非游乐休闲场所。 作文

可如今的西湖公园,烟波浩渺,小岛点缀,白鹭云集。初春,各种花朵竞相开放,蝴蝶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忽隐忽现,不时会有几只燕子在空中翱翔;酷夏,水面荡漾起层层波纹,夕阳西下时,泛起的波澜像是片片鱼鳞,正微微地动着;金秋,枯枝败叶飘飘扬扬地落下,远远望去,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正在树梢之间上下翻飞;寒冬,别的树木早已树叶发黄,惟有高大的松树依然立在路旁,仿佛是一个个坚强的士兵。因为有了如诗如画的西湖公园,泉州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 建筑也随即建了起来,成为了一系列旅游景点。

位于南门外的晋江,以前除了一个第九码头,还有许多采沙船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江上只有顺济桥和泉州大桥,一下大雨晋江就发大水。

如今的晋江两岸已是今非昔比。江上兴建起了刺桐大桥、高速公路大桥、沉洲特大桥等形状各异、雄伟壮观的新桥,立交桥更是拉近了两岸的距离。两岸建起了许多江滨公园,人们在里面休闲娱乐;建起了许多高楼大厦,人们在里面生活、办公……晋江南岸呈现出繁荣富饶的新景象。

泉州景点介绍

“泉州十八景”分别为:双塔凌空(开元寺)、崇武听涛(崇武古城)、洛阳潮声(洛阳桥)、文庙生辉(府文庙)、牛姆探幽(牛姆林)、清水仙景(清水岩)、清源鼎峙(清源山)、西湖烟霞(西湖公园)、深沪海韵(深沪湾)、天后流芳(天后宫)、黄金海岸(黄金海岸)、仙公观日(仙公山)、岱仙飞瀑(岱仙瀑布)、成功丰碑(郑成功史迹)、古厝大观(蔡氏古民居)、安平飞虹(安平桥)、东湖荷香(东湖公园)、清真夕照(清净寺)。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有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系省级保护文物。

清净寺

位于涂门街的清净寺,是国内惟一用花岗石和辉绿石建造的典型阿拉伯中亚风格的清真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三大教寺之一。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历代穆斯林相继集资修葺,并勒碑为纪,保存寺内。现寺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附属文物,如历年遗留下来的汉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尤为珍贵的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也嵌置于寺北的墙壁上。

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为动区。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

五里桥

五里桥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 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7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府文庙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初重建,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乍山龙喉岩,既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

Hash:7ff875bff4791d0a5dbc7dea13c4402dd64f33d3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