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汉中的特色美食味道

美食领域创作者

汉中,远能想到汉高祖刘邦排除众议封韩信,近被经常列入“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春暖花开,是时候去汉中转转啦,看看油菜花,尝尝美味的汉中美食小吃,多滋润的小日子呀。

略阳菜豆腐节节,其历史文化悠久而厚重,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目前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雪如玉的豆腐盖在金黄色的节节(玉米面小麦面擀成的6寸长的面条,还有的地方用荞麦面)上,就着8种小菜一碗汤,把疲劳慢慢赶走。

笼笼肉,以用猪臀肉和猪肋肉或排骨为主。做法是:根据食肉多少,先把适量的大米炒成半熟,加少许苦豆和花椒磨成粉(后加花椒粉亦可)。肉切成片,同米粉倒进盆里,再加进食盐、五香粉、酱油等调料品翻拌,使肉上沾满米粉和调料,装笼蒸熟即可。这种食品,除集镇上常年有出售的,一般家庭也喜欢做这种肉食。

被誉为陕南一绝的石门麻辣豆瓣鱼,见长于活鱼快做,鱼鲜肉嫩入味爽口,红油漫浸柔辣不腻,麻中透香回味悠长。它是饶胜利先生开创的褒河第一家鱼餐馆的品牌佳肴,曾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报道。饶记石门鱼餐馆常有国外友人、影视明星、文人雅士惠顾赞赏。始创于石门水库大坝,后迁于现址——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所在地褒河街褒姒路口,该馆不断创新,推出有口味各异的鱼宴系列佳肴,“去石门旅游,到褒河吃鱼”已成为汉中人饱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风景线。

麻辣鸡是汉中宁强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风味小吃,属于凉菜。高档的宴席少不了它;老百姓的餐桌上时常见到它;朋友来了一定要吃它;给人馈赠也常常选它。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 区一带的特产。而镇巴县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镇巴腊肉"之所以名扬陕南,其独特的腌制工序、选料考究、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造就了今天的镇巴腊肉。镇巴腊肉利用自然风吹干其水分,肉色鲜艳,香味醇正,不哈喉,无烟熏味,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原汁水分,食用时无粗糙感,不上火,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汉中面皮,是汉中地区著名的特色小吃。相传始于秦汉,汉中面皮因为柔嫩、劲道恰似皮条而得名,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具有色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凉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

汉中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丞相萧何在此吃面时所起。浆水面条要用人工擀制,使之叶宽,条长,片薄。将煮熟的面条入碗,调上浆水菜的潲子,浇上辣椒红油,浆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并具有开胃之功效。

西乡牛肉干,是陕西汉中市西乡县特产,是陕南西乡县传统名贵的清真风味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于明清年间已享誉西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初由西乡清真寺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改进加工工艺,发展成为盛极一时,陕南一绝的地方名产并流传至今。2009年被陕西省政府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中梆梆面,汉中风味食品,将很薄的面片切成1-3厘米宽的面条。汤里加酱油、醋、盐、辣椒油胡椒粉、葱花,最后加少许猪油。因多在夜晚挑担上市敲梆叫卖而得名。其特点是:酸辣鲜香,利湿暖胃,是一种高碳化合物,又有一定脂肪、维生素B和钙、磷、铁等的面食小吃。

Hash:e07292950a5f59de50bb06a714a3acbcb89409bc

声明:此文由 聚爱美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