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汉中游玩,不尝尝这些美食就太亏了,别说我没告诉你!

汉中人来说,这世间上除了吃饭,再无大事。他们对美食的偏爱简直到了一种变态的境界。从早到晚,就没有一顿不重要。要知道,“吃货之城”可不是白叫的。汉中的美食多得数不清,早有街边早餐铺,晚有汉中各大夜市。对于美食,汉中人无论男女,都有一种天然的热爱,我们称之为“吃货的执念”。讲真,如果你是一个吃货,大汉中欢迎你。今天小编就把汉中那些吃过就忘不了的美食给大家汇总了一下,节假日想去玩儿的可得收藏好了哈!

位于秦岭之南,汉水之滨的汉中有一桩美食,名曰:面皮。汉中人都具有“面皮情结”。出差的、求学的,在外打工的回到家乡,一下车,就眼巴巴地瞅准了面皮摊,迫不及待地冲上去,随便把行李一撂,先吃上一两碗。随着口舌间的享受,一切出门在外的烦恼以及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便也烟消云散了。凉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除凉食外,还有热面皮、炸面皮、肉丝炒面皮、浆水菜烩面皮等多种吃法,它早已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到了汉中不吃热面皮,那真是一大遗憾。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是汉中人爱吃且百吃不厌的一种家常菜。在汉中家家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白细、软嫩,后味绵长,略带甘甜,不像用传统的石膏、卤水等化学原料点制的豆腐那样发涩发苦。菜豆腐营养价值高,既经济又实惠。初来汉中,一碗面皮就着一碗菜豆腐,那真是----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汉中菜豆腐。菜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

菜豆腐节节,又叫八菜一汤,即8种小菜一碗汤。菜豆腐节节是汉中略阳县一种最常见的汉族特色面食,倍受当地居民的青睐。菜豆腐节节用豆浆煮开掺上浆水菜点出豆腐后,再下入节节子(当地以玉米面配白面擀制成的一种短面条),做成的一种饭食,并配蒜辣子泡菜等小菜食用,其味酸甜可口,清香宜人,是略阳县人们普遍喜欢的一种地方饮食。

汉中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臣相萧何在此吃面时所起。浆水面条要用人工擀制,使之叶宽,条长,片薄。将煮熟的面条入碗,调上浆水菜的潲子,浇上辣椒红油,浆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并具有开胃之功效,是夏季常见小吃。夏天的浆水,还常常当作预防中暑的清凉饮料,直接饮用。

这搅团是咱汉中的大爱,味道好还解暑,清凉解暑好吃到你尖叫!真正的吃货都应该知道“搅团要好,72搅”,可见搅团是非常费劲的一个美食,力道和火候到了,才能保证绝佳的口感。在汉中,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搅团的吃法有很多种,有水围城、漂鱼儿、烩搅团、炒搅团和凉拌搅团等多种吃法。浆水鱼鱼,是夏天不可或缺的解暑美食,冬天来一碗也很攒劲,深受汉中人的喜爱。尤其是在宁强夜市,吃的人特别多。

粉皮子又称“片皮”,夏日美食,吃的方法都是凉拌,佐以少许菠菜、豆芽、胡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红油辣椒及味精等,酸辣爽口,入口有咸、酸、辣、香、冲等味,嚼之光滑,柔韧,自带几分凉爽。寒热皆宜,老少喜爱。传统的粉皮子是由生长在山上蕨菜根茎捣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粉皮的调味非常讲究,一般都佐以少许的菠菜、豆芽、红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红油辣椒汁及味精,颇能诱发食欲。

陕西汉中特色美食美味腊肉,又叫熏肉,据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汉中腊肉曾是御用进贡腊肉,慈禧太后食后,赞不绝口。汉中人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流传已久,相当普遍,腊肉是我们汉中过年必备的一道"硬菜",是汉中传统的文化习俗。每逢冬腊月时即立春前,每家杀猪宰羊,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后,把剩余的新鲜肉制作成腊肉。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呈金黄色,煮熟切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具有开胃、消食、驱寒等功能,素有"一家肉百户香"的美誉。

在汉中的大小餐馆内,腊肉成为菜中之精品,五花肉、菜板肉,猪肘子均是腊肉中的上 菜肴。腊肉的吃法多样,煮熟以后可直接吃,肥肉不腻,瘦肉味美;可加入其它菜炖着吃,汤汁更是尽显其它炖菜无法比拟的味道;也可煮熟以后炒着吃,色彩比鲜肉更具魅力,口感和煮的味儿又有差别。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腊肉易于保存,这得益于保存方式,在农户家里,有的置于火笼上,有的挂于通风处,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腊肉。

被誉为陕南一绝的石门麻辣豆瓣鱼,见长于活鱼快做,鱼鲜肉嫩入味爽口,红油漫浸柔辣不腻,麻中透香回味悠长。常有国外友人、影视明星、文人雅士惠顾赞赏。"去石门旅游,到褒河吃鱼"已成为汉中人饱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风景线。

说到褒河鲜鱼,可追溯到《诗经》中“南有嘉鱼”这首诗。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说:“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可见褒河鲜鱼已有悠久的历史。褒城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每逢客至,必呈褒谷水滋养的肥美鲜鱼烹制美味待客,久之在石门水库附近,汇集成很多餐馆,都是擅长做鱼。誉为陕南一绝的褒河鲜鱼,见长于活鱼快做,鱼鲜肉嫩入味爽口。褒河片片鱼红油漫浸柔辣不腻,麻中透香回味悠长。

宁强麻辣鸡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风味凉盘,是当地人大小宴席、招待宾客、赠送亲友的最佳选择。宁强麻辣鸡相传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辈所雇一成都厨师之手。用利刀切成两寸见方的鸡块,撒入食盐、花椒粉拌匀,腌十分钟。最后将生姜捣烂挤出姜汁,与油泼辣子、味精等一同兑入鸡汤,倒入鸡块,调匀上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宁强城内悄然兴起,八十年代末开始在宁强城乡普及。想来有很多人到夏天必须得喝上两杯,只有素怎么行,来吧,麻辣鸡是夏季下酒菜首选!此菜色泽金黄鲜亮,肉质细嫩脆爽,肥而不腻,麻辣爽口,有开胃益神作用。吃后舌尖、嘴皮火烧火燎,使人既怕又爱,经不住诱惑而一吃再吃。

留坝县,只有招待最尊贵的客人,才会上的最好的一道菜就是红焖猪脚髈。酒席桌上,亲友们啃着胳膊一样粗的猪脚髈,喝着大碗大碗的包谷酒,划拳行令,叙拉家常,其乐融融。

糟肉是陕西传统风味菜品,因用猪五花肉、大红枣醪糟醅等蒸制而成,又名蒸糟肉、红枣糟肉。过去“糟肉属于衙门官府菜,过去衙门请客,糟肉是必点菜之一。糟肉是选用上等五花肉,切成薄片摆放在碗底(最好用土碗),再用农家自产的醪醩盖在肉上面,再放上枸杞大枣冰糖等配料,上笼蒸1个小时左右可食。味道清香扑鼻,口感甜而不腻,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此菜制作流程复杂、传统,平时在大酒店很难吃到,是留坝的一道传统美食。

西汉中的美食小吃数不胜数,有一种特色美食小吃位于西乡县,那就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西乡牛肉干,因地处盆地东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河清草嫩、条件得天独厚,也成就了优种黄牛之一的西乡牛,才有了这远近文明的西乡牛肉干

西乡牛肉的特色就是颜色红润鲜嫩、优质精肉呈桃红色、用刀切开肉面时带光泽,香味芬芳,西乡牛肉瘦而不柴、酥而不绵、营养丰富,做出的牛肉干呈红褐色或咖啡色,味道咸淡适中、风味独特、余味悠长、久贮不坏,常吃西乡牛肉有助于补脾益气、养精血、益五脏、强筋骨等食疗作用。

略阳罐罐茶是陕西汉中市略阳县的传统茶点饮食,极富民族和地方特色。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其中以面罐茶最为出名。民间曾这样说:“乡土风味罐罐茶,略阳城乡不离它;清早起来挂顶锅,柴棒树根火架大;水倒半罐放茶叶,面拌调合清油下;茴香、藿香、生姜加,边煮边调油盐茶;一人一碗放调料,腊肉、核桃,鸡蛋花;火烤干馍香又脆,肚饱心暖精神佳。”清早或客来时,以早点搭配饮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

宁强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此馍小如瓷盖,色橙黄,味浓郁,人口香酥,尤难得者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

蕨根粉是从野生蕨菜的根里提炼出来的淀粉类做成的粉丝食品,因为蕨菜的紫色的,所以做出的粉丝也就成了“黑粉丝”。蕨根分布于陕西汉中、四川九寨沟平武等一带深山,天然野生无污染,蕨根粉经现代工艺取其根部淀粉精制而成,保留了蕨菜根里大部分营养,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蕨根淀粉是人们历来十分喜爱的野生珍稀食品。《本草纲目》曾记载,蕨根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帮助睡眠等功效。有“清热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能。对咽喉疼痛、牙周炎、清火、泻痢也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因此,非常适合老年人作为食疗食品和夏季凉菜食用,是老人、孕妇、儿童理想的营养佳品。

西乡松花变蛋,可称得上我国松花变蛋的"状元"之一,产于汉中西乡县,是陕西独具风味的传统名特产品,当地有"离了松花蛋不成席"之说。西乡松花变蛋易剥易取,手摇有颤动感,剥去蛋壳,晶莹油润,呈透明的茶褐色,形似琥珀,具有弹性,表面满布美丽的晶状松枝花纹,蛋黄略带溏心,外圈墨晶,内呈橘红,油亮照人,层次分明,味道咸淡适宜。

温馨提醒:西乡松花变蛋,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食用松花蛋应配以姜末和醋解毒。松花蛋里面含有铅,儿童最好少吃。不宜存放冰箱。

熬菜,有的地方也叫炖菜,是指将几种完全不同的菜放在一起烹饪。汉中熬菜是汉中的传统家常菜,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因为其蔬菜多,不油腻,味道醇厚,四季皆宜,因此深受汉中人民的喜爱。汉中熬菜的味道,虽不及火锅那般热辣刺激,营养也不及珍贵食材烹制的菜品出彩,可就是这么一道菜,却让几乎所有的汉中人情有独钟。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一直在汉中人的餐桌饭食间,扮演着沉稳浓厚的角色。没有味蕾上的刺激,没有高格材质的炫耀,却饱含着家人间亲情的温厚与充足;没有挑剔的外表,没有复杂的烹制工艺,却足以将食物的效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就好像汉中人民热情质朴的性格,温厚饱满,不华丽却足够充盈。

醪糟是一种米酒,是一种食物,是一种饮品,所以又叫酒酿、酸酒、甜酒,陕西地区特色传统小吃,醪糟经糯米发酵而成,有助消化,并且在夏天可以解暑、解乏,口味香甜醇美,同时也是最普遍、最受欢迎的一种小吃,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陕西人非 喜爱美食美味醪糟,逢年过节时,也会用醪糟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以及妇女临产时,家里必定做醪糟,因为吃鸡蛋醪糟对产妇极富营养。

谢村黄酒因产于陕西洋县谢村镇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王朝时就已开始酿造了,唐朝时驰名京都长安,列为'贡酒'。谢村黄酒产于世界珍禽朱鹮故乡--陕西洋县,这片有着'天然温室'之称的神奇土地。这里土壤肥沃,矿藏丰富,五谷优生。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谢村黄酒的酿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先天条件。

谢村黄酒采用的药曲继承和发扬了从商王朝至今三千多年来各朝代酿酒师傅的绝世奇方,经世代传承和锤炼而成。谢村黄酒一直沿用其药曲配方,再加上独特的工艺技术,因而酿造出的黄酒集酒香、药香优雅和谐于一体,既有黄酒应有的米香,又有明显的药香。多年来被北方广大消费者认可,被誉为'液体蛋糕'。

Hash:1da1be270eb7bac6c49758e833dd8c6ead9d842f

声明:此文由 御品坊美食特产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