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

来北京旅游的游客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北京的胡同在哪里。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历史最早的是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之间的一片胡同,规划相当整齐,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为街,相对较宽,如从北京火车站到朝阳门内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过去以走马车为主,所以也叫马路。东西走向的一般为胡同,相对较窄,以走人为主,胡同两边一般都是四合院。

从地理位置上划分,前门以北的胡同一般较宽,规划比较整齐,前门以南的胡同一般较窄,规划也不整齐。因为在清代时,清政府为了安全,不允许外地来京人员住在京城内,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门和崇文门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门商业区;在外来人员中许多是来京赶考的举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厂文化街,天桥地区有许多娱乐场所,北京的剧院也都集中在南城。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发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称的约4000多个。

国子监,北京胡同儿深处的“皇家学院”

作为一个北京土著,我打小儿就在胡同儿里乱串,那时南锣鼓巷还不是游客集散地,后海也可以清清静静的滑冰,不宽的巷弄藏匿了太多市井百态。

然而,在这个文艺极速复兴的时代,想找到一处“原汁原味”且富有“文化韵味”的胡同儿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在二环边上有这么一个地,它有着京城惟一保存完整的街道牌楼,有皇上祭拜孔夫子的寺庙,还有700多年历史的古代皇家学院国子监

5月里已经迎来了盛夏,趁着早晚还算凉快,马不停蹄的赶到地铁雍和宫站,托这个佛教圣地的福,周围交通十分方便,出了D口顺着往右走,经过“香火一条街”跟着指示牌就看到了写着成贤街彩绘牌楼。

往里走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幽静凉爽,街旁的古槐树在天空织成一张大网,把骄阳都挡在外面,路上绿荫如盖。左边是灰墙灰瓦的四合院民居,有的改成小卖部有的改成饭店,聊天的大妈会坐在店门口问你要不要喝自家做的酸梅汤,几个大爷摇着蒲扇围成一圈下棋,边看边走要小心突然上前乞讨的老人,和摆摊算命测字的“大师”,良心建议是别理他赶紧走就对了。

路右边的红墙绿瓦把街道点缀的古香古色,浓浓的京味儿又夹杂着一丝贵气,它是最好的指示标,顺着墙走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原本是一个寺庙一个大学,2004修葺后就作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一起开放。门票30元,中小学生不要钱! 不要钱! 不要钱! 重要的事儿说三遍。可能是因为快到考试季,有很多学校组织集体参观,估计也是打算临时抱抱孔夫子的脚,不知道老师们的苦心学生有没有Get到啊~

孔庙也叫文庙,是皇帝和百姓祭拜孔子的地方,由于以前交通不发达,皇帝为了祭孔能方便些,就在北京修了这座孔庙,虽然在面积不如山东曲阜的孔庙大,但逼格却是最高的,毕竟是在天子脚下,所有碑亭和殿宇都是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的规格。

进士题名碑

进入孔庙的先师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两侧的198块进士题名碑林,上面刻着元、明、清这三代5万名高才生的姓名、次第和籍贯。

他们都通过了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到隔壁的国子监读书,在古代这算是光宗耀祖大事了,刘墉、纪晓岚、林则徐等都碑上有名。

孔子行教像

大成门前的孔子石像略萌,笑不露齿且一脸宠溺的看着你,有意思的是来拜孔子的外国人特别多,有的还会一本正经地鞠个躬,可见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全世界。

作为中国人此刻觉得有点小骄傲,毕竟你们还得看英文翻译不是~

东西庑

东西庑现在作为大哉孔子展览馆,里面介绍了孔子这个人的生平和他是如何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的,内容可谓是巨细靡遗。

仔仔细细地看一圈下来,就算不能完全体会儒家思想,起码关于孔子这个人也能略知一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一点都不枯燥,推荐大家去看。

大成殿

对大成殿的第一印象就是贵气逼人,作为孔庙的主体建筑,不仅供奉着孔子神位,也是皇帝祭拜的地方,那豪华程度可想而知。

比较有意思的是殿内集齐了由康熙至宣统九位皇帝御笔写的匾额,都是蓝底金字,简直就是清朝皇帝的书法比赛。

大成礼乐

大成礼乐的表演在最后面的崇圣祠里,希望通过歌舞表演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天五场,去的晚了看台上坐不下,就坐在舞台两侧的木头椅子上,再来晚的,就得站着观看了。

在庄重悠扬的乐曲中,正殿的数道大门被轻轻推开,时光好像倒流了千年,一群手捧竹简,头戴冠巾的儒生们恭敬虔诚的诵读着流传千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美丽的少女们,迈着优雅的步子,演义了一段灵动曼妙雍容华美的汉代宫廷乐舞。

乾隆石经

乾隆石经也叫十三经石碑,陈列在孔庙和国子监之间的展览馆中,是国子监学生蒋衡花了十二年抄写而成,然后乾隆皇帝命人将这十三部儒家经书刻到石碑上,一共189座。

据说这也是我国现在仅有的一部完整十三经,但让我意外的是这么珍贵的石碑居然没有隔离在玻璃窗和栅栏里,而是“赤裸裸”的肩并肩整齐排列着,游客可以最近距离的观赏,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动手动脚,它需要被你文明地保护着。

走过持敬门或穿过乾隆石经都可以到达国子监,也许你听说过它,但不一定了解它有多牛!这所古代最高学府可是大有来头,它是中国唯一的大学,专门为朝廷输送人才,三年才招一次生,管吃管住还免学费,连皇上都在这儿讲课,毕了业直接分配当官。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如果你觉得在这儿读书很容易,那就大错特错了,和以上这些优厚待遇相对的是它严格的入学条件,基本上能在这读书的主要分两种人,一是达官贵族拼爹保送进来的,二是寒窗苦读智商超高的天才。

光考进来还不算完,你要面对的是苛刻乃至残酷的校规,背不好书“打”、顶撞老师“打”、品德有失“打”、连放假时也不能醉酒玩乐,这里所谓的“打”可是用鞭子、木板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刑具往你身上招呼,甚至国子监内还有专门的刑房。

古代的学生就是这么过的,我觉得别说毕业了,能活下来都不容易。可就是这种取经似的磨难都挡不住学生的憧憬,毕竟能进国子监读书是进入仕途的最快捷径,吃上这个金饭碗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通常建在寺庙的门前,国子监的这座是北京唯一一座为教育设立的牌坊,顶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具有典型的皇家建筑特征。

在古代学生要从两侧小门走,中间的大门只有皇上和状元才有资格通过,称为龙门。今天就没那么多限制了,谁都可以从龙门过,石板中间有2块汉白玉“龙门石”,记得要一步迈过,象征着“鲤鱼跳龙门”。

辟雍

辟雍殿是国子监里最壮观华美的建筑了,是皇帝客串老师给学生们讲课的地方。大殿是正方形,四周环水,用汉白玉石栏围成了一个圆,水上东南西北各建一座石桥连接着大殿和院落。

殿内布置的也非常讲究,彩绘的天花顶、桌案、屏风、鼎炉一个不少,当年皇上就坐在金光闪闪的龙椅上给跪在外面的学子们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现在的国家领导们也不时地在大学里演讲,估计这个习惯就是从这来的。

东西六堂

院子里左右两边的厅房,是学生上课的教室,现在用作展览。其中右边的国子监原状陈列展,强烈推荐大家去,里面展示了清代国子监的历史风貌。

有科举制度的由来、有当时的考卷和公布名单的皇榜、有考生在贡院的实景还原,特别有意思的还有学生作弊的小抄,在纸或者丝绸上的“蝇头小楷”,就算贴在脸上我都看不清写的是什么,这小抄的主人要是刻微雕绝对能成大师。

状元及第

一般父母们逛完国子监,基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也希望自家孩子能成龙成凤,“贴心的”商家理解这种无处安放的宏图大愿,特别在院子左边开设了买状元牌祈愿的大厅。

进去逛了一圈,头顶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牌子,从买到开光到挂上,整条流水线服务,小心的问了问价格,统一价位100元/个,还真是不便宜,但谁让人家开在国子监呢,要的就是个人杰地灵,我是觉得还好,毕竟不是挂个牌子就能上清华,想想国子监里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勤奋才是他们成功的捷径吧。

琉球学馆

琉球指的是清代日本冲绳的留学生,当时国子监声名远播,再加上孔子的儒家思想传到海外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传播,所以清朝时期有大批海外学生来中国念书。

除了日本还有俄国、交趾(今越南)、高丽(今朝鲜)和蒙、回、藏、满等少数民族的学生,简直比今天的北外还热闹。琉球学馆在彝伦堂后面,是留学生的教室和宿舍,现在是员工宿舍,已不对外开放。

整个孔庙+国子监玩下来,差不多4个小时就够了,这“一庙一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颜色,雪白的石碑、朱红的宫墙和翠绿的古树,它们组成了整个建筑,也传递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学精髓。

告别这个一生需要来一次的地方,带着“传承”离开。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对于北京,我们从来不是陌生的,对这里总是有着一种美好记忆和感觉,这里的文化,这里的历史建筑遗迹,这里的自然景观,这里人和物,每一处都好像是记忆中曾经出现的画面。

而且,这里美食更是历史悠久,而且因为北京的位置,这里的美食还体现着多元化的特点,那么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老北京胡同里面的美食,看看你有没有吃过吧!

道湾胡同内的日料店

道湾胡同,在美术馆后街东侧,因胡同内曲折多弯而得名。

果不其然,小编跟着导航,在狭窄的道湾胡同里七拐八拐之后,

终于在一处民宅外停住了,试探性的走进去,才确定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鳗丼·熊本食堂”。

餐馆面积不大,大厅就是一个能容纳四个小方桌的榻榻米,除此之外还有吧台、操作台,以及一个榻榻米单间。

别看地方不大,但是室内布置得很温馨,有随处可见的熊本熊,日本清酒,喵星人……是地道的日式风格。

粉橘色的三文鱼片肉质鲜美,肥嫩可口。金枪鱼沙拉量也很足,最外面是满满的一层鱼子酱。熊本卷就是芝麻海苔米饭里卷着鳗鱼、三文鱼、炸得酥脆的大虾和黄瓜,很推荐,不亏是熊本食堂的招牌。

鱼饭更是诚意满满,烤得皮焦肉嫩的鳗鱼,把碗口铺得满满的,肉质鲜美,酱汁不甜不腻。天妇罗乌冬面味道鲜美,虾不仅新鲜,而且个头也很大,汤汁也很好喝。

<a href='/laobeijing/' target=_blank>老北京</a>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东四九条胡同里的烤串店

假如你在东四十条、张自忠路附近的段祺瑞执政府、叶圣陶故居逛累了,想找个好吃的烤串店,那就来这里吧!

因为,他家的肉串块大、量足!所有烤串都是放在小水桶里,满满一桶的肉串!

牛肉串、羊肉串是他家的招牌,大块的牛肉或羊肉串在铁签子上,分量很足,很实在。

蜜辣鸡翅的味道很特别,不同于蜜汁味,一丝丝甜味中还带着一点点辣。表面烤得焦焦的,里面的肉很嫩。烤大虾、鸡脆骨也都很推荐,烤得很焦,很大的几块鸡脆骨上面撒的料也很足。

烤馒头片、烤小蘑菇都可以试一下。黑椒土豆泥也是每桌必点的菜,里面除了有浓香的黑椒味外,还有芝士味。

炒豆臭豆干咬上去很有嚼劲,味道不重还带有一丝丝甜味。别看他家藏在胡同里,但是一到傍晚时分,超级火爆!他家的店面装修很简单,但很接地气,找到了童年的感觉。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东四二条胡同里的湘菜馆

如果你喜欢吃辣,那一定要去东四二条胡同里的百米粒去尝一尝。

它是一家湘菜馆,店面不大,但是装修得很有一股文艺范儿。

石锅烧猪蹄,很软烂,辣中还带着一丝丝微甜,猪蹄上裹满了红润香浓的汤汁,吃在嘴里肉质劲道但不腻,很推荐。

砂锅苦瓜牛蛙,很特别的搭配,也是他家的一大特色。里面的小米椒和黄辣椒很多也很辣。特别要说的是,牛蛙真的很嫩。

茭白牛肉丝应该是他家少有的不辣的菜了,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很清爽。

重点要说的是他家的米酒很不错,一共有四种口味,有桂花味的、玫瑰味的、洛神花味的和原味的,小编更喜欢玫瑰味的,感觉味道更醇厚一些。

别看楼下的地方有些狭小,爬上楼梯来到二层,还有一个大露台,只不过,现在是夏天,正午时分坐在外面吃饭实在有些热,露台在晚上会开放哦。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荐

当小编介绍完之后,大家的美食清单是不是有增加了一笔呢?这样的在老北京的胡同里面的美食,有着老北京的风味,也有着最接地气的人情味道,这样的美食无非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用味道来记住这一次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