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老鸦山战斗遗址

红花岗、老鸦山战斗遗址

红花岗、老鸦山战斗遗址

红花岗、老鸦山战斗遗址位于老城西南,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巍峨险峰,可以鸟瞰各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80年,该处遗址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2月18日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于28日拂晓再占遵义城。红军与敌激战于红花岗、老鸦山一带,经过一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战斗中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和十团参谋长钟伟剑英勇牺牲。这次战役史称"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红花岗区3家景区正式授牌成为国家3A级景区

9月18日,红花岗区举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遵义盆景小镇景区、贵州万胜药业工业旅游景区、拓路士绳攀基地景区成功加入国家3A级景区的行列, 标志着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梁卓,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远勋出席仪式。

授牌仪式上,梁卓、王远勋共同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遵义盆景小镇景区、贵州万胜药业工业旅游景区、拓路士绳攀基地景区3家单位授牌。

梁卓在致辞中说,此次3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不仅标志着红花岗区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更标志着遵义全域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红花岗区要以此次授牌为契机,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努力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真正将各景区打造成为展示遵义文化旅游形象的亮丽名片

据悉,自新景区挂牌后,红花岗区A级旅游景区由7家增加到10家。红花岗区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三区三高地”建设发展目标,进一步拓宽旅游发展服务领域,升级旅游体验,提升环境品质,打造出更多管理一流、效益良好、游客满意的精品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全国著名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的建设。

来源:多彩红花岗

遵义红花岗区:生态赋能乡村游 旺了产业百姓甜

在离遵义市区约10公里的深溪湿地公园,湖面开阔、泛着绿光,草木错落、绿屏叠翠,芦苇沿岸而生、与水为伴,姿态优美的白鹭轻轻掠过水面,荡起丝丝涟漪,所到之处,皆是自然与清新,满目是景、漫步便能养眼净心。

2017年建设完成的深溪湿地公园位于深溪河上游,具有生态修复、雨水收集的功能。公园占地面积约47万方,其中水域面积20万平方米,内栽种有乔木、水生乔木、灌木地被植物200多个品种、2万多株,60%的水域面积内遍布40多个品种,8000多株水生植物,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有景可观。

莲池村百亩荷花绽放。

公园内还建设有西湖荷风、五彩花谷、湿地体验区等14个主要景观节点和相应配套设施,和露天茶园、休闲木栈道、凉亭、健身场等休闲娱乐设施,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观光体验。

村民张福刚时常在吃完晚饭后,沿湿地公园的健身步道走上几圈,“有树有花有生气,这样的居住环境可让人羡慕了!”

当地村民不仅坐享美景,还先得商机。村民晏伟眼看深溪湿地公园一到周末假日就人来人往,深得市民的“宠爱”,被公园的热度所“启发”,他早就合计着围绕乡村旅游创业

深溪湿地公园。

今年5月,晏伟和朋友集资凑齐100万元,注册了一家旅游发展公司,在公园水域旁租赁游船、自行车和提供餐饮、承接团建等服务,满足游客的多层次出游需求。

“公园里的山水湖草构成了好景色,一到周末节假日都会吸引不少人过来,这让我们有充足的创业信心。”晏伟说,公司正在拓展经营至休闲垂钓基地和特色民宿,集齐吃、住、游、娱元素,给游客带来不单调且有趣的游玩体验。

与深溪湿地公园的景观亮点不同,金鼎山镇莲池村的田园风光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2015年,依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金鼎山镇莲池村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布局生态景观,将荒山塑形并绿化,打造出纵观田畴峰峦的观景台;治理河道拓展水域,使得水如玉带缠绕;化零为整、规范地块,一个个现代农业大棚遍布坝区,苦瓜、白菜、食用菌冬瓜草莓轮番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角”。

村里还增设木栈道、莲蓬跳墩、人造沙滩、竹排划水、百亩荷塘等亲水空间,营造出山水悠然的家、村落、田园观光为一体的农耕文化佳境,令众多向往田园与自然的游客趋之若鹜。

深溪湿地公园里,游客拍照留恋。

村民向小波早年离家到外省工厂打工,一直担心家里无人照料,总是心心念念地想要回乡。村里的环境更“靓”了,城里人更愿意来了,向小波索性重拾厨艺,开起一家农家乐

但仅此不够,他还到重庆去学习了柴火鸡制作,改良成与贵州人合拍的口味,给自己的农家小馆添加一道人气菜品。在旅游旺季,向小波最多一个月能炒300多锅柴火鸡,月销售额可高达十万元,还被一家旅行社“看上”,建立起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引来稳定客源。

“我们村里可有玩头了,你们7、8月过来可以逛荷塘,过段时间可以到大棚里摘草莓,在村子里随便逛逛也能遇上好景色,凑巧的话,还能买到一些农产品带回家,累了就到周边的农家乐歇歇脚。”向小波一边在柴火灶上忙活着,一边向游客热情推介村子。

“一年能挣二、三十万,比在外面强多了,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家里面的老人、小孩都能照顾得到。”和向小波一样,依托生态田园风光的强大吸引力,莲池村吃上“旅游饭”的村民有十多家。

向小波位游客准备午饭。

凭借莲池坝区产业发展的东风,该村也正加快果蔬种植、乡村旅游齐头并进,促进农民生产性、经营性、劳务性多元增收。

“这些年,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为支撑,村民年收入从2008年的9000元提高到了15000元以上 ,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实。”莲池村党总支有关负责人说。

把握“绿色”内涵,守牢和活用生态资源,才能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近些年,红花岗区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生态安全格局,开辟绿色新天地,还自然和乡村以宁静、和谐、美丽,让城市与生态融合发展、绿色与乡村美美与共。

从“绿”中寻“机”、借“绿”生金,该区打造出金鼎山景区、金川湿地公园、大板水森林公园、深溪盆景艺术小镇、百草园等,种植3万余亩经果林,美了乡村、火了人气、旺了产业、甜了百姓,推动全区乡村旅游市场呈现出观光农业、休闲康养、采摘旅游、乡村度假等复合发展的新态势。2019年,红花岗区乡村旅游接待人次544.1万人次,增幅12.3%,实现旅游收入42.41亿元,增幅16.5%。(文/图 赵洋)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红花岗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红色之城正在黔北大地夺目“绽放”

“这种交互式的舞台表现方式,通过现代灯光舞美艺术的运用,让剧目更具生命力,也带来了震撼视觉感官冲击,带领着观众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身临其境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日前,红色舞台剧《遵义1935》在具有60年历史的红花冈剧院隆重首演,精彩的演出和震撼的舞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部由红花岗区引进国家大剧院、中恒财富等行业龙头团队参与打造的大型交互式舞台剧,是一部饱含遵义红文化内涵的原创作品,是为市民和游客奉上的一台文化大餐。《遵义1935》红色文化剧目的上演是该区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一个缩影和一次探索。红色文化,红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些年来,红花岗区牢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托,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以承办全市旅发大会为着力点,按照“一核两翼串珍珠”的要求,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突出优势资源引领作用,统筹打造遵义会议会址红色板块、吾悦广场现代都市板块、金鼎乡村旅游板块、深溪休闲康养板块四大核心景区,全力建设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红花岗区文化旅游大发展。

红色旅游方面,红花岗区紧紧围绕遵义会议会址这一核心,把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推动红色文化与教育培训、旅游发展、文艺创作深度融合。新建成了毛主席住居文化旅游综合体,红花冈剧院完成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遵义市红色民宿培训学院揭牌,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逐步建全,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承载力、内生力不断提升。

在乡村旅游方面,红花岗区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深入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遵义特色餐饮示范街、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特色文化艺术小镇,建设“新长征路上的好民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目前,成功打造了遵义盆景小镇、“莲池·新天地”3A级乡村旅游、百草园等景区。

在培育夜间经济方面,红花岗区围绕“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引进了“嘟嘟集市”新型移动商业街,打造了遵义网红美食城、“一城一站”、名酒品鉴街等新业态,积极培育夜间经济市场,撬动新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2019年红花岗区旅游产业发展红火,接待游客3077.2万人次,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383.9亿元,增长2.2%。其中,红色旅游接待2238万人次,增幅16.81%,实现收入124亿元,增幅18.2%,乡村旅游接待544.1万人次,增幅16.5%,实现收入42.41亿元,增幅16.5%。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红花岗区乃至全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在今天即将召开的第十二届遵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恢复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和重大举措,同时也将是一次提振信心、创新求变的产业盛会,共同迎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晨游主席居,午观红城剧,幕品天下酒,夜泡海龙泉”“朝游金鼎镇、午探拓路士、夜宿莲池村”“拂晓识百草,晌午赏万景,日暮尝佳肴”,这是在红花岗区召开的第十二届遵义旅发大会上推出的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和十个旅游景点

“朝游金鼎镇、午探拓路士、夜宿莲池村”,以黔北生态古镇金鼎古镇为起点,贯穿拓路士绳攀基地、莲池·新天地的特色乡村旅游路线,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晨游主席居,午观红城剧,幕品天下酒,夜泡海龙泉”,以毛主席住居为起点,贯穿红花冈剧院、名酒品鉴街、海龙温泉特色村庄。“拂晓识百草,晌午赏万景,日暮尝佳肴”,以百草园景区为起点,贯穿遵义盆景小镇、万胜药业工业旅游区以及“一城一站”夜生活街区的特色文化旅游路线,在百草园中医药旅游度假区中享受一次康体养身之旅。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黔北文化源远流长。85年前遵义会议的召开,给遵义也给红花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红色基因。下一步,红花岗区将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用好“红色圣地”金字招牌,舞活红色文化“龙头”,以承办第十二届遵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打响以红色文化、历史人文为内涵的文化品牌,深度挖掘长征文化、地域文化,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将红色元素与特色餐饮、精品住宿、民俗文化、剧场演绎和城市生活体验等相融合,彰显红花岗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城市风情,让大家记住“有一种生活叫遵义,有一座城市叫红花岗”。(红花岗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