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桥(五里桥)

安平桥(五里桥)

AAAA级旅游景区

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

它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桥东头有白塔,高22米,五层六角空心砖塔,外涂抹白灰。高塔长桥,相映成趣。

古书记载

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酾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为三百六十二孔),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

当时主持建桥的赵令衿筑成天下长桥而高兴

地写下一首诗:为问安平道,驱本夜已分;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乡;梅花迎我笑,书报小东君;据明代编号的《安海志》称,古时安海人善于漂洋过海发展海上贸易,宋元时期,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这都说明宋时安海海外通商之繁荣景况,安平桥之兴更是当时海外交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实物标志。同时也看出泉州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郭沫若留诗

当代诗人郭沫若干年间特来安平桥参观,留下律诗一首: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踪全消;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谟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复台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

郑成功家乡

“安平桥”就跨越在郑芝龙(郑成功父亲)家乡南安县和晋江县之间的海湾上,桥的另一头是安海镇。安海古时称为“安平道”,“安平桥”之名就由此而来。宋代改称为石井镇,明代又改称为安海镇,后来郑芝龙开府安海后,又改回古名称为安平。

后来郑芝龙的儿子,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七岁从日本回中国后就住在安平,郑成功的日籍生母田川松子也在安平遇难。郑成功渡海远征台湾逐走荷兰人后,为纪念他的家乡和母亲,就把荷兰人的统治中心,热兰遮城(Zeelandia)的所在地大员,改名为安平,就是现今台湾的台南市安平区。

历史成就

“安平桥”是宋代当地富商黄护捐资三万缗钱(一缗[mín],即一贯,串钱一千文)倡建的,于1138年开工,1152年完工,工程历时十五年。当时中国刚经历过女真族金国入侵,北方沦陷,徽、钦二地被掳,宋朝迁都杭州的大变局。如此政局动汤不安之际,民间仍能进行“安平桥”如此浩大之工程,可见宋代东南沿海经济之繁荣、工商之发达和社会之安定,都可归功于海外贸易的蓬勃。

倡建“安平桥”的富商黄护,就是以经营海外贸易发迹致富的。黄护生于西元1086年(北宋哲宗元佑元年)。从小读书习文,本来有志于仕途,十七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名落孙山。后来改行习商,二十岁时随姑丈高纪昌到广东经商,后又渡海到渤泥(今汶莱)发展。三十岁时衣锦还乡,在安海街坊上开了十二间商铺,主营米粮、蔬果、杂货,次营饮食、海鲜、山珍,成为安海当地首富。

黄护博览群书,爱好篆隶、棋弈、诗谜等文人雅士的游戏,人称谜坛之虎将。喜欢结交高僧,常到龙山寺和高僧品茶论禅,聊一整天都不嫌累。由于黄护为人热心公益,街坊邻居们在1132年推举他为“里正”(里长),他“劝农桑、重工商、兴义学、立药局、辟婴堂、振武林、惩-、禁博赛、整市容、严街鼓、明保伍”,认真建设地方、造福乡里。

1138年,黄护捐资三万缗钱倡建“安平桥”, 工程进行到一半,黄护就不幸病逝于1144年(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享年五十八岁,死后赠封为荣誉县长“晋江县尉”。黄护向来热心公益,除了倡建“安平桥”,生平还捐地兴建了石井书院,和捐资整修安海龙山寺等。

黄护去世后,儿子黄逸继承父志,继续主持“安平桥”的兴建,至1152年终于全桥完工。后代安海镇桐林村黄氏一族,奉黄护为一世祖,郑芝龙的伯母黄慈慎和继母都是黄护的后代。

1961年3月,五里桥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拨巨款重修巳倾圯塌断的桥墩桥板,修复三座桥亭、桥塔和桥栏。掘除桥两侧淤积,恢复水映长桥美景,桥下游处今辟了公路和闸桥,交通更加方便了。

地址: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镇兴安路3号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8:00-17:30

梅岭双沟有座大石桥,比安平桥、洛阳桥还“年长”

双沟社区位于晋江梅岭街道北部,原辖草田美、下坂、加沙、陈塘、双沟、泽沟6个自然村。

梅岭组团改建后,社区保留有双沟、泽沟自然村,辖江滨花园、湖景花园、御景花园、双龙湾花苑、澄塘·嘉龙城、汇景城6个居住小区,现有户籍人口7200多人,常住人口2万多人。

1000多年前,得益于毗邻泉安古道交通要塞的地理优势,双沟(吟啸乡)曾繁华一时。

中国成立后,双沟人凭借勤劳的双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也曾有过一番作为。

现如今,以“奋蹄马”治理转化为契机,双沟正努力奋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昔日双沟

千年“三吟啸”诉不尽的乡愁

“三吟啸”即“吟啸桥” “吟啸宫” “吟啸乡”。

晋阳湖西侧,至今仍保留着一座石板桥。历经世代善心人士修缮,桥身经历1300多年风雨,仍保存完整。该桥即是“吟啸桥”,其见证了双沟社区的发展与变迁。

据史载,唐朝(公元618-907年)初期,泉州一带经济昌盛,社会繁荣。当时,日辉禅师为解决交通问题,在泉安古道经九十九溪处倡造一座大木桥,方便来往路人。公元755年,泉州府南门外三十五都潘湖乡出生了“开闽之甲第”的欧阳詹先生。少年读书之时,他经常跑到日辉禅师倡造的木桥上,俯视桥下滔滔的流水东去,不禁兴之所至,翘首引吭高歌。那歌声嘹亮,惊动四周晨雀及过路行人。于是,十传百、百传千,欧阳詹在此木桥上吟啸的事传开了。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欧阳詹进京赴试高中“进士”官至“四门助教”。后来,周边群众为了纪念这位“开闽文宗”,就称此桥为“吟啸桥”;桥南有座小庙称为“吟啸宫”;桥边有个小乡庄,亦被群众叫作“吟啸乡”。旧时“吟啸乡”指原双沟加沙自然村。

“吟啸桥”

现位于晋阳湖西侧,九十九溪处,唐朝初期或为泉州通往安海、同安厦门漳州广东古道的必经之桥,具体桥名未曾考证。后因闽南第一进士欧阳詹先生在此吟啸而得此名。

北宋咸平年间(公元998年),里人王养及僧行珍将它改建为石桥,于公元1003年完工,历经5年。桥长89米,宽5.16米,共有14孔15座桥墩,中间净跨62米,桥墩基础由大松木桩构建而成,桥面架设93条长石板。该桥是闽南地区最早建造的大石桥,比安平桥洛阳桥还早。

据史载,木桥是在五代十国期间,由刺史玉延彬、余廷英相继修葺。石桥期间,明朝池店慈善家李五,三十六止之时看到此桥破旧不堪,行善捐资重修此桥;清朝乾隆三十九年,众绅士热切倡导集资进行一番重整,立碑为鉴。

1982 年,在晋江市政府及博物馆等有关部门的重视下,此桥被列入晋江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树碑保护,并再次重整。

“吟啸宫”

吟啸宫是唐初日辉禅师在九十九溪倡造大木桥时,在木桥南边建造而成的寺庙,至今已有约1400年历史。梅岭组团改建时,该寺庙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居住小区。

据老一辈双沟居民回忆,吟啸宫坐东向西,面对九十九溪的河床与广阔的田野,长9.19米,宽8.19米,面积为75平方米。唐宋期间,闽南泉州地区经济繁荣。吟啸桥是泉安古道的必经之处,车流人马众多。南来北往的行人走路、肩挑、骑马路过此处,必停驻歇脚、饮茶、乘凉、避风、避雨或投宿过夜。故此,吟啸宫成为旧时一个天然又不可缺少的驿站

“吟啸乡”

唐朝时期,吟啸乡归泉州府所辖,为南门外三十都。

在明朝时,有个“加沙桥良心鬼”的传说。于是,人们便把吟啸乡改为袈裟乡,到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加沙村直至现在。

唐宋时期,跨越九十九溪的桥梁只有日辉禅师倡造的“吟啸桥”。泉安古道从泉州南大门经御赐桥、御辇乡、唐厝巷、桂岩宫、池店街尾、池店围、吟啸桥、西边圳、花桥仔、玉厝巷、赖厝乡、张林乡、内坑至安海。吟啸乡正是在吟啸桥边,因此周边商户就聚集在该乡办起商铺,乡里内有条从南桥头至店仔口的街道,路面铺石,宽4~6米不等。相传在街道两侧经营小型的粮油、食品、布料百货、医馆药店、石磨铺、棺木灰窑等,生意兴隆,曾是热闹一时的小集镇。

随着后期交通逐渐发达,沿溪大石桥增架多座、集镇生意渐渐萧条,至上世纪30年代造双沟桥、开通泉安公路、建双沟街,泉安古道逐渐萧条、行人稀少,吟啸乡当年繁荣的景象随之消失了。

今日双沟

“奋蹄马”治理转化 乡村振兴正当时

2010年,梅岭组团改建工程正式启动,双沟社区草田美、下坂、加沙、陈塘4个自然村被纳入改造,整体推倒重建。

改造回迁后的双沟社区,从原来以原住民为主的“城中村”,变成了现代居住小区与未改造自然村相融合的混合型社区。

社区面貌的转变带给双沟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和便捷的生活配套,也吸引越来越多“新晋江人”安家双沟、落户双沟。面对新形势新变化,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公共职能转变等方面的滞后,社区发展一度停滞。

2019年,双沟社区被列为晋江市“奋蹄马”薄弱村。晋江市委选派一名干部到双沟担任“第一书记”,并在“治理转化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协同双沟社区两委结合社区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转化治理整顿方案;梅岭街道也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为契机,结合专项调研,加大了对双沟社区治理转化的帮扶指导。双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变,从人居环境开始

泽沟是双沟社区未改造的自然村之一,虽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却保留着原始的村落状态。

近年来,由于原始村落公共配套相对滞后,个别村民仍保留有圈养家禽的习惯等,使得泽沟的人居环境一直为人所诟病,脏乱差的乡村面貌,也成了阻碍双沟发展、拉低群众幸福指数的“病因”。

双沟社区“奋蹄马”治理转化启动后,社区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摆在了首位。一方面,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强化日常保洁监管,全力解决辖区乱倒垃圾、乱搭乱盖、占道经营等环境乱象;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改造卫生死角,打造微景观绿地,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群众文明意识。

在泽沟社区爱乐国际酒店停车场旁,一处占地约16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被改造成为“口袋公园”,公园里配套有绿茵凉亭、休闲步道,每到傍晚总能吸引不少厝边前来休闲娱乐。

“这块空地原本是一个垃圾死角,常年堆放着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不仅影响着周边的景观,脏乱的卫生状况更使得周边群众怨声载道。”双沟社区第一书记陈超颖说,在社区党支部的动员下,泽沟老人协会主动牵头,出钱出力推动了该处空地的改造。老人会的积极参与,为泽沟居民做出了表率,也为社区其他区域起了个好头。如今,泽沟支流的治理提升工程已经启动,双沟社区未改造区域内的背街小巷硬化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环境变美了,群众生活质量提升了。“口袋公园”建设、泽沟支流整治、背街小巷硬化等,虽然只是社区人居环境提升的“一小步”,但却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双沟居民,他们开始改变乱丢垃圾的陋习,开始主动做好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也开始主动参与到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中来。

提升,从民生关切入手

社区谋振兴,教育要先行。

地处晋江城区的双沟小学,此前受限于教育硬件配套的不足,导致学校的生源不佳,教育教学质量常年落后于城区的其他小学。

作为群众最为关切的教育问题,双沟社区将改善小学硬件配套作为一项重点项目予以推进。截至目前,校园扩建工作已经取得一定实效,继重建教学楼之后,学校扩建的新操场及塑胶跑道也即将启动施工。

双沟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小萍介绍,在推进“奋蹄马”治理转化过程中,社区始终关注民生关切的热点问题,除教育优先外,还着重推进了未改造自然村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以及商住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等工作,并加快推进了社区污水管网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作为“奋蹄马”薄弱村,双沟社区在推动实施系列民生转化工程的同时,也注重对社区存在问题的查摆、分析,并“对症下药”予以消化。

针对居民凝聚力不足、安置小区管理相对混乱等问题,社区进一步强化党建的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社区群众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区谋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施基层协商民主,理顺安置小区治理机制,推动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李小萍表示,下阶段,以服务民生为落脚点,社区还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注重文化涵养、思想培植、心灵塑造和乡风传承,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逐步打破自然村多、分散,角落观念严重的局面,促进社区内正向融合,共同发展。

双沟·文化

百年商行 — —王合兴

在晋江世茂·御龙湾满堂红小区一侧(原双沟草田美村),始建于1911年的“王合兴”古民居坐落于此。该建筑占地约2500平方米,为闽南民居特色的三进五间张大厝两座并列,建筑面积1430平方米,石埕680平方米。

“王合兴”是创立于清朝末年老字号商行,当年主要经营瓷器、当铺、粮油食品、茶酒、百货商品的批发与销售,拥有商船队主营航线台湾香港温州天津及东南亚等地区,在泉州旧顺济桥头货运码头有商铺20多开间,在晋江双沟街有商铺10多间。商行业务遍及台湾、香港、温州、天津、厦门、宁波广州汕头等沿海重要港口

历经100多年岁月的“王合兴”后来因战乱的影响和船队经常遭遇海盗中断了鼎盛时期的经营。如今,商行古厝建筑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下保存较为完整,建筑内的雕刻家具书画都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传统手艺 — —陈塘面线

老一辈晋江人说起双沟,离不开陈塘的手工面线。自清朝以来,陈塘手工面线代代相传,至今已有数百年时间。有文献记载,北宋诗人黄山谷行至福建,曾在当地品食面线,并赋诗赞美:“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

早在梅岭组团改建前,陈塘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以制作手工面线为生。组团改建回迁后,受到制作场地的限制,陈塘的手工面线产业被迫中断,但仍有不少陈塘人坚守这份“祖业”,或缩小规模继续生产,或另寻他处继续传承。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仍以手工面线为生计的陈塘人仍有二三十户。

陈塘手工面线细且柔软,并带着一点点嚼劲。老一辈陈塘人介绍,陈塘手工面线之所以好吃,得益于陈塘的地利。制作手工面线,靠海太近,有海风不行;离山太近,有雾也不行。靠着陈塘温暖的阳光和干燥的北风做出来的面线,才是老祖宗传下的古早味

非遗项目 — —鹏峰五祖拳

成立于2014年的晋江武协鹏峰南少林五祖拳分会位于双沟社区滨江公园边。协会现有会员100多人,会长柯锦祥系南少林五祖拳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鹏峰南少林五祖拳分会经常代表晋江参加传统武术比赛,累计荣获金、银牌100多枚。该项目如今已成为双沟社区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来源:晋江街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