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寺

广胜寺

AAAA级旅游景区

广胜寺(第一批国保)

时代:元、明

地址: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南麓

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唐大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

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上寺在霍山巅,翠柏环抱,古塔耸峙,琉璃构件金碧辉煌。下寺在山麓,随地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叠有致。水神庙与下寺毗邻,墙垣相连,内奉明应王,其中元代戏剧壁画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上寺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等组成。

下寺由山门、前殿、后殿、垛殿等建筑组成,均为元代建筑。

广胜寺的建筑在建筑科学和结构力学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寺内保存的元明时代壁画、木雕、泥塑及琉璃作品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特别是现存于北京图书馆的金代皇统版的《赵城藏》数千卷,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宗教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山西省洪洞县之大槐树和广胜寺

之江言)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那么,你来自何方呢? 明朝初年天下大定,为恢复经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移民。然而乡情难舍,移民不易,这片土地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当地流行的一句民谣是: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无论你身处天涯海角,那割不断的血源总将你与故乡相连。据资料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晋、冀、鲁、豫、陕、甘、皖、苏、鄂、蒙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也有部分移民。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西省,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大槐树祭祖习俗收录,据景区何总介绍,正在积极申报5A级国家景区.

2011年中国洪洞二十一届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华人汇聚于此,虔诚祭祖。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作为同故宫博物院同年列入的全国首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广胜寺内璀璨夺目的飞虹宝塔和举世无双的《赵城金藏》以及全国最早、最大的元代戏剧壁画等珍贵文物吸引着各地的游人前来旅游观赏,中国四大名塔之一的飞虹塔是最为核心的建筑,始建于东汉,高47米,共13层,塔的外表全部镶嵌着琉璃构件,一层一组图案,形式多样、色彩绚丽,居全国的琉璃塔之首。

我们所熟知的86版的《西游记》中唐僧扫塔中的外景就是飞虹塔,扫塔的内景取于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八百多年前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就供养有一部《金代大藏经》简称《金藏》,因广胜寺原属赵城县,故定名《赵城金藏》全国闻名。广胜寺大雄宝殿上挂着的“光辉万古”的牌匾,下面的落款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这位皇四子是谁呢?他就是清朝雍正皇帝,据说这是他在未登基前来时留下的墨宝,由于他在位时间短,所题匾额少,所以这幅匾就显得格外珍贵,是该寺的镇山之宝。

踏访广胜寺:广大于天,名胜于时

朱广盛

己亥七月,因赴山西洪洞采访,得知此古刹盛名与我名字巧合,向往陡增一分,此等缘分焉能不珍惜。遂忙里偷闲,约上好友两枚,打车直奔广胜寺

广胜寺离我们下榻的洪洞大槐树有10来公里,位于因寺为名的镇上,霍山南麓。不要以为地处偏僻就没啥文化,这个镇的坊堆村还有周朝的古文化遗址,1954年曾发掘出甲骨文,1982年又发现甲骨3块。历史学家李学勤曾说过,坊堆甲骨的出土,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周初的甲骨文,其意义非常大。不得不佩服,与江淮文明相比,黄河文化更早更丰厚。

广胜寺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寺院:不仅其寺名为唐朝代宗皇帝所赐,寺中还藏有佛舍利、元世祖忽必烈的御容和皇帝所赐藏经等三件宝物。之前听说寺庙与我名字相同,颇有点沾沾自喜。我读书时一直用的“广胜”,听家里人说,当时取名字的时候,兄弟四个就取“根深茂盛”各一字而得,进入大学门索性就改过来吧,于是沿用至今。

为此,我还曾寻找过这个名字有没有其他说法,不知在哪里看到“盛德广业”,“富有之谓广业,日新之谓盛德”,觉得恰是人生目标,遂请书法家为我写了一副挂在家里勉励自己。哪知道来到霍山脚下,才知道字虽同意义却大不一样,人和寺庙相去甚远了。原来寺庙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唐大历四年,汾阳王郭子仪奏请朝廷整修扩建,取“广大于天,名胜于时”,遂更名广胜寺。这么大的气魄,我唯有顶礼膜拜的份了。还是把心收在肚里,潜心学习,好生修行吧。

时间匆忙,烈日当空,爬山不是首选,于是从山下停车场乘摆渡车直达寺庙,没有气势恢宏的山门。相反,山门不是太起眼,也不是太考究,但那三绝之一的琉璃塔立马把我等镇住了。太震撼!这座沉寂于山西众多名胜中一直默默无闻的古刹,竟然如此了不起。太低调了!

据碑志记载,此塔始建于唐大历四年(769年),后因元大德七年(1303年)洪洞赵城大地震毁坏,明正德十年(1515年)重建,设计者是明代僧人达连禅师,费尽40余年精心设计。从动工到竣工历时12个春秋,落成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

慢工出细活,精品恒久远。虽经400余年风霜雨雪侵蚀,仍完好无损,坚如磐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盆地发生八级大地震,它也安然无恙。此时此刻,心中对建筑先贤升腾的不仅仅是由衷的赞叹。这座八面玲珑、工程浩大的琉璃塔十三层,高47.3米,塔内转折攀登的梯道,设计巧妙,直通塔顶,为国内所罕见。

出于保护文物,如今塔不让登了,我们三人于是围着塔转了一圈又一圈。微风吹过,塔上塔下112个风铃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好像在奏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轻音缭绕,虽然身处烈日之下,还是心情大好。细读塔下的石碑记载方知, 飞虹塔被世界组织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中国最漂亮也是最大的琉璃塔,堪称珍贵的艺术品。

仰视高塔,塔身为砖砌,各层皆有琉璃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有飞檐凌空下的斗拱,捏制精巧的莲花椅柱,还有佛像菩萨金刚盘龙卧虎、奇兽珍禽等色彩艳丽的图案。飞檐之上,各种彩色琉璃人物塑像,各具神态、惟妙惟肖,极为生动。在西下的阳光照射下,塔身金碧辉煌、熠熠闪光,远眺仿佛是一条美丽的彩虹,这恐怕就是飞虹塔的得名原因吧。

洪洞这个庙小,却藏着这么一个珍宝,不逊色广胜寺!!

它就是泰云寺壁画

泰云寺位于洪洞县广胜寺石桥村北。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天宝十年(751年),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重建,现仅存大殿,主体结构为宋代建筑。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殿内四壁存壁画约25平方米,为泥皮覆盖,内容不详,专家推断壁画的绘制年代应是清乾隆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