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照片和视频100张「全国旅游景点照片」

导读:旅游景点照片和视频100张「全国旅游景点照片」 旅游景点 看到图库里有一张美丽的风景图我想与他合拍怎么拍,以风景图为背景,拍一张好看的视频 国内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河北吧! 既便宜又好玩

承德避暑山庄:闻名遐迩的皇家园林

承德是座风景秀丽迷人、名胜古迹荟萃、四季气候皆宜的旅游名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全国十个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避暑山庄、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进入国家4A景区行列。

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有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猎场、世界最大的木制佛、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独一无二的石柱......承德旅游口号“游承德,皇帝的选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个个闻名遐迩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经清朝康、雍、乾三代王朝,历时89年营造而成。占地564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是世界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的东北部,环列着12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寺庙(统称外八庙)。这些寺庙,建筑精湛、风格各异。在这里,可以瞻仰西藏布达拉宫的气势;浏览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雄奇;领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欣睹新疆伊犁固尔扎庙的身影,还可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近几年新建的魁星楼、冰雪城、双塔山鸟语林、城隍庙等景点也颇受中外游客欢迎。

城内皇家风范,乡村

避暑胜地北戴河

北戴河海滨位于秦皇岛西南15公里处,北有联峰山作屏障,南临茫茫沧海。风光明媚,气候宜人,春无风沙,冬无严寒,秋季天高气爽,夏季最热的农历六七月,平均气温也只有23℃。整个风景区,东自鸽子窝、金山嘴起,西至戴河口止,长约13公里,宽约2公里,为一条狭长的沿海地带。这里沙软潮平,是海水浴的好地方。翠黛的山峦,明净的海滩,幽静的别墅,优美的园林,把海边长廊装点得绚丽多彩。盛夏时节,游客来到北戴河便会陶醉在迷人的海滨风光之中,清晨看日出,午间海水浴,傍晚观海潮,待到明月高悬,漫步在沙滩上,欣赏那松涛海涛汇成的美妙交响乐,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也是驰名中外的避暑、疗养胜地,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8月5日,国家邮政局分别以联峰山中海滩、老虎石、鸽子窝等驰名的北戴河风景区为背景,发行特种邮票一套4枚。

北戴河海滨历史悠久,据地下考古发现,在北戴河横山南边,近年发现并发掘了一组大型建筑群的遗址,据考证和推断,这处建筑群遗址是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书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是渤海海滨舟楫聚泊,物资聚散之地。汉武帝和楼船将军杨仆曾到此巡海驻跸,东临碣石,并筑望海台。明清时在此建关筑卫,开辟商埠,并逐渐发展成为旅游避暑区。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修建津榆(天津山海关铁路时,一些外国传教士和中国资本家开始在这里修筑别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开辟为“各国人士避暑地”,从此北戴河发展起来。以1917年至1937年为发展盛期,到1938年,这里已经建有别墅596所,来此避暑的外国人多达64个不同国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陆续修建了多处工人、干部疗养院、休养院。目前,这里有一幢幢的西式别墅和中式宫殿楼阁,加上近几年兴建的一批设备齐全的宾馆、旅店,共3000多幢。这里每年接待几百万国内游客和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一批批外宾、旅游者。

北戴河名胜古迹很多,号称二十四景。主要有联峰山、鹰角亭、通天涧、骆驼石、对语石、观音寺、韦陀像、莲花石公园等,这些名胜都各有情趣,引人入胜。这儿的山格外的青,海也格外的蓝。常常一天之内就可以观赏许多景致:日出日落,涨潮落潮,风雨阴晴,真是变幻多姿,各有佳妙。

北戴河海滨背依翠黛的青山。壁立于海边的东西联峰山,海拔400米,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清涧流水,幽径曲折。这里山峦起伏,群山相互连贯,所以称联峰山。又因这座山形似莲蓬,又称莲蓬山。沿山涧幽径,攀上联峰山,站在顶峰“望海亭”上,观览沧海,但见烟波浩渺,白浪层层,气象万千。

北戴河有宽阔的海水浴场,沙软潮平,无论是海里弄潮,还是沙滩沐日,都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乐趣。最吸引游人的是老虎石浴场,海内有巨石数块,突出海面,状如群虎盘踞。浴后登立于岩石之上,放眼看沧海,水天一色,海浪击石,洪波万里,海鸥翔集,鸣声欢快,令人襟怀开阔。在北戴河的二十四景中,最壮丽的景致,要算在鹰角亭看日出了。破晓之时,远方的天水交接处,呈现紫、蓝、橘黄、淡橘红的颜色,渐渐地,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进而由粉红变成橘红,又变得鲜红耀眼了。蓦地,海水仿佛跳动了一下,红日的圆顶拱出了海面,波浪顿时荡起了妩媚的笑容,整个海滨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

坝上草原:体验蒙古族民族粗犷热情

蒙古族是克什克腾旗主体民族,有着待人热情诚恳的传统美德,以粗犷豪放、胸怀担荡、诚实热情著称。居住蒙古包。服饰,男女老幼皆穿长袍腰带,穿高腰靴子。饮食以粮、乳、肉、奶茶为主。其中奶豆腐、奶茶、黄油、奶酒最具特色,全羊、手扒肉是招待贵客的宴席,独具民族特色。蒙古族的最高礼节是敬献哈达。祭敖包草原盛会--那达幕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和特有的民族风情。

每年农历5月13日举行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同时举办那达慕,其项目主要有博克(摔跤)、赛马、射箭,还有民族歌舞表演等,充分展示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那达慕,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当时那达慕只举行射箭、赛马或博克的某一种比赛。如今的那达慕除了传统的男儿三艺博克、赛马、射箭比赛之外,还增添了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篝火晚会等等新内容,同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物资交流,还要表彰劳动模范,其内容和形式都 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那达慕这一古老的活动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成为融文体、经贸、旅游于一体的草原盛会。

那达慕盛会传统的项目为男儿三艺比赛,即博克(摔跤)、赛马、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民族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艺而著称。蒙古族的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射手身穿窄袖紧身短袍,身背弓箭,策马到起跑线,令发后,射手起路,抽弓搭箭,瞄准射靶。静射一般皆规定距离,比赛时射手立于固定地点发射。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定优胜,并颁奖。

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博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博克具有独特的比赛规则,胜者有优厚的奖品。根据那达慕的规格参赛选手的数量不同,旗级那达慕博克参赛先锋为512名。跤手参赛时,上穿“照德格”(镶有铜钉的皮坎肩),下着白色跤裤,腰系彩绸做成的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坦胸露背,有的跤手脖 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制成的“姜嘎”(在历次比赛中获胜的象征物),象即将出征的武士。在比赛开始时,跤手们在粗犷的蒙古族乐曲中,跳着雄健的“鹰步”列队上场,一队跤手比赛完毕后,双双再跳着“鹰步”面向观众示意退场

木兰围场:清代皇家猎场

木兰围场又称清代皇家猎场。位于承德北部围场县境内,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周长近700公里,总面积约10400平方公里,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就在景区内。 清代,这里是皇帝、八旗子弟及王公贵族行围习武的场所。它和避暑山庄一起,成为清政论的另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这里气候宜人,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野兽繁多,是一个天然的动物植物园。夏季到来,到处是花,漫坡铺锦,呈一派塞外草原风光。林海为飞禽走兽提供了栖身之所,野生植物也得从中繁衍生长,这里有獐、狍、鹿、狼、野猪黄羊、狐、貉等十几种名贵的禽鸟,也在这里栖身。这里野生资源丰富。金莲花不仅是观赏花卉,而且可以入药。野生蘑菇有十几种,用它来煨汤、炒菜、炖煮,另有风味。蕨菜,是有名的山珍,当地人称为寿菜,馈赠亲友,不失为上乘礼品。汩汩流淌的清溪——吐力根河,盛产著名的细鳞鱼。

木兰围场的蓝天、白云、清风、明月、溪流湖泊、高山、旷野别具风格,常使游人赞叹不止。山林野草中,还矗立着一块块石碑。记载着康熙、乾隆二帝的武功神威。众多的古迹,在野趣中,供人凭吊鉴古;美丽生动的传说,则给游人平添了诸多话题。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聚集的天然名苑。“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猎之所,史载,从康熙至嘉庆年间,皇家在木兰围场狩猎就达上百余次。

史书记载,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皇帝到这里巡游,看到得天独厚的条件,便决定在这里建皇家猎场。当时的木兰围场, 根据地形和禽兽分布, 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骑兵,按预先设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到包围圈缩得很小,野兽非常密集的时候,大臣就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围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围猎的情景。 每次围猎, 一般要进行20多天。围猎结束后,在张三营行宫(现隆化县境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等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到了清代后期,国势日衰,停止了盛极一时的木兰秋猎活动。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这块广阔的皇家猎场禁地,全部放围开垦。其后,森林资源逐日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围场满目荒凉,风沙漫天,野兽绝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多年的治理,木兰围场逐步恢复了她的神奇魅力。特别是1962年国务院决定在木兰围场建立机械化林场以来,人工造林11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已由本世纪末的百分之5, 发展到百分之80。如今的木兰围场,翻过一岭,转过一坡,到处是林海绿波;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木兰森林公园。登上木兰围场的制高点,即当初康熙皇帝的练兵台,远眺四方,目力所及,林浪似涛,碧波万顷,浩瀚无际。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狩猎、观光、度假胜地。

具体资料和图片到这个网站上去看看吧! 我看了,还不错!

看到图库里有一张美丽的风景图我想与他合拍怎么拍,以风景图为背景,拍一张好看的视频

先打开自己的照片,把人扣出来,再打开旅游风景照片,把人用移动工具移到风景照片上,再做一些融合处理,比如:作些投影,调节一些色相等。

国内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

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它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间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以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谈何容易。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 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一般人谈的长城,主要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指的是明长城的长度,明长城西嘉峪关,东达鸭绿江畔。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的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今天国内外游人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诗句来表达一定要亲自登上长城一览。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永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宫殿之首,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半,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 十四位皇帝。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最壮观的建筑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紫禁城是龙的世界,龙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说,故宫属于世界,它是东方宫殿建筑的代表、世界宫殿建筑的典范。

承德避暑山庄 ,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曾用名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距离北京20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有寺庙十一座,现存的有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乐寺普宁寺、安远庙溥仁寺、殊像寺。这些庙宇金碧辉煌,宏伟壮观。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它象徵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 象、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十八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是旅游避暑胜地。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的留园这四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园林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安徽黄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生态保护完好,动植物众多。黄山72峰,磅礴雄浑,峻峭秀丽,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超过1800米)为中心,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是华东木材的重要产地和著名的茶叶产区。黄山自古闻名, 山中以道教命名的名胜有朱砂峰炼丹峰、天都峰、轩辕峰、仙人峰、丹井试剑石蒲团松仙人晒靴石、仙女绣花石、望仙台、炼丹台、炼丹源、神仙洞等等,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和山北部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均为道教庙宇。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 奇、幻享誉古今,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被誉之为“灵泉”。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杭州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西湖从形成迄,也就是两千年的历史。西湖的美既在于湖,也在于山。群山峻岭环绕着美丽的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西湖这颗江南明珠。“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西湖四周还拥有许多著名的石窟造像、碑刻、古建筑,成为我国珍贵的艺术瑰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美丽的西湖而闻名于世。 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中外人士被西湖那秀丽温馨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无限缱绻眷恋的情怀。

桂林山水,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 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桂林处处皆胜景,漓江山水堪称其中的典范, 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极点,使游人真切地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最具代表性,它们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2009年,桂林漓江风景区以83公里岩溶水景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成为中国旅游的又一世界之最。如果说北方的山是豪迈﹑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则显得妩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云鬓;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书童,跳龙门的鲤鱼,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游人目不暇接。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透,加之两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么看都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西安兵马俑,位于中国 陕西临潼 西安以东30公里,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兵马俑体现了 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令全世界人惊叹,令全中国人自豪!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公元前514 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以拙政园,留园,网狮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长 三峡, 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2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台湾日月潭,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称龙湖天池,亦为闻名遐迩之山水佳胜。位于南投县中部鱼池乡之水社村。潭中有小岛名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以此岛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似月钩,故名日月潭。潭水碧蓝无垠,青山葱翠倒映,环山抱水,形势天然。该潭除可泛舟游湖、赏心悦目外,其环湖胜景殊多,玄奘寺、文武庙、德化社、山地文化村及孔雀园等。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 中国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日月潭由玉山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环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日月潭美景如画,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变幻无穷。日月潭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长满绿树的山,而湖水又静静的,蓝蓝的,像一面镜子,反周围的山色倒映在湖里。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里的景色也不一样,变来变去,就像传说中的仙境

Hash:665d0bb2b178e64fe41c3a874c9e255d03fee993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