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探古思幽,大清王朝的遗世绝唱!

雍正七年,怡亲王允祥和精通风水之学的两江总督高其倬,踏遍东畿方圆数百里,为雍正相度万年吉地。他们发现在河北保定易县宁山下的太平峪“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于是向雍正皇帝上报此地。雍正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便有了清西陵

易水河悠悠东流,穿易县城而过,虽然算不上波高浪阔,却闻名遐迩。两千多年前,荆轲在这里作别友人,并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悲歌。一座建于辽代的荆轲塔屹立于河畔,令无数豪杰志士至此凭吊感怀。

沿荆轲塔西行十余公里,便是清西陵

这片占地庞大的陵墓群,掩映在茂密的古松林中,金黄色的琉璃瓦顶,在孟夏的日光照耀下甚是耀眼,也越发凸显了这片陵园建筑宏伟与幽深。无论是陵寝、牌楼、行宫、石像生,还是装饰其间的石雕木雕壁画,都镌刻着历史的沧桑,它与600里外的清东陵遥相呼应,成为大清帝国从繁华到衰落的缩影。

雍正为何另辟清西陵

俯瞰泰陵,一条2500米长的神道为中轴线,由南向北错落有序地排列着74座建筑。

1730年,雍正开始营建泰陵,历时6年,耗银240多万两,泰陵建成。

众所周知,在清朝的规矩中,皇帝都要子随父葬。除了入关以前,清帝葬在沈阳抚顺的“盛京三陵”,入关后便有了清东陵,那是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亲自寻觅的风水宝地,位于河北遵化的昌瑞山下。雍正帝之前的所有清帝,都葬在了清东陵,雍正的父亲康熙皇帝的景陵,便位于顺治帝孝陵的东侧。

按理说,雍正皇帝便应该葬在清东陵,但是为何他却偏另辟陵地?原来雍正即位时,便对陵寝选址费尽心思,曾两度易址。最初他也打算遵守帝制,即位之初便派人在清东陵的孝陵、景陵附近选万年吉地。经风水师再三卜选,都没有找到理想之地。“朕之本意原欲于孝陵、景陵之旁卜择将来吉地,而堪舆之人俱以为无可营建之处”。

由此可见,昌瑞山一带并无雍正理想的建陵之地,后来一些营建于此的帝陵也相继出现问题,如乾隆皇帝的裕陵“惟左右阴砂并近案稍低,须人为培补”,道光帝宝华峪的穴地更因透水而废弃拆除移向西陵的龙泉峪,咸丰帝的定陵“虎砂余气平铺而下,要人工开拓整修”等。追求完美的雍正帝于是放弃东陵,另寻他地。

他将范围扩大到遵化州,堪舆之人在距离昌瑞山马兰峪东约60里的九凤朝阳山下,寻得一块吉地,经雍正确定后,便运去大量建筑材料准备营建。但在动工前的初探和风水师的反复相度中,依旧发现了一些弊病——“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工科史书》)。于是雍正立即颁旨废弃九凤朝阳山,另行卜选吉地。

这次选地范围再度扩大,直至河北保定易县泰宁山(后更名为永宁山)下的太平峪进入视野。这片易水河畔宽阔的谷地,位于北京西南边125公里处,距离昌瑞山600余里,它以绝佳的风水条件,被雍正最终选定为陵址。

清西陵第一陵——泰陵

雍正皇帝的泰陵。中央的石五供,是一个象征性祭台,帝后妃嫔来此祭祀,都要在石五供前祭酒、举哀、行礼。

河北保定易县城西24公里处,云蒙山峰峦起伏,这里的77道山峰和33道峡谷,构成西陵外围的绿色屏障,抵御住西北风对低谷里的树木、建筑的损害。云蒙山内林壑深幽,北易水河及17条支流纵贯陵区,涵养了太平峪,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不但利于营建坚实的建筑地基,更利于植物生长,形成优良的生态环境

放眼望去,清西陵万山拱卫、众水朝宗、树木繁茂,金碧辉煌的陵墓古建点缀其间,既雄奇壮丽又清幽典雅,令人心旷神怡。

清西陵的首陵泰陵,背靠祖山永宁山,面朝元宝山,东西两旁华盖山、宝山为左右砂山,其风水形制,正好符合古人传统风水理念中“背有靠,前有照;左青龙,右白虎,龙抬头,虎低头……”等说法。而古人选择陵墓时围绕的“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方法,在此处也都得到很好体现。

雍正一生勤勉治国,励精图治,他在位13年(1723年—1735年),正是康乾盛世的中期。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帝王,但他的成绩有目共睹,如铁腕整顿纲纪,革除弊端等等,使他成为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锐意拓新的改革家。这一性格特点,也在他打破中国传统子随父葬的制度,选址营建清西陵上展现出来。

1735年,雍正突然驾崩,此时泰陵尚未建成。直至1736年泰陵建成后,雍正才下葬泰陵。这里也埋葬着他的皇后孝敬、皇贵妃敦肃。

三座石牌坊大小相同、结构相同的白玉石牌坊,均为间六柱十一楼形式,不同部位雕刻龙凤狮子麒麟图案,全国独一无二。

作为清西陵中的第一座陵墓,泰陵建筑年代最早,建造规模最大,风水格局最为完整。踏入最南端的大红门,便是踏入清西陵的总门户。只见门楼高大,朱红的围墙很是醒目,宏伟的庑殿顶使这门楼更加气势雄壮。矗立于大红门前的三座石牌坊尤为引人瞩目,巍峨高大的石牌坊呈品字排开,其上布满精美的游龙、麒麟等雕饰。这种品字型石牌坊的建筑形式与规格,在国内尚属首例。

三座琉璃花门,也称陵寝门,它是整个陵寝前朝后寝的分界线。

整个泰陵占地面积127亩,一条2500米长的神道为中轴线,由南向北错落有序地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方城、明楼、地宫等单体建筑74座。

虽历经近三个世纪,这些建筑至今保存完整。无论是选址,还是规划布局,都成为雍正年间国家繁荣与稳定的写照。

至于泰陵的地宫,则是没有对外开放的,坊间流传的关于雍正的各种传说与猜测,也就成了难解之谜。

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泰陵的宝城琉璃照壁处有一个盗洞,为了及时保护泰陵,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对泰陵地宫进行发掘保护。

但就在发掘队沿着盗洞挖到两米左右时,发现盗洞没了踪迹。发掘队经仔细勘察后,确认此处都是原封土,这说明盗墓贼只挖了两米就放弃了。无论盗贼因何原因放弃继续挖掘,至少泰陵地宫被保住了。于是,发掘队将发掘工作全部停止,并把盗洞封死,文物局也要求一律不准再次发掘。这是因为埋在地下的文物,若是从未被暴露于空气中,那么不进行发掘则是最好的保护,否则一旦接触空气后没有及时进行防护处理,或防护手段达不到要求,很多珍贵文物都将受到损坏,甚至灰飞烟灭。

至今泰陵依然保存完整,这位大清铁腕帝王的一些秘密,永远存封于地宫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保护方式。而屹立于泰陵地面上的各种建筑,也能令我们一窥当年雍正帝的威风过往。

崇陵与慕陵

掩映在古松林中的崇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

雍正之后,为了平衡东西二陵的关系,乾隆想出了“昭穆相建”的办法,东陵为昭,西陵为穆。如果父陵在昭,子陵则在穆,以此类推,也就解决了之后帝葬的难题。

于是,清西陵又相继埋葬了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3位皇帝,以及他们的皇后、嫔妃、公主、阿哥,加上之前的雍正帝妃等,共计80人。

不得不提及清西陵的主要设计师——样式雷家族。除了给故宫、颐和园圆明园等壮美的宫殿园林设计,样式雷家族还主持设计了清东陵、清西陵中众多陵寝建筑。清西陵嘉庆皇帝的昌陵,是样式雷第四代传人雷家玺主持设计建造;道光皇帝的慕陵,是样式雷第五代传人雷景修主持设计;光绪皇帝的崇陵,则是样式雷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设计。如前所述,这些陵寝建筑都各有特点。

在一些细节设计上,样式雷还巧妙结合帝王的思想观进行了隐喻,如隆恩殿外须弥座的月台上,居中陈设着两个鼎式铜香炉,香炉两侧有铜鹤、铜鹿各一对,象征着“万古长春”,石象生中驮着宝瓶的大象,寓意“太平有象”等。

而在建筑形制上,样式雷也体现了中国人视死如生的人生理念,如宫殿区中以三座门为界的前朝后寝之分,前朝中的隆恩殿象征为生前处理朝政的宫殿,而三座门以后部分形同为帝后的寝宫

在泰陵东侧、永福寺旁,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帝王陵寝——崇陵。崇陵建于1909年至1915年,这里埋葬着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

光绪皇帝载湉,在位34年(1875年—1908年)。这位思想先进、具有维新意识的大清皇帝,一生可谓充满悲情。广为人知的便是他勇于接纳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的建议,推动“戊戌变法”,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在日薄西山的晚清,可以说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运动。

但这次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在推行变法103天后即被慈禧太后废止,始称“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终日郁郁寡欢。1908年11月,38岁的光绪先于慈禧太后一天驾崩,其死因也扑朔迷离。2003年开始,相关专业机构对光绪的头发和衣物等进行检验研究,2008年公布光绪死因为砒霜中毒。

光绪帝生前没有建陵,宣统皇帝溥仪登基后才在西陵为其建造崇陵。1912年,宣统帝退位,由民国政府出资继续修建崇陵,致使崇陵成为一项跨朝代的陵寝工程,也见证了时代的更迭。虽然崇陵在建筑规模上不如泰陵,但设计师“样式雷”在设计建造中采用了一些先进的建筑技术,排水和通风设施极其完善,在明楼与三座门之间挖砌了玉带河,地宫内凿有一个水眼与玉带河相通,形成了良好的排水系统。同时在主建筑隆恩殿木构架上采用质地坚硬的铜藻、铁藻木建成,其质地坚硬如铜似铁,有“铜梁铁柱”之称。特别是殿内四根金柱采用沥粉贴金的盘龙装饰,为清代帝陵所独有。

崇陵地宫是清西陵里唯一一个地宫开放的陵寝,里面埋葬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

只可惜1938年崇陵地宫被盗,后经考古发掘及修复后于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并成为清西陵唯一开放的陵墓地宫。

此外,清西陵的慕陵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四根华表的用途是装饰和丰富陵寝建筑,使之更有气魄,更加豪华而庄重。华表 顶端的动物是龙,两个面向南,两个面向北,寓意:望君出,盼君归。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寝。道光皇帝一生崇俭戒奢,向来为人们所称道,然而慕陵却花费不菲。原来,道光皇帝本在清东陵营建帝陵,但他在勘查陵墓时发现地宫进水,只好再派人另找陵址,最后在其父亲嘉庆帝位于清西陵的昌陵西南15公里处,找到一处吉地龙泉峪定为陵址。因重新建造,道光皇帝下诏要节俭,截去了明楼、方城、二柱、三座门、石象生、华表、圣德神功碑楼等重要建筑。从外貌上看,其面积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规制也非常简单,过了隆恩殿及三座小桥,就是宝顶,这对于一个皇帝的陵寝来说,确实简陋。

掩映在古松林中的慕陵(图:王江山

而如果你以为慕陵止步如此,那就错了。慕陵的三座大殿最为特别。首先是隆恩殿,与清东、西陵其他皇帝陵的隆恩殿不同,重檐变成了单檐,中央明间与东西两侧之间各施隔扇外绕走廊。

其次,慕陵隆恩殿、东配殿、西配殿内里木构架均选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制作,所有木构件表面不施油饰彩画,用烫蜡技法以凸显楠木本色,天花板、雀替、隔扇、门窗上雕刻着大量云龙、游龙和蟠龙,据统计三殿共有木雕龙1318条,仅隆恩殿就有龙1096条!如此壮美绝伦,堪称一座木雕艺术殿堂。

不知崇尚节俭的道光皇帝是否知晓,他的陵墓由于两次修建,再加上用料考究,耗费银两并没有减少,仅搬建后的慕陵耗费银两就达240多万两,与陵墓规制完整而规模庞大的泰陵耗资不相上下!

一座清西陵,半部清帝史

清西陵也是清代陵寝建筑类型最为齐全的皇家陵墓群,包含了帝、后陵寝,嫔妃、公主、王爷、阿哥园寝,营房、衙署、寺庙、行宫、牌楼等古建筑

其中众多古建筑及装饰,具有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如之前提到的泰陵的品字形石牌坊、慕陵的楠木雕龙隆恩殿、崇陵用铜铁木建造的“铜梁铁柱”;以及昌陵的隆恩殿,地面采用花斑石铺墁,有满堂宝石之誉;而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则建有中国古代陵寝中唯一的回音壁和回音石,这是除北京天坛之外的仅此一处……

这片规模庞大、设计精美的建筑群,从1730年开始修建至1915年结束,总共经历了185年。在这185年间,从雍正至宣统,走过了8位帝王。除了葬于此处的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另外几位帝王葬在了清东陵。

据说在1967年去世后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宣统皇帝溥仪,于1995年迁葬至清西陵旁的华龙皇家陵园。这个陵园是一个商业公墓,紧挨着清西陵,溥仪墓距离光绪皇帝的崇陵后围墙仅200米。

到了清朝晚期,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法军随之侵占了清西陵。

法军在西陵大肆破坏,烧杀抢掠。其时易州凤凰台的八旗营房是西陵金银库所在地,据清廷档案记载:“洋兵夺取了各库房大门的钥匙,赶走守陵人员,关上大红门,狂窃金银、器皿、字画、雕漆匾额、宸翰等御用珍品……”虽经交涉后,法国公使将法兵掠走的物品部分交回,但仍缺损严重。

法军撤退后,西陵陵寝有13处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面目全非。经勘查,最后对288处进行了修缮。民国时期,清西陵又遭盗墓,崇陵地宫遭到严重破坏,被盗走诸多珍宝。

1961年,清西陵被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对其进行了发掘保护;1980年,清西陵正式对外开放,迎接着大众前来寻踪探秘。

走在这近300年的古建筑群中,松柏清香阵阵袭来,令人神清气爽。

陵区这一片松林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清西陵建陵时便开始栽种,经年累月形成茂密的松柏林,现存的古松有1.6万株,300岁以上的古松近万株。它们都成了西陵忠诚的见证人与护卫者。

一座清西陵,可谓半部清帝史。一代又一代帝王,无论曾如何政功卓绝、皇威凌凌,还是终不得志、郁郁寡欢,最终他们都隐退于历史长河,留下诸多故事任人评说。

作为清朝最后一座帝王陵墓群,清西陵为大清帝国入关写就的华彩篇章,画上一个句号。它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结束的实证,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与皇权思想等价值。

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明十三陵等陵墓,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它的文物遗址及各方面价值都得到更好的体现与保护。

清西陵的守陵人

守陵人后人、清西陵景区导游主管那炜先生,正在参与制作景区网络宣传视频。

在清西陵的陵区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村落,如忠义村、太平峪村、凤凰台村、五道河村等等。

笔者在清西陵景区导游主管那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凤凰台村,这座始建于1730年的村子,曾是乾隆生母的陵寝泰东陵的守陵村。全村138户537人,其中满族人口占96%以上。如今村子街巷规整、建筑装饰充满着浓郁的满汉风情。

在介绍下,笔者知晓了这些村落的前世今生。

原来,在18世纪中叶,清政府在清西陵设置了严密的守陵机构,这些机构包括内务府、礼部、工部、八旗、绿营等。其中八旗和绿营属于保卫机构。自此,成千上万人驻扎于永宁山下,负责陵寝的日常维修、祭祀活动。

这些守陵机构分工明确,比如礼部人员的配置就包括帝、后陵的礼部设郎中、员外郎、赞礼郎、读祝官、牛吏、挤奶人、打果人、割草人、扫院人、喂牛人、屠户、校尉、鹰手、果户、网户、糖匠、面匠、酱匠、油匠、粉匠、酒匠等总计145人。

守陵机构人员被统称为守陵人。他们很多都是满清的皇亲贵族,有上至贝勒一级的王爷,二品、三品大员,五品、六品的官宦,也有从关外、东陵等地迁移过来的大批满人。一旦入住西陵,就入住衙署、营房,吃皇粮,过着无忧的生活。这也令他们长期安心于此为陵园尽心服务。

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根据民国政府与清政府皇室当时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以及“大清皇帝辞位后其宗庙陵寝永远俸祭,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等规定,使守陵人暂时还得以保全生活。而不久之后,民国政府就不再按期开支,守陵人依靠皇家俸禄的生活走向了尽头。

随着清朝末期战乱频发,尤其是当年法军对清西陵的侵略,尽管其时很多守陵人奋起反抗,也不敌法军的枪支大炮,导致很多守陵人或战死、殉死,或不得不逃散。剩下来继续居住此处的守陵人,逐步形成守陵村落,继续与清西陵相伴。只是他们已没有赖以生存的“皇粮”,被迫开始“自改规制”、和当地汉族文化融合。

随着清西陵成为名胜景区,位于陵区内的守陵村落,也变成景区的一部分。很多守陵人的后代开饭店、客栈,接待来此地游览的游客,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一些守陵人的后代,则成为清西陵景区的工作人员,比如景区的导游主管,便是其中的代表。从他的一言一行间,透露出他对清西陵皇家陵寝文化及制度的熟悉,这来自于祖辈的熏陶,以及他自小生活于此溶于血液的热爱。

虽经过百余年的变迁,守陵人后代们的生活和习俗已无异于汉人,但他们身上依旧保留了一些特殊的印记。那就是他们祖辈传承下来的护陵意识,自觉守护着陵区的古树、古建筑。而谈及陵区文化,他们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自豪与热爱之情。

文献与资料参考:

《管见清西陵营建之缘由》(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李军);清代皇家陵寝风水分析及价值评判——以清东西陵主陵孝陵泰陵为例 (王莹 傅德亮);清西陵——保存完整的“样式雷”古建筑群(王丽娟);清西陵管理处提供的部分资料

来源:《旅游摄影》杂志

作者:筠庭

Hash:8c275fcd810f594aed15f3ddfde97360f748fe84

声明:此文由 农庄旅游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