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地宝藏 . 第一站|山西博物院:三晋大地的硬核“网红”

万物都有由来

在这片土地上

青铜器、造像和美

山川日月、鱼蛇走兽融为一体

尽显时间的秘密和奥义

当时光以一百年的速度被收拢聚集

再用一百年来展陈

每一件器物的灵魂

都依次藏入这座山河折叠的典籍

华夏同步

历史绵长不息

现在就出发

我们一起去发现

这里是山西

这里是“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

▲山西晚报3月2日报道版面

“博物”,

作为一个词,

最早在中国的《山海经》里就出现了。

它的意思,

是能辨识多种事物,

所以《尚书》把博识多闻的人,

尊称为“博物君子”。

到19世纪后半叶,

西风东渐,

“博物”一词,

成为一门学科的名称,

囊括了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知识。

把“博物”与“馆”连成一个词,

作为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

在中国仅有一百来年的时间。

但这百年间,

博物馆的发展在中国已经云蒸霞蔚,

洋洋大观

为整个国家和社会创造了一种

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截至2019年底,

中国的博物馆数量为5354家,

而山西,

文物部门备案的

国有、非国有等博物馆为150家,

其中国有博物馆111家,非国有博物馆39家。

来到山西,

如果首选一家必去的博物馆,

应该去哪家?

毫无疑问,

山西博物院

它不仅仅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不仅仅积淀了百年的风霜和荣光,

更在于它承载着岁月,

承载着山川,

承载着各个朝代的生民,

承载着一部山西华夏文明史。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了解它,

跟随它穿越古今。

历百年而繁茂

风云涤荡后的山西文化地标

历史关口,中国渐醒。在中国近代史上,1919年是个风云激荡的年份。就在这年的10月9日,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在太原文庙成立。

▲《山西日报》关于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开幕的报道

(1919年10月9日)

它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与南通博物苑北京国立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一道,开启先进思想之风,掀起近代中国文博事业之潮。

一扇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大门,就此向山西民众轰然打开。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建馆之初,广泛搜集中外图书、动植物标本、金石文物、先贤遗文等藏品,举办了若干展览,如“古先哲遗像胜迹”“中外古今书籍”“吉金珍石名拓”等,既起到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也为先进思想在山西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随着时光的流转,这座博物馆的名称也在发生着变化。1925年10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附设博物馆。在随后的峥嵘岁月中,博物馆又几经更名,从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改为太原博物馆、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馆。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了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名。1949年4月,太原解放,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更名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下设博物馆部。之后,博物馆荡涤尘埃,1953年与位于纯阳宫太原文物馆合并为“山西省博物馆”,事业不断壮大,面貌焕然一

▲上世纪30年代,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门

如今位于太原汾河西岸的山西博物院新馆,是2005年9月26日正式与公众见面的,这也是进入新世纪后,山西历经5年建设,献给公众的一份文化“厚礼”。

从外型上看,山西博物院外型如斗似鼎,象征着丰收富足与安定吉祥,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四座角楼与主馆簇拥拱卫,以现代技术实现了古人对建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审美取向。

▲山西博物院夜景

“来山西,就要到山西博物院!”作为文物大省,山西博物院是众多文化场馆中最“硬核”的——那些早已风靡在网络上的文物“网红”们,早已让人们心驰神往。在这里,文物璀璨,人流如织,你能看到来自不同年代、刻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时时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你能看到对历史痴迷的人群,饱含敬畏之心,徜徉其中,认知山西,感知山西……

“窃以教育之道,贵在普及民智之开。”早在1916年9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的创始人兰承荣、柯璜等先辈,在《请倡设圣庙教育馆书》中就提到了建立博物馆的目的。如今的晋博,已成长为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拥有珍贵藏品40余万件,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100年来,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的窗口,山西博物院不忘初心,启迪民智,教育为先,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童,在历史文化的沁润中,看到山西,了解山西,爱上山西……

▲山西博物院1919年以来接待观众量统计示意图

▲山西博物院藏品总数

山西博物院的百年,也是山西文博事业励精图治的百年。1919年的文庙,就是当时太原的文化中心,百年后的山西博物院,文脉赓续,仍然是太原乃至山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而且,百年的它一路走来,开花散叶,所过之处,诞生了如今的山西民俗博物馆(太原文庙)、山西艺术博物馆(纯阳宫),并创办了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从初建时的筚路蓝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俱兴,从劫波中的艰难阻滞,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和壮大,山西博物院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

▲山西青铜博物馆外景

以“晋魂”而彰显

铺陈山西恢弘历史的立体画卷

接下来,我们走进山西博物院,一起感受三晋的灿烂文化。

山西博物院新馆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目前院内基本陈列展陈有4400余件珍贵文物。

▲山西博物院全景

文物无言,静若雷鸣,在这里,历史历历在目,恢弘三晋的立体画卷,次第向你展开。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的主题为“晋魂”,分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到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7个历史文化专题,以及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以物代史,史物结合,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遗存,展示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地位,鲜明个性的陈列风格获得广泛赞誉,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等一系列殊荣。

▲夏商踪迹展厅

▲民族熔炉展厅

▲戏曲故乡展厅

很多人说,逛博物馆就该慢慢地品,一件文物,就是无数个故事。的确,走进“文明摇篮”展览,你会更加了解古代山西——要知道在180万年前,在山西的西侯度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十几万年前,丁村的古人类,开始在打磨石器;一万多年前,柿子滩的古人类开始用美丽的蚌壳装饰自己;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陶寺观象台升起时,那远在4000余年前的人类,定是在欢呼雀跃;你还能见证“侯马盟书”背后“歃血为盟”的激荡,也能看到“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中的百姓生活和人间烟火……亦或是一件玉组佩,一件青铜器,以及明清时期那一间间的建筑门楼,都是山西人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的印记,饱含人间的生活气息。

还要推荐你重点去参观几件珍宝。在文明摇篮展厅,你千万别错过“陶寺龙盘”,这是陶寺遗址代表性陶器,因盘内绘有蟠龙而得名,上面的蟠龙图形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龙的实物形象;在民族熔炉展厅,娄睿墓壁画气势磅礴、技艺精妙,代表了北朝绘画的最高水平,生动呈现了北齐时期的生活场景。早在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当然也是必看的,石椁上雕刻的人物、服饰、器物、舞蹈等以及花草树木,充满异域祆教色彩,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中国来往,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见证了北朝山西在古代“一带一路”上的盛大和辉煌……

因经典而瞩目

相映生辉的各种精彩展览

在太原文庙创办初始,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即昭告全省,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年观者两三万人次。2008年3月28日,山西博物院再一次免费向社会开放,观众人数井喷式增长,到2011年,年参观人次已经突破100万。到2019年,增加到140余万人次。

如此人潮,除了到博物院欣赏常设展厅中的文物,观众最钟情的还有什么?答案是:各种原创展和引进展。

在山西博物院,很多展览是公众津津乐道的“名展”。且说曾经的经典展:改革开放后,山西省博物馆率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举办各类展览,宣传三晋文明,如1984年举办了“建国三十五周年出土文物展”、1996年与省公安厅联合举办了“山西省打团扫恶成果展”、 1997年探索省际博物馆合作模式同陕西河南等十余家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晋陕豫古代玉器精华展”。同时先后在美、日、法、德、意、英、澳及港、澳地区开办展览,进一步宣传山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有力提升了山西省博物馆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1996年,打团扫恶成果展览开幕式盛况

▲1997年,“晋陕豫古代玉器精华展”剪彩仪式

再说近些年来的经典展:山西博物院先后策划了90余个具有山西历史文化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原创临时展览,晋国文物精华、山西古代壁画、傅山书画等展览在国内外巡展,山西的厚重历史和艺术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争锋——晋楚文明展”“碰撞·融合——长城内外展”等展览,一度创下了日均参观1.5万人次的峰值。为让展览多元化,引进边疆文化、古代文明、古代艺术、少数民族风情等多个系列的特色展览,并将橄榄枝伸向国外,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印度埃及等多个国家的精品特色展览相继在山西亮相。2018年4月举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遥远的古埃及文明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来到山西,排队入场的观众队伍蜿蜒数百米,公众的观展热情空前高涨。

▲2018年,“争锋——晋楚文明展”现场

▲2018年4月举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

近期山西博物院最为火爆的原创展,当属去年12月份刚推出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该展集中推出了代表北朝墓葬壁画最高艺术水平的娄睿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壁画等,鲜活呈现出北朝真实的社会面貌。展览首次采用了“裸展”的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出土壁画原始信息”为目标,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保护技术相结合,让古代文化瑰宝焕发新生机。该展览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不少外省网友“千里寄相思”,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观展。

▲“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现场

彩山西,浓缩晋博。历历在目,难以尽数。来吧,到山西博物院来吧,请于此认识山西,这里回荡着五千年文明的足音。

▲非常时期,山西博物院网上展厅同样精彩

▲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

山西博物院内,馆藏文物、公众服务、品牌活动、智慧博物馆、文保科研等各种精彩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请来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为各位推荐镇馆之宝和经典文创。更多精彩,请观看网上晋博,以及不久后重新开放的山西博物院!

院长推荐:镇院之宝

鸟尊:见证霸业兴起

每位走进山西博物院的观众,都会远远看到博物院建筑群主馆正中悬挂着的院徽,那是一只鸟形图案。它的原型,是一件拥有3000年历史的青铜器、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

鸟尊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内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据考证,这件国宝的拥有者,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

鸟与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尤为晋人钟爱。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构思奇特,想象卓绝,华美的造型艺术和精巧的实用功能组合于此尊,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自出土以来,它就备受人们关注,因为当时晋侯墓地114号墓曾经被盗墓者破坏,而鸟尊出土的位置比较接近盗洞,出土时鸟喙出现残缺,鸟尊尾部大象鼻子的中间部分也出现缺失。正是因为这关键一段的缺失,自鸟尊出土以来,关于象鼻究竟应该是向内卷还是向外翻,争论从未停止,为鸟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鸟尊之所以会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其一在于它造型独特,纹饰华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其二,鸟尊的主人为第一代晋侯燮父,表明这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这件鸟尊也就成为晋文化源头的象征和代表;其三,晋侯鸟尊经历了劫难意外幸存,它的“前世”和“今生”,共同书写了一段国宝传奇。

晋侯鸟尊,见证了燮父开疆拓土、初露霸气的辉煌功业,诉说着古晋国的辉煌。

很多人都说,博物馆很好玩,好玩在哪?其中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文创。在展厅里“正襟危坐”的文物藏品,经过设计和包装后,就变成了一件件可爱的萌宠商品。带着一件件有趣好玩又饱含深意文创回家,就是“带着博物院回家”,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首先推荐的是“鸮卣”,原型为一件商代青铜酒器,因为外型比较像“愤怒小鸟”而爆红于网络,随后被省博设计成了“铜”趣——鸮卣系列文创产品。从最早的涂色色玩具,到杯子,再到现在的钥匙扣、毛绒玩具等等,鸮卣系列文创产品的研发已经有52款,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需求。

▲“愤怒的小鸟”鸮卣成为互联网“网红”

▲山西博物院开发的“鸮卣”系列文创产品

第二件宝贝就是非常适合小朋友们的“藏在山西博物院的十二生肖”系列。这是以儿童绘本为核心,AR引擎技术为支持,相关产品为延伸。其中生肖动物形象全部从馆藏文物中提取,意在梳理馆藏IP资源,宣传山西文化。

第三款宝贝为“窑火相映”系列文创产品,这是以2019年原创大展“陶冶三晋”为蓝本的衍生文创,特别选取了馆藏的“白釉镂空熏炉”文物为原型,研发出18款文创产品,高雅大气。

▲“窑火相映”系列文创产品

其实,省博文创还有很多,比如以青铜纹饰为设计背景的首饰,以陶器纹饰作为装点的生活用具等等。它们以让文化与文创相结合的方式,使文物真正“活起来”,讲好山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地图

山西博物院,是了解山西历史的终点,也是继续探索山西的起点。那么,如果从山西博物院出发,如何深入了解山西?我们专门组成一个博物馆研学调研专家团,为你绘制了一张山西博物馆地图。

今天请到的,是山西文博达人闫鑫,让他带我们沿着三个方向,从山西博物院走向山西历史和文化的的最深处。请特别注意:地图下的音频,也是这位达人录制的。

山西博物馆地图:三条经典线路来自文博山西00:0014:26

一、寻找晋国——从发现青铜器开始

晋文化中,尤其是以商周青铜文明最为辉煌,山西除了晋国之外全境还有多个方国,出土了众多的青铜器,构成了山西古代青铜艺术的璀璨篇章。

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晋国霸业展厅)——山西青铜博物馆——晋祠——太原清徐狐突庙——晋中博物馆——灵石博物馆——临汾博物馆——曲沃晋国遗址——侯马铸铜遗址及晋国古都博物馆——晋国城市遗址侯马牛村、平望古城遗址

二、古建之光——“如翚斯飞”的壮丽

山西古代建筑以数量多、时代久闻名,尤其是从唐至清代的木结构建筑,山西无一断代,其中元代以前古建占到全国73%以上,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山西博物馆(重点参观土木华章展厅)——太原窦大夫祠——忻州金洞寺——五台山佛光寺——五台山南禅寺——五台山寺庙群——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大同善华寺——浑源悬空寺

三、壁上云烟——把古代山西描绘在墙上

山西地上寺观和地下墓葬中的古代壁画,全国独一无二。其中晋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壁画群,为今人拼凑出那个时代的面貌和精神。

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土木华章展厅)——太原多福寺——平遥镇国寺——汾阳太符观、圣母庙——霍州娲皇庙——洪洞广胜寺——稷山青龙寺——新绛稷益庙——芮城永乐宫

(备注:以上路线行程均为5天左右)

如果给你一天时间

如何从山西博物院出发

畅游太原

而如果你时间比较紧张,只能在山西停留一天,从山西博物院出发,在太原也能进行一番“浓缩精华版”游学呢!

一、土木华章——太原古代建筑艺术游学

太原作为山西省会,保留着众多古代建筑,不乏古代工匠优秀的作品。这些建筑还受到了西方宗教、材料等不同影响,体现出了我国文化的包罗万象

路线: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土木华章、佛风遗韵展厅)——永祚寺双塔(明代独有的无梁殿建筑,全国最高的双塔)——钟楼唱经楼(明代少见的楼阁实物)——民国山西省银行(巴洛克风格建筑,二层砖混结构独具匠心)——文瀛湖卐字楼(宋代古画中偶见,圆明园有类似建筑,实物仅存太原)

二、万法归宗——太原宗教文化游学

宗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数量最为众多的,不同的宗教建筑,建造理念也不同,百年来,太原城内不同的宗教建筑比邻而居,融洽共处,成为一道奇景。

路线: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民族熔炉展厅)——纯阳宫(金元时期著名道士宋德芳所建,太原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八卦院为少见的建筑风格)——文庙(供奉孔子的庙宇,山西第一家博物馆诞生地)——崇善寺(明代晋王府家庙,三尊巨大的彩塑世所罕见)——万寿宫基督教堂(民国时期太谷人为感恩捐赠,独特哥特式风格)——解放路大清真寺(国内中式清真寺最早建筑实物)

三、唐风晋韵——太原历史源头游学

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太原为北都,李世民起兵于此,建立大唐,因此太原有着“唐风晋韵,锦绣太原“的说法。

山西博物院(主要参观晋国霸业展厅)——晋祠(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祠堂)——太山(太原作为唐代北都的标志之一,唐代地宫金棺舍利辉映盛唐)——蒙山(国内最早露天造像,武则天曾为大佛披过袈裟,连理塔是唐宋时期塔式建筑孤例)

关于山西第一家博物馆的

冷知识

1、最早将国外博物馆介绍到中国的,是山西人徐继畬。1884年,徐继畬在其所著《瀛寰志略》中,首先向国人介绍欧洲有“古物库”,即历史博物馆。

2、第一个提到博物馆的山西最高长官,是山西巡抚宝棻。宣统元年(1909年)4月24日,宝棻以《晋抚奏设图书馆折》奏请建山西文化场所时提到,“近日东西各邻,于都会所在,莫不有博物、图书之馆,为士人观览之场……”

▲山西巡抚宝棻

▲《晋抚奏设图书馆折》

3、最早在山西倡议设立博物馆的,是山西名儒常赞春、兰承荣、张秀升、柯璜等人。

4、山西第一个博物馆诞生之前,已经有一个“准博物馆”免费开放——1916年,山西宗圣会联合省教育会创设的圣庙教育馆在太原文庙试办,每日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供民众观览。

4、1919年10月9日是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成立首日,当天和第二天接待男宾,10月11日专门接待女宾。

5、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开创了本土考古。1930年至1931年,与山西籍考古学家卫聚贤、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研究所、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联合发掘万泉(今万荣)荆村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约1万余件,部分文物至今还在山西博物院展出。

▲卫聚贤

▲万泉荆村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彩陶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国俊 孙轶琼 南丽江

通讯员 杨敬

海报文物图|动脉影

海报设计制图|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王辰翔 闫一鸣

其它图|山西博物院 北冥鱼

Hash:ad95874c4eac8b7aebd21dbb8c3e945a597f14ac

声明:此文由 山西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