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里:一条州府祭祀伏羲的古道村落

隋仲思那等造桥之碑

隋碑记载的修路事件

邹城市西南方向走五十余里,就到了邹城微山县的边界,在微山县一侧有一个小村子,叫石里村。正如鲁西南大部分村庄一样,这个小村子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今天我们单单说这个村子,只是因为这个村子里曾经出了一块很有名的石碑,名曰:《隋仲思那等造桥之碑》。据说鲁迅先生曾经购买过这块碑的拓片。

那么这块碑说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呢?鲁迅先生购买的是拓片,通过的日记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这块石碑的称呼各不相同,现在公认的全称是《大隋兖州高平县石裹村仲思那等造桥之碑》。这块石碑也告诉我们,在隋朝的时候,在今日邹城、微山的交接处,还有一个高平县,此高平县隶属兖州。隋代,郡县合并,辖区扩大,石里村划入鲁郡(治所瑕丘,今兖州)邹县。此碑仍用“兖州高平县”,说的是:石里仲思那造桥碑,为隋开皇六年(586 年)石里一带佛教信徒仲思那等四十余人集资,在石里村南面的白马河上(今考是在旧白马河桥,即今黄路桥村北,原为五空桥,西流向)建桥时所里的功德碑。碑文中仲姓诸人,传为孔子门生仲子路后裔。我们知道仲子路后裔在鲁桥仲浅村,那么他们为什么在离自己村这么远的地方造一座桥,并郑重其事的立一块碑?况且该造桥碑并非在河道桥边,而是原立在本村庙宇三教堂内。

一条州府祭祀伏羲古道

我们先来看这个地图:从地图上依稀清晰的看出,从今天的“尹沟古桥”沿荆集南行——石里村——黄路桥——黄路屯——爷娘庙村。

我们已经知道,今天的邹城郭里镇爷娘庙村东曾经有着全国最大的伏羲庙(今仅存遗址),这条古道,是古代官府祭祀伏羲的官道。

郭里镇伏羲庙地属邹县,如果是邹县县令祭祀伏羲,不必绕道石里村,只有当时的济宁州、兖州府官祭伏羲才会出现这条古道的今天遗迹。也只有为官方祭祀提供过白马河河道的方便,才会有《隋仲思那等造桥之碑》的隆重出现。凫山石里村,不仅是当年祭祀伏羲的必经之路,更在凫山这片古老的山脉周边,是一座有重要历史价值及位置的古村落。

凫山,追寻祭祀伏羲的历史足迹

济宁伏羲文化学会伏羲研究专家刘真灵先生认为:在以郭里镇伏羲庙为中心的周边,有着诸多的伏羲女娲遗迹及各类传说,充分证明凫山,这座从《诗经》里走出来的古代文化名山,是“人祖圣山”,这里既有聚落遗迹、后裔遗存,又有祭祀庙宇和传说故事。这里是人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源文化、根文化。从尧王、周初开始,到伏羲后裔的四小国的后人,特别是任、须句、颛臾的后人在邹鲁地区的凫山一带设坛建庙,开启邹鲁地区祭祀伏羲。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云:“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这就说明:第一,凫山羲皇庙是“人祖庙”所在地,这里是祭祀始祖伏羲女娲的“祖庙”;第二,古人“修圆坛祭天,修方坛祭地,摆一牌位祭祖。”是对天地人祖崇拜和追念,况且伏羲后裔一直在这里担当祭祀重任。

今凫山一带仍有太昊风姓后裔所建的祭祀伏羲的庙宇,微山两城伏羲庙,滕州染山伏羲庙,邹城郭里人祖庙(又叫羲皇庙),同奉始祖伏羲女娲。

那么,起源于凫山脚下的“有仍国(任国)”,就是今天“任城”的前身,其后裔在历史上就肩负了祭祀伏羲的家族使命。

这里为何叫做“石里”?

在古代,“闾”是周代城邑编户制划分居民区的一个基本单位。“闾”常与 “里”连用,泛指城中居民区。凫山周边沿用至今叫“里”的村只有“郭里”“石里”“圈里”。 《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邻、里、县、遂,这是乡村编户制。一里也是二十五家。《诗·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毛传》:“二十五家为里。”不过,实际户数,各代变化很大。如春秋八十户为一里,汉制县以下百家为里(《后汉书·百官志五·亭里》)。有文献可证者,始于汉代。汉长安有一百六十个里。“里”作为城市的编户单位,显然,至少隋代以前,这里,不仅仅是一处农村居所,更有可能是一处古代重要城镇。

这一点,从石里村的布局及周边村庄名称略见一斑:村西南有座村叫“西南庄”,北侧叫“徐楼”,传说是古代石里村的北城门楼处,就连凫山北沿,几乎所有凫山北的村庄,具体方位朝向都如石里村向这些山村形成辐射状“聚”成扇形,扇之辐轴原点即“石里”村。

关于石里,有许多的谜团,有待探索:

汉魏时期的“山阳高平”,山阳是山阳郡,那么“高平”具体方位会是今天的那个村一带?

石里村南的三个村:黄路庄、黄路桥、黄路屯,是原来“皇帝”来祭祀伏羲走的“皇路”吗?

这里有这样一句古谚语:“宁走三江口,不从石里走”,说的是石里村内水沟、渠、路、桥、交错,不熟悉的人极易迷路。

据传石里村原有九十九座庙:天齐庙、玉皇庙、火神庙华佗庙、大寺庙、二郎庙、奶奶庙等等,据说奶奶庙里供奉的是五个“奶奶”,还有村里有点文化的老人说是“太太庙”供奉的是商代的什么“太”……

石里,以及凫山周边,有着太多的古迹及古国仍然没有找到具体的方位,比如“有任(仍)国”,据说在仲浅一带,可是仲浅至少在上古时代“水浅”处,仲子后裔搬至此处。比如汉代橐县,据说在邹城今天太平镇陶城,但是隋代以前很多古代城镇都变迁不定。

再就是,由于地处古代祭祀伏羲的官路要冲,这里这么多庙宇,为什么古代祭祀伏羲,要在白马河北停歇?石里村的那些古庙佐证这里曾经的繁华。

造桥的历史背景

凫山山脉地处鲁西南中部,根据记载从春秋时期,这里就是低洼地带,河道众多。闻名的南四湖(又名微山湖)和古泗水河南北穿过。

在凫山脚下西北部有一条东西向河流,今叫作“白马河”,这条河流很早以前就存在。古时候代白马河每逢夏季丰雨时期,河水湍急。去高平县城为河道所阻挡,人们无法越河而过,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甚至于麻烦。

很多人都想建造一座便利的桥,但是河道宽阔而很深,建造一座桥谈何容易。人力物力都不是小数字,组织起来也很麻烦,一般很多的乡人,只可想而没有能力去做。至于当时县府为何不组织力量去修建大桥,估计事出有因。

《邹县旧志》载碑上原有佛像两层,今已不存。碑记中明确地说:“如萨埵之投骸克已精诚汰尸毗之救鸽……/今大邑主仲思那等四十人谨见村南兮派成池/帝水竟流以起漂涛之浪阻隔长衢……谨于此处敬造石桥/一济之所急缓通传永绝稽留之叹”。

在隋代,有一个重要的佛社组织“邑义”,秉承佛教积德行善之宗旨,组织人马,在白马河上承修了这座石桥。

佛社组织“邑义”的带头人或发起人称为邑主,或者大邑主。仲思那造桥碑即为大邑主仲思那率众所造,其他题名均为“都维那”、“维那”之名等,即为该“邑义”组织的其他成员。

邑义为寺院外围、深入民间的组织,从事的事业中还有公益慈善事业。“修桥铺路”,自古被国人视为善举。《续高僧传》卷二也提到北齐那连提黎耶舍“多造义井、亲自漉水、津给众生。”在古代佛社长期延续的种种活动中,北朝至隋都盛行是开石窟、凿造像祈福等等佛教艺术活动。造义桥造义井也没有离开这些艺术活动。

历史上,与佛教相联的民间自发团体,诸如邑义等慈善组织的丰富且富于慈悲精神的内涵是我们决不应该忽视的,其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功绩更不可被忘记和磨灭的。(刘真灵 冯彬)

Hash:ad74221a5ad333b6bc6d0f73501fab8aeb4d8a0b

声明:此文由 孔孟之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