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西汇别墅

西汇,坐落在河边村北,距离河边村十二里,原属五台县建安村。这里南靠紫金山,北向滹沱河,东邻潭上村,西接瑶池村,三面环山,高低起伏,占地二百余亩。远远望去,如同一个大簸箕,走近一看,山脚下泉水淙淙流出,花香鱼跃,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明朝末期我徐氏九世祖鸿鸣公每年秋冬出资在滹沱河上架设临时木桥,上铺木条、高粱杆与黄土,以便利车马行人。夏季洪水时期,雇有水手八人,助人渡河。旧《五台县志-徐鸿鸣》载有“后岁屡饥,辄出藏粟活众,滹沱河水涨,人艰于行。秋冬架木桥,春夏募水手八人送渡,乡人立碑颂之”等语,可为明证。后来秋冬所架设的临时木桥,很可能是由我村与对岸东冶镇合资办理的。至于那八个水手,都姓杨,是鸿鸣公出资从外乡雇来的农民,他把他们安顿在我村西北2里许临河的一座孤山东面,拨地若干亩以维持生活。河水涨时,则轮流去河边值班,护送来往行人平安渡河。

民国初年,大建安村村长徐一经(五台徐氏十九世孙)率领村人在潭上背后的小孤山西头开山取石时,忽然开出一个水源旺盛的泉眼,于是凿山筑渠,东渠引水灌溉潭上东部旱地,西渠引水灌溉从小孤山至西面三里远的西山山底河南大片旱地。三百余年后,该地已发展为百余户的村庄,乡人叫做塘上,因村外有一水源旺盛的水塘之故。此塘之水使村中数百亩旱地全变成稻良田。村中男人,因住在河边,水性均好。一直到民国头几年,塘上仍属于大建安村(后改成潭上村)。

锡山有一次偶然到西汇观光,查看了潭上小孤山至西山之间的地区后,深感该地“真山真水好地方”,认为将该地区开辟为避暑山庄,大可享受一番。于是大约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他开始不惜重金,采取因地制宜、将高就低,分别兴建的办法修建别墅。先就托其内弟徐玉峰(拐东喜五台徐氏二十世孙)、徐士珏(五台徐氏二十世孙)等经营此事。他们先购买了从南面坡地至临河水地二百余亩,水田主人多不愿卖田,但迫于阎的权势,不得不忍痛割爱,遂造成了怨声载道的恶劣影响。随后开始栽种榆柳、松柏、梨、杏、桃、苹果等类树木,开辟花坛,培育奇花异草;修建瓦房、亭台楼阁;种植水稻蔬菜。阎又嘱其族孙电气专家阎树松负责安装了发电机。山庄初具规模之后,取名“西汇”。后来在1931年阎锡山从大连返回后,进一步修建,最后完成了全部工程。

西汇别墅,著名的有七座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有庙堂式的,有庭院式的,有近代洋式的,也有乡村茅屋式的,并有大小、长短、宽窄各异的花畦、菜园、鱼池、土坡路、石阶路。分别叫:“古式楼”、“秀卿楼”、“紫金楼”、“小杭州”、“地下室”、“年龄树”、“夜明珠”。另还有“鸽楼”、“工程处”、“卫兵处”等。风格各异,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别墅之代表。

“古式楼”,其为一水上建筑,四面环水,楼的四周围种有各种松柏花草,楼前假山喷泉,奇花异草,清凉幽静。楼的四周,圈着雕刻精致的白石栏杆,顺着白石台阶而上 行三十余级,即可登上雄伟壮丽的大楼,登楼凭栏,俯视可饱览胜景,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其脚下为一深约丈余、占地约2000米左右的天然水泉,相传阎相中此地建造别墅,此泉水亦为一因素。夏季清凉诱人,清澈见底,鱼儿游来游去,为灌溉、饮用、沐浴之水源;冬季类雾缭绕,水温如一,溢出之水则自然流入滹沱河中。古式楼东面同一高岗相连,依高岗山势,呈阶梯状,建有十几间中欧合壁之窑洞,其全部由石头而建,门面全部精雕细琢而自成一体。壁厚达一米左右,冬暖夏凉,窑洞的南侧顺势挖有一花窑,别墅之花卉冬季均保存于此。

“秀卿楼”,阎锡山幼年丧母,陈秀卿为其继母,其视阎为己出,呵护有加。阎锡山对这位母亲也一直比较孝顺。故在西汇景区将此建筑以其继母命名曰“秀卿楼”,以示其孝敬。其飞檐翘角,栏杆林立,十栋、二十四柱、三十二脊,楼内设有铜鼎、铜台、铜鹤等精美供赏。专为阎锡山夫人徐竹青到此消遣燃香,拜佛诵经所备。阎夫人年年来此,岁岁朝楼拜佛,祈祷神灵。立在台前远望,层岩叠峰,拔地而起,高山瀑布,飞珠溅玉,令人心旷神怡。其同小杭州相衔接,鱼池中水由龙中吐出后,飞流直下,过桥而流入其楼前荷花畦中。后有诗叹曰:

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汇山水胜天堂;

山山水水谁所有?山西全归阎锡山;

民众怨劳治山水,未享佳景大遗憾!”

抗战期间,阎安排其同自己妻儿到大后方四川避战祸,太原解放前送其同妻儿到上海居住,后随阎赴台,于1949年5月29日台湾病逝。1936年绥远抗战时,一向精于计算,爱财如命的阎锡山将其父生前所遗87万元巨款以其母的名义捐给,作为御侮之用,此举影响颇大。

“紫金楼”,是西汇别墅区内一座规模最大、最宏伟之建筑。其为一座中式八角三层楼,位居别墅东侧。因登楼观日出,紫气东来,金光万道,春夏一片碧野,秋天金黄满地,日落时西边彩霞满天、风景醉人,同时阎氏别墅背靠一山名曰紫金山故有此名,楼外绿瓷筒瓦,飞檐卷浪,雕梁画栋,路旁另建一个月门,筑有走廊长条与另一楼相连,呈工字形。楼内设有浴室、客厅、餐厅及各式套室,专门招待文官武将,达官贵人。大楼外的一角,另通一座小亭,比大楼高数丈,建有木式走廊,架空连接。楼内明三暗九,变化无穷,阎锡山与如夫人徐兰森每逢夏季来此避暑,就住在明三暗九的二层楼上。

“小杭州”,在滹沱河边,从山脚至山顶,盘旋而上,高约二里,崎岖小道,微草铺地,如毡似毯,秀丽异常。山顶平坦之处,筑有水池丈余深,内制“造产救国”四个大字,浮出水面。池中心建有八角亭,亭柱朱红,亭悬数匾。电灌吸水于池中,由石制龙口吐出,如飞龙返渊,腾池在望。虽是人工,巧夺天工,胜似江南风光。池外又一龙口,水从龙口吐出,高达数丈,顺流直下,远远听来,瀑布声好似雷鸣。阎锡山与冯玉祥登上山顶眺望“八角亭”,自觉得意,随口咏诗:

“一波直流一波推,波波直流向前追;

数千英雄顺水去,当今英雄又伏起。”

瀑布穿过山中小桥,泄入山底深涧。山凹深处数丈,突出巨石,瀑布击石,激起层层飞沫,晶莹四溅,如雪飘舞,散而复聚,聚而奔腾澎湃,远远望去,仿佛明镜高悬,又似玉带白练,顺着支渠灌溉于田间。在“小杭州”东侧山腰处,筑有十几眼石制窑洞,呈三阶状排列,洞前均为木制楼阁,洞的前面由石雕而成,洞前地上均有石制花鸟鱼虫而铺就,整个精雕细琢,别树一格,均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其盘旋而上,同“小杭州”相连成为一体。

“地下室”,因沟筑室,四通八达,曲曲弯弯,隐隐约约,时隐时现。洞口雕刻美观,俗称“地下室”。室内黄土垫地,平平展展,占地面积达数十亩,种有各色草木花卉。后人猜测此建筑可能由于时处战乱年代,用于躲避战火之用。临近高岗上,建有一座凉亭,名“迎冯亭”,是在中原大战后以纪念冯玉祥将军而建造。或许更多是向冯表达歉意、收买人心而已。有道是:“人在室内坐,密谋又策划,车马室上过,运输又耕作。”当地乡民流传着顺口溜:

“转过一山又一山,地室洞道转回环;

西汇别墅谁能到,容我村夫屋半间”。

“年龄树”,是一片柏树林。有一年阎锡山在西汇避暑时,正值其五十三虚岁,便令人在紫金山顶栽培柏树五十三株,并令人从下年起,每年增栽一株,以示其年龄的增长。随从人员遂把这里叫做“年龄树”。

“夜明珠”,是阎锡山为增添西汇的光彩,于1932年10月独资建造的小型发电厂。供邻村阎之岳父及时任山西省主席赵戴文等私用。发电后,西汇别墅更是灯火辉煌,色彩迷人。同时临近西汇附近河边、东冶、槐荫、潭上、西建安等村镇的富户商号,从此也都安上了电灯。架到大建安的电线是在后茶窑,徐士珏家和其他十几家都有了电灯照明,并在徐士珏家装上了电话。另一条电线架至河对岸的东冶镇槐荫,使赵戴文、赵丕廉、赵承绶、杨爱源等人老家也都有了电灯照明,当然主要电线是直通河边阎锡山府上的。并且解决了五台窑头至甲子湾火车站长达二十多华里的高空索道煤炭运输线路的用电。其已于日本侵略时拆毁,现仅存一烟囱向世人告其历史

另有鸽楼:阎之二少爷阎志宽初时喜爱毛驴,后又喜爱养鸽子,西汇的一座楼里吊满了筐架不住人,成为其喜爱之鸟屋。

工程处:中外著名的山西窄轨铁路同薄线就出于此工程处,省内外工程技术人员多云集于此帮阎氏运筹,其西汇别墅之多处建筑亦由此负责筹建。

卫兵处:负责西汇之安全警戒,由其部下第22警卫师杜春沂部和宪兵司令李润发部负责,此为兵营所在。

其它还有好多亭台楼阁等古迹,在此不再一一阐述。

别墅四周修建了环形汽车路。南从河边,西由济胜桥均可直达西汇。围绕西汇和汽车路两旁,栽种了各种花果树木,红花绿叶,十分好看。阎锡山曾写《西汇登龟山眺景》诗加以赞赏。诗云:

龟山顶上眺西东,沱水云烟和春风。万柏摇头争献媚,千桃摆枝竞赛红。

东潭西汇双泉涌,南冰北色两景隆。造产救国池顶上,迎冯亭前草蓬蓬。

因此,每逢春暖花开季节,附近各村的小学生均要到这里旅游,赶集看戏的四乡农民也要绕过来参观游览。为了确保阎府家人的安全,这里专门驻扎了一个警卫班。在河边村到西汇别墅的半路上,还住着五六个宪兵。

西汇别墅建成后,曾一度成为山西、华北乃至全国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国民党的军政要人如赵戴文、赵承绶(字印甫,五台人)、王靖国、徐永昌(字次宸,崞县人)、杨爱源(字星如,五台人)、周玳、张培梅(字鹤峰,崞县人)、商震(字启子,河北人)、孙楚、苏体仁以及张学良、李宗仁、汪精卫等人的代表曾来这里参观祝贺,或商谈要事。尤其在中原大战(即蒋阎冯大战)前夕,阎锡山以商讨反蒋事宜为名约冯玉祥入晋后,将冯玉祥将军软禁于西汇别墅,挟冯自重,将冯作为“奇货可居”的人质,由阎的部下第22警卫师杜春沂部和宪兵司令李润发部负责警卫。凡大路、小路、交叉口和拐弯处,都不时有便衣巡逻放哨,外人不得靠近进入,同蒋介石计价还价,迫使蒋委任阎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全国陆空军副总司令。随后随着反蒋步伐的加快,反蒋各派纷纷与阎锡山策划倒蒋,更是来往频繁。国内各派反蒋势力、大小军阀都派有代表驻晋,他们住在紫金楼上,欣赏着别墅的风光,如同进入天堂。西汇景区一时俨然成为一个反蒋中心。中原大战战败后,阎宣布下野,以奉父命“侍疾”为名,回老家躲避风头。迫于蒋介石重重威逼,于1930年11月29日凌晨6点乔装打扮成工商业者,头衔为“山西富山水利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姓名“曲客从”,携随从比电报蒋介石的日期提早两天坐“道济牌”小轿车,从西汇别墅急弛大同,避居大连,躲过蒋氏的沿途追杀。1931年刚从中原大战失败中站起来的阎锡山自感无力与蒋介石争天下,曾写信给蒋表示悔意:“锡山治全国而不足,治两省而有余。”当时最要紧的便是整顿军队,扭转日益恶化的经济,重新积聚实力再作振兴的准备,为了消除蒋介石的疑虑,欺骗蒋氏和舆论,表示不与蒋争天下。他一面缩编和改造军队,一面宣称此后将埋首山西经济建设不再过问国事。为此他提出“造产救国”的口号,作为他重新上台的施政纲领。同时在“造产救国”的旗帜下,提出了“富兵于农”的屯垦实边计划。派遣部队在绥西从事垦植,牟取暴利,进而达到欺骗蒋氏和舆论的效果。在这种背景下,西汇别墅建有一建筑名曰“小杭州”。

阎锡山在这里除了接待军政要人外,还接待其他人士,商谈各种重要问题。如山西炼钢厂为了解决焦炭问题,计划到国外订购炼焦机器设备。阎锡山曾邀请一些有关人士在这里会谈,最后达成协议。据米禄斋回忆,当时国内外的洋商代表纷纷到太原联系业务,并报来单价,附有图样说明等等。经过一个时期的审查、研究,认为“礼和”、“禅臣”、“孔士”三家德国洋行所报单价接近买方要求。阎锡山为了对这批交易作出最后决定,便亲自约请以上三家代表(包括经理、专家和翻译)十余人,前来西汇别墅会谈。食宿准备得很好,场面很讲究,客人都感到满意。阎每日分别接待洋行代表,商谈有关订货、技术等问题。有时由于洋行准备的资料不足,须向太原或上海、天津方面联系,阎就让他们由西汇发电报或打长途电话,当时的场面好像一个小型交易会。这样,经过五六天洽谈,最后与“礼和”洋行签订合同,总值约20万美元(包括“斌记”佣金5%)。阎锡山因此节省了大量外汇。

西汇别墅由阎锡山的族孙阎树松工程师拟定全盘计划,并负责水、电、暖的设计安装。土木建筑由山西工程处长李其昌负责。由阎福斋审核,按阎锡山的意愿施工。

这样好的一座西汇别墅,后来怎么样了呢?

1937年“七七”事变后,阎府的人逃走了。晋察冀边区创建后,曾在西汇设立了枪械修理所和手榴弹制造厂。

1938年秋天,日军进攻边区时,西汇别墅被敌机轰炸,灰飞烟灭,变成焦土。不久,敌人把电厂的设备运走,把别墅的房屋拆毁。所留遗址,只有一座电厂的大烟囱和数十间破烂不堪的窑洞及部分地下室。

解放后,本地人民辛勤劳动,这里开发成了良田,别墅之土——西汇,已成为传统的佳话,被淹没于历史的记忆长河之中。

本文参考《山西文史资料》、《建安村志》

阎锡山系列

Hash:38b814c25367680cb7a4e66705d592cdec59daff

声明:此文由 太原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