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房子土匪攻不进,大火烧不坏,美国曾误认为是导弹基地

"绝无仅有天地间,外如城堡内家园;中原几度经战乱,聚族迁居千百年。远山近水土圆楼,隔壁残垣且伴留;耕读传家犹传世,诗情画境何悠悠"。——郑孝燮

诗中描绘了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的奇特之处不仅在于造型异于寻常建筑,还在于它兼具防御和防火功能——既不怕土匪来的围攻,也不怕大火的焚烧。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卫星观测到这种建筑后,惊呼"中国怎么突然建起了这么多的导弹基地?"

一、集庆楼,奇特的建筑中的"长者"

明永乐元年,福建永定初溪畔,一位中年人指着溪边的空旷地带说道"此处山势连绵,溪水环绕,家宅就定于此吧"。此人名叫徐爱山,是远近为名的财主。

他依靠着祖传的造纸手艺,以及初溪满山遍野生长的竹子,掌握了闽粤交界一带的纸张供应,赚取银钱无数成为一方富豪。

徐爱山的祖父徐常鄂于洪武年间举家从福州搬迁至初溪。经过三四十年的生息繁衍,徐家已从开始的十余口人增长到了如今的百十余口。

徐爱山作为现在的族长,眼见家族人丁兴旺,原有住宅已经满不足不了居住需求。为此,他张罗着徐氏家族新宅的修建。

随后二十一年间,徐家子弟上山开采石料以为地基,伐木砍竹制为顶柱横梁,就地挖掘泥土夯为墙体。日月变换、斗转星移,一座直径66米、高4层、底层墙厚1.6米,拥有200多个房间的圆形建筑在初溪畔渐渐立起。

建筑的顶部留有水槽,当起火时打开水槽,收集的雨水就会自上而下冲出扑灭火情。这座建筑落成后,因"人丁兴旺,汇集喜庆",徐爱山将其命名为"集庆楼"。

集庆楼的底层有五十三个房间,二层以上每层五十六个房间。底层为厨房和饲养家畜的场所;二层为粮仓,可储备二三百人大半年的口粮;三层、四层为卧室,由徐氏族人抽签决定入住的房间。

集庆楼第四层的外墙设有九个瞭望台,采用榫卯结构搭建台面,站在上面既可瞭望观察村楼动静,还可架设火铳弓箭打击外敌或野兽。

据说,集庆楼下方还留有一条暗道,紧急情况下人可以从中穿行直通后山。如此的设计,使得集庆楼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根本不惧怕一般的山贼土匪的围攻。

此后六百余年间,在初溪周边的洪坑、南溪等村落,各个姓氏的家族也陆续建起了造型类似的土坯建筑。它们或方或圆,但是所用材质、设计理念和建筑方法都是一样的。

现在,它们已经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永定土楼。作为初溪最古老的土楼,经历了六百多年风雨的集庆楼就犹如一位看尽世事变化,饱经沧桑岁月的老人,依然静静地在初溪畔述说着那已经远去的故事。

关于永定土楼,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协助国民政府对抗大陆,美国不断派出U2侦察机侵扰福建等沿海地带。当侦察到永定上空时,拍摄到了一组奇怪形状的建筑物。

美国为了弄清楚这些建筑物是不是军事基地,连忙调动卫星进一步侦察。美国专家观看了卫星侦察结果后,有些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有的认为是核反应堆。

这个消息被国民政府知道后,更是寝食不安,不得不冒险派出特务前往察看。当特务潜入永定一带后,看着这些雄伟的土楼,骂道"美国土包子,真没见过世面,这不就是土围子吗"。

二、土楼的历史客家文化

福建地区自古便有夯土筑城的技法。考古成果表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福建的生土夯筑技术已相当成熟。福州新店就曾发掘出战国晚期至汉代的古城遗址所遗留的城墙,均是采用细沙、黏土拌合而成的混合浆土,以长3米,宽2米的木夹板为外支撑夯筑而成墙体。

永定土楼这种建筑形式则是福建原生的夯土筑城技法结合了中原建筑文化风格的产物。促进这种建筑技法和风格融合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分支中重要的一脉客家人。

客家人的出现,与中国历史上几次因战乱而导致的大规模北人南迁密不可分,比如南北朝时期因中原政权频繁变换和西北少数民族入侵导致的衣冠南渡。隋唐之前的中原人南迁,其实并未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即客家文化并未成熟。

真正促使客家文化形成的,应该是宋元时期。北宋都城开封被金人攻破后,许多中原人民和大批的皇室贵宦、商贾文人随朝庭来到了长江以南。

南宋在被蒙元灭亡时,大批豪门世族从长江一带再次南迁,达到了现在的福建、广东等地。元末明初时,朝政动荡、战争持续,再次导致一大批北方士族往赣南、闽南和岭南等地迁徙。

这三次的中原文化南移,不仅充实了客家人的数量,还真正使客家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推动了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宋元时期的客家民系南迁,不断向福建的东、南方向拓展,势必与福建土著居民和宋朝前进入福建的居民产生冲突。宋元时期名门望族的迁徙,又多以家族为单元举族而迁。

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和防御的要求,他们需要一种既能适应聚族而居、具有高度防御性的要求的建筑形式。

为了能够尽快落地生根,又必须根据当地特殊地理环境,以最方便和经济的手段来兴建家族的居住场所。于是由土堡、土寨形式演化而来,集居住、防御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材料方便易取、来源广泛的土楼建筑逐渐产生并发扬光大。

到了清朝民国时期,福建的经济发展快速,各种加工业开始蓬勃兴起,尤其是西南山区的条丝烟、茶叶等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居民对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的,还有人口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为维护家族血脉,形成家族共同利益,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在原有土楼建筑技法进行了大量的革新。土楼的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以土楼建筑为主体的村庄。

三、气候地理条件决定了土楼的造型

土楼的建筑造型多种多样,有圆形也有方形,部分还是椭圆形的。土楼无论造型如何,方位朝向和建筑技法都是大同小异的。这是永定的气候地理位置决定的。

永定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带,地形以山地丘陵河谷地带为主。因此,永定的气候呈夏季炎热,盛行东南季风且雨水分布充沛;冬季寒冷,盛行西北风且日照时间较短等特点。

客家人在建造土楼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气候特点,他们通过智慧来减小甚至消除这些气候特点带来的影响。土楼的朝向,基本都是坐北朝南的。这样使得夏季时东南季风可以从大门而入,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减少潮湿、闷热的环境下因细菌繁殖而引发的疾病。

建筑朝北方向是不留门窗、密封成一体的土墙,冬季时西北方向刮来的寒风无法进入土楼内部,而面朝南方的大门、窗户可以最大化地接受阳光照耀,提升室内温度。土楼通过朝向选择就产生了冬暖夏凉的效果,实乃古人顺应天地四时的智慧选择。

夏季的永定受副热带高压气候影响,易吹东南风甚至受到台风侵扰。随季风而来的还有充沛的降雨量。土楼以沙土为主要材质,如果长时间的雨水浸泡,极容易引起土墙开裂、变形,墙脚可能出现坍塌,进而出现土楼倾倒的危险。

为了防止雨水下渗,土楼的屋顶大都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并且将屋顶外侧修建比内侧的更倾斜和更长。当雨季来临时,大量的雨水就会被引流到土楼外部且远离墙体。土楼在建筑时,使用石料来砌成高约五十公分的墙体根部,避免发大水时墙角被冲垮的隐患。

永定的地质结构并不稳定,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属于地震易发地带。客家人建造土楼时,为了使墙体结构稳固,防止地震将土楼震塌,采取了"竹条为筋,分层夯筑"的方法。夯墙时,墙体每层高度为1.5米—2米左右。

每层夯实后,把竹子削成厚薄均匀、宽度相同的竹条编织、铺设在已经夯实的墙体顶部,然后再往上堆土夯实,如此反复。由于竹条富有韧性可起到类似钢筋的作用。

地震发生时,墙内的铺设竹条会随震动而被拉伸,保持墙体是整体晃动而不会出现上下层、内外层之间的错位,使得墙体不易倒塌。震动过后,竹条在自身具有的韧性作用下自然收缩回去,保证墙体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形从而取得抗震的良好效果。

四、结语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岁月延续至今,是由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依靠智慧的头脑,依靠勤劳的双手打拼下来。客家人在背景离乡、颠沛流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适应环境,不断地去融合土著文化,体现出来中华文明的坚韧性和包容性。而永定的土楼,正是这种坚韧性和包容性的产物。

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山间谷地, 融入在三闽大地的民风民俗中,永定土楼充分显示出其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又不失其雄浑稳重的气魄。

客家人的先祖顺应天时气候,适应地形环境,建造出了符合"天人合一"理念的土楼。现如今,讲土楼、看土楼、品土楼时,要去感受客家先祖的智慧,要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理解土楼、保护土楼。

Hash:75f8c3029e8e7ba466385071245bcab0802800ce

声明:此文由 水流云散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