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建筑的今昔(四)

(美篇图片和文字资料都是由张杰提供)

你从历史走来 散发着迷人的风采 几千年风雨的洗礼 你丰富的内涵 越来越辉煌的盛开

我爱你沈阳 愿你更加美丽富饶 愿生活在你怀抱里的人民 更加幸福开怀 ……

这里,与你的忆念相同

这里,同你的行影相近 这里,和你的声响相似 这里,有你有我还有他

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寺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是沈阳市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 12000多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

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河区大南街若寺巷8号。高僧古林禅师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建,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两次重修。20世纪60年代中期遭到破坏,1979年后进行了维修,重塑佛像。1984年10月为建寺三百年纪念,又进行了修缮,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198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锡伯族家庙

沈阳太平寺,俗称“锡伯族家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178巷2号。是锡伯族人出资兴建的一座喇嘛庙。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始建,1752年(乾隆十七年)扩建,后又经乾隆四十一年、嘉庆八年、光绪二十八年重扩建,寺庙日臻完善。2006年5月25日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益成洋货店旧址

同益成洋货店旧址位于吉顺丝房东南角。由河北桑氏两兄弟合伙经营。民国初年,吉顺丝房在原址重建,拟重金买下同益成洋货店所占地皮,桑氏兄弟执意不肯,贵贱不卖。吉顺丝房财东实在无奈,使重建的吉顺丝房留下一块空角,也给四平街自始至终留下了最著名的别扭一角。

实胜寺

实胜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黄寺路二段12号。全称为莲花净土实胜寺,后金(清)太宗皇太极徵服蒙古察哈尔国后,得玛哈噶喇金佛,遂于崇德元年(1636年)敕令修建此寺,故亦称“皇寺”。又因实胜寺隶属喇嘛中的黄教,寺院建筑也是一片黄色,故俗称“黄寺”,是沈阳市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一座喇嘛庙。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

天后宫,创建于1782年,位于大东区北街,创建人为闽人,住持周宗岐,其用途为伙居道,居此住用,并为闽上会馆。

许多健在的老沈阳都知道,在沈阳有天后宫路,并没有天后宫庙宇。原来天后宫由于战乱和1905年火灾等原因早已荒废倒塌。解放后在原址盖起沈阳市第26中学。26中学搬迁后盖起了大东区第一人民医院。但医院东侧倒塌的天后宫废墟依然存在。2012年重建了三皇庙。2015年经闽江会馆与有关部门商谈,决定重建天后宫,並于2016年奠基重建。

作为沈阳惟一一座遗存供奉妈祖娘娘的场所,也是沈阳历史的记忆,至今,除了闽江同乡会馆每年都有集会外,还有不少定居在日本台湾香港澳门的老沈阳人和妈祖文化研究者来这里凭吊缅怀。

三皇庙三皇庙遗址位于大东区天后宫路的北面,原二十六中学的东端,它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正殿里的神座上面供奉着中国远古时代的三皇,正中供着伏羲,左面为神农,右面为轩辕,在神座的两旁,侍立着历代神明和各业的祖师爷,其中有财神、瘟神、火神、子孙娘娘、鲁班、蔡伦、华佗等侍卫。

清末沈阳著名文人缪东霖在他的《沈阳百咏》中有一首描写三皇庙庙会的诗写道:“艳说蟠桃会众仙,三皇庙里醵开筵。先生破费知多少,两串青青算命钱”。可见清末时三皇庙也算是个比较热闹的地方。

参考资料:清末光绪年间,这里一度成为了义和团和红灯照的驻地。民国初年,这里曾为禁烟公所。天后宫失火后,福建的商人就把这里作为了福建旅奉同乡事务所的办公地点。1931年,三皇庙连同1905年毁于火灾的原天后宫一起都变成了辽宁省省立第十四小学。1934年,易名为奉天市立第十九两级小学。1935年,又改为天后宫两级小学。1947年,改为沈阳市私立济民两级中学。1952年,命名为沈阳市二十六中学。2009年,沈阳二十六中学迁出。2012年,复建沈阳三皇庙附属建筑。2013年,沈阳市政府公布为沈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孙烈臣公馆旧址

孙烈臣公馆旧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大北关街361号,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建筑建于20世纪初,为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青砖铺地,抄手游廊相连40余间瓦房。

孙烈臣(1872年1924年),辽宁省黑山人,曾任奉天、黑龙江吉林督军兼省长。

同泽俱乐部

同泽俱乐部位于和平区七纬路14号,建于1929年,用于东北军政高级领导餐饮、娱乐的一处豪华场所。同泽俱乐部建筑面积3796平方米,西式二层建筑,整个设计左右对称,中央巨大拱券圆窗的两端,各置一根“科林斯式”柱。“山花顶”的装饰仿希腊神庙建筑山花和檐口的装饰,属于英国16世纪的建筑风格,现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沈阳不可移动文物。

资料称:吕正操曾厨人同泽俱乐部第一任主任。九·一八后,同泽俱乐部改名为“沈阳电影院”,1948年沈阳解放后,同泽俱乐部由东北总工会接管;1950年,国家投资剧场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取名为“劳动宫”;1953年移交沈阳市文化局管理,1954年改名为“红领巾电影院”;之后改名为“艺术宫”,1966年改名为“延安电影院”,1975年又恢复为“艺术宫”,最后,恢复原名“同泽俱乐部”。

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原名三教堂。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康熙二年(1663),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乌库理为关东道士郭守真创建。此宫坐北面南,山门开于东侧,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阁、三官殿、吕祖楼、郭祖殿、丘祖殿、善功祠、郭祖塔等;原有殿堂楼阁及道舍等房室一百余间,面积五千二百余平方米,是东北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丛林。

奉海铁路局旧址

奉海铁路局旧址位于大东区东站街1号,现为沈阳东站,被列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奉海铁路,又称沈海铁路,是由奉天省城到海龙镇(位于今吉林省),长236公里。1925年7月开工,1927年9月竣工。又于12月延长朝阳镇,长16公里。此外,还修建自梅河口西安(今辽源)支线,长66公里。通车后,奉海铁路建立了铁路管理局。这条铁路线的完成,曾经引起了欧美各国的重视,说明了中国人在东北不用外国资金,不用外国人的技术,也能兴建铁路。

八王寺

八王寺原名大法寺,位于大东区边墙路112号。创建于1415年。1638年、1789年、1872年、1928年、2015年等多次重修扩建,其规模更加宏伟

因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施舍银两重修庙宇,大法寺住持僧为了感谢其施舍之恩,在寺院的左侧修了八王祠,从此就变成了阿济格的家庙,俗称八王寺,这就是八王寺的由来。

1905年3月,沙俄军队霸占八王寺,用作军营、马厩和收容所,赶走僧侣,掠夺财物,将大佛金身剥掉,把门窗拆下烧火,将院内古松砍伐。日本侵略者攻占沈阳后,沙俄军队放火焚烧了“八王寺”后,向三台子方向逃窜。当时,将近500年的佛家圣地、庄严古刹,顷刻间毁于一旦。1928年,张作霖拨专款,重修“八王寺”。文革期间,八王寺再次遭到洗劫,后被沈阳市第五纸箱厂等单位占用,近年,经扩建面貌大为改观。

相关资料:八王寺饮料有限公司前身为1920年民国初期由东北官银号总稽张惠霖、奉天工商会长金恩祺等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酱油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由民族资本家集资创办的碳酸饮料工厂,始建于1920年。八王寺商标曾被评为辽宁省著名饮料商标,相关产品被评为国家、省、市优秀产品。

于学忠公馆旧址

于学忠公馆旧址,位于辽宁沈阳市和平区北五经街,现房为某律师所所用。2004年被沈阳市文物局立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公馆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砖混仿欧式建筑,建于1928年。

于学忠(1890~1964) 国民党抗日将领。字孝侯。蓬莱人。1911年毕业于北洋武卫左军(即毅军)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历任排长、连长,热河西林镇守使署中校副官长。1917年调任直系吴佩孚部陆军第十八混成旅炮兵营长。后历任步兵第二团团长、十四省联军第二十六师师长、长江上游副司令、荆襄边防总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转投奉系张作霖,历任镇威军第二十军军长、东北边防公署军事参议官、滦州警备司令。1928年后历任东北军第一军军长、天津卫戍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兼第五十一军军长、甘肃省政府主席、江苏绥靖主任。"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参与西安事迹的和平解决,采取与共产党合作的立场。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津浦路南段战役、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并多次与八路军合作抗日。历任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鲁苏游击战区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建国后,曾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体委主任等职。

奉天市政公所旧址

奉天市政公所旧址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260号,市府广场西侧。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公所建成于1937年12月,由奉天市政公所工务处建筑课设计,日本人施工。该建筑平面基本对称,呈天井型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当时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由褐色外墙砖照面。 2001年在原建筑基础上加盖了两层。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成为国民党的市政府办公楼。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所用。2015年市政府搬出该址,2017年12月25日改为市政服务中心。

张廷枢公馆旧址

张廷枢公馆旧址位于辽宁沈阳和平区七纬路7号,建于1928年。这座罗马风格建筑,尽管经历了80多年的风雨剥蚀,主体结构却依然完好。

张廷枢公馆旧址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每层面积均为300余平方米。10级半圆形台阶之上,左右各有两根直贯顶檐的“多力克”柱子。门厅之上,为宝瓶透龙栏杆弧形阳台。正门为拱门;门内左侧,有楼梯通向二楼及地下室。二楼窗户均为方形;而一楼窗户则为券顶,所有窗框均嵌有装饰性线条。顶层四周,装饰着宝瓶透龙栏杆“女儿墙”。

张廷枢(1903-1949)张作相次子,原名柏庭,字蔚久 ,国民党陆军中将。辽宁义县人。1903年生于义州杂木林子村老家。1912年进东北讲武学堂,与张学良同学。1923年,任上校团长,被选送到日本千叶县步兵专门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先后晋升为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和预备军军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任改编十二旅旅长,辽宁省第三区剿匪司令,驻防锦州。1931年底,调防北平南苑。1932年,晋升为一一二师师长。1933年3月,率部在长城要塞古北口抗战。战后移驻宣化,与冯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建立联系,坚决主张抗日。1935年秋,被调往陕西进攻共产党。张反对打内战,于当年12月辞职回津。 1937年10月投奔晋东南八路军总部,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员。1940年赴港治病,后回天津。抗战胜利后迁居北平。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病逝。

奉天中央电话电报局

奉天中央电话电报局位于和平区中山路180号。该建筑始建于1936年11月29日,建筑规模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为沈阳市电信局长途电话分局、电报分局。 建筑立面造型基本为现代建筑,立面简洁,开窗纵向对位,但大小受功能的影响而变化。在主入口上面设置放射台,使整体造型错落有致。檐口有出挑,外墙贴面为米黄瓷砖,局部用仿石材料。

该建筑为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沈阳近代电信建筑的代表之一,在沈阳建筑及电信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建筑现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观茶园

大观茶园位于和平区盘锦路20号。1922年由何福臣、李震阳等人建办。1935年王兆琛经营时,将木结构的大棚改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成为当时北市场里条件较好的剧场。1948年沈阳解放后,由东北文协接管,改名为唐山评剧院。1951年改名为东北评剧院。1979年归属辽宁省文化厅,经过翻修改建,新添电影放映设备,使之成为影戏两用剧场。1982年5月,定名辽宁青年剧场至今。

大观茶园是奉天落子的发祥地,也是沈阳评剧的诞生地,金开芳、鑫艳玲当年常驻大观茶园演出是他们艺术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金开芳、鑫艳玲、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等在大观茶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评剧表演艺术,为成功申报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可以说,“大观茶园”是全国罕见的文化遗产地,也是沈阳的骄傲。目前,该园破烂不堪,被有关部门围栏起来,命运可谓多舛。

日本兴农合作社旧址

日本兴农合作社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3号。2004年被列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升级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兴农合作社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建立的一个经济组织机构,成立于1936年,属于农村经济合作性质。当时伪中央设有兴农合作社中兴会,各省设有兴农合作社省支部,各市、县设有兴农合作社办事处,各村、屯设有兴农会。农民以户为单位成为兴农会的会员,也是兴农合作社的社员。各级协和会向群众贯彻“王道乐土”、“大东亚共荣圈”、“日满协和”等思想。各级兴农合作社从经济上对广大农村进行所谓扶植,其实质就是经济掠夺。 815光复后,兴农合作社随日伪政权的覆灭而消失。

奉天中学公学堂旧址

奉天中学公学堂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昌街5号,1917年由满铁开办。据记载,这座建筑的设计师是近代日本著名建筑师小野木孝治,也是近代早期砖混结构建筑的代表。老建筑平面对称,原本为主体3层、局部2层,现在已经加高和改造。这所学校是近代沈阳“满铁”附属地内首批教育建筑。

至1929年有学生349人,其中一半为中国学生,另一半为日本学生。1937年这里改为奉天新高国民优级学校,1945年又改为光复小学,1946年为国民党教育部中学辅导处。日本投降后日侨、战俘遣返时曾作为日侨难民收容所。1947年改为南昌小学。沈阳解放后改为东北团校。曾为沈阳市第23中学,奉天中学公学堂旧址。

南满第一中学堂旧址

南满第一中学堂即国立东北中山中学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昌街13号。于1934年建校,为国民政府时期第一所国立高中,是唯一一所参加129运动的中学。

1955年改为沈阳市第三十九中学,1996年恢复东北中山中学校名。东北中山中学人才辈出,这里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子曾担任清华,北大校长。中山中学造就了一大批民族精英和海内外知名人士。如原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郭峰、原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李涛、原吉林省省长于克、现代著名诗人郭小川、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著名电影演员李仁堂等。

国立东北中山中学以民主革命先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全国第一所国立中学,于1934年3月26日创建于北平。学校在“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险恶形势下不得不撤离北平,辗转流亡江苏、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

观沈阳旧照有感

文/凌秀华

青砖黛瓦诉昔情,岁月修㾗几代更。 亦叹炎凉怀故去,曾吟爱恨唤新生。 倾听沈水千年咏,喜看奉天一脉承。 风雨走来担重任,古城圆梦又中兴。

步韵化草观沈阳老建筑有感 文/吴刚

独吟岁月几多情,记录人间政事更。 将相王侯随古去,黎民百姓步新生。 闻说长子千斤任,目染双肩万担承。 历雨经风仍屹立,欣逢盛世看中兴。

Hash:4279d1640604b5f4cc89140c7733e2e23d48d089

声明:此文由 辽宁老干部大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