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嵩洛访碑图》中的历史建筑记忆

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市,号称中岳有三千余年。保存有东汉、北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时期的不同建筑或建筑群八百多座。悠久的历史嵩山赢得了尊崇的社会地位,历代帝王、官员、文人的纷至踏访,为嵩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清嘉庆元年(1796),“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来到河南登封嵩山访碑,其间作册页《嵩洛访碑图》,共24帧。

黄易像

其中有关嵩山的访碑图共10帧,为后人探寻嵩山金石文物的文化、历史价值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也为研究嵩山历史建筑留下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名分别是《轘辕》《少林寺》《少室石阙》《嵩阳书院》《开母石阙》《中岳庙》《石淙》《会善寺》《嵩岳寺》《缑山》。

《轘辕》

《少室石阙》

《开母石阙》

《石淙》

《嵩岳寺》

少林寺

嵩阳书院

《中岳庙》

《会善寺》

《缑山》

其中,除《石淙》一图中无建筑外,其他9幅中画有22处单体古建筑或古建筑群。

寺庙书院建筑为主体、道路村落为陪衬、访碑人物为点缀、山峰为远景,如此搭配,一幅幅凸现生机盎然的《嵩洛访碑图》跃然纸间,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近三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的实物例证。

《轘辕》图

两山壑口处的建筑即是“古轘辕关楼”;轘辕古道中间的房屋是“轘辕关茶庵”;轘辕古道中行走的一行数人,就是访碑人,坐轿者乃是学者黄易。

《轘辕》局部之“轘辕关楼”

《轘辕》局部之“轘辕关茶庵”

关隘建筑

《轘辕》图中的主体建筑“轘辕关楼”,原为控守要塞。地处嵩山太室山与少室山衔接处的壑口,传说为远古时大禹治水时所开凿而成,因地势险要,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来去复还,故称轘辕。

公用建筑

《轘辕》图中的“轘辕关茶庵”位于偃师参驾店村与轘辕关楼之间山间古道中间的路旁,面临对官道,背临悬崖沟壑,地势局促,图中显示茶庵为一座三开间房屋,现存是四座房屋组成的一组小四合院,均是用山石券砌而成的窑洞式建筑,碑碣文字记载创建于明末清初。

《少林寺》图

图中是少林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

宗教建筑

少林寺建筑群就是今天的少林寺常住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寺内现存明、清建筑三十余座一百余间,每座建筑都承载着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成为中国在海外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少林寺》局部之“少林寺建筑群”

《少室石阙》图

黄易在近距离观赏汉代少室阙的文字、图案;画中少室阙“四阿”式屋顶清晰可见;路旁轿夫在小憩,等候黄易回来。

礼制建筑+宗教建筑

历代帝王在嵩山为祭祀、封禅、尊崇先贤而修建礼制建筑。此套册页中有始建于东汉安帝年间的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统称“中岳汉三阙”。

《少室石阙》局部之黄易关碑场景

《嵩阳书院》图

图中内容有三部分:首先是嵩阳书院大门、先圣殿、讲堂、藏书楼等建筑;其次是西汉武帝刘彻赐封的大将军柏、二将军柏;最后是大唐碑等文物名胜,这些文物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到此览胜访古。

教育建筑

经认定《嵩阳书院》图中有26 座教育建筑,分别是讲学建筑、藏书建筑、祭祀建筑、学舍建筑、庖湢建筑等。

《嵩阳书院》局部之教育建筑群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宋代(960—1279)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是程朱理学的策源地和传播中心。其规划布局和实物留存独具特色,对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义。

《开母石阙》图

开母石阙即汉代启母阙,阙顶“四阿”式屋顶保存完好;阙后启母石,南北呼应;启母阙左侧的院落是崇福宫,司马光《资治通鉴》第9 至21 卷就是在此编纂成书的。

礼制建筑+宗教建筑

崇福宫是北宋专为真宗皇帝祝禧和祈求福佑的场所,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等二十余人在此做过提举、管勾诸官。宫内现存明清以后建筑九座。

《开母石阙》局部之崇福宫

《中岳庙》图

汉代太室阙、中岳庙建筑群、东西天中街传统村落、文峰塔、黄盖峰与黄盖亭、中岳庙公馆和议事厅等历史建筑尽显画中。

公用建筑

“中岳庙公馆”位于岳庙前西南侧,图中显示由数座建筑组合而成。

“中岳庙议事厅”位于中岳庙村西天中街西南,仅一座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五架椽,硬山式小灰瓦覆顶,出前廊,明间辟板门,两次间、稍间均辟圆形窗。该建筑是古时中岳庙天中街村商议承办庙会、演唱社戏和公议其他事项的地方。

传统村落建筑

中岳庙村居民拥有耕种、商业服务、祭祀、承办庙会等多种功能。画中显现的天中街呈东西走向,以中岳庙大门天中阁为中心,阁东是东天中街、阁西是西天中街,与今天的天中街一模一样,只不过居民人数和房屋比过去增加了不少。

《中岳庙》局部之中岳庙建筑群

礼制建筑

中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中岳嵩山的神庙,春秋战国时已有建筑出现。现存建筑是清乾隆年间依照《清工部工程做法》的标准和要求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商用建筑

图中天中街两侧皆为商用建筑。用途有饭馆、药铺、出售碑碣拓片、旅社、生活百货、烧香用品等店铺。其布局大都是前商后宅,即前院作商铺后院作居住的宅院。

《会善寺》图

会善寺建筑群、唐净藏禅师塔、东魏中岳嵩阳寺造像碑、倒卧菜地的唐道安禅师碑、寺东塔林和会善寺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林,使这座千年古刹显得更加寂静与幽深。

科技建筑

《会善寺》图中的“净藏禅师塔”,始建于唐天宝五年(746),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八角仿木亭式建筑实例,塔体表现出典型的唐代亭式建筑的特征。

《会善寺》局部之“净藏禅师塔”

宗教建筑

会善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寺内现存元、明、清时期建筑九座,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出家修行之所。

《会善寺》局部之会善寺建筑群

《嵩岳寺》图

嵩山山坳中的嵩岳寺建筑群、承天宫建筑群、嵩阳书院建筑群和嵩阳书院村共处一幅画中,与雄峻的中岳嵩山相得益彰,完美和谐。

传统村落建筑

嵩阳书院村的居民主要是为了耕种书院“学田”而慢慢形成的聚落。黄易《嵩岳寺》画中显现嵩阳书院前为双溪河,河之南沿偏东稍许,有一片繁茂的树林,林旁农舍簇簇,其地望和今天嵩阳书院村颇为吻合。

《嵩岳寺》局部之传统村落

宗教建筑

嵩岳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520—525),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筒体建筑。该塔造型是中国建筑艺术西域建筑艺术交流结合的完美见证,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嵩岳寺》局部之嵩岳寺

《缑山》图

缑山位于嵩山西麓,山巅升仙太子庙是为纪念西周灵王的儿子王子晋嵩山修道成仙而建。庙旁清乾隆皇帝御碑亭及御碑引人注目。

《缑山》局部之升仙太子庙建筑群

《嵩洛访碑图》中的嵩山历史建筑蕴含了诸多文化元素,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建筑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图中涉及的东汉、北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在二百多年前的清嘉庆元年,这些建筑的现状瞬间在黄易笔下以图画的形式保留下来。画中直接反映出的建筑环境、建筑布局、建筑特征等诸多文化信息,多是用文字无法描述出来的。

其次,为已消失的建筑提供了历史依据。成为研究古代嵩山建筑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

最后,具有方志的学术价值。根据黄易的《嵩洛访碑图》,再结合黄易写的访碑日记,能准确厘清碑碣与建筑、建筑与古树、建筑与道路、河流与建筑、嵩山与建筑的原始环境关系。

这套册页虽属山水画系,但意图不在描绘嵩山风景名胜的秀丽和神奥,而在于突出文物建筑或古碑石的保存现状。

这与黄易并非专职画家,作画只是记录访碑的过程有很大关系,其画技和内容虽无刻意创新意识,却在无意中保留了嵩山历史建筑及其环境的真实现状,留下了无可替代的文献资料。

本文改编自《中国美术》2018年第2期

作者:宫嵩涛

《黄易<嵩洛访碑图>中的嵩山历史建筑》

- END -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Hash:5386062cac578f93eb01710f6999a1046db62c4d

声明:此文由 人民美术出版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