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才是扬州最大型的商业综合体

真正的扬州人,都知道自己城市的拳头特产从来都不在东关街,而在扬州大学

而真正的外地吃货,都知道羡慕天天能吃到扬大校产食品的扬州人。

图/扬州大学公众号

扬大酸奶/牛奶

扬州大学,貌似应该在扬州,但实际上却不是。

真实情况是, 扬州,在扬州大学里。

这所人送外号“纵贯线”的学校,以华丽丽的八个校区横跨了大半个扬州城。

就连想去瘦西湖边吃个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狮子头,你都得先从扬大的招牌下走进去 图/大众点评@arkaliya

因而,无数个考入扬大的孩子,从入学那天起便注定天各一方;唯有彼此相同的那份“扬代”副业,冥冥之中维系着他们的校友身份。

没有人能准确统计出扬大新生自报到算起,到受亲朋之托,代购第一提扬大酸奶回老家之间的时长。

图/微博@有竹蜻蜓哦

因为这取决于他大一上学期究竟准备在中秋、国庆还是春节回家。

从扬大走出来的酸奶和牛奶,近年来拜互联网所赐,名气渐长。在大众点评搜索扬州大学,你会发现数百条评论中,无论原po的文字在讲哪方面的话题,图片却总少不了一张扬大酸奶的身影。

但其实,扬大酸奶并不是什么跟风推出的网红“周边儿”。几十年来,几代扬州人都是在扬大奶制品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扬州小区楼道墙面上的扬大奶箱。照片虽然模糊,却依然挡不住笔者想拨打电话咨询异地购买的冲动 图/微博@什令xkA

你甚至很难听到当地人像一些外地消费者那样,说出一些有关某些全国性著名奶企的抱怨。对于他们来说,其他牌子不是买不到, 而是根本没有必要买。

而如果你有一个本科考到了扬大的铁子,你会发现你们的友情也将渐渐被扬大奶品 维系见证。只不过就算每逢年节你都能收到一箱,四年下来可能仍不能把所有味道都尝过一遍。

只是扬大奶制品的一小部分口味

图/微博@李多鱼鱼鱼鱼

听说扬大校园里,还流传着一条检验一位看似友善的学长实际是否靠谱的法则:那就是看他会不会提醒你,买酸奶不要在校内的教育超市,而要去文汇路东门外价格更实惠的那家鲜奶站。

图/大众点评网@嘚儿_驾

多年之后,当年就读过扬大的人们可能连校园卡的模样都记不起来了,但却不会忘记自己最后一次刷卡时买下的东西——毕业典礼那天,全班人拥着走向食堂,将卡里所有无处安放的余额都拿去换了扬大酸奶。

图/扬州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扬大面点

说不好到底是早茶文化浸润下的扬州给了扬大以面点工艺上的基因传承,还是扬大对扬州平民化的白案技巧进行了学院风的实践,总而言之,各类“扬大制造”的面食点心,一直是扬大学子 胃里的朱砂痣。

图/扬州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一玻璃瓶扬大酸奶,配一个包装深谙“平淡是真”奥义的 扬大荷花面包,是曾经陪伴过扬州小孩很多个早晨的美味早餐,也被认为是“扬大式人生”早期阶段的代表之一(误。

而前两年曾经霸屏微商朋友圈的 黑米面包,也其实早就已经是扬大人司空见惯的常规款,成就过一个又一个从寝室到教室全程只需五分钟的“早课踩点王”。

嗑扬大牌“面包+酸奶”这对CP的不止学生和市民,连扬大自己也深感自豪。

某种语境下,他们甚至拥有了学校吉祥物一般的象征意义,在扬大多次的校庆宣传中以各种形式闪亮登场。

扬大校庆歌曲中的扬大小苹果酸奶和黑米面包

扬大学生甚至可以在母校校庆时,拥有一款本校酸奶头像

另一方面,在这座自古讲究饮食的文化名城,当地包子的美味程度向来在游客中被传得神乎其神。

而懂行的本地人却只会冷眼瞄一眼那些老字号茶社门口排出的大长队伍,就近走进一家扬州大学的食堂。

据说扬大每天光是用在 包子制作上的面粉就有400斤左右。然而在掰开包子的那一瞬间,你还是会禁不住猜测,用在包子馅儿上的原料重量会不会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图/微博@糖醋热带鱼

再好吃的东西,连续吃上很多顿也会对人类的精神造成创伤。反之,如果有一种食物能够让人心甘情愿地这样做,便足以说明它的品质。

扬大农产

扬大蜂蜜,简称扬蜜。是被誉为 “扬大三宝”的“酸奶、蜂蜜、黑米面包”中的另一位主角,扬大招生广告中的常客。

扬州人爱甜,而一滴扬大蜂蜜便能让远离家乡万里的扬州游子梦回故乡。那丝慢慢滑过喉头的浓稠甜蜜,如滚滚扬子江水一般,驱散他们思乡的苦楚。

图/微博@好幸运一女的哇

扬大蜂蜜是扬大实验蜂场的成果,带着终结扬州人对食品安全忧虑的使命而来;

连蜂场的桶都被有想法的家居达人搬到了家中,以它那粗放敦厚的外型,在客厅里构建出一片使人心安的立体绿洲

图/微博@Gaku古樂

当然,鱼米之乡的人民不可能只满足于单一的味觉体验,正如鱼米之乡的大学不可能放弃穷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种可能。

扬大农学院是扬大的王牌专业之一,江湖盛传院内 牛羊遍地(×)、稻草丰美(√)。农院那片位于市中心的试验田,是桃源传说的水乡新演绎,是让水泥森林里待到灵魂麻木的都市人羡慕的高校原野牧歌。

图/扬州大学公众号

玉米、番薯、蚕豆……只要你在农学院所在的文汇路校区晃悠得足够勤,你就能抢在更多的同城市民之前,买到属于你的那份扬大自种的农产品

图/扬州大学公众号

笑容青涩腼腆的农院学生,把那袋从种植到收割都由自己一手包办的玉米递到那位纵横菜场五十年的阿婆手里时,脸上甚至还带着几道实验田里的泥土印记。

图/扬州大学公众号

至于价格,也是良心到让人顿悟——原来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受着那些所谓优质生鲜电商的价格PUA。

哇的一下,眼泪从嘴角流了出来

图/扬州大学农学院团委公众号

不断推陈出新的扬大特产远不止这些,或许有一天,上文所提也会被它们的后浪超越。

就好像六七年前横空出世举校震惊的 扬大袜子,后来也化身为被一届届学生传诵的传奇,以另一种令人怀念的形式,永远活在了与扬大有关的记忆之中。

图/微博@扬州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或许,

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

只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不够的,

它还应该用实际行动诠释

农业商业轻工业,业业精通’。”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封面酸奶图/微博@漏漏漏呀_llllleah

你还知道哪些

由大学出品的优秀特产?

You May Also Like

Hash:538d4c124f8485c616dfd3a0bfbb5c9a98a43c09

声明:此文由 时尚旅游NG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