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笔下,兴安如此多姿

在众多到过兴安的古代人物中,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个。倒不是他有多出名,而是他是史载中,唯一怀着旅游考察目的到达兴安的。

明崇祯十年四月初八(西元1637年5月31日),正直清明时节梅雨季节,徐霞客和他的朋友静闻和尚带着仆人,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在全州登岸,开始了为期67天对桂林地貌及风土人情的考察。在桂林期间,他攀登的山不下百座,探的岩洞超过50个(具体数字我们已经很难统计),记录了五万多字于《粤西日记》中,内容林林总总,包括地理、人文、动植物学等等。

而徐霞客在兴安的时间是七天,在这七天中,他记载下了许许多多到现在仍是在兴安非玩不可的景点

四个字,徐霞客记录下了灵渠的繁荣

农历四月,正是南方梅雨季节时,从全州取道真宝顶下来,徐霞客终于来到了古城兴安。

明朝时代的兴安,正是最繁华的时候。彼时正值明末,朝廷乱作一团,无暇管理国家,南方的资本主义正在悄然萌芽,民间的工业、贸易有声有色,作为岭南的集贸中心,灵渠自然也不甘落后,成了广西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徐霞客乘船从湘江,路经灵渠,进入兴安县城时,已是华灯初上,店铺早早就关了门,与路途传说中的兴安繁华之城完全不同,这不免让他大失所望。待第二天起来时,才发现灵渠上到处都是货船。在震惊之中,徐霞客用四个字记录下了当时的灵渠盛景:巨舫鳞次。

“巨舫鳞次”,意思是:高大的船像鱼鳞一样,排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灵渠上那一派的浮华景象足以呈现到我们面前,可以想象的是,明朝时候的兴安贸易到底是如何的火热。

爬上状元峰,霞客错过了漠川江

观赏了灵渠,徐霞客继续溯湘江而上。为了寻找湘江之源,他爬上了兴安东南边最高的山——状元峰。登高望远,在状元峰之巅“西瞰湘源,东瞰麻川(漠川江当时的叫法)”,“南俯小金峰,北俯锦霄坳岭”,弄清了这里的地理形势,并随后继续沿着湘江,进入海洋山脉,找到了湘江的主流。

根据《粤西日记》的记载,徐霞客从状元峰下来后,就到了漠川江的五里峡,只见这里“崇山逼夹”,“溪声甚厉”,然后就沿江而下,回到兴安城去了。

就在这里,徐霞客虽然没错过漠川江,却错过了漠川江的美丽。

如今的五里峡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水库。当地人介绍说,这是漓江补水工程的一个项目,将漠川江围成一个五千米长的水库。可惜来到这里时已经是11月份,由于今年要修建除险加固工程,五里峡水库里的水已经排干,只剩下小河涓涓流水,还有昔日水库在山腰上留下的印记。而在丰水期,这里是一个水深超过十米的巨大水库,被旁边的高山包围起来,从五里峡一直延伸到漠川镇,形成一条巨大的峡谷,加上山上茂密的树林,犹如如同李白笔下描述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非常宏伟大气。

根据当地的传说,当年秦始皇建设灵渠时,曾动用三万军队。但灵渠修建完成后,这些人并没再回到中原,而是逆漠川江而上,进入深山中,脱下戎装,从此为民,也因此,这里的许多村庄的族谱中标明着祖籍来自于山西……

沿着五里峡逆江而上,我们才发现漠川江的美丽居然如此的别样不同——小河静静地流淌在山谷之间,被人称之为小三峡;所经之处山上遍布大量的银杏树,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沿河尽是屋顶错落别致的古民居,民风淳朴古风存,而险峻山与平原的结合又让人想起了西藏……这些巧妙的组合,不知徐霞客若是能逆漠川江而上看到此情此景,又当如何想呢?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为徐霞客过早地返回而感到可惜。

寻找湘江之源

作为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兴安的日子里,最关心的还是寻找湘江之源。他沿湘江上溯,爬上了海洋山,在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找到了湘江的源头。

但几百年后,湘江源到达在哪里,却成了科学界的一段争议。

早在两千年前秦始皇修建灵渠之时,人们就基本认定,位于广西兴安县白石乡的海洋山上。湘江在此发源,然后入海洋河,最终流入湘江。

但2011年,湖南水利厅发文认定:湘江源头在湖南省永州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岭南麓,下游为潇水,最终与海洋河在永州汇合。理由是:从蓝山县湘江源头计算,湘江干流全长948公里,比原来长了92公里;湘江流域面积94721平方公里,比原来大了61平方公里。

但争论还在继续,有人认为,海洋河到了兴安就更名为湘江,如以潇水为湘江之源,那兴安到永州段的湘江应该叫什么?

当然,这不过是一段题外话。只是不知徐霞客若泉下有知,自己当年千辛万苦探寻到的湘江之源错了,不知心里会作何感想。

路过江村,徐霞客喝了一口水

探访完灵渠和漓江源,徐霞客继续向桂林出发。经过了两天昼夜不停地赶路,来到了一个叫张村(徐霞客笔误,实为樟村)的地方。

樟村是历史名称,因古时有巨樟立于村外,三五成林,颇为壮观,故称为樟村。村东边有湘水之源的海洋河流过,河边桂木亦成林,鸟语花香,常有人在树下休憩。每逢中秋,村人多摘桂花,放于圆簸箕之中简单晾晒,以做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糕之用,又因临近古东街,久之以成桂香坊,贩于市。故此,江村古称为樟村桂香坊。数百年来,江村都以花香而颇有名头。

不知从何时开始,樟村改名为江村。村里有古宅子巷、亦有飞檐翘角古窗青瓦的古民房,古房坐落有序,户外银杏巨木三五结伴而立。村边有方石垒建的古井一口,长宽一丈,并修沟引水而出,水中常有鱼,井四周种石榴桂树,甚为壮观;东头建有古学堂一座,育四方学童;东南方筑有古堰一座,历经风霜,却依旧可灌千亩良田。清、民时期,村北多瓦窑、砖窑和石灰窑,贩于古东街。当时,古村之盛,可窥一二。

走到江村的徐霞客,口干舌燥,在村里老人的指示下,到村西的泉水喝了一口,觉得清爽无比,甘甜生津,连声赞叹。当地人后来将此泉命名为“霞客泉”。

现在的江村,已经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生态度假村。百亩花园格桑花桃花、葵花、油菜花等各种花卉,一年四季吸引着游客到来采风。而村民则自发地建起了农村生态农庄,用“霞客泉”的泉水,做出各种各样的当地美食,如高尚油茶、炖白果老鸭汤、煮清水鱼等,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张名片

这也是徐霞客为后世的旅游事业记了一功。

Hash:1eb275452be14da4e5d438670c21f5993ac4f19b

声明:此文由 贺州市旅游协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