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后人跨越千山万水祭扫——千里赴柳祭英烈

69年前,南阳英雄牺牲于广西柳州,从此跟家乡断了音信;69年后,英烈后人跨越千山万水祭扫——千里赴柳祭英烈

4月3日,农历二月廿二,清明节前一日,大江南北沉浸在全民感恩、寄托哀思中。

下午4时16分,在广西柳州烈士陵园,李国军祭奠过后,与在社旗下洼家里的大姐视频通话,“这就是爷爷的墓碑——”话一出口,他喉头抖动起来,右手抹着额头和双眼,大颗大颗的汗水夹杂泪水摔碎在墓碑前的地上。电话那头,姐姐也泣不成声。

赭色墓碑上赫然刻着“李金斗烈士”,被金色五角星照耀着。

这是一次穿越半个多世纪的祭奠,这是跨越千山万水的纪念。4月2日,李国军凌晨坐汽车出发,再乘高铁倒3次车,辗转1270余公里,历时15个小时,夜色中抵达柳州。

这是烈士李金斗牺牲69年后来自家乡的第一次祭扫。柳州人说,英雄,从未离开!南阳人说,亲人,从未忘怀!

王山——羊角山——西山

李金斗:英雄,柳州人民从未忘记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百姓命运跌宕于时代洪流之中。

那一年,李金斗入了伍。哥哥当家,弟弟哑巴,排行老二的李金斗含泪离开家乡,辞别家乡的霸王山。那时,妻子刚产下一子。

李家住在社旗、方城两县交界处霸王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

半个多世纪,家人一直没弄清李金斗的部队番号。“生卒年月不详”,但碑刻的番号很清晰:“四六0团二营五连”。资料显示,460团的前身是辽南独立第2师第4团,1948年11月随所在师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为第154师第460团。

“老英雄应该是受伤牺牲在医院的。”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科科长蒙杏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60团南下广西,主要参加位于柳州南方钦州剿匪战役,没有在柳州战斗的记录。这一点,记者在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科那里也得到了证实。

据蒙杏忠介绍,1952年,李金斗牺牲后被葬在大龙潭羊角山公墓,部队为他树了立式墓碑。那里,距离158医院不远,集中的是重伤不愈的战士。1995年,柳州市将公墓迁移西山,也就是如今的烈士陵园所在地,位于柳江右岸,群山环绕。

这里安葬着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烈士461人。李金斗烈士被安放在第二排32号,被杜鹃花团团簇拥着。英雄血染杜鹃红,此花被誉为“英雄之花”。

离开家乡的霸王山,从北一直战到南,长眠于柳州大地。过去70年里,柳州人民一直把他们当亲人、恩人来祭奠。“家人没来时,我们年年祭扫。”柳州市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斌杰介绍,英雄为国为民,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感念他们!

陌陂河——白河——柳江

李国军:祭奠,怀揣家乡一抔土

任岁月流转,亲情永不断。

2019年,随着柳州在全国范围寻找烈士亲属,社旗县委宣传部和下洼镇积极联络,顺利地找到了李金斗的亲属。

李金斗墓碑书写的老家是“河南方城县九殿乡蚂蚁沟”,其实是当下的社旗县下洼镇山口村马义组。九殿乡实际上是酒店乡,1965年从方城县划归新建的社旗县,属下洼镇管辖。

原打算2020年清明的祭扫,被汹涌的新冠疫情一推再推。

73年一瞬间,烈士李金斗儿子李广玉,如今已是古稀。去年4月,李广玉因患脑血栓卧床不起,只好把去柳州祭奠的重任交给儿子李国军。

出发的日子定在4月2日。前一天午饭时分,李国军大姐李国勤带着子侄们登上霸王山,用袋子装了一包黄土,用瓶子装了一瓶泉水,那眼清泉是陌陂河的源头。她对着镜头说:“让爷爷‘闻一下’家乡的泥土气息,让他在九泉之下能感受到我们晚辈的一点心意。”

2日凌晨5时30分,下洼镇高速入口处,镇民政所长郭荣华跟李国军等亲属准时集合,7时左右进入南阳东站候车厅。8时38分,祭扫团登上开往汉口的高铁,12时19分换乘动车至武汉站,13时29分乘坐高铁奔赴柳州,19时37分到站。步入住处,已是20时30分。

一路上,李国军几乎没说话,一直眺望窗外,只在武汉站吃了一盒桶面。

光阴流失,带走了太多的人与事。过去的42年里,父亲从未在李国军面前提起过“英雄爷爷”。这两天,李国军得知,其实父亲打小也不知道“这个爹”。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奶奶改嫁方城后,父亲跟着三叔,带着两个姑姑和一个弟弟艰难度日。

去年至今,李广玉老两口双双患重病。幸好,社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下洼镇镇政府为他们落实了烈属待遇,并办理了农村低保。

4月3日,李国军与柳州市军人退役事务局约定下午两点半去祭扫。走近爷爷墓碑时,他遇到柳州市文笔小学三年级女生韦雨菲拿着一束菊花向李金斗烈士默哀。

送走小女孩,李国军蹲下身子,倒出家乡带来的泉水,用粗粝的大手把爷爷墓碑擦了又擦,接着排好一束沉香、两根红烛、三个供香馍,奠酒、鞠躬、洒土。在河南、广西两地媒体记者前,李国军强忍着没让泪水涌出,额头三道皱纹里沁满汗珠,两鬓粗筋暴起。

等记者散去,李国军放松了许多,点了两根烟,一根放在墓前,另一根吣在自己嘴里,大口大口吸了起来,不时低头呢喃着什么……脊背上,汗水已将他的羊毛衫湿透了一遍,又一遍。

儿子——孙子——重孙子

李氏后人:传承,保家卫国要当兵

一步几回头,李国军最后一次转身对爷爷说的是:“明年,我还来,带着家人来!”

返程途中,电话那头,李广玉哀叹着“难得去(柳州)一趟”,让儿子李国军打听一下“能不能把坟迁回老家”。等到否定答复,李广玉连连说“那就算啦”。

李广玉年轻时是木匠。靠着这个手艺,他12岁起“自己养活弟弟妹妹”,成家后“养活3个闺女和一个儿子”,日子苦得睁不开眼。

李国军跟着父亲也学过。凭着木匠的手艺,李国军最终在平顶山定居下来收旧家具,修修补补再卖出去赚差价。日子越过越红火,他把两个儿子都带到平顶山读书

与英雄爷爷相比,李国军总觉得自己活得太平淡:中学毕业,外出打工,老婆孩子热炕头。作为英烈后人,他把爷爷当作自己人生的镜子,“活着总有要给后人留下点啥,不能辱没了先人”。

李国军大儿子李政今年19岁,在郑州上技校,学机电专业。从去年听说曾祖父是战斗英雄,李政便萌生了去当兵的念头,得到了李国军的双手赞成,“好汉子理当保家卫国,驰骋沙场”。

缅怀英烈,崇尚英雄。说起此次千里祭扫,社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冯泊表示,这是当下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将用本土英雄教育身边人,激励后人,奋勇前进

青山不老,英雄永在。对于下洼镇唯一的英烈李金斗,下洼镇党委书记杨晗说,他们倍感光荣,更要倍加珍惜。

全媒体记者贾林伟

编辑:冯长顺

审核:李萍

终审:柏伴雪

Hash:117148f1f8fff8b47c9cb7054d5df12658c7b8ed

声明:此文由 南阳日报直播南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