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山(自然景观~名泉三)

自然景观(名泉三)

如醴泉 位于慈祥观西北。泉口以石砌成,深2米,常年不涸。清代慈祥观道人在泉附近建遁颐庵,重修此泉,常用此泉水泡茶待客,其味醇美如甜酒,故名醴泉。有诗写道:“活水澄清傍水庵,烹茶细饮有余甘。先时浚甏名如醴,可比当年紫石潭”。

洪谷泉 位于中麓洪谷口,由王八盖峰深部流出,汇合若干泉水,至洪谷口形成泉流。夏秋之季,清澈如镜,有白鳔鱼畅游

老龙潭 位于五龙宫南谷中。潭为两石壁相依而形成,长约3米,宽2米,夏凉刺骨,冬不结冰。泉顺溪流下,经过五龙宫门前,故名老龙潭。道人称其为龙潭溪水。

莲花双井 位于仙人台北双泉观遗址南。二井相距2.7米,《千华山志》称二井为莲花双井。左、右井均深3米余,用石旋砌而成,为古朝阳寺僧人饮用井。水味一甜一苦,历试不爽。

扳倒古井 位于大安寺通明峰西峭壁上。直径0.4米,呈椭圆状,深1.5米,口小肚大,如一个放倒的小口大肚罐子。口朝上为井,此井口朝南,所以俗称扳倒井。井水常年溢满,欲流不流,为千山一奇观。传说,唐朝大将薛仁贵曾骑宝马跃上悬崖,下马一看,井口小,水深,马嘴难饮,他便扳住井口一叫力,将井扳倒,水面接近井口,马喝到水。“悬崖饮马”之说由此而来,“扳倒井”之名也由此而来。有诗写道:“琳琅井凿最高峰,饮马谁留世外踪。上界岂容凡骨到,奔泉只合有神龙”。扳倒井上下峭壁上有两处古庵遗址,想必古庵僧人便食用此井水。

雷庵古井 位于仙人台东南溪水边。井在一石下,深不足1米。相传,元代高僧雪庵曾饮此井水,故名雪庵井。其北有辽金时期古庙遗址。

龙潭 位于香岩寺东北壑谷。昔日源头活水,层出不穷,积碧湛清,深不可测,称为龙潭。今潭被山洪冲毁,只见上游清水下流,潺潺作响,已不见深潭碧水。

(文出至网络《千山志》,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Hash:1271e79e278a8416ee1e34338a3fa730055b0ae4

声明:此文由 鞍山纵横户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