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好地方!古村 古院 古镇 古寨!看不尽的风情,赏不尽的沧桑!北京周边玩的太多而你知道的太少…

旅途

人人都有一个古城梦,梦里撑一把伞,走在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上。你或许会说这样的梦要去江南或是丽江去寻找,其实,北京周边,也有这样的梦。且这样的梦,别有一番风韵。

于家石头村

成于明朝成化年间,由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家族兴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全村六街七巷十八胡同,均以青石铺就,誉为“民俗瑰宝”、“石头建筑的伟大奇观”,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九成以上村民都姓于,多为于谦后裔。

于家村家家都是石头四合院,房屋全由石头砌成,连上房的梯子都是。石头,仿佛就是于家村的灵魂和生命。来来到这里,仿佛走进一座石头王国。而在这石头王国中,有这几处地方堪称精典。

于氏宗祠

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四合院,正房祠堂的门首悬挂“僾见忾闻”金字匾额,祠堂供奉于有道神龛,他就是于谦的长孙。

据村里人讲,自古以来于氏子孙就有回乡祭祖的传统。过去,每到春节必定祭祖,年年如此。传说清代还曾有十二秀才顶带花翎,锣鼓喧天回乡祭祖。

清凉阁

又称“神仙阁”,坐落村东口,是石头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村子过去的东大门。清凉阁上面两层皆为庙宇,最上层是玉皇庙顶,供玉皇大帝。第二层分四室:东室供尧、舜、禹;南室供刘、关、张;北室供阎罗王;西室供送子观音、癍疹娘娘和眼光娘娘。

此阁还有个传说,当年建阁,村中大力士于喜春立志凭一己之力修建,可惜他用了十余年建成了一、二层,因伤而死,后来他的侄子于朝兴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出资修成了第三层,也是目前阁的最高一层,并在阁底刻了碑文记录于喜春的遗言:“万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筑其实难。二十五年完下节,思量何日得周全。”

此阁有三奇:一奇是没有根基,直接建在一块大石头之上;二奇是阁的底层纯用石头干砌而成,无任何泥灰胶土连接固定,但坚固无比,历经数百年岿然不动;三奇是阁墙上有数块重达数吨的大石块,非人力做能撼动,无人知道它如何砌至墙上的。

而到了今天,清凉阁又添了一奇:阁底层的那些大石头由于长年的紧紧相压,竟然“长”到一起了。

四合楼院

于家石头村的特色建筑——“四合楼院”。它是上砖下石的建筑物,始建于明末。当年也是大户人家的宅第。

石头博物馆

其实,整座石头村就是一座浩大的博物馆,走在村落的青石巷里,随处可见古石器、古农具和古用具。

村落重要地方还有石碑记事,其中,有两块石碑最著名,一块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整饬村规》碑,一块是清朝乾隆年间为规范村民用水而立的《柳池禁约》碑。

古戏楼

石头村有6座戏台,如果去的时间凑巧,还可以看到村子里的戏曲表演。

村里有个传承了百年的乡土剧团,村民们平时自编自演,逢年过节都要争相上台演出。

交通石家庄西王客运站乘坐发往井陉的客车,在井陉县城微水站每天有8班发往于家村的班车;石家庄火车北站每天上午7点、8点有发往井陉县城的火车,火车是绿皮车哦!

门票:20元

天长古镇

天长古镇始于宋代,依山傍水,静守太行数百年。这里有明清时期的城垣,有230多年历史的皆山书院,有完好的四合院,还有清风明月吹不散的历史烟云……

家庭

南街有一片连绵的建筑,精细、考究、飞檐斗拱,气派非凡。这就是王家庭院,原为井陉县头号地主兼资本家,日伪时期县长王景岳的住宅。

宅院始建于明朝末年,经清、民国的扩建,有了今天的规模。

翁城

天长古城的正门是临河的南翁城,它是三个瓮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

明朝时城南吴家垴村、霍家庄村常有响马出没,当时的知县罗懋汤命下属将东面的宁河门关闭。

后来,在城南开了一座城门,并将瓮城内朝南的大门命名为“文明门”。外门城门上镶有明代天启年间题刻的“会源门”三个大字的青石门匾。

孔庙

保存完好的孔庙,规制完整。

交通:自驾可沿G307向西到井陉县城微水后继续前行,沿于家村(有路标)的方向直行即可;或上石太高速在天长镇下高速。

门票:免费

邯郸刘家寨

在邯郸涉县偏城村中心,有一座古老的村寨,它的诞生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传说当时有一个姓刘的人家,世代为官,他们从山西迁到这里,繁衍生息,渐成旺族。

后来,刘家将四周以石筑城,设有东南北三门,称为“永安寨”,因地处偏僻,又名“偏城”。因原主人姓刘,人们便常称“刘家寨”。

刘家寨现存建筑大都为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全部是砖石土木结构,寨内有七门圪廊、四十八个分院,其中“将军第”、“进士府”最值得一逛。

偏城县县委曾于1938年至1946年进驻进士府。村寨四周也用石头筑成高达10米的寨墙,是北方少有的寨子式建筑。

刘家石刻

行走在刘家寨的各条街道和各个院落内,随处可见捶布石、志石(练武用的石头)、磨盘、石狮子等石刻,这些石刻彰显了刘家的家魂。

交通:涉县乘开往偏城镇的班车可达。

门票:免费(仅供参考)

涉县王金庄

它比广府古城只“小”了100年,是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它的诞生源于一次战争,晋顷公十二年,邯郸被秦兵围困,赵简子退守晋阳。大军退到涉县后,他发现王金庄一带山高路险,易守难攻,便在此屯兵蓄锐。待时机成熟后,从王金庄出兵,一举将邯郸夺回,为赵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今天王金庄村东南的康岩寨、村北的曹家寨、村后的李家寨、刘家寨,曾是春秋战国时赵简子屯兵时所建的烽火台

到了元末明初,又有王姓从山西洪洞迁来,接着曹、李、刘等姓先后迁来同住。渐渐形成今天的村落格局。

走进这里,就像是走进了一座“石头世界”,石街石巷、石房石院、石碾石磨、石桌石凳随处可见,与于家石头村不相上下。

王金庄号称“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当年更是“吃水比油贵,吃粮更发愁”的地方。严酷的生存条件从某种程度来讲也保存了许多古老时光的印记。村落民居大多保存着明清石头房特色,村中石板街经历代扩建,最长达2公里多。

石头梯田

或许你见过元阳梯田那种曲线般的柔美,也见过壮阔的龙脊梯田,而在王金庄里,还有一处“石头梯田”。它始建于1969年,村庄带头人王全有带领全村劳动力,劈山修路,劈土造田。

村民把石头在沟底砸碎,搬到陡坡上,还在五丈多高的悬崖峭壁上搬石运土,修筑“天门悬田”。今天我们看到的石头梯田,便是村民耗时7年多“垒”起来的。

交通:建议自驾。从邯郸市驾车走邯(郸)长(治)高速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涉县,沿路标行驶。

美食:上山采摘瓜果、下水摸鱼抓虾、石屋里品尝特色美食

门票:免费(参考)

邯郸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在中国的古城图谱中声名赫赫,它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600年历史,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是我们小学课本中赵州桥的所在地,所以人们也常称它水城太极城。

春秋时,广府就见于史书,真正形成城池约在魏晋时,到战国时,“脱颖而出”的毛遂得到了广府这块封地。秦灭六国,毛遂战死在滏阳河北岸,人们为其建了一座墓,便是今天的“平干八景”之一。

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逐鹿中原时,也在此建都,立“夏国”。到了明清两朝,这里成为直隶省广平府治所。

东翁城

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两扇明代城门至今保存完好,从这里还能沿马道登上古城墙,城墙之上,游目四顾,城内特色建筑尽收眼底。城外护城河碧波荡漾,风光无限。

武家大院

广府目前最大的一处清代建筑群,是武澄清、武汝清和武河清弟兄三家和其母赵太夫人一起生活的地方。

这家三兄弟被称为广郡三武,武澄清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学生遍天下;武汝清曾官至二品,为人清正;武河清,字禹襄,创立了武式太极拳,是一代太极宗师

武家还是广府首富,可谓真正的名门望族。如今,主人已去,但宅第摆设依稀能看出当年武家的富贵。

戏台,每逢节日或太夫人高兴,武家主人便请戏班子来家里唱戏。

杨露禅故居

广府不仅诞生了武式太极,同时也是杨式太极的诞生地,武家是名门望族,但杨式太极的创始人杨露禅却家境贫寒,当年,他以推车卖煤土维持生活,只在业余时练习拳脚。

据说他睡觉只睡在板凳上,这样他一翻身就会惊醒,醒后便开始练拳。就这样,他创出了杨式太极拳。目前流传最广的八十八式、四十八式以及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都源于杨式太极。

弘济桥

除了赵州桥以外,广府还有一座价值在赵州桥之上的弘济桥。它始建于隋朝,距今1400多年,为单孔双敞肩石拱桥,用青石砌筑,横跨滏阳河上。

它和赵州桥有着相同的规模和形制,却比赵州桥保存得更为完好。

明万历年间修整的栏板,上面刻着武松打虎的故事。

更神奇的是,桥面还有距今约五亿年前,奥淘纪时期的三叶虫、角石类等化石

交通:605路公交车,邯郸市汽车客运总站乘605路公交车直达,全程票价5元。

门票:通票100元(古城墙、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弘济桥、傅公纪念祠景点、武家大院和赵斌太极园)

美食:全驴宴:包括“功夫驴”驴肉火烧驴肉烩饼驴肉凉菜/热菜、驴皮菜式和卤肉香肠制品等。另外,永年酥鱼也是当地特色,缯肘瘦而不塞牙,熟烂味美,也是必尝的美味

张家口暖泉

这是一座地处塞外的江南水乡,因一道温泉而得名,一年四季温泉绕街而过。绕过元代工部尚书王敏的书院,绕过明代的西古堡城,绕过皇家敕建的华严寺,绕过大漠风沙吹不散的古老城池……

暖泉镇始于元朝,到清代已形成“三堡六巷十八庄”的规模。镇内有两处水源,一处在村中心逢源池内,池东、西角各有一石洞,人称“龙口”。另一处则是一处半亩大小的水池,池水由地下涌出,清澈见底,因其池圆如镜,水清可鉴,故名“佛镜”。

走进一扇门,打开一座城。走进暖泉镇,似乎我们走进了古老的岁月中,那里有风沙漫卷,那里有长河落日……

王敏书院

又称暖泉书院,地处“佛镜”南面,因其为元代工部尚书王敏修建而得名。

书院内还有一座魁星楼,学子们必去之地。旁边就是树龄超过一千年的“中华第一狮子柳”。

西古堡

就在暖泉镇内,是典型的“堡中堡”,始建于金代,定型于明嘉靖年间,清末时有所增建,是国内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堡之一。

岭圣寺

古堡每一个院落都不容小觑,蔚县有“八百庄堡,八百戏台”之说。古宅古寺处处皆是。

西古堡内的特色景点之一,双耳戏楼。

戏楼边就是地藏寺,又叫显圣庵,可朝拜祈福,也可登上城墙欣赏古镇美景

树花

这是暖泉镇的独特风俗,一把柳木勺,将1600度的铁水洒向天空,照破山河万朵,光彩夺目,世人誉为“火树银花不夜天”。

蔚县剪纸

走在西古堡的街道上,最常见的就是剪纸了。蔚县的剪纸名扬海内外,它起源于明代,不同于平常的剪纸,是一种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用刻刀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再用经验与娴熟的手法点染着色,才算完成。

玻璃灯塔

现代化的景点,每到夜间,灯火辉煌,灯光秀绚丽多彩,游玩好去处。

交通:北京有直达蔚县的长途汽车,票价90元/人,可在北京六里桥长途汽车站、北京北郊长途汽车站选择乘车。

门票:80元(包含暖泉书院、西古堡、农耕文化展馆、历史文化展馆);打树花表演票160元。门票和打树花表演仅在每年4月-10月初有,10月上旬-次年3月底不收门票,但部分古建筑和树花表演都会关闭。

延庆永宁

这是一座皇城专属,龙脉上的古镇!这里有许多历史传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古镇最繁华的太平街,其历史可追溯到一代女皇武则天,并因此流下了著名的民间花会老秧歌。

还有讲述昭君出塞的南关竹马,传说尉迟恭在此练兵的王家堡官帽山,那座南张庄北山上还有女将樊梨花的梳妆台……

古城内那看似寻常的巷陌,看似平凡的青瓦房屋,如果翻开它的历史,你会发现这里有永宁南胡、北聂、东赵、西池、韩半城五大家族的传说,有太平街汪精卫同学李卓云旧居的故事……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那永宁镇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玉皇阁

永宁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贞观18年,距今已1300多年了。这里和十三陵、故宫一样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可见其地位特殊!

古街

永宁古街历史悠久,永宁城位于南北交通要道,在古时候是河北、内蒙古天津等地区的商贸集散地。因此这里商旅众多,店铺林立,造就了古街的繁华。

天主教

永宁镇阜民街的永宁天主教堂始建于1873年,1900年教堂遭义和团焚毁。

1902年庚子赔款重建。教堂棚顶绘画丰富,很值得一看。

四司青龙潭

永宁四司村有古槐一株,树龄280年,树下有古井一眼,至今泉水不绝,依然可用。村南两山夹峙之中有青龙潭,上有龙王庙。庙东有一巨石,名风动石。用手轻推,巨石迎风而动。由此上山可徒步穿越至柳沟。

孔化营葵海

永宁镇孔化营村在每年的八九月间,便会成为一片金灿灿的世界,这里就是北京最大的葵海!2500亩的花儿们随阳光而动,带来初秋的气息。

永宁豆腐

在永宁自古就有“从南京到北京,要吃豆腐到永宁”的说法。永宁豆腐始于汉代,清朝时成为宫廷贡品,历史曾有过家家户户做豆腐的历史。

永宁火勺

火勺是永宁特色小吃之一,也是延庆“十大特色文化遗产”中与长城齐名的传统饮食技艺,传说,早在秦始皇年间,因修筑长城百姓常常数月不还家,延庆当地老百姓为了带足干粮而发明了火勺。

交通:德胜门乘919路公交到延庆转乘去永宁镇上磨方向的873公交车或小客车即可;也可乘S2火车在延庆站下车,转乘公交车在南菜园换乘去永宁镇上磨方向的873公交车或小客车即可。

门票:免费(参考)

一座古城,一段历史

一处有着满满时光味道的风景

一段怎么讲都讲不完的故事

这几座古城,让你转眼千年

文/图老陈

大家都在看

Hash:e88d2e49a76cc9c6e60e1c3389f48caadc2c72ab

声明:此文由 最爱大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