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县文化悠久长存,是一个不错的胜地,真美!

宁晋县河北邢台市辖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邢台市北部,行政区域面积1107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11个镇、5个乡,[1]常住人口78.14万人(2014年)。[2]县人民政府驻凤凰镇天宝东街23号。[3]

宁晋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开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洨河、滏阳河、老漳河、北澧河、泜河等11条河流汇集于此,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岩盐、地热等。[4]

宁晋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特产雪花梨鸭梨食用菌。工业形成了以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盐化工、纺织服装、生物制药、电线电缆、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有宁晋经济开发区、宁晋盐化工园区、东城工业园等经济功能区。[5]2016年,宁晋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8.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亿元。

远古时期,宁晋境域称杨地,又称杨纡。

唐尧时,属九州中的冀州

舜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冀州分为幽、并二州,杨地属并州。

夏商二代,幽州、并州合并,杨地属冀州。

周代属邢国。春秋末期归晋国。战国属赵国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国,置巨鹿郡,杨氏邑属巨鹿郡。

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杨氏县(治所杨氏城邑位于今城关)、廮陶县(治所位于杨氏城南14.5公里处),于杨氏县东北部封置禾成侯国,均属巨鹿郡;

文帝九年(前171年),废禾成侯国;神爵四年(前58年),置历乡侯国(故城在今县城东12.5公里处历城),属巨鹿郡;西汉末期,废历乡侯国。

新莽始建国二年(公元9年),杨氏县改称功陆县。

东汉,复将杨氏县、廮陶县归属冀州刺史部巨鹿郡,郡治由巨鹿(今平乡县)迁至廮陶。建安十七年(212年),廮陶县改属冀州魏郡,不久复属巨鹿郡。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廮陶县 属巨鹿郡;黄初七年(226年),巨鹿郡改为巨鹿国;太和六年(232年),国徙为郡,郡治廮陶(今宁晋南)。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废杨氏县,并入廮陶县,属冀州巨鹿国。

北魏,巨鹿郡分设为北巨鹿郡和南巨鹿郡,廮陶县属北巨鹿郡,郡治廮陶县(今宁晋南),属殷州。

永安二年(529年),置廮遥县,县治杨氏旧城(今城关),属殷州南巨鹿郡。

北齐,废廮陶县,并入廮遥县,属赵郡。

隋唐五代时期宁晋地区古地图(7张)

隋开皇六年(586年),廮遥县更名为廮陶县,属赵州赵郡。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广阿县境(今宁晋、隆尧县部分辖区)置大陆县,属赵州,县治位于今南、北鱼台村;析赵州置栾州,廮陶县属栾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栾州,并入赵州,廮陶县复属赵州;废大陆县,并入象城县(原广阿县),象城县更名为大陆县。大业三年(607年),赵州改为赵郡,廮陶县属赵郡。[6]

唐武德元年(618年),赵郡改为赵州,廮陶县属之。武德四年,赵州治所迁平棘,廮陶仍属之。天宝元年(742年),因“廮陶”谐音“应逃”不吉利,以“安宁晋福”之意更名为宁晋县,隶属赵郡(赵州)未变。[7-8]

五代,置河北路,宁晋县属河北路赵州。

宋辽西夏金时期宁晋地区古地图(2张)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赵州属河北西路,宁晋县随属之。宣和元年(1119年),赵州改为庆源府,宁晋县属之。

金天会七年(1129年),庆源府改为赵州;天德三年(1151年),赵州改称沃州,宁晋县属之。

蒙古初年,沃州复名赵州,属真定路;太宗六年(1234年),废赵州,置永安州,宁晋县属之;太宗七年(1235年),废永安州,复名赵州,宁晋县属之。

元末明初,宁晋县曾一度改称宁昌县。

明清时期宁晋地区古地图(3张)

明洪武二年(1369年),宁晋县属直隶中书省赵州。后改中书省为京师,改路为府,宁晋属京师赵州。

清初,仍属赵州。雍正二年(1742年),赵州升为赵州直隶州,宁晋县属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避宣宗名讳“旻宁”,改“宁晋”为“甯晋”。

民国二年(1913年),复名“宁晋”,为中等县,属直隶省冀南道,县衙改称县公署。

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名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除“道”行政建制,宁晋县直属河北省,县公署改称县政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宁晋县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国民党县政府南逃,宁晋县处于无政府状态;日军占领县城,扶植地方士绅组建维持会(日军急于南下,未驻扎)。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八路军东进总队占领县城,解散维持会,地方士绅推举出县长;9月,中共领导的宁晋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县城东关,宁晋县属冀南区四专署;10月,县抗日政府撤离县城,活动在孟村、薛庄、梁家庄一带,后转移到北圈里一带;11月,日军侵占县城,伪县公署成立;12月,国民党宁晋县政府(俗称流亡县政府或二政府)重新设立,府无定址,多活动在农村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析宁晋县南部置宁南县,成立宁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宁晋县属冀中区七专区(为晋察冀边区辖境),宁南县属冀南区十一专区(为晋冀鲁豫边区辖境)。

民国三十年(1941年),宁晋县与赵县元氏县连壤区组成赵元宁联合县,和宁晋县同隶冀中区七专区;宁南县仍属冀南区十一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撤销赵元宁联合县;宁晋县改属冀中区六专区,宁南县改属冀南区四专区;8月,宁晋县、宁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民主政府;9月,宁晋县城解放,宁晋县民主政府迁驻县城;10月,国民党宁晋县流亡政府成立。[9-10]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宁晋县改属冀中区十一专区;宁南县仍属冀南区四专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边区即行撤销,宁晋县、宁南县分别随冀中十一专区和冀南四专区划归华北行政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10月,宁南县与宁晋县合并为宁晋县,属河北省邢台专区。

1958年4月,撤销邢台专区,宁晋县划归石家庄专区;12月,撤销新河县、赵县,并入宁晋县。

1960年5月,撤销石家庄专区,宁晋县属石家庄市。

1961年5月,恢复邢台专区,宁晋县划归邢台专区;7月,析宁晋县复置赵县、新河县。

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宁晋县属之。[6]

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属邢台市管辖。[11]

2015年2月,宁晋县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县[12](行政区划隶属关系不变,仍属邢台市)[13];9月,取消第二批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宁晋县重新划归邢台市管理。[14]

位置境域

宁晋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邢台市东北部,东与新河县、衡水市冀州区、石家庄市辛集市交界,西与柏乡县相连,南与隆尧县、巨鹿县接壤,北与石家庄市赵县、晋州市毗邻。县域介于东经114°46′—115°15′,北纬37°24′—37°48′之间,东西最大距离43.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4.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107平方公里。[17]

地质构造

宁晋地区属冀中台陷,近赞皇 穹断束、宁晋断凸区,为八个IV级构造单元之一。千百万年来受太行山冲、洪积,洼地湖相沉积影响,沉积了较厚的黄土、沙层,新生界地层总厚度2000米。第三系广泛隐伏于地下,蕴藏有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膏、薄煤层、热水等资源;上第三系厚500—1350米,下第三系大部分缺失。第四系沉积主要有松散的亚粘土、轻粘土夹粉砂、粗砂等,一般厚500—600米,垂直向上由老到新依次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宁晋县跨居临清坳陷三级构造单元上, 由于强烈构造差异运动,基层发育有北北东向晚近期活动断裂,割裂成束鹿断陷、 隆尧凸起、巨鹿凹陷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受新生代区域应力场作用,新旧断层形成束鹿、百尺口、柏乡三条断裂带。断层主要由北盘上升、南盘下降的北东向大断层组成。束鹿断裂带(太行山前断裂带)自辛集入境,经四芝兰、东汪、耿庄桥向南出境,入隆尧县牛家桥,近代地震活动较频繁。百尺口断裂带北起辛集市南智邱,经百尺口、艾辛庄,向南出境,入隆尧、巨鹿、宁晋三县交界处,北东走向,近代地震活动仅次于束鹿断裂带。柏乡断裂带北起晋州市,南至柏乡县,北东向,被衡水断裂带和隆尧南断层切断,近代地震活动一般。[18]据1990年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宁晋县城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7度。据2001年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宁晋县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19]

地形地貌

宁晋县地处冀中平原中南部,属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势低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自然坡降1/4000。全境最高海拔36.5米(米家庄),最低海拔24.4米(孟家庄),高差12.1米。受诸多自然条件影响,境内形成西部扇缘冲积平原、东北部河流冲积平原、东南部滞洪洼地三个地貌单元。

西部为扇缘冲积平原,洨河、北沙河沿东侧向东南洼地纵流,与洼地交接;地势较高,岗丘稀少,地面缓平;耕种历史悠久,历来为粮棉高产地域。东北部为河流冲积平原,受历史上滹沱河、百尺沟、碱河多次泛滥、冲刷、改道的影响,泥沙沉积,形成沙滩、沙丘、沙岗、沙坑等地貌,土壤次生盐碱,已治理改造为宜林宜粮宜棉土地。东南部为滞洪洼地,地势最低,历史上为宁晋泊、大陆泽水域,道光十九年(1839年)干涸后为季节性滞洪区,河道纵横,新冲积物逐渐填充、覆盖,地面加高;地多盐碱,经治理皆成沃土良田。[20]

气候

宁晋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高湿,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23.3℃(1966年2月22日),极端最高气温43.2℃(2002年7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449.1毫米,降水季节、年际差异大,全年约70%的降水分布于夏季,年最大降水量946.5毫米(1963年),最小降水量177.3毫米(1972年);年平均总日照时数2538.1小时,5月日照时数 多,11月最少;无霜期平均198天,初霜日平均在10月21日,终霜日平均在4月4日;年平均风速2.3—2.7米/秒,全年南风频率最高,北风次之。[21-23]

水文

古代

宁晋县地势低洼,历史上县域东南部有宁晋泊,其前身为大陆泽,黄河曾流经此地,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后,发源于太行山的多条河流注入大陆泽。宋代,大陆泽位于今隆尧、巨鹿、任县境内,由于河水灌淤,湖底抬高,积水循滏阳河向下游相对低洼的宁晋县境移动。后因滹沱河屡次泛滥,泥沙淤积,17世纪初大陆泽分为南泊、北泊两部分,其中北泊湖体平浅、散漫,河湖交错,因主要位于宁晋县内,又名“宁晋泊”。17世纪中叶后,由于滹沱河南徙入宁晋泊,又引导南泊之水北泄,宁晋泊急剧扩大,直到1839年滹沱河向北改道后,宁晋泊失去稳定水源,加之围湖造田,湖泊逐渐萎缩。清代中后期,宁晋泊东西宽度自北鱼村至史家咀村20余里,南北长度自南鱼村至素邱、东汪、鱼台、赵庄长30余里,有环泊村庄18个,泊中村庄10个,洼地虽初步垦为耕田,但仍有漳、澧、滏、七里、沙、洨、泜、槐、午等9条河道汇集于此,有“九河下梢”之称,多洪涝灾害。1939年洪水时宁晋泊南北长度仅14公里,枯水季节已不显泊形,最终干涸消失。[24-27]

历史上,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河道迁徙多变,河多水大,洪涝频发,害多益少;且河源复杂,河流淤塞、改道、消失颇多。较大河流有滹沱河、漳河、滏阳河、洨河等。

滹沱河流出太行山后,其中一股向东注入宁晋泊,河道善淤、善决、善徙,有“小黄河”之称;1868年北徙后远离县境,但每遇洪水仍向南泛滥。漳河在西汉以前属黄河水系,新莽时黄河南徙,属清河支流,隋朝为南运河支流,属海河水系;唐代以来漳河改道频繁,迁徙分南、中、北三个河道,北道自东南入境,汇入宁晋泊。清代中期,漳河并行三道,入滏阳河一支称新漳河,至新河南入宁晋泊一支称老漳河。滏阳河自耿庄桥村南入境,北流至小河口村南,横穿澧河,呈十字河形,后北流淤塞,滏澧合流,改向东经艾辛庄、侯口东出境;经历代疏浚,曾为邯郸天津水路航道。碱河、沙河、七里河、澧河原为滏阳河支流,后皆被滹沱河冲淤,壅塞失形,或四散漫流,或改道。泜河、槐河、午河为澧河支流。洨河经栾城、赵县,自边村入境;明崇祯年间河道淤塞,改至南关广济桥南流,散漫平地,不显河形;1946年将洨河自小马村北汇入北沙河,旧河遂废。

此外,汉代境内有太白渠(运粮河、绵水),汉永平元年(公元58年)开通漕船,自元氏西北经赵县北晋村向南入境,再经张孟、高庄入宁晋泊。久已失形。[28]

现代

宁晋县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境 共有大小河流11条,多为季节性河流,冬春季节干枯,夏秋季节行洪排涝。河流总长170.32公里,河网密度0.16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31.54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08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7.88亿立方米。

地下水方面,除宁柏隆漏斗区与地形呈反向外,境内地下水由西向东流动。全境相对可分为四个含水组,其中第二含水组为主要开采层。以徐家河、东汪、大陆村、四芝兰一线为界,西部520平方公里为全淡水区,矿化度小于2克/升,东部509平方公里为咸水区。咸水区内,微咸水区域310.9平方公里,矿化度2—3克/升;半咸水区域191.4平方公里,分布于百尺口、营台、侯口、艾辛庄、孟家庄、长路一带,矿化度3—5克/升;咸水区域面积95.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徐家河、侯口一带,矿化度大于5克/升。由于地下水超采,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宁柏隆漏斗区,至2007年底漏斗区面积扩大到1060平方公里。

土壤

宁晋县境内的土壤有1个土类(潮土类),4个亚类(典型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10个土属,59个土种。

宁晋县耕地土壤各项养分指标均低于临界水平的土壤;受缺水、干旱影响,次生盐化现象严重;东北部沙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32]经过改造,盐化土和沙荒土已生产出粮、棉。[33]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宁晋县气象灾害以洪涝、干旱为主。春旱十年九遇,初夏旱平均十年三遇,伏旱平均四年一遇,秋旱平均五年一遇。洪涝以秋涝为主,县境地势低洼,为“九河下梢”之地,汛期多条河流的洪水汇集于此,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建国后通过水利建设,水灾明显减少,较大的有1956年、1963年、1996年、2016年水灾。其他气象灾害有干热风、大风、暴雨、冰雹。历史上蝗灾多发,1964年后无蝗灾发生。

地震

宁晋县处于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的华北地震区,有三条断裂带过境,大地震约百年或数百年一遇。1966年3月8日05时29分,宁晋县耿庄桥至隆尧县牛家桥、马栏一带发生6.8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全县死亡1156人,伤7788人。3月22日16时11分和19分,东汪附近先后发生6.7级和7.2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极震区面积137平方公里,房屋全部倒塌,全县死亡431人,伤2022人,是近百年较大的一次地震。3月26日23时14分和19分,百尺口、束鹿、冀县交界处先后发生5.2级和6.2级地震,震中房屋倒塌十之七八。

水资源

宁晋县多年地表水资源量748.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5696.8万立方米,年地表水可利用量4438.9万立方米(保证率75%);地下水资源量5788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6847.9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7672.9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075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83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仅107立方米。

宁晋县地表水用水主要是河道、闸涵,在汛期拦截河流洪水;工业、生活主要开采地下水,农业用水除沿河乡镇外大部分靠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平水年总需水量2.17亿立方米,缺水1.09亿立方米,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年超采量约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枯竭。[37]

土地资源

截至2009年,宁晋县土地总面积154.82万亩,其中农业用地129.09万亩,占总面积的83.38%;非农业 地25.73万亩,占总面积的16.62%。[38]

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

宁晋县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晋-45断块、晋-105断块、晋-89断块、晋古-2断块,位于四芝兰、苏家庄、大陆村3个乡镇。荆邱油田位于宁晋县境内,1966年勘探,于1979年开发,是华北油田南部油区主力油田之一。[39]荆邱油田原油为半稠油;李羊杯至四芝兰断块为稠油,尚未开采。截至2008年,宁晋油区地下储量100余万吨。[40][41]

岩盐

在四芝兰镇北孟庄村南约300米处,荆邱油区地下拥有盐矿资源,该区域在2929—3170米之间214米的厚度中,属于膏盐层,即含有石膏和矿盐。据华北油田地质学家推测,晋古45至106井南面的晋古55井含盐层厚,含盐高,地下含盐面积可覆盖荆邱油区,盐区面积在22平方公里以上,储存量约1000亿吨。[40]该盐矿属钙盐型,氯化钠平均品位达92%,硫酸钙5%以下,是中国国内罕见的富矿,开采价值很高。[42]

地热

宁晋县地处雄县—宁晋高温带,境内有地热的地下山体呈东低西高特征,地热水储量约600亿立方米,水质属于弱碱类。其中李羊杯晋7号自流井和毕家寨晋18号井年产地热水40.15万立方米。地热水中含氟、溴、碘、锶、锰、锂、铁等元素,锂、氟、硅酸和偏硼酸达到具有医疗作用浓度。[43]

文化

民国时期,县城开办有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英华书店、维新书局、商务印书馆等书店,城隍庙、火神庙建有戏楼,乡村在庙会、年节临时搭台演出。1925年兴建七合茶园,1947年更名为宁晋戏院。1947年,民众教育馆成立,为县文化馆前身。1950年,成立新华书店,兴建人民礼堂。1958年,《宁晋报》创刊,县有线广播站、电影管理站成立,各公社普遍建立电影放映队。1963年建立县图书馆。“文革”时期,文物古迹损失严重。1971年,宁晋戏院拆建,改为人民剧场。80年代,新建了宁晋影院、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乡镇影剧院等文化活动场馆。1986年,宁晋县文化局和县演出公司相继成立。1987年,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所,县调频广播电台FM103.8开播。1989年,县电视台试播。1993年开通有线电视。1996年起组织文化下乡活动。2003年,人民剧场、演出公司合并为人民影剧院。[88-89]21世纪初特别是2008年以来,工笔画快速发展推广,成为一项产业。[90]2014年,宁晋县有剧场、影剧院7个,体育场馆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72.8万册。

名胜古迹

古遗址廮陶城遗址、王舍寺遗址、安上村遗址尧台遗址、曹皇后梳妆楼遗址、云台寺遗址、小南海奶奶庙遗址、风台遗址、柏房遗址、北鱼遗址、东陈遗址 、延白遗址

古墓葬北楼下战国墓、西南汪墓群、杨骏墓、段德隆墓、张翀墓、潘底古墓、刘文程墓、老漳河古墓群、曹彬墓、塔底墓群、刘文炳墓、曹鼐墓南塔晋墓、长路墓群、董文灿墓、马轮墓、高文豪墓、杨如霖墓、孟旋吉墓

古建筑古丁桥、广济桥

古石刻

孙庄经幢、开元寺碑、福寿寺碑、文庙碑、钟楼石柱、重修天神庙碑、创建天仙观碑、换马店造像、北陈村造像、光福寺造像、北鱼村造像、南海奶奶庙石刻、圣旨碑、会善桥碑、重修天仙圣母庙碑、重修福胜寺碑、献鲤坊碑、舍田修路碑记、“与谟定命”碑

近现代史迹

吴维亿先生碑、王怀庆祠堂碑、张伟业墓、抗战建国纪念塔、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亭、唐邱村烈士亭、北近烈士亭、烈士陵园[95][96]

云台寺

状元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王里村东。为明代状元曹鼐衣冠冢,今遗存石人、石马、神道碑等古迹。

尧舜禅让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尧台,相传为尧帝禅让舜帝时修筑的高台,秦始皇以砖瓦建亭纪念,明代建成庙宇,清末凋落,今留遗址。

小南海奶奶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孟家庄。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皇家为纪念皇太后李艳妃在天仙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有大皋、正殿、三皇殿及二皋等古建筑群。损毁于近代,遗有残碑、柱石、石狮子等。1980年重建。

云台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柏房村南。建于唐开元年间,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殿、天王殿及两旁廊房七十二间。兴盛于宋,毁于元、明战火。1997年后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等。

广济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南关村南。为明代三孔古石桥,横跨汪洋沟之上。[95]

牌坊文化

宁晋牌坊(7张)

宁晋县过去是“牌坊县”,宁晋县城是“牌坊城”,明清两代为牌坊建造的顶峰,据考证,清末时遍布宁晋城乡的牌坊有150多座,其中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县城内就有30多座,尤其是石坊南路不到800米的街上有11座之多。宁晋牌坊从材质上可分为木柱坊、木瓦结构坊、木石结构坊、石坊及当代钢筋 水泥五种,从表意方面大致分为官爵坊、科第坊、诰敕旌表坊、旌表善举坊、孝贤贞烈坊、府衙寺庙坊、历史典故坊、墓地坊八类。县城12座跨街石坊最具代表性,多为四柱三门式,采用高浮雕手法,人物、龙凤、花草等栩栩如生。牌坊既是一种建筑,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起到彰显功德、名垂后世、维护封建礼教的作用。到1966年地震前尚存30余座牌坊,多为石坊,极少木坊,后毁于“文革”的“破四旧”运动,全被烧灰铺路。改革开放后,陆续新建“安宁晋福坊”“慈善坊”“凤凰来仪坊”“宁纺集团坊”以及黄儿营、小河庄、尧台村口坊等20余座,立在城乡各处。[97]

官爵功名坊状元坊大学士坊、都谏坊、黄堂坊、进士坊、御史坊、洨滨书院坊、正谊明道坊、敦义崇道坊、有道之士坊、德学耆儒坊、清朝耆硕坊、正学书院三石坊、清忠耀华坊、谏议坊太史坊、总宪坊、监察御史坊、两世司农坊

建筑门前坊太和元气坊、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仁育·义正坊、显佑伯坊、古丁桥坊、大中丞坊

义民贤孝坊王瑄义民坊、高文炳义民坊、王聪启孝子坊、王浡义士坊

节烈坊

高泰妻孙氏贞节坊、孙昌谷妻张氏贞烈坊、王家干妻高恭人贞节坊、孙缵妻王氏贞节坊、王三极妻张氏贞节坊、郑天祥妻梁氏节孝坊、王明嗣妻张氏贞节坊、石柱王氏家族五节烈坊、北河庄李门赵氏贞节坊、南河庄李氏贞节坊、荆里庄赵三聘妻李氏贞节坊、北及桥黄鹊作歌坊、清标彤管坊、换马店樊氏贞节坊、黄退闫家孟家尚家贞节坊、东陈张瑄妻陈氏贞节坊

墓地坊

状元曹鼐墓地坊、李氏先茔坊、范氏先茔坊、王经邦墓地坊、刑部尚书冯英墓地坊、郑家墓地坊

现代坊建安宁晋福坊、宁纺集团坊、幸福坊、凤凰来仪坊等

宁晋工笔画

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方式。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现代工笔画的复兴,宁晋农民工笔画渐露头角,2000年以后快速发展。宁晋工笔画继承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绘画技法,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注重细节和写实,力求形似,“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统一。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覆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再随类敷色,层层渲染,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宁晋工笔画题材涉及现代人物、传统仕女、释道神像、翎毛花卉、走兽鱼虫、青绿山水等,在京津被称为“河北派”。2010年,河渠镇被中国工笔画协会授予“中国工笔画之乡”称号。[98] 2011年,宁晋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笔画)。[99-100]到2014年,宁晋县形成了以河渠镇为中心,辐射城关、换马店、北河庄等乡镇,遍布全县三分之一村庄的工笔画产 业带,从画室、基地、学校到市场的完整产业链,产品销往全国和日韩、东南亚。工笔画成为宁晋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Hash:81f142afb8c623721df2e314a8e04d0a11846be5

声明:此文由 养生与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