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延安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学习延安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航空工业通飞第九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在延安举行

10月11日-14日,航空工业通飞“传承红色基因 提升党建质量”第九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在延安举行,50名余名党务干部参加。通过培训,大家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作为“地表最强创业团队”为什么能,思考通航事业发展如何更好,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之钙,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打开了视野格局,也让延安成为了通飞“新十年”击鼓催征再出发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01

小米饭 攻理论山

1935年10月,从江西出发的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突破重重险阻抵达陕北。自此,延安成为了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

在延安,我们党“吃小米饭,攻理论山”,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开班仪式上,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庄庆萍致欢迎词并为培训班授班旗。她从延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革命遗迹、宝贵的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全体学员在学习中,重温历史,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落实到位,把延安精神传承好、弘扬好。

开班仪式

开班第一课,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原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教授、大校军衔、博士生导师杨忠虎为学员们讲授《中国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通过对延安波澜壮阔的十三年,品味中国共产党崛起、民族复兴、国势强盛的精神内涵,感悟延安精神的深刻与厚重。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原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雷万青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及其经验启示》为主题,通过中国共产党在尽百年艰辛的奋斗历史中积累的大量的党建经验、斗争经验、执政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等学习,增强了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02

奋斗不止 迈上新程

延安处处是课堂,“笔记本+小马扎”是标配,树荫下、操场上,时时聚集着成群的学员在听讲。

培训期间,学员们前往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学习。参训学员在宝塔山上庄重重温入党誓词,通过山野变教材、天地变课堂的沉浸式教学,大家在实景解说中深入了解伟大延安精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珍贵革命文物,生动而全面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一张张图片、一尊尊雕像、一件件实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红色条幅依旧悬挂在主席台的正上方,坐在台下凹凸不平的长条木凳上,大家耳畔仿佛听到了“七大”代表们阵阵如潮的掌声。

面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张张破旧的桌椅,崇敬之心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明白了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延安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地,为什么能够吸引着大批有志之士前来参加革命,为什么党能够领导人民群众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战胜一切困难、经受任何考验的强大精神支柱。

03

实事求是 力戒空谈

历史是厚重的教科书。结合白天学习实践的感悟和实际工作,学员们利用晚上时间围绕“传承红色基因 提升党建质量”开展专题研讨,要做“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学习者、传播者、实践者,将“延安精神”与党建工作实际结合,做好转化工作。

● 结业汇报

通过学习,了解到:

延安精神明确我们“干什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努力实现奋斗目标:牢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使命,推动“双一流”建设,按照高质量发展和国企深改要求,教育全体干部职工铸牢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政治信仰坚定,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延安精神指导我们“怎么干”。一以贯之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促创新,实事求是练内功,以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和通飞的实际,按照“两融”模式、“五化”路径,聚焦主业方向、集中资源投入、突出核心能力,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通飞战略蓝图落地。

延安精神告诉我们“为谁干”。要把职工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大力调动职工积极性,密切联系群众,团结一致,引领通航产业发展。特别是结合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延安精神指引我们“咋干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保证企业战略落地、规划实现的精神支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前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解决资源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自主可控、自主发展,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厚积薄发,才能保证事业成功发展。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

在伟大延安精神的滋养下,

参训学员将以饱满斗志投入到通飞二次创业

的新征程中去,永远奋斗,

成就自身美好人生,

推动通航事业进步。

>>>>>>>>>>>>>>>>>>>>>>>>>>>>>>>>>>>>>>>>>>>>>>

制作/通航中国融媒体工作室

责编/包玲玲 监制/戴海滨

来源/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部

延安精神永昭后人 延安精神

精神是一种理念、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历经风霜雨雪、险滩激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锻造出感天动地、恢宏壮阔的伟大革命精神,主要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延安精神便是这些革命精神中闪闪发光的存在。

延安精神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开拓创新,在所从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项全新事业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等,都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

延安是我们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在这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安宁市教育党工委:坚持用延安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 延安精神

安宁市教育党工委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忘初心、不改初衷,挖掘红色资源,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汲取磅礴力量。

教育体育局机关支部参观革命博物馆,汲取红色力量

坚持弘扬延安精神,始终不忘教育初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宁市教育党工委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是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部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人才为目标,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二是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差距、校准前进方向,并将此转化为新时代延安追赶超越的不竭动力,砥砺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精气神,努力夺取疫情防控教育发展“双胜利”。三是用延安精神净化思想灵魂。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紧跟时代步伐、善于与时俱进,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时代条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吾日三省吾身”,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净化、自我超越,努力做师生发展的“燃灯者”。

青龙学校党支部向“三二八”烈士默哀,缅怀牺牲烈士

坚持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如何让新时代延安精神浸润校园,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广大青少年认清自己的“根”和“魂”,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延安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所在,也是安宁市教育党工委并按时代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是延安精神融入学校办学各领域。打造红色课程,铸造红色校园;安宁二中、八街小学、一六街小学将弘扬延安精神与安宁市革命纪念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相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融合。二是探寻 “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源泉。昆钢实验学校开展“校史寻根”活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延安精神贯穿办学始终。

坚持弘扬延安精神,充分落实本土资源。

延安精神是一部部鲜活的教科书,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安宁市教育党工委充分用活本土精神资源,从三个方面落实本土课程,弘扬延安精神。

一是本土精神资源进课堂。

市属各学校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充分利用好本土精神资源,将本土精神资源引入课堂。如安一中利用好太极书院、安宁县农民代表第二次会议旧址资源;安宁二中、八街小学利用好中共义八地下党革命斗争据点;禄脿学校利用好西华解放委员会旧址资源。

二是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

多年一直提倡“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激情教学+体验教学+理论提升”六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模式,始终将延安精神这个主题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本土精神资源进课堂,通过“三保”(保证内容,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本土精神资源文化教学,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三是通过本土精神资源与延安精神融合。

通过学习和了解,引导师生从思想上认识并发扬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文化基础和信仰基础。

安宁一小党支部参观革命博物馆,重温革命记忆

坚持弘扬延安精神,红色基因启智铸魂。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多年来,秉承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用红色基因启智铸魂,让青少年在传承红色文化中感悟初心、立志成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核心是实践活动育人。在学生活动体验中“寻根”与“铸魂”,让学生在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心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并自觉传承与发扬。

二是引导学生讲好延安革命故事。

组织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走进革命旧址访问讲解员,收集、整理、阅读,了解延安红色故事,认识延安革命人物,讲好革命故事。学生在收集、阅读的过程中寻找延安精神,在整理的过程中理解延安精神,在讲述和演绎的过程中传承延安精神。坚定政治方向,让延安精神入脑更入心。

三是传唱吟诵延安革命歌曲。

各学校将传唱红色歌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活动,通过传唱红色歌曲以及了解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增强红色歌曲传唱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深化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德。

安宁一中预备党员在原安宁县农民代表第二次会议旧址前宣誓

安宁市教育党工委过去、现在、将来,都将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在新征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延安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在“大赶考”中始终保持“赶考”状态。

延安精神自由行旅游攻略

  • 学习延安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学习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航空工业通飞第九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在延安举行10月11日-14日,航空工业通飞“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党建质量”第九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在延安举行,50名余名党务干部参加。通过培训,大家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作为“地表最强创业团队”为什么能,思考通航事业发展如何更好,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之钙,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打开了视野格局,也让延安成为了通飞“新十年”击鼓催征再出

    2022-03-02
    1530 7
  • 延安精神永昭后人

    精神是一种理念、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历经风霜雨雪、险滩激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锻造出感天动地、恢宏壮阔的伟大革命精神,主要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延安精神便是这些革命精神中闪闪发光的存在。延安精神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


    2022-03-02
    410 81
  • 安宁市教育党工委:坚持用延安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

    安宁市教育党工委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忘初心、不改初衷,挖掘红色资源,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汲取磅礴力量。教育体育局机关支部参观革命博物馆,汲取红色力量坚持弘扬延安精神,始终不忘教育初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宁市教育党工委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是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部

    2022-02-05
    1378 92
  • 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 延安精神滋养初心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具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图为5月1日,游客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刘阳摄走进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第一眼就望见朴素壮观的中央大礼堂。礼堂内,主席台中央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画像。“五一”期间,不少游客来此参观,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感悟延安精神。“杨家岭,是党中央领导人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19


    2022-01-04
    604 66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