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旅游景点由「沧源佤族自治区的旅游景点是什么」

请问临沧旅游景点有哪些

1、临沧崖画谷,位于临沧地区沧源县以北勐来乡,因3500多年历史的古崖画而闻名。沧源崖画的颜色会随着日照、阴晴等因素而不断变化,当地人说它”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颇为神奇。

2、青龙桥,位于凤庆县城东北60公里外的澜沧江上,桥体由16根铁索构成,两端各有桥亭5间,岸边有摩崖题刻数处。青龙桥是茶马古道的咽喉要塞,是澜沧江上目前惟一仅存的古桥。

3、鲁史古镇原称阿鲁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名的历史古镇。是临沧市凤庆县古滇西茶马古道要道之一,也是滇西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更多关于请问临沧旅游景点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旅游景点

勐来董棕林

董棕林位于千米国画长廊景区。董棕林的点缀,使壁画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而成为一个主要景观。董棕树适应生长的气候为热带、亚热带。全县各乡镇基本上都有分布,勐来峡谷的董棕林比较集中一些,大概生长着上千株,董棕树高约15-20米,其种子坚硬,种植时必须先把它的种子泡在烫水中,等种子的外壳松软时,便可以种植。董棕树惯长在有巨石巨崖的石脚坡上,无论坡度有多大,它还是那样的笔直挺拔,象征着盘居在佤山上佤族人民,有人把它喻为正直勇敢之人;董棕树的寿命一般在一百年至二百年之间。到生长的后晚期,便会从树尖的树叶开始脱落,就像脱发的老人。当破开时,人们发现除内有腹丝之外,大都是空的,因此,也有人把它比作“外吐文章腹中空”之人。

勐来崖厦

崖厦,顾名思义就是石头形成的大厦,根据考古学家1982年在这里发现的一些与原始社会有关的产物,如:石斧、石刀等,断定这里曾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部落居住地。后来考古学家们又发现在崖厦的这块空地上留有拜佛用的香炉碎片,断定崖厦也是佛教之圣地。

翁丁原始村落

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

龙洞

藏龙洞即龙王子的藏身之地,从洞口下台阶大约150米才到景点叉道口,右洞现已开发600多米,左洞现已开发800多米。溶洞是由碳酸盐构成,受北东向次级断裂制约,溶洞分为主洞和支洞,主洞长1115米,平均宽30米、高35米,规模宏大。洞中堆积物有黄色粘土和碳酸盐岩块石,因为暗河沉积和洞顶崩塌而成(该洞厚4至5米,局部达10米,多分布于洞口及壁底侧)。洞中的这些化学沉积物非常丰富,有石笋、石柱、石钟乳、穴珠、流石坝、石幔、石葡萄等。

落水洞

落水洞位于藏龙谷景区。据说龙王子发怒用水淹没勐来峡谷后,这水越积越深,来到这就排不出去了,然后这又可爱又顽皮的龙王子就把这当作了他洗澡玩耍的地方,因为他实在贪玩,有一天感冒了,就重重地打了个震天动地的喷嚏,令他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一个喷嚏竟然打通了一个洞,洪水纷纷往这个洞里流下去,他吓了一大跳,急忙藏到了前面100多米处的那个溶洞里,7天7夜不敢出来,那个洞就称之为藏龙洞。后来,他看看四周好似没有什么动静,就跑到落水洞这里看个究竟,才发现原来他的喷涕竟然打通了一条7公里长的暗河,(顺着公路走7公里后,就可看到这条暗河的出水口),他非常高兴,又接着跑到这里嬉水玩耍了,所以又把这落水洞称之为龙宫,这座山谷则称之为藏龙谷,即藏龙 景区。

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是距今三千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物。沧源崖画自1965年被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汪宁生教授发现以来,至今共发现15个崖画点,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县的勐省镇、糯良乡以及我们所处的乡--勐来乡,各个崖画的内容大同小异,崖画分布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处海拔为1000米-2000米之间,崖画一般绘于垂直、平整的石灰岩崖面上及岩溶峭壁,距地面高1--8米,图象大的约30厘米,小的约5厘米,各点崖画面积大小不等,大的约80余平方米,小的不足1平方米,其颜色都为暗红色,据说是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崖画题材有人物、房屋、器具、动物、神话人物等,目15个点的崖画面积约500平方米,可辨认的图象共约1100多个,其中人物约占74%,其它统占26%。沧源崖画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允佛寺

沧源广允佛寺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景洪县的曼飞龙白塔勐海县景真八角亭,为云南省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三大古建筑。该寺庙位于沧源县城勐懂镇大街被侧的往娥村,俗称“学堂佛寺”。该寺建于清代,是对云南省西南地区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少数民族有重要影响的寺院之一。还保存有大殿和二门,(寺院占地面积为2200平方米)。

10幅壁画的内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册封土司的场面,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社会风俗和人物的情况,具有历史、宗教、民族、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广允佛寺是集建筑、雕刻、绘画等特色于一体,融汉族、白族、佤族和傣族佛教文化于一身,在历史、地域、文化和宗教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1988年元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

班洪抗英纪念碑

震惊中外的“班洪事件”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民爱国抗英斗争的历史大事件,是祖国南疆边陲各族人民团结御侮,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光辉壮举。

沧源有哪些景点要怎么去?越具体越好!

世外沧源 世界佤乡

~中国·云南·沧源~ 沧源——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世界佤文化的荟萃之地。

独具魅力的佤族人文风情和优美的亚热带自然风光在这里交相辉映,造就了一片多姿多彩的绝美观光旅游胜地。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临沧市境内,与缅甸国山水相连、著名的“金三角”眺目可及。全县17万人口中佤族占85%,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5%,四季如春、气侯常年温和湿润,是天然的温室和大氧吧。“阿佤人民唱新歌”在这里激情唱响……,“月亮升起来、山寨静悄悄……”东方小夜曲在这里悠久回荡。

来到沧源,欣赏和品味着佤族人民动感的歌舞,喝一杯甜美的佤家水酒、尝一口醇香的佤族鸡肉烂饭,将使你在佤山流连忘返。 境内有秀丽迷人的国家级AAA景区——司岗里崖画谷生态旅游区;有静谧于阿佤山的青山绿水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印记着佤族先民三千多年的智慧结晶的沧源崖画;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见证边地民族千年和谐生活篇章的广允佛寺;有热带雨林景观的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雄伟奇峻、堪称一绝的天坑群;有热情奔放的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班洪抗英盟誓址和班老缅寺;其它景区景点112个。全县有国内旅行社、旅游开发公司、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各1家;拥有星级酒店4家,非星级宾馆酒店(旅店)53家,共有接待床位1700个,农家乐接待床位500个,年接待能力在60万人次以上,旅游服务设施初具规模。 景区景点介绍

国家AAA级景区——司岗里崖画谷生态旅游区: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6�0 - 17 公里 西北

云南省的知名景区之一,景区内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美丽壮观、巧夺天工、浑然天成,这里有享誉世界的沧源崖画、有云南最大的天坑和溶洞群,有连片的侏罗纪时期植物群林:桫椤林和董棕林,有壮美的千米天然彩壁国画长廊。清新别致的佤寨村落散布山间,多彩的佤族风情辉映其中,让美丽的峡谷风光格外迷人。

沧源崖画: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6�0 - 27 公里 东北

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佤族先民们的作品,绘制于各个人迹罕至的岩溶峭壁上、至今发现15个分布点、一千多个图案,画面内容丰富,多为狩猎、舞蹈、战争、采集、放牧、建筑和宗教祭祀等活动。经考证、绘画颜料是以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画面呈暗红色,内容丰富,构图简练、粗犷、奔放,人物形象千姿百态、栩栩 如生、独具风格。它向我们展现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景,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瑰宝,是研究我国西南边疆及东南亚地区古代民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的形象资料。沧源崖画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年代之久远,是古崖画中的典型代表,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精品。

广允佛寺: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沧源自治县城勐董大街北侧�6�0 - 1 公里 东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西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寺院,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三大古建筑之一。寺院占地面积两千多平米,保存有完好的大殿等建筑,主殿为五重檐、四方形亭阁组合建筑,亭阁门前左右柱上各倒悬盘踞着一条木雕巨龙,殿堂正面六扇格子门用透雕工艺雕着山水、人物、花卉、双狮等图案,门枋有饰花浮雕,殿内佛像众多,四周墙面绘有十幅年代久远的彩色壁画,壁画内容有佛教传说故事、有记述当地旧时的民风民俗画景,画面内容丰富,有人物、动物、楼阁、城池、园林等。佛寺集建筑、雕刻、绘画、佛教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留存于边疆、实属罕见,它是边疆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有力物证。

司岗里溶洞

溶洞位于司岗里崖画谷中部,洞长数千米,呈“Y”型叉洞分布,洞内纵阔四五十米的宽大厅堂毗邻分布、规模宏大,景致鬼斧神工,由碳酸盐岩沉积物堆积而成的石笋、石柱、石钟乳、穴珠、流石坝、石幔、石葡萄等形态各异,洁白晶莹。洞穴深处地下河水流淌不息,穿崖凿壁奔向幽深的远方,令人叹为观止。

云南第一坑——天坑

位于崖画谷景区中段海拔1300米的山间,有六个蔚为壮观的天坑连片分布,当地佤族人民称其为:天外来客的脚印。其中最大的一个坑深235米,直径200多米,周长720米,坑壁以垂直管状形态耸立,坑底古木繁多,董棕、桫椤等珍惜植物密布,时有各种动物出没,生机无限,站在天坑周围时而俯瞰、时而远眺,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博大之时,不禁浮想联翩。

董棕林

董棕林位于司岗里崖画谷景区中部,它与大峡谷内峭壁形成的千米彩壁国画相映成辉,自成一景。董棕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是恐龙时期的同时代物种,为珍稀的植物活化石。其种子坚硬,一般生长在有巨石巨崖的石脚坡上,枝冠形状近似椰树。树高一般为一二十米,树龄在一两百年之间,多呈偶数状分布生长,相邻的两棵如有其中一棵先枯萎死亡之后、另外的那一棵也将会于不久之后随之死去,因此董棕树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的爱情色彩,变成了情人幽会、谈情说爱的地方,据说到那树林里幽会过的有情人都能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翁丁原始部落

“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是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是现今中国保留得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村落,距沧源县城32公里,有近400年的历史,村寨内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 人,全部是佤族农民。在这里,因为历史和自然等原因,很多独具特色的佤民族原始宗教、生产生活习俗等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被很好地保留下来,是研究佤族历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馆,也是游览观光民风民情的大观园

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最早的5个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以保护和发展亚洲象、孟加拉虎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类及其栖息的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管理目标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野生动物相对集中,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具有世界意义关键生物群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中缅边境中段,总面积五万多公顷,海拔相对高差为2500米。区内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8种,二级保护动物67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47种。

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

时间:每年的5月2日—4日。地点:云南沧源。狂欢形式:全民狂欢、倾城狂欢。大家赤膊上阵、在激扬的佤族木鼓和声乐伴奏下、用佤族神药配制的黑色涂料相互涂抹、相互“摸你黑”,互致祝福,尽情欢乐。来源:佤族的习俗中有“卧”的节日,佤语“卧”即“狂欢”的意思。每当“卧”节来临,阿佤人都要隆重狂欢、相互庆贺。“摸你黑”源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摸在额头上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用纯天然药物“娘布洛”(佤族传说中具有起死回生功效的神药,现实中具有防晒、美容、养颜之功效)配制的涂料,相互涂摸、互相祝福。人们在狂欢的时候,边跳边涂边唱“摸你黑……摸你黑……摸给老人健康长寿,摸给姑娘小伙爱情美满;摸给小孩茁壮成长;摸黑一脸、快乐一年,摸黑全身、幸福终生!” 行程

1 昆明—沧源 (车程约700KM,时间大致需要8小时。昆明至云县全程高等级公路,其中300公里高速;云县—沧源 车程约220KM,其中160公里二级油路、60公里通县油路)

途中经过楚雄彝区、恐龙谷、沿途欣赏云岭风光。祥云县南涧县用中餐,祥云古驿道、滇西交通的咽喉,是昆明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必经之地,由此我们将折离传统的滇西北旅游线路,向南走近秘境临沧、走向佤山沧源。从“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经过“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 南涧(“跳菜”被誉为东方芭蕾、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涧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无量玉壁”、“无量剑”等传说诞生的地方)。沿途跨过被誉为世界东方多瑙河、中国六大江河之一的澜沧江,参观我国首座钢混叠合梁悬索桥,有“云南第一跨” 之称的澜沧江大桥(全长720米,主跨380米),欣赏澜沧江百里长湖美景

午饭后沿滇缅铁路遗址路线乘车至沧源。体验秘境临沧的纯朴边地自然风光,沿途欣赏万亩茶园、甘蔗园,感受这片全国最大的大叶种茶、普洱茶原料生产基地和糖料生产基地美丽风情。

进入沧源,佤山风情扑面而来,沿途可游览班考佤族新村、近看千米天然彩壁画,在百年董棕情侣林园诉说和回味不老的爱情。在佤山大峡谷欣赏侏罗纪时期的恐龙食物园—桫椤树、董棕林。 2 游沧源:

早餐后前往永和口岸(油路、约40分钟),沿途欣赏美丽的佤山风景(若气候适宜、可观看到壮美的佤山云海),走近神秘的中、老、缅、泰边境的“大金三角”,在 “中缅国家界碑”观望佤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公明山。在祖国的西南边境留下你美丽身影。午饭后返回县城,参观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广允缅寺。 3 前往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油路、约1小时)。

途中远观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翁丁参加歌舞和“摸你黑”迎宾、打歌、参观民俗陈列厅、木鼓房、佤王府、寨桩、人头桩、佤族家访等活动;(“摸你黑”用天然植物“不死草”配制的涂料来相互涂抹,相互祝福。有消暑美容、养颜的奇效,佤族习俗认为:神药“娘布洛”摸在姑娘脸上越来越漂亮;摸在老人脸上长寿健康;摸在小孩脸上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友谊地久天长;谁被摸得越多,就越有福气)。

佤族特色旅游景点介绍词(壮族民俗介绍的导游词) 佤族

关于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

云南旅游景点。位于昆明市南6公里,占地20__亩。以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以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为特色,计划由26个村落组成的云南民族村,于1992年2月18日正式开村。游客可在村寨中尽情参观园林景观,领略少数民族的民居、民宅、民俗、民情及 文化 、音乐、歌舞、宗教等。福建、安徽、云南等省有同名村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云南民族村的 导游词 范文 ,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一)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的滇池之滨,距市区8公里,占地面积1250亩,是云南省新兴旅游基地展示云南各民族文化风情的窗口。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鸟语花香,自然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和谐地融为一体。

云南民族村拟建25个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建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城、宿营娱乐区等一批集观赏、游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和 爱好 。

傣族村

傣族村寨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占地面积27亩,三面环水。寨内绿树、鲜花掩映着一幢幢"干栏"傣家竹楼,交错蜿蜒的红砂石小径通向庄严肃穆的缅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风雨桥、风雨亭、水井、钟亭等建筑充满着傣乡的浓郁风情。傣寨最富特色的是动态文化展示。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活泼欢快的"象脚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还有节庆期间的傣族婚礼表演、赛龙舟、丢包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异常热闹。

白族村

白族村位于云南民族村以西,占地62.5亩。村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本主庙"以及按实物比例缩小4倍建造的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建筑,造型对仗工整、富丽堂皇,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一条以经营精美工艺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民族扎染、草编工艺、珠宝玉器、木雕石刻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白族文化历史悠久,白族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民俗节庆活动有热闹欢快的"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媳"等;白族传统"三道茶"可渭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其精美的配料做工,高雅的礼仪氛围,使人有"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饮几回"的感觉。村中还有堪称"石中之王"的大理石作坊和精美绝伦的蝴蝶标本展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白族典型的民族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彝族村

彝族村地处民族团结广场以西,占地面积51余亩。村内具有导向性的三虎 浮雕 墙、别具一格的虎山,充分展示了彝族绚烂的虎文化特色。雄伟壮观的太阳历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图腾柱,柱上有太阳、虎、火和中国古代的八卦图,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方向的十个月球雕塑,最外围的十二生肖石雕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村内有烤酒作坊、文化楼、"土掌房"建筑和茶山、斗牛场、磨秋等,全面生动地体现了彝族粗犷古朴而不乏精巧别致的民俗风貌。彝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左脚舞"、"大三弦"热情奔放;"土司礼仪"、"拦路酒"等民俗活动情浓意深。每逢"火把节",在太阳历广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弹起大三弦、纵情高歌,气氛异常热烈欢快。

纳西族

纳西族村位于白族村以西,占地面积 49.5亩。村寨入口处的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神"坐骑塑像和两面以《创世纪》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墙表现出强烈鲜明的东巴文化气息。以重 彩绘 画、 雕刻 为主题的"三坊一照壁"、"民居楼"、"花马坊"、"工艺 "等主要建筑衬托出极富特色的丽江"四方街"。纳西族历史文化悠久丰富,著名的东巴文化象形文字堪称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还在民间流传使用的活的象形文字。用这种象形文字写成的典籍叫"东巴经",是一部古代纳西族的 百科 全书。清新优雅、娓婉动听的纳西"洞经音乐",溶合了古代中原宫庭宴乐的旋律音韵,是当今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佤族寨

佤族寨内建有茅草房、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而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木鼓舞"节拍鲜明强烈、风格粗犷豪放,佤族姑娘在舞蹈中长发飞舞,舞姿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藏族寨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等都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自酿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为肉制和奶制品,且爱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基诺族寨

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诺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基诺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同时能歌善舞。在表现基诺族太阳崇拜的太阳广场上,欢快热烈的"太阳鼓舞"鼓声雄健浑厚,舞姿轻快活泼,是基诺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项活动。

拉祜族寨

拉祜族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芦广场。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 传说 拉祜族的祖先源于葫芦,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寨中,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布朗族寨

布朗族寨内建有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图腾,同时,广场也是布朗族祭拜神灵和表演歌舞、习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摩梭之家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至今还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习惯。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由时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在"摩梭之家"这个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摩梭姑娘载歌载舞,向贵宾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一曲情深意长的"玛达咪",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民族团结广场

民族团结广场座落在翠漪洲北面,象征着云南各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她汇集了云南各民族体育、民俗活动之精华。每天有苗、彝、藏、佤、傈傈等民族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表演。亚洲象群表演是云南民族村新近开展的一项游乐项目,7头训练有素的大象在驯象员的指挥下表演各种惊险、滑稽节目,让人捧腹开怀,乐不可支。

   5篇有关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云南民族村观光游览。

今天,各位来到云南,很难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游览云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千米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它集中展示了云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集民族风情,音乐舞蹈,宗教文化为一体,容峻山秀水,玲珑景致为一园。自1992年2月18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白,纳西,佤等13个民族村寨。相信村寨中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恋忘返。

各位朋友,一进大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致叫“白象迎宾”。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给大家一个吉祥的祝福。

大家看,远处那一座被碧水绿树包围着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征,让我们先到傣家寨游览。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水边的傣族称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称为旱傣,又根据服饰把元江河谷地区的傣族称为花腰傣。而民族村的村寨则以最具特色的水傣为主。

大家听,傣家小卜哨,小卜冒们为大家奏起了迎宾曲。

走进寨门,请大家沿着这条红色小路参观傣族村。右边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还信仰原始宗教。在这尊佛像的背后的一幢小型竹楼里,供奉着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点。

请大家往左边看,这便是傣家的竹楼。竹楼的形式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其特点是凉爽防潮。请大家随我上楼参观。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傣族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所以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能进入的。竹楼的客厅内置有火塘,内有三脚架。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占有很崇高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 下了竹楼往前走,一路上经过工艺楼,风情楼,风味楼。

现在,在我们左边的这幢有塔尖的高大竹楼就是傣族的佛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进入佛殿内,大家可能发觉她与我们常见的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宗教色彩,它把释迦莫逆神化,而且认为三世十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寺的佛像高大庄严,且数量多。而小乘佛教仅将其奉为始祖。因此其佛像与现实中的人相似,佛像也没有那么多。所以大小乘佛教的佛殿格局也就不尽相同了。 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教徒,在这点上,大乘佛教更居世俗化。小乘佛教要求男性信奉者必须出家,所以,云南傣族地区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庙里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学习宗教和文化知识。

出了佛寺,我们看到路边的这座别致的小塔厦,这是傣家的水井。傣族人民对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心目中,水是十分圣洁的,因而对水井也就特别爱护。中国人民邮政曾发行过一套题“傣家建筑”的邮票,其中就有傣家的水井。水井对面是钟亭和泼水亭,这些建筑都与傣族的一个十分有名的传统节日mdash;mdash;泼水节有关。

泼水节是傣族家最隆重的节日,她是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在傣历六月中旬,身着盛装的傣族姑娘们在欢乐的象脚鼓与芒锣声中,跳着柔媚的孔雀舞。其间,伴着婉转的歌声,水也将悄然洒落在你的衣服上。

   5篇有关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三)

云南吸引世人的不仅是名山大川,热带雨林,这里的民族风情同样也使人 牵梦绕。云南有26个民族,将近全国56个民族的一半,而且有15个民族是独有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等。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云南民族村游玩.

一进入民族村的大门,迎面看到的是迎宾白象雕塑群,一群活泼可爱的亚洲白象正在恭候我们的光临,它们好像在说:“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欢迎来到25个少数民族的中间!”

走了一会儿,只见“傣寨”两个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走了进去,寨内绿树、鲜花掩映着一幢幢“干栏式”的傣家竹楼,交错婉蜒的红沙石小径通向庄严肃穆的缅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风雨亭,水井等建筑充满了浓郁的傣乡情调。若不是看到远处的滇池和睡美人,人们还真以为是在西双版纳呢!傣寨最有特色的是一些动态文化展示,有傣族婚礼表演,活泼欢快的“象脚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太好看了,听导游介绍,傣族人个个能歌善舞,特别是少女,从小就受到歌舞熏陶,她们把歌舞看作与男孩子入寺为僧一样重要。此时我不禁想起了从孔雀之乡mdash;mdash;西双版纳“飞”出去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她所跳的“雀之灵”跳出了孔雀的灵气,更跳出了傣族的名气。

我们离开了傣寨继续向前走,先后又游览了“白族村”、“佤族寨”、“藏族寨”hellip;hellip;最后来到了“彝族村”,只见村内墙上雕刻着三虎浮雕,还有别具一格的虎山,这充分展示了彝族绚烂的虎文化特色。雄伟壮观的太阳历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图腾柱,柱上有太阳、虎火和中国古代的八卦图,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方向的十个月球雕塑,最外围的十二生肖石雕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向世人充分展现了彝族与天相通,天人合一的神秘气魄。村内有烤酒作坊、“土掌房”建筑和茶山、斗牛场等,全面生动地体现了彝族粗犷古朴而不乏精巧别致的民俗风貌。彝族的“火把节”很有名,每逢节日,他们在太阳历广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弹起大三弦,纵情高歌,气氛异常火热。我们还看了精彩的红土乡情他展现了各民族的求爱方式。

这次的民族村之旅,让我太兴奋了,因为我没有走遍云南民族的村村寨寨,就领略了许多民族的风情,收获真是丰盈。

   5篇有关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四)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由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沙滩,俗称“海埂”。其占地面积2万亩,有天然的游浴场和体育训练基地,为消夏娱乐度假的好地方。它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

云南民族村集云南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

游客在云南民族村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

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荟萃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为美丽的春城增添了又一令人难忘的旅游景点。

5篇有关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五)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区南侧,滇池池畔,是昆明旅游的热门去处。村内有1:1建造的傣族、白族、彝族等25 个少数民族的村寨,而且各有不同的民俗、工艺表演等,一日内就可以遍览云南众多民族的风情。

民族村中,以傣寨和彝族村最值得一看。傣寨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里面种满了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一幢幢精致典雅的傣家竹楼点缀其间。有干栏式的民居楼、风情楼、泼水亭、佛寺、泼水广场等典型的傣式建筑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村里的白塔mdash;mdash;“波中塔”,它是按1:0.9的比例仿德宏州盈江的允燕塔建造的,40座小塔簇拥着高高的主塔,还有365个风铃声,十分悦耳。傣寨附近还可以乘坐画舫,20元/人。

彝族村最值得一看的是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竖有一根石柱,古时的彝族人便是通过石柱的日影来观测时辰。村里的巨“虎”则是古代彝族人的图腾。另外有村里还有彝族特有的土掌房建筑、烤酒作坊、文化楼等。

在四月傣族的“泼水节”、七八月彝族的“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时期,民俗村内也会举行热闹的庆典活动,不妨在此期间前往游玩,可以体验到更生动的民族风情。

游玩时,你可选择步行,也可在景区内租借电瓶车、双人自行车代步,景区内还设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区等场所,可以观赏民俗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以及购买民族工艺品,在领略民族风情的同时,享受休闲时光。

每天大约13:20,在园内的滇池广场有《高原的呼唤》大型演出(150元/人),如果有兴趣前往观看,订票时直接订购套票,更加划算。同时,在售票处的时候也要记得向售票员拿一份节目单,一些村寨的表演广场会有定时的演出活动,在指定时间到达便可,这些表演的时间在官网也可以查看。

另外,景区正门售票处对面是云南民族博物馆,这是目前全中国规模最大、展品最全的民族博物馆之一,感兴趣的话可以和民族村一并游览。

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旅游景点

勐来董棕林

董棕林位于千米国画长廊景区。董棕林的点缀,使壁画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而成为一个主要景观。董棕树适应生长的气候为热带、亚热带。全县各乡镇基本上都有分布,勐来峡谷的董棕林比较集中一些,大概生长着上千株,董棕树高约15-20米,其种子坚硬,种植时必须先把它的种子泡在烫水中,等种子的外壳松软时,便可以种植。董棕树惯长在有巨石巨崖的石脚坡上,无论坡度有多大,它还是那样的笔直挺拔,象征着盘居在佤山上的佤族人民,有人把它喻为正直勇敢之人;董棕树的寿命一般在一百年至二百年之间。到生长的后晚期,便会从树尖的树叶开始脱落,就像脱发的老人。当破开时,人们发现除内有腹丝之外,大都是空的,因此,也有人把它比作“外吐文章腹中空”之人。

勐来崖厦

崖厦,顾名思义就是石头形成的大厦,根据考古学家1982年在这里发现的一些与原始社会有关的产物,如:石斧、石刀等,断定这里曾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部落居住地。后来考古学家们又发现在崖厦的这块空地上留有拜佛用的香炉碎片,断定崖厦也是佛教之圣地。

翁丁原始村落

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

藏龙洞

藏龙洞即龙王子的藏身之地,从洞口下台阶大约150米才到景点叉道口,右洞现已开发600多米,左洞现已开发800多米。溶洞是由碳酸盐构成,受北东向次级断裂制约,溶洞分为主洞和支洞,主洞长1115米,平均宽30米、高35米,规模宏大。洞中堆积物有黄色粘土和碳酸盐岩块石,因为暗河沉积和洞顶崩塌而成(该洞厚4至5米,局部达10米,多分布于洞口及壁底侧)。洞中的这些化学沉积物非常丰富,有石笋、石柱、石钟乳、穴珠、流石坝、石幔、石葡萄等。

落水洞

落水洞位于藏龙谷景区。据说龙王子发怒用水淹没勐来峡谷后,这水越积越深,来到这就排不出去了,然后这又可爱又顽皮的龙王子就把这当作了他洗澡玩耍的地方,因为他实在贪玩,有一天感冒了,就重重地打了个震天动地的喷嚏,令他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一个喷嚏竟然打通了一个洞,洪水纷纷往这个洞里流下去,他吓了一大跳,急忙藏到了前面100多米处的那个溶洞里,7天7夜不敢出来,那个洞就称之为藏龙洞。后来,他看看四周好似没有什么动静,就跑到落水洞这里看个究竟,才发现原来他的喷涕竟然打通了一条7公里长的暗河,(顺着公路走7公里后,就可看到这条暗河的出水口),他非常高兴,又接着跑到这里嬉水玩耍了,所以又把这落水洞称之为龙宫,这座山谷则称之为藏龙谷,即藏龙谷景区。

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是距今三千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物。沧源崖画自1965年被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汪宁生教授发现以来,至今共发现15个崖画点,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县的勐省镇、糯良乡以及我们所处的乡--勐来乡,各个崖画的内容大同小异,崖画分布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处海拔为1000米-2000米之间,崖画一般绘于垂直、平整的石灰岩崖面上及岩溶峭壁,距地面高1--8米,图象大的约30厘米,小的约5厘米,各点崖画面积大小不等,大的约80余平方米,小的不足1平方米,其颜色都为暗红色,据说是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崖画题材有人物、房屋、器具、动物、神话人物等,目15个点的 画面积约500平方米,可辨认的图象共约1100多个,其中人物约占74%,其它统占26%。沧源崖画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允佛寺

沧源广允佛寺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景洪县的曼飞龙白塔和勐海县的景真八角亭,为云南省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三大古建筑。该寺庙位于沧源县城勐懂镇大街被侧的往娥村,俗称“学堂佛寺”。该寺建于清代,是对云南省西南地区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少数民族有重要影响的寺院之一。还保存有大殿和二门,(寺院占地面积为2200平方米)。

10幅壁画的内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册封土司的场面,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社会风俗和人物的情况,具有历史、宗教、民族、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广允佛寺是集建筑、雕刻、绘画等特色于一体,融汉族、白族、佤族和傣族的佛教文化于一身,在历史、地域、文化和宗教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1988年元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

班洪抗英纪念碑

震惊中外的“班洪事件”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民爱国抗英斗争的历史大事件,是祖国南疆边陲各族人民团结御侮,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光辉壮举。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千米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云南民族村 导游词 ,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1

佤族寨内建有茅草房、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而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木鼓舞"节拍鲜明强烈、风格粗犷豪放,佤族姑娘在舞蹈中长发飞舞,舞姿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等都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自酿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为肉制和奶制品,且爱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诺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基诺族有着丰富的 文化 ,同时能歌善舞。在表现基诺族太阳崇拜的太阳广场上,欢快热烈的"太阳鼓舞"鼓声雄健浑厚,舞姿轻快活泼,是基诺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项活动。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2

拉祜族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芦广场。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 传说 拉祜族的祖先源于葫芦,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寨中,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布朗族寨内建有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图腾,同时,广场也是布朗族祭拜神灵和表演歌舞、习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至今还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习惯。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由时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在"摩梭之家"这个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摩梭姑娘载歌载舞,向贵宾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一曲情深意长的"玛达咪",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民族团结广场座落在翠漪洲北面,象征着云南各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她汇集了云南各民族体育、民俗活动之精华。每天有苗、彝、藏、佤、傈傈等民族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表演。亚洲象群表演是云南民族村新近开展的一项游乐项目,7头训练有素的大象在驯象员的指挥下表演各种惊险、滑稽节目,让人捧腹开怀,乐不可支。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3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由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沙滩,俗称“海埂”。其占地面积2万亩,有天然的游浴场和体育训练基地,为消夏娱乐度假的好地方。它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有索道连接西山龙门,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风景区的旅游环路。近来为发展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 南民族博物馆。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造型富丽典雅,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大门前是宽阔而平整的人流集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形态逼真。活泼可爱的白象群雕塑,名为“白象迎宾”。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4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风格迎异。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游览线路,路转水回,柳暗花明,引人入胜。周围自然的景观和得天独厚的天然调节,使得民族村内花枝不断,四季缤纷,每一刻,每一季,都有各自动人的美景。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让人们尽兴观赏,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建有造型各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五彩缤纷的衣着服饰,有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有优美诙谐的音乐舞蹈,兼有博览、游乐、度假、餐饮服务等各种综合配套设施。

南民族村里,吉祥的傣寨白塔,壮观的白族大理三塔,高耸的彝家图腾柱,源远流长的纳西东巴文化,佤族的木鼓、布朗族的婚俗、基诺族的太阳鼓、拉祜族的芦笙舞、雪域高原的藏族佛寺、哈尼族的龙巴门、德昂族的龙阳塔、景颇的木脑纵歌、壮族的铜鼓文化、奇特的摩梭人母系氏族社会遗承、以及风趣的亚洲群象表演、精美独特的民族风味美食、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民俗展示,将令您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5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云南民族村观光游览。

今天,各位来到云南,很难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游览云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千米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它集中展示了云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集民族风情,音乐舞蹈,宗教文化为一体,容峻山秀水,玲珑景致为一园。自1992年2月18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白,纳西,佤等13个民族村寨。相信村寨中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恋忘返。

各位朋友,一进大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致叫“白象迎宾”。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给大家一个吉祥的祝福。

大家看,远处那一座被碧水绿树包围着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征,让我们先到傣家寨游览。人们习惯上 把居住在水边的傣族称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称为旱傣,又根据服饰把元江河谷地区的傣族称为花腰傣。而民族村的村寨则以最具特色的水傣为主。

大家听,傣家小卜哨,小卜冒们为大家奏起了迎宾曲。

走进寨门,请大家沿着这条红色小路参观傣族村。右边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还信仰原始宗教。在这尊佛像的背后的一幢小型竹楼里,供奉着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点。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相关 文章 :

★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5篇

★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

★ 关于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5篇

★ 关于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5篇

★ 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5篇

★ 5篇介绍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

★ 5篇有关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

★ 精选5篇云南民族村导游词

★ 最新云南民族村导游词文章精选

★ 云南景点导游词

5篇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

云南旅游景点。位于昆明市南6公里,占地2000亩。以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以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为特色,计划由26个村落组成的云南民族村,于1992年2月18日正式开村。游客可在村寨中尽情参观园林景观,领略少数民族的民居、民宅、民俗、民情及 文化 、音乐、歌舞、宗教等。福建、安徽、云南等省有同名村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云南民族村的 导游词 范文 ,欢迎借鉴参考。

5篇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一)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的滇池之滨,距市区8公里,占地面积1250亩,是云南省新兴旅游基地展示云南各民族文化风情的窗口。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鸟语花香,自然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和谐地融为一体。

云南民族村拟建25个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建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城、宿营娱乐区等一批集观赏、游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和 爱好 。

傣族村

傣族村寨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占地面积27亩,三面环水。寨内绿树、鲜花掩映着一幢幢"干栏"傣家竹楼,交错蜿蜒的红砂石小径通向庄严肃穆的缅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风雨桥、风雨亭、水井、钟亭等建筑充满着傣乡的浓郁风情。傣寨最富特色的是动态文化展示。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活泼欢快的"象脚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还有节庆期间的傣族婚礼表演、赛龙舟、丢包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异常热闹。

白族村

白族村位于云南民族村以西,占地62.5亩。村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本主庙"以及按实物比例缩小4倍建造的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建筑,造型对仗工整、富丽堂皇,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一条以经营精美工艺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民族扎染、草编工艺、珠宝玉器、木雕石刻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白族文化历史悠久,白族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民俗节庆活动有热闹欢快的"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媳"等;白族传统"三道茶"可渭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其精美的配料做工,高雅的礼仪氛围,使人有"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饮几回"的感觉。村中还有堪称"石中之王"的大理石作坊和精美绝伦的蝴蝶标本展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白族典型的民族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彝族村

彝族村地处民族团结广场以西,占地面积51余亩。村内具有导向性的三虎 浮雕 墙、别具一格的虎山,充分展示了彝族绚烂的虎文化特色。雄伟壮观的太阳历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图腾柱,柱上有太阳、虎、火和中国古代的八卦图,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方向的十个月球雕塑,最外围的十二生肖石雕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村内有烤酒作坊、文化楼、"土掌房"建筑和茶山、斗牛场、磨秋等,全面生动地体现了彝族粗犷古朴而不乏精巧别致的民俗风貌。彝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左脚舞"、"大三弦"热情奔放;"土司礼仪"、"拦路酒"等民俗活动情浓意深。每逢"火把节",在太阳历广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弹起大三弦、纵情高歌,气氛异常热烈欢快。

纳西族

纳西族村位于白族村以西,占地面积 49.5亩。村寨入口处的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神"坐骑塑像和两面以《创世纪》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墙表现出强烈鲜明的东巴文化气息。以重 彩绘 画、 雕刻 为主题的"三坊一照壁"、"民居楼"、"花马坊"、"工艺楼"等主要建筑衬托出极富特色的丽江" 四方街"。纳西族历史文化悠久丰富,著名的东巴文化象形文字堪称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还在民间流传使用的活的象形文字。用这种象形文字写成的典籍叫"东巴经",是一部古代纳西族的 百科 全书。清新优雅、娓婉动听的纳西"洞经音乐",溶合了古代中原宫庭宴乐的旋律音韵,是当今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佤族寨

佤族寨内建有茅草房、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而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木鼓舞"节拍鲜明强烈、风格粗犷豪放,佤族姑娘在舞蹈中长发飞舞,舞姿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藏族寨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等都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自酿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为肉制和奶制品,且爱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基诺族寨

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诺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基诺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同时能歌善舞。在表现基诺族太阳崇拜的太阳广场上,欢快热烈的"太阳鼓舞"鼓声雄健浑厚,舞姿轻快活泼,是基诺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项活动。

拉祜族寨

拉祜族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芦广场。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 传说 拉祜族的祖先源于葫芦,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寨中,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布朗族寨

布朗族寨内建有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图腾,同时,广场也是布朗族祭拜神灵和表演歌舞、习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摩梭之家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至今还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习惯。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由时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在"摩梭之家"这个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摩梭姑娘载歌载舞,向贵宾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一曲情深意长的"玛达咪",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民族团结广场

民族团结广场座落在翠漪洲北面,象征着云南各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她汇集了云南各民族体育、民俗活动之精华。每天有苗、彝、藏、佤、傈傈等民族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表演。亚洲象群表演是云南民族村新近开展的一项游乐项目,7头训练有素的大象在驯象员的指挥下表演各种惊险、滑稽节目,让人捧腹开怀,乐不可支。

5篇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云南民族村。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XX。大家很难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游览云 民族村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千米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它集中展示了云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集民族风情,音乐舞蹈,宗教文化为一体,容峻山秀水,玲珑景致为一园。自1992年2月18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白,纳西,佤等13个民族村寨。相信村寨中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恋忘返。

各位朋友,一进大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致叫"白象迎宾"。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给大家一个吉祥的祝福。

大家看,远处那一座被碧水绿树包围着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征,让我们先到傣家寨游览。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水边的傣族称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称为旱傣,又根据服饰把元江河谷地区的傣族称为花腰傣。而民族村的村寨则以最具特色的水傣为主。

大家听,傣家小卜哨,小卜冒们为大家奏起了迎宾曲。

走进寨门,请大家沿着这条红色小路参观傣族村。右边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还信仰原始宗教。在这尊佛像的背后的一幢小型竹楼里,供奉着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点。

请大家往左边看,这便是傣家的竹楼。竹楼的形式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其特点是凉爽防潮。请大家随我上楼参观。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傣族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所以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能进入的。竹楼的客厅内置有火塘,内有三脚架。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占有很崇高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 下了竹楼往前走,一路上经过工艺楼,风情楼,风味楼。

现在,在我们左边的这幢有塔尖的高大竹楼就是傣族的佛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进入佛殿内,大家可能发觉她与我们常见的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宗教色彩,它把释迦莫逆神化,而且认为三世十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寺的佛像高大庄严,且数量多。而小乘佛教仅将其奉为始祖。因此其佛像与现实中的人相似,佛像也没有那么多。所以大小乘佛教的佛殿格局也就不尽相同了。 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教徒,在这点上,大乘佛教更居世俗化。小乘佛教要求男性信奉者必须出家,所以,云南傣族地区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庙里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学习宗教和文化知识。

出了佛寺,我们看到路边的这座别致的小塔厦,这是傣家的水井。傣族人民对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心目中,水是十分圣洁的,因而对水井也就特别爱护。中国人民邮政曾发行过一套题"傣家建筑"的邮票,其中就有傣家的水井。水井对面是钟亭和泼水亭,这些建筑都与傣族的一个十分有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有关。

泼水节是傣族家最隆重的节日,她是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在傣历六月中旬,身着盛装的傣族姑娘们在欢乐的象脚鼓与芒锣声中,跳着柔媚的孔雀舞。其间,伴着婉转的歌声,水也将悄然洒落在你的衣服上。

你可不要躲开哦,这是傣家的吉祥水,湿透全身才能幸福终身,50年代,周总理就曾不远万里来到版纳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可见国家伟人对少数民族的关心。这一事件,在题为"周同志诞生100周年"的纪念邮票上也得到 具体反映。

关于泼水节,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作恶多端的魔王,抢了7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7姑娘从得意忘形的魔王口中得知,用魔王自己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就能将魔王置于死地。7姑娘这样做了,魔王的头滚了下来,但这个魔头滚到那里,那里就起大火。为了扑灭大火,7位姑娘勇敢地抱起魔王的头,一年一换。为了感谢这7位姑娘,每年轮换的时候,人们都要给姑娘泼水,冲洗身上的污秽。从此就形成了辞旧迎新的泼水节。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先前已经看到的白塔。 绕过白塔,经过一道木板桥,我们就出了傣族村。不知不觉中,整个民族村目前已经建成的12个村寨已经参观完毕了。今天的参观,使我们饱览了一次云南民族文化大展示。在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接触了众多的云南少数民族。既大致了解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又从中窥见了我们祖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足迹。 云南民族村计划建造26个村寨,等新的村寨建起来时,欢迎您再来!

5篇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三)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由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沙滩,俗称“海埂”。其占地面积2万亩,有天然的游浴场和体育训练基地,为消夏娱乐度假的好地方。它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有索道连接西山龙门,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风景区的旅游环路。近来为发展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馆。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造型富丽典雅,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大门前是宽阔而平整的人流集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形态逼真。活泼可爱的白象群雕塑,名为“白象迎宾”。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风格迎异。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游览线路,路转水回,柳暗花明,引人入胜。周围自然的景观和得天独厚的天然调节,使得民族村内花枝不断,四季缤纷,每一刻,每一季,都有各自动人的美景。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让人们尽兴观赏,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建有造型各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五彩缤纷的衣着服饰,有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有优美诙谐的音乐舞蹈,兼有博览、游乐、度假、餐饮服务等各种综合配套设施。

云南民族村里,吉祥 傣寨白塔,壮观的白族大理三塔,高耸的彝家图腾柱,源远流长的纳西东巴文化,佤族的木鼓、布朗族的婚俗、基诺族的太阳鼓、拉祜族的芦笙舞、雪域高原的藏族佛寺、哈尼族的龙巴门、德昂族的龙阳塔、景颇的木脑纵歌、壮族的铜鼓文化、奇特的摩梭人母系氏族社会遗承、以及风趣的亚洲群象表演、精美独特的民族风味美食、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民俗展示,将令您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5篇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云南民族村观光游览。

今天,各位来到云南,很难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游览云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千米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它集中展示了云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集民族风情,音乐舞蹈,宗教文化为一体,容峻山秀水,玲珑景致为一园。自1992年2月18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白,纳西,佤等13个民族村寨。相信村寨中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恋忘返。

各位朋友,一进大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致叫“白象迎宾”。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给大家一个吉祥的祝福。

大家看,远处那一座被碧水绿树包围着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征,让我们先到傣家寨游览。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水边的傣族称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称为旱傣,又根据服饰把元江河谷地区的傣族称为花腰傣。而民族村的村寨则以最具特色的水傣为主。

大家听,傣家小卜哨,小卜冒们为大家奏起了迎宾曲。

走进寨门,请大家沿着这条红色小路参观傣族村。右边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还信仰原始宗教。在这尊佛像的背后的一幢小型竹楼里,供奉着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点。

请大家往左边看,这便是傣家的竹楼。竹楼的形式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其特点是凉爽防潮。请大家随我上楼参观。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傣族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所以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能进入的。竹楼的客厅内置有火塘,内有三脚架。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占有很崇高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 下了竹楼往前走,一路上经过工艺楼,风情楼,风味楼。

现在,在我们左边的这幢有塔尖的高大竹楼就是傣族的佛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进入佛殿内,大家可能发觉她与我们常见的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宗教色彩,它把释迦莫逆神化,而且认为三世十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寺的佛像高大庄严,且数量多。而小乘佛教仅将其奉为始祖。因此其佛像与现实中的人相似,佛像也没有那么多。所以大小乘佛教的佛殿格局也就不尽相同了。 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教徒,在这点上,大乘佛教更居世俗化。小乘佛教要求男性信奉者必须出家,所以,云南傣族地区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庙里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学习宗教和文化知识。

出了佛寺,我们看到路边的这座别致的小塔厦,这是傣家的水井。傣族人民对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心目中,水是十分圣洁的,因而对水井也就特别爱护。中国人民邮政曾发行过一套题 “傣家建筑”的邮票,其中就有傣家的水井。水井对面是钟亭和泼水亭,这些建筑都与傣族的一个十分有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有关。

泼水节是傣族家最隆重的节日,她是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在傣历六月中旬,身着盛装的傣族姑娘们在欢乐的象脚鼓与芒锣声中,跳着柔媚的孔雀舞。其间,伴着婉转的歌声,水也将悄然洒落在你的衣服上。

5篇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五)

云南吸引世人的不仅是名山大川,热带雨林,这里的民族风情同样也使人魂牵梦绕。云南有26个民族,将近全国56个民族的一半,而且有15个民族是独有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等。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云南民族村游玩.

一进入民族村的大门,迎面看到的是迎宾白象雕塑群,一群活泼可爱的亚洲白象正在恭候我们的光临,它们好像在说:“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欢迎来到25个少数民族的中间!”

走了一会儿,只见“傣寨”两个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走了进去,寨内绿树、鲜花掩映着一幢幢“干栏式”的傣家竹楼,交错婉蜒的红沙石小径通向庄严肃穆的缅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风雨亭,水井等建筑充满了浓郁的傣乡情调。若不是看到远处的滇池和睡美人,人们还真以为是在西双版纳呢!傣寨最有特色的是一些动态文化展示,有傣族婚礼表演,活泼欢快的“象脚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太好看了,听导游介绍,傣族人个个能歌善舞,特别是少女,从小就受到歌舞熏陶,她们把歌舞看作与男孩子入寺为僧一样重要。此时我不禁想起了从孔雀之乡——西双版纳“飞”出去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她所跳的“雀之灵”跳出了孔雀的灵气,更跳出了傣族的名气。

我们离开了傣寨继续向前走,先后又游览了“白族村”、“佤族寨”、“藏族寨”……最后来到了“彝族村”,只见村内墙上雕刻着三虎浮雕,还有别具一格的虎山,这充分展示了彝族绚烂的虎文化特色。雄伟壮观的太阳历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图腾柱,柱上有太阳、虎火和中国古代的八卦图,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方向的十个月球雕塑,最外围的十二生肖石雕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向世人充分展现了彝族与天相通,天人合一的神秘气魄。村内有烤酒作坊、“土掌房”建筑和茶山、斗牛场等,全面生动地体现了彝族粗犷古朴而不乏精巧别致的民俗风貌。彝族的“火把节”很有名,每逢节日,他们在太阳历广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弹起大三弦,纵情高歌,气氛异常火热。我们还看了精彩的红土乡情他展现了各民族的求爱方式。

这次的民族村之旅,让我太兴奋了,因为我没有走遍云南民族的村村寨寨,就领略了许多民族的风情,收获真是丰盈。

西盟景点

西盟佤族生态旅游区、里坎喃朵塔景区、西盟佤山云海、三佛祖佛房遗址、上城佛寺、龙摩爷圣地等。

1、西盟佤族生态旅游区:有龙摩爷景区、里坎瀑布景区、木依吉神谷景区、佤山榕树王、爬街生态自然民俗村、佤山云海、佤山天池、三佛祖佛房遗址等景点。

2、里坎喃朵塔景区:景区内主要有雄伟壮观的里坎瀑布、佤族藤索桥、佤族木桥等景点。

3、西盟佤山云海:因西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射较强,高空气流随季节变化多端,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雨季和冬春季,佰山姻雨弥漫、云海茫茫,阿佤山寨在云雾潦绕的云海仙境之中,时沉时浮、时隐时现、难舍难分。

4、三佛祖佛房遗址:始建于清代同治末年至光绪初年(1874-1875)。原建盖有土木结构佛房4栋,“三佛祖”大殿在正房中央,殿内有佛龛、铜佛像,并有和尚念经。

5、上城佛寺:是娜允傣族古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文化、艺术、民风、民俗的传播中心,也是傣族的文化经典、民间艺术及建筑风格的重要收集地和展示厅。

6、龙摩爷圣地:景区内不计其数的牛头依山势错落有致地沿着残崖绝壁和苍天古木向密林深处延伸,给以人强烈的视觉震撼,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翁丁佤族古寨,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佤族

文图 若愚

位于云南临沧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境内的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周围自然景观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临沧人文风情旅游的必游景点

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 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

寨桩是佤家的一种图腾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场,代表着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杆是用龙竹制的幡杆,顶部有几圈竹篾做的饰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条头子,这既是饰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汉人用艾蒿避邪,桃树驱鬼,门神护家一样。篾圈下面,有一尺长的木船,代表着一帆风顺,木船下面,有一条木鱼,代表年年有余,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鱼,这预示着全村风调雨顺、万事大吉。幡杆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桩,雕刻极粗犷,全是用斧头砍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过,洁白如银,木塔上还刻了一些特殊的图案,有圆点、方块、三角块、条块,分别代表世上人间赖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

木塔幡杆旁,还有一个木桩,顶上钉了个木盆,这是赕佛用的木盆。杆脚下有个鹅卵石代表着寨心。每逢节日吉庆还要在竹杆上挂一条五尺长的白布幡,这又容纳了小乘佛教的礼俗。这时,家家户户都带着食物来供奉寨桩,寨桩周围堆满了食物,插满了许多祭鬼神的小三角旗,然后,全村老老少少围着寨桩载歌载舞共庆一年的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因此树有寨桩的广场,既作为全寨祭神、祭鬼,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又作为全村寨佳节聚会、歌舞欢庆的理想之地。翁丁的寨桩充分说明了佤家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坚信自己的传说,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寄托着一种诚恳的期盼和追求。

沙拉房也就是公房,主要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或远方客人来访找不到亲戚,暂时歇脚的地方。

公房多数时间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大家在这里互诉情话,表达爱意,给姑娘送礼物,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东西后,他们便成了情人,相爱后并可以睡在一起,但却不会轻易发生任何关系。因为佤族认为未婚先孕会得罪鬼神,会给地方带来灾害,而且还要受到习惯法的严惩,所以说是不允许的。

如果那对男女过于相爱造成未婚先孕了,这时,就由女方拿一包茶叶到男方家,通知男方家,然后男方家就要领着这对青年到头人家认错,并由他家杀一头猪,由头人搞一些宗教活动,以向鬼神告罪,乞求鬼神原谅,驱逐将会给寨子带来的一系列灾难等。然后把猪肉送到各家各户(哪怕只有一指头,都必须送到)以表认错之心。这时,女的要背着一背箩沙子石头,男的要扛一颗带根的龙竹,两人围着寨子走一圈,当众接受这样的惩罚,如果不坦白,被人知道后,会被赶出村外,或全村人从此与你断绝来往,不与你说话,完完全全把你孤立在一旁,对于这种惩罚,大家都害怕,所以一般不会未婚先孕。

全村的建筑风格现在还基本保持着竹木草顶结构的佤族“杆栏式“和“落地式”农舍,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部分农户也换成了石棉瓦顶,但目前全县90%的佤族村寨依然保持着这种原始的建筑风格。“杆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关养牲畜、堆放杂物,房屋前面有一竹巴晒台,用来晒衣物、晒谷子等,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佤族村寨房屋密集、道路狭窄、房屋间距小,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在寨内也就是说在寨门、寨栅围住的范围内,才能受到寨神的保护和本寨人的帮助支援,械斗时统一集体行动、统一部署,他们宁愿在寨内拥挤,也不愿独户远离村寨。

寨门位于村子入口处,过去每个佤族村寨都有一个寨门,且寨门的位置和作用特别重要,进出村寨,只有通过寨门,寨门的大门一般都是紧闭的,友好往来者一般走侧门,未经允许破门而入的视为入侵者。除寨门外,还有寨栅,也就是现在说的围墙,现在翁丁村四周都有几棵大的青树,当时,就是以这几棵树围寨栅的。围寨栅时,先是围绕寨子挖一围深壕,再在挖出的垒土上栽上倒沟茨之类以为樊篱,有的还要在深壕内外再栽上竹子。时间一长,茨棵和竹缝越长越密,就成了一道天然的防工事,遇有械斗或其它紧急情况,还要在壕沟中栽上用箭毒煮过的竹签,人若踩着,往往很难医治。

寨门和寨围主要用来抵御外族、外部落以及毒蛇猛兽的入侵。另外,全县佤族村寨多依山而建,利用自然的地形、地势择险而居住,可防守;有水,利耕种;退,有退路。上可攀山顶、下可去山谷,所以说,寨内道路多不够完整,呈不规则形状,完全随房屋排列变化自然形成,都坎坷难行。这既是受地势地形之影响,又反映了佤族的生活习俗。同时,为了防火,粮仓都单独建在村外。

关于佤族居住地点,传说最初多是一族即为一寨的。为便于通婚,在同一个地方,有几个不同姓氏的寨子,挨在一起。后来,不同姓氏的寨子并成为一个寨子了,各个姓氏还是分片住在一起。各个姓氏聚居之间,虽无明显分割开的标志,但哪一姓氏住在哪一片,或者说,哪一片是哪一姓,本寨的人是很清楚的。就比如说,翁丁村,左上方是李家,右上方是杨家;左下方是肖家,右下方是赵家。杨家是这个寨子的创始人,所以这个寨子的头人选在杨家。

佤族村寨都有一片神林,并把其中的一棵古老的大树作为寨神或树神的居所。翁丁寨的神林就在村子的左边,里面还有一个祭祀房,逢年过节或全村有什么大事都要到那里搞祭祀活动,乞求鬼神保佑全村平安健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神林里的树从没人乱砍,因而现在长得非常茂盛。此外,佤族还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人死了以后实行土葬,不留坟墓,所以说,到下次埋人的时候有可能挖到旧墓,这时你只要把墓穴中的骨头先拣起,等墓穴完全挖好后再将骨头置于墓穴底,或放在墓穴外即可,绝不会有人说你乱动祖坟与你理论,这也是佤族节约土地资源的一大贡献。人死了,家里只能存放一天,然后就去安葬,每10天供一次饭,连续3次,3次以后也就是30天以后不再认坟,这种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佤族房屋的内部结构原始独特,铁三角是每家都必备的,用于生火、支锅做饭,煮猪食的灶一般在靠门的一角搭建。火塘自进新房生起火后,就要让火种保存下来,不得熄灭,就如汉人不能断香火一样,除非重建房屋或全村有什么大灾、送走旧年时才可以灭火外,那时又要举行取新火仪式了。

翁丁村是老年过后第一天即大年三十开始灭旧火取新火的,这时,全村共同买一头小公猪,各家各户拿一些茶叶米送到村外老人钻木取新火处,待搞好各种宗教活动后,各家各户就依次用干柴在燃烧的新火堆里点上火苗带回家,各自生起自家的新火。这火塘,不用火时,就用火灰把它埋起,用时再刨开吹一吹,火塘上有一个炕巴,主要用来烘烤东西,进门上方的这个简易阁楼,是堆放杂物的地方。

佤族置于火塘的三脚是家庭团结的象征,火塘用的火则是家庭兴旺的象征。另外,佤族还以火塘上的炕笆喻父亲,挨着火塘的阁楼喻母亲。所以佤族家中的火塘、三脚、炕笆、阁楼,过去外人是不能随便触动的。一进门面对火塘正对面,一般是年老者及尊贵的客人方可上座,长辈的寝室也就是那个位置,一家人一般就围着火塘边睡,新婚夫妇,可在进门的左下方围出一间房间。一进门前方的右下角,一般是搞宗教活动、祭祖的地方。另外,翁丁村还保持着编织、纺织、印染等传统工艺及手碓、脚碓等习俗。

佤族自由行旅游攻略

  • 沧源县旅游景点由「沧源佤族自治区的旅游景点是什么」

    沧源县旅游景点由「沧源佤族自治区的旅游景点是什么」 请问临沧旅游景点有哪些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旅游景点沧源有哪些景点要怎么去?越具体越好!


    2023-01-02
    1226 17
  • 佤族特色旅游景点介绍词(壮族民俗介绍的导游词)

    佤族特色旅游景点介绍词(壮族民俗介绍的导游词) 关于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范文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旅游景点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5篇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西盟景点

    2022-12-03
    1552 10
  • 翁丁佤族古寨,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文图若愚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境内的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周围自然景观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临沧人文风情旅游的必游景点。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

    2022-02-06
    1330 46
  • 云南临沧翁丁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佤族村寨

    翁丁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佤族村。生活于此的佤族人民已经历了四千多年,因此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它是一座天然的佤族历史文化博物馆,记录了佤族的过去和将来。翁丁村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佤族传统杆栏式茅草房以及各类佤族祭祀房、神林、木鼓房。翁丁人依山而居,房与房之间相距不远,但错落有致,别有情趣。传统的杆栏式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干燥凉爽,下层堆放物件,或养猪

    2022-02-06
    984 75
  • 司莫拉佤族村 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有五百年历史的司莫拉佤族村,拥有上百株百年古树,是佤族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寨。司莫拉号称全世界最幸福村落,在佤族话里,“司莫拉”意即“幸福的地方”,走进这个村子,意味着都会收获幸福。妻子们来到幸福餐厅享用地道的特色美食,菌香青瓜卷、司莫拉老旱鸭、佤香烤鱼、幸福豆腐脑、普洱茶粉蒸排骨......坐在纵览全村的露台

    2022-01-27
    1973 1
  • 1000张门票免费送!盛世闻樱首届金秋4D水幕秀、佤族表演、音乐美食狂欢节震憾来袭!

    正文最近的安陆真的是喜事连连呢,山地自行车大赛刚刚落下帷幕,又!有!划!重!点!划!重!点!11月3日-19日盛世闻樱将迎来美轮美奂、火辣劲爆的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再配上如画的美景确实可以称之为一年中最佳的旅游时节。何况,有辣么辣么多的福利咧!免费门票!免费送!一票在手,全天畅玩!福利一1000张门票免费送!

    2021-12-30
    1076 56
  • 翁丁原始部落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寨,云南嘎多月亮古寨!

    云南临沧市的沧源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著名的佤乡。由于沧源地处偏远,直到解放前还一直处于原始社会,解放后一举过渡到了现代社会,但也留下了极多原始社会的印记,让它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原始风貌。嘎多是沧源的一个旅游景点,非常淳朴的佤族边境村寨。寨子边一台台人为开垦的梯田,正直春分播种好时节,田间播种插秧忙得不亦乐乎。走进嘎多古寨

    2021-12-28
    1086 87
  • ​乡村旅游看临沧丨沧源的佤族风味之旅

    ·吃有风味·沧源的佤族风味之旅沧源的佤族风味之旅沧源的高山和莽莽苍苍的森林孕育了人们对美食的独到理解,“世界佤乡”名号下一定有着最正宗和地道的佤宴味道,在佤族美食文化中,水酒、鸡肉烂饭、苦叶子汤是最有佤族特点的美食,水酒是佤族人自己酿制的低度酒,入口清冽甘醇,重要的节庆和活动时是款待上宾不可或缺的饮品。鸡肉烂饭,佤族称之为“每押”,鲜美的鸡肉煮烂在软糯的米饭里,鲜香软糯的口感让

    2021-11-11
    1007 2
  • 葫芦小镇——独特的佤族部落

    有一个地方,白天,红色弧形屋顶特色民居与周边的山林、树木、河流、农田交相辉映。入夜,小镇灯火辉煌,房檐、沿河两岸、商铺里折射出五颜六色的灯光,吸弓|着不少散步的人群,三三两两,笑语连连,这就是沧源的葫芦小镇。小镇内180栋红色弧形屋顶特色民居与文化墙、喷水葫芦、打歌广场、寨心砖、葫芦塔、佤王府等佤族特色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佤文化特色浓郁的集“吃、住、行、游、购、娱

    2021-11-06
    1302 68
  • 云南蝴蝶泉、诺邓古村、鲁史古镇、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国庆假期旅游+摄影

    国际旅游摄影网活动安排:D1天:各地—昆明住:昆明在指定酒店报道,提前到的影友可以游摄昆明八景:金马碧鸡坊、圆通寺、官渡古镇、圆通山......D2天:昆明—小普陀—洱海环湖—双廊—江尾—蝴蝶泉—喜洲—三塔—大理住:大理酒店早餐后前往大理,下高速来到小普陀,小普陀以海鸥出名,这些海鸥冬天就会从西伯利亚飞过来过冬,是冬天来大理一定要去的地方。每

    2021-11-06
    1316 63
  •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打造特色街区提升城市品位

    潇湘晨报官方百家号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扎实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多措并举加大街区治理,力争做到“一街一品”“一区一特”,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将每个街区划分为一个三级网格,由网格长和网格信息员开展日常走访巡查、政策宣传、隐患排查、问题上报等工作,组织网格内的业主、租户、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工作,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问题处置工作机制,实现了快速高效发现、快速高效处置、快速高效解决各类城市


    2021-11-02
    942 85
  • 「暴雨预警信息解除」8月17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气象台解除暴雨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下属账号【预警解除】根据最新天气情况,双江县气象台2021年8月17日17时45分解除2021年8月17日05时45分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信息来源:国家预警发布中心)预警原文:「暴雨预警信息更新」8月17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2021-11-02
    1155 66
  • 「雷电预警」8月15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Ⅲ级/较重」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下属账号双江县气象台2021年8月15日19时45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县已出现雷电活动,预计未来6小时内雷电活动将继续,局部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信息来源:国家预警发布中心)防御指南


    2021-11-02
    121 96
  • 「暴雨预警信息更新」8月17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下属账号【预警更新】双江县气象台2021年8月17日05时45分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过去12小时我县勐库镇冰岛村降雨量达48.4毫米。预计未来12小时我县降雨仍将持续,部分乡镇降雨量将超过5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信息来源:国家预警发布中心)预警原文:「暴雨预警」8月16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Ⅳ级/一


    2021-11-02
    1999 40
  • 「雷电预警」10月2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Ⅲ级/较重」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下属账号双江县气象台2020年10月2日20时30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我县部分地区将出现雷电活动,局部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信息来源:国家预警发布中心)防御指南


    2021-11-02
    1608 97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