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365•优秀代表履职故事 丨王永福:认真履职,推动寿山石产业发展

开栏的话

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生动展示各行各业市人大代表履职风采,激励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在推动新时代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建设中展现更大的作为,福州新闻网即日起推出“福州365·优秀代表履职故事”专栏,介绍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履职故事。

人物名片

永福

福州市人大代表

中国寿山石馆馆长

“矢志不渝当寿山石文化的守护者,两年来我通过认真履职,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推动寿山石产业发展做了一些实事。”市人大代表、中国寿山石馆馆长王永福这样说。

长期以来,寿山石产业发展受到资源和开采的掣肘,如何既能保护原产地的矿产资源,又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王永福走访了50多位寿山石行业从业者、雕刻工匠、寿山村民、收藏者和篆刻家,向他们征求意见建议,还跑遍了北峰3个乡镇几大主要矿区,到有关部门调阅矿产资料。

有了充分准备后,王永福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寿山石资源保护性开采,进一步推进寿山石产业发展的建议》。“这份建议得到了市国土资源部门、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国土资源部门,采纳我的建议重新修订了全省矿产资源开发保护规划中涉及寿山石的内容。这次履职让我对未来履职的方向和重心有了明确定位。”王永福说。

在中国寿山石馆建馆之前,王永福就在当地乡政府任职,至今他在北峰山区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路难走,百姓发展生产难,这些事关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也应成为我履职关注的重点。”

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王永福提交了《关于在新霍线红庙岭部分急弯路段设置减速带的建议》,讲的就是改善北峰山区道路通行条件的问题。“北峰的发展一直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进山路况很差,每逢节假日,进山车辆和人流都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新霍线红庙岭路段,弯道多、坡度陡、地面湿滑,交通事故频发。为了写好这份建议,我费了很多心思。”王永福说。

王永福发动平时上下山的同事和村民,对该路段的交通事故作个统计,每当有事故发生,及时拍照留存。经过近半年的跟踪,他从这一“土办法”中得出结论:该路段平均每周至少发生3起交通事故。

王永福说,建议提交后,马上得到市交警部门和交通局的重视。现在该路段已全面完成了整改,部分弯道进行取直改造,全线进行拓宽加高,对边上的排水沟进行盖板处理,并增加了警示标志。

去年以来,王永福还发动自己所在单位和所属民主党派与北峰的两个村结对帮扶。目前,受帮扶的芙蓉村开发起了养蜂产业,带动至少10户农民增收。

去年下半年起,王永福又将履职调研方向转向新店古城遗址保护和晋安区博物馆建设等。“早在2015年,我就提出,要将新店古城遗址作为城市名片去保护,当代表后我继续力推这件事,现在市里已规划在遗址边上建设区博物馆新馆。我要把这里建成寿山石馆分馆,把寿山石的魅力更好地展现给世人。”

王永福表示,他是第一次当选市人大代表,虽然之前当过晋安区政协委员,但新的身份无疑将带来更多的挑战。

来源:福州新闻网

这四类寿山石:诠释了清雕艺术的最高成就 寿山石

寿山石质地温润细腻,色彩丰富艳丽,千百年来一直被开采利用,盛名远播,天下宝之。从清早期开始,在文人雅士及官员的推动下,大量品质优异的寿山石,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宫廷,不但用于雕刻帝后玺印,还大量用于制作艺术品。2016年9月30日至2017年1月9日,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回到故乡的清宫寿山石雕作品共90件套(149件)在福建博物院展出,包括帝后宝玺、人物造像、文房摆件,代表了清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第一节 帝后宝玺

中国印章艺术发展到明清进入鼎盛时期,此时书、画、印往往结合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清代皇帝宝玺,按内容可分为两种,即代表皇权的国宝和为皇帝收藏、鉴赏用的宝玺(亦可称为皇帝闲章)。

皇帝闲章,按其内容和用途可分为:年号玺、宫殿玺、收藏玺、鉴赏玺、铭言吉语玺、诗词玺等等。寿山石因其美好的特性,成为清宫皇帝闲章的首选。清代皇帝的闲章,与当时社会上文人书画的兴盛联系紧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也体现了所有者个人的修养和审美情趣。

秦始皇制六玺开始,皇帝的印章称“玺”,后来也有朝代称“宝”,至明清两朝则宝玺并称。清初,皇帝宝玺的刻制和使用基本沿袭明制。经过乾隆帝的整理和完善,清代宝玺制度始成定制。本次展览展出从康熙时期的和硕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帝)至宣统八位皇帝,以及慈禧太后、荣惠皇贵妃等十位帝后所用之宝玺(闲章)。

清·康熙寿山石随形雕云龙“和硕雍亲王宝”

这方印玺是胤禛为皇子身份时使用过的。刻有篆书“和硕雍亲王宝”。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胤禛受封和硕雍亲王,受赐圆明园。“和硕”即爵位,“和硕亲王”是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这一时期,兄弟之间争储激烈。胤禛表面不问时事,表现出对荣禄功名并不在乎,是一个清心寡欲、生活恬淡,与憎人道士谈经论玄的富贵闲人。当了十三年的富贵王爷,吟诗作画,修习佛法,赏鉴古玩。最终,爱新觉罗·胤禛成为王位继承人。此印多与“御赐朗吟阁宝”并用。

康熙时期是寿山石开采和雕刻的高峰期。寿山石雕刻有了更大的发展,尤其是钮雕、篆刻和圆雕工艺水平日臻完美。

清·雍正“为君难”长方印

这方印玺由寿山芙蓉石制成,精雕螭纽,椭圆形玺面为阳文篆刻。雍正亲笔书写“为君难”三个小篆位于中央,左右饰以卷龙纹。這种具有汉印遗风的字、画结合形式,使玺面富有动感。雍正在位十三年,曾多次提到为君之难,这短小的三个字道出了雍正皇帝作为君主、君子的无奈。他在继统之后,御书“为君难”匾额悬于勤政殿的后楣上,并命人刻治多方“为君难”小玺,钤于御笔书迹、古书画上,以激励自己时刻莫忘国君的职责。这枚寿山石“为君难”印玺,似乎是对雍正执政心境的最好写照。

清·雍正寿山石龙纽“雍正亲贤之宝”

玺纽雕刻游龙,浮于云水之上,形态生动,立体感强烈,整体造型浑厚古朴,庄严又不失灵动。玺面篆书“雍正亲贤之宝”六个字,线条圆涩厚重,字形雄浑苍劲。“亲贤”是指 “亲近贤人,爱慕贤才”。这方印玺似乎时刻提醒着雍正帝:亲慕贤才,远离奸佞。

据档案记载:“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红色寿山石五宋龙钮宝一件,奉旨:镌雍正亲贤之宝,钦此。” 说明当时印纽先已雕刻完成,宝玺于雍正元年(即1723年)正月二十三日交刻字作镌刻玺文。同批制作的宝玺还有九方。

清·雍正寿山石雕龙纽“雍正敕命之宝”

这方印玺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一枚公章,方寸之间尽显雍正帝励精图治的精神。此玺与“雍正亲贤之宝”为同一时期所制:“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寿山石九龙纽雕夔龙边大宝一件,奉旨:镌‘雍正敕命之宝’。钦此。”雍正帝即位后不久,便不断向造办处下旨,造办处就篆刻了多方“雍正敕命之宝”,这件九龙钮雕夔龙边大宝为其中一方。

印玺雕刻龙纽,纽的上部为海水行龙造型,以寿山石特有的天然石色精细巧雕,印上部白结晶处雕九龙戏水,翻江倒海,形象生动,印下半部四周平雕夔龙纹,玺面镌阳文“雍正敕命之宝”。皇帝的命令有诰命和敕命之分,古代一品至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敕命”是指清代对六品至九品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予爵位名号时的文书,它不同于一般文书,它是由翰林院撰拟,织在当时非常贵重的丝织物上面,敕命织文为"奉天敕命",钤盖"敕命之宝"。

清·乾隆寿山石田黄石三联印

这组联印为乾隆皇帝私人印,深得乾隆皇帝喜爱。之后,清代各帝王也十分珍视。这组联印曾被末代皇帝溥仪带到长春的伪满州皇宫。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沈阳机场做了苏联红军的俘虏,此印却一直藏在其随身的皮箱夹层中。1950年在支援“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活动中,溥仪将其捐献给国家,但此印却一直存放于监狱库房中,直到1959年国家十年大赦,才回到故宫博物院

这组田黄三联印是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整体镂空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造型奇特,在印章中实属罕见。

三方印章中,两方为正方形,一方刻有“乾隆宸翰”,一方刻有“惟精惟一”;另一方刻有“乐天”字样,呈椭圆形。三联印上的玺文均出自儒家经典,乾隆皇帝想以此表达自己“精益求精,专一其心,不偏不倚”的施政思想和“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三联印造型独特,无论是篆刻方式还是印文布局,都彰显了篆刻者独具匠心的构思。“乾隆宸翰”印采用传统的标准格式,并用阳文篆刻。“乐天”印则用字、画结合的形式,两边以螭纹修饰,使整个印章充满了灵动性。“惟精惟一”印为阴文篆刻,并采用中国汉代私印的形式,以回文法排列,错开了两个相同的“惟”字,使整个印面显得饱满均匀、和谐美观。

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之王”称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视为“印石之王”。自明末发现以来,田黄石倍受藏家追崇,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清·乾隆寿山石异兽纽“奉三无私”椭圆印

这方印章的玺面篆刻结构上,秉承雍正治印风格,“奉三无私”居中,左右以卷龙纹装饰,使玺面富有动感。

“奉三无私”出自《礼记·孔子闲居》,乾隆皇帝刻此印意在告诫自己,要像天地日月一样无私,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

这方印玺刻有“玉璇”款。杨玉璇,明末清初福建漳浦县人,客居福州。擅长雕刻人物、印钮,能集玉玺、铜印之精华,独树一帜,被尊为寿山石雕"鼻祖"。寿山石雕的鉴赏家周亮工、朱彝尊、高兆、毛奇龄等人都给他极高的评价。他的作品经常被地方官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所以民间收藏极少。“玉璇”款证明此兽钮为杨玉璇当年亲制。

“奉三无私”印常与“乾隆宸翰”、“惟精惟一”印并用。

清·乾隆寿山石异兽纽“乾隆宸翰”方印

这方印玺石质温润、细腻,如高山之桃花,似胭脂之渍粉。玺纽刻一古兽,侧卧的动感造型憨态可掬,玺面篆刻“乾隆宸翰”四个字,“宸翰”专指帝王笔墨之迹。“乾隆宸翰”即乾隆墨宝。方印整体布局规整、字体线条流畅,配以雄浑苍劲的玺边,唯美的艺术与厚重的帝王之气和谐的统一在玺面上。 可以从“乾隆宸翰”方印中,看到了乾隆帝的闲情逸致和治国的自信从容。

此印与“奉三无私”、“惟精惟一”为一组印,常搭配使用。钤用于乾隆皇帝的书画、碑帖之上。

乾隆一生拥有1800余方章,其中寿山石印玺100多方。乾隆帝印玺在书画上的钤用与他的政治态度、文化修养、文人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清·乾隆寿山石虎纽“乾隆御笔”方印

这方印玺的印纽刻子母虎乐图,玺面汉文篆书阴刻“乾隆御笔”四字。乾隆皇帝喜欢弄墨,而且非常勤奋的几乎每天都要留“御笔”,就像我们做功课一样。乾隆一生所做诗多达四万多首,却未见流传于世。他御制诗艺术价值不高,历史价值大大超过艺术价值,乾隆的这些诗作内容能弥补当时历史记录的不足。

“乾隆御笔”与“所宝惟贤”、“德日新”印为一组,配合使用,是乾隆帝宝玺中钤用较多的一方,如著名的“三希堂”匾上就钤有此玺。三希堂,位于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是乾隆帝的书房。 “三希”有两种解释,一是“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第二种解释为“珍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乾隆十一年(即1746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古代墨宝,被乾隆帝所珍爱,特意贮存在此,不时把玩。

清·乾隆寿山石“元音寿牒”组印

“元音寿牒”是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敬献给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贺礼。明清时期皇帝的诞辰日被称为万寿节,是取万寿无疆之义,在当时是个全国性的节日。清代皇帝寿典的繁盛,超过任何朝代,其中以康熙六十寿典与乾隆八十寿典最具盛况。

在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时候,和珅、金简等人为讨得乾隆帝的欢心,在寿礼的备置中动足了脑筋,从乾隆大量的御制诗文中选出带有“福”、“寿”的诗句,镌刻成不同质地的印章各120方,并附印谱,其中带有“寿”字的组印,取名为“元音寿牒”。

组印为光素章,印形多样,有长方形、葫芦形、椭圆形等。印文内容为祝寿吉语,每方均带寿字,分别为:“益寿何须九转丹”、“万寿齐朝衣与冠”等。表示祝王者长寿,愿后人永远铭记。这套印章不仅石质细润、造型精美,更兼具福寿祥瑞之意,乾隆皇帝对此青睐有加,之后又命内务府重新进行制作。60件一匣,共两匣120方。这是其中寿山石制作的60方。

清·嘉庆寿山石螭纽“嘉庆御笔之宝”

此印玺多钤于嘉庆皇帝御笔书画之上。印面呈方形,阴刻篆书“嘉庆御笔之宝”六个字,分三行。印纽为螭形钮,共有五只,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钮的四面各一螭,上面一螭,头前有灵芝,脊背突起,两侧有细毛纹,四足三爪。

据史料记载,寿山石在“康熙时采取一空,至嘉庆初诸坑复产“,因此,嘉庆皇帝所用印石品种有所增加,最主要的是,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宫中寿山石雕纽的一个高峰,突出表现在诸多稍有微疵、裂痕的石表施以浅浮雕,因材施技,极富画意,巧妙地掩盖了石头本身的缺点。

清·嘉庆 田黄石“嘉庆宸翰”方印

这方印玺是田黄石质,上面刻有篆书。“宸”原指北极星所在,也就是紫微垣,后来借指帝王的居处。“翰”,指长而硬的羽毛。古代以羽翰为笔,只要用笔所书者都称为翰。唐代已有用“宸翰”专指帝王笔墨之迹。这枚印章与“几暇临池”、“菑畬经训”为一组印。

清·嘉庆田黄石“几暇临池”方印

这方印玺原为乾隆皇帝御笔专用章,只用在御书之上,经常与“乾隆宸翰”印章一起使用。后来的嘉庆皇帝沿用这枚印章。印文“几暇临池”是用篆书雕刻,是源自王羲之“临池学书,水为之黑”的典故。乾隆皇帝十分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在日理万机之暇也不忘寄情翰墨,体现其情趣的高雅。

清·嘉庆田黄石“菑畬(yú)经训”长方印

“菑畬经训”本来是乾隆皇帝自勉之意,后来制成闲章。乾隆五十八年(即1793年),乾隆帝在《御临王羲之草书》后,曾同时盖有“几暇临池”、“菑畬经训”印,后被嘉庆皇帝沿用。“菑畬”是耕耘的意思,“经训”为经籍义理。“菑畬经训”是指书籍经史对一个人而言,就如同耕稼对国家一样,是事物的根本。

清·嘉庆寿山石雕螭山石“嘉庆尊亲之宝”

这方印玺制作于嘉庆二十年(即1815年),是嘉庆朝石质宝玺中体积较大、雕制颇具特色的一方。印通体青黄色赤斑,根据印材的自然形态镂雕出山石树木、流水山峦,并刻有日月,依据石头的形状雕刻九个“如”字。“九如”出自于《诗经·小雅·天保》,九个如字连用,阴刻“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印玺“九如”之下还刻有阳文25字。此玺为祝贺福寿延绵之意。

清·道光寿山石雕云龙纽“道光宸翰”方印

这方印玺是用于道光皇帝的书画、碑帖上,常与“虚心实行”“保民无疆”印搭配共同使用。印玺雕刻的是云龙纹,它是龙纹的一种,在构图上以龙和云组成纹饰,印上可见一只巨龙腾云驾雾在云间起舞,显得神采奕奕。云龙纹始于唐宋五代时期,是一种古老的祥瑞纹样,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清·道光寿山石雕云龙纽“政贵有恒”方印

这方印玺通体雕云龙纹,可见一龙忽隐忽显在云中游动,龙身居于印底,印上端是龙尾。道光时期的云纹雕刻多为放射形的火焰状,所以使这方印玺更显神形兼备。印底为汉文篆书“政贵有恒”,这四字源自儒家经典《尚书•毕命》中的“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句意是“为政贵在长久,说话要有道理,反对朝令夕改。” 这方印玺表明了道光帝继位后对国家政策保持持续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看法,与清帝王一贯遵循的“法祖”政纲正相一致。

清·道光寿山石云龙纽“道光尊亲之宝”

印身下半部刻云纹,上部雕刻有三龙飞腾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三龙皆头顶两角,两侧发左右后披,周身布有龙鳞。此玺一般为上尊号、徽号时所用。明清时期的尊号指皇帝、皇后、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号。此外,尊号之上再加褒美之词,就是上徽号。

清·道光寿山石雕云龙纽“道光御笔之宝”

这方宝玺是道光皇帝御笔印之一,常与“恭俭惟德”、“政贵有恒”印搭配使用。印模为方形,阳文篆刻,印面字纹较浅。云龙纽四周刻云纹,呈黄赭色,上端雕刻云龙,共计大小三条,在云中若隐若现,形象生动。三龙都头顶两角,有鳞有发,同时龙须向后撇,两龙露齿,刻工有力。

清·咸丰寿山石双螭纽“咸丰御览之宝”

这方是用于咸丰皇帝御览书画之上的印玺,作品雕刻双螭纽,底款为汉文篆书。道光朝以后,寿山石的质地、雕刻技法已大不如前。咸丰帝在位时间十一年,他的印约有23方。除此方外还有“咸丰鉴赏”、“克敬居”等寿山石印玺。

清·同治寿山石螭纽“同”“治”组印

这组方形玺均为汉文篆书,“同”字玺,阳文;“治”字玺,阴文,两玺外围都刻有万字回纹图案。同治皇帝即位时只有六岁,在位13年。一生中只有近20方印章,是清代皇帝中较少的一位,因此这组印玺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清·同治寿山石雕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这方印玺是慈禧太后的闲章之一,钤于她御览的书画上。

慈禧的特权反映在各个方面,印章更不例外。“御览之宝”是皇帝的鉴赏用印,一般是臣子所作的书画,皇帝鉴赏后盖上“御览之宝”,以示对臣子书法作品的赏识,而慈禧太后却打乱了清廷用印的规制。同治皇帝登基3个月后,慈禧太后就发动了“祺祥政变”,她掌权后,另制有“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慈禧太后之宝”的寿山石印玺,作为统治中国的权力象征。这枚印章印体雕刻极为精微细腻,尤其是凤鸟占满印的顶端,似乎把龙和麒麟都覆盖在双翼之下,形成凤上龙下的态势,这与当时慈禧太后的权势相呼应。不仅如此,在光绪皇帝所题写的“颐和园”匾额上,“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之印更是位于匾额正上方,体现了她至高无上的特权。

清·光绪寿山石狮纽“储秀宫之宝”方印

这方狮纽方形玺属于宫殿玺,是慈禧在此居住时用的闲章。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是内廷西六宫最考究的一座宫殿,它是慈禧一生中最重要的宫殿,慈禧太后初进宫被封兰贵人时,也在此居住,并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随后逐步走上人生的巅峰,因此她对储秀宫的感情非常深厚。光绪十年(即1884年),慈禧太后为庆贺五十岁生日,从长春宫移到储秀宫居住,并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重修储秀宫,在这里居住到60岁,表明她归政养老的姿态。但实际上,她在此居住的岁月,朝政依然受她掌控,国家也一步步走向衰落。

清代田黄石狮纽方章料

清宫所藏寿山石雕中,还有一些印料,即雕好印钮但还没有镌刻印文的半成品。这些印料,石质优良,雕工精细,件件堪称精品,有的还有当时雕刻名家的款识。

这方章料是寿山石雕鼻祖杨玉璇的作品,雕刻狮纽,两小狮附于大狮背上。印体阴刻“玉旋”款。印章上这些印钮的雕刻称为钮雕,起到装饰印章的作用,具有很丰富的立体感,钮头的雕刻题材丰富,有古兽、鱼虫、花果、人物、博古图案等多种类型。其中古兽是最古老的表现内容之一。

明清时期,以寿山石刻制印章之风开始盛行,寿山石成为著名的“印章石”。明清各朝都被当作贡品献入皇宫。清代也成为祭天专用的供品。田黄石因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的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田黄石除了黄色,还有白田、红田、黑田、金裹银、银裹金等品种。田黄石之所以受到满清历代帝王的喜爱,一是因为它的产量稀少,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是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二是它具“福”、“寿”、“田”“丰”的吉祥寓意,三是具备了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被赋予“帝石”的美称。

▌第二节 宗教人物造像

清代寿山石雕艺术的突出成就,亦表现在圆雕人物、特别是宗教人物上。故宫收藏的寿山石类文物中,佛教人物题材的藏品占很大比例,其中又以罗汉像最为常见,也最具特点。其次为达摩、观音弥勒等等。这些作品或出自内务府造办处御用工匠之手,或出自当时颇有名望的寿山石雕名家之手,如杨璇、周彬、魏开通、魏汝奋等。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艺术水平极高,有的作品上镌刻着他们的姓名,为我们了解和欣赏清代顶级寿山石雕刻家的工艺水平,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

宗教人物造像

寿山石不仅在印章中大量使用,同时也雕刻成各种艺术品,其中多为圆雕人物,宗教人物是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寿山石雕中经常出现的宗教人物有罗汉、达摩、观音、弥勒、福禄寿星、八仙及民间神话人物等。这些作品有的出自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御用工匠之手,有的出自民间寿山石雕大师之手,作品各具特色,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极高。

清·顺治田黄石渡海达摩

这是一件清代雕刻名家杨玉璇的作品。他的作品构思精妙,刀法古朴,极具特色,深受皇家喜爱。这件渡海达摩左手捧履,右手提衣,脚踏波浪,眉目传神,衣纹流动,真切自然。刻工极精,刀法熟练流畅,身后刻“玉璇”二字款。杨玉璇根据寿山石丰富的色彩,顺其自然,依色巧雕,并仔细察看曲直,根据不同情况处理石材,首创了“审曲面势”雕刻法,使雕刻的画面形神兼备,情趣盎然。

达摩是“菩提达摩”的简称,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历史上流传下来与其相关的典故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

清代寿山石雕罗汉十八尊

清乾隆时期为安抚蒙、藏势力,极力推崇藏传佛教。尤其是汉藏两地家喻户晓的十八罗汉,不仅与佛和菩萨一样成为宫廷崇拜的对象,而且以此为题材的绘塑作品在帝廷内苑多有供奉收藏,现留存实物数量也较多,其中造像以这组寿山石雕十八罗汉最具特点。

这十八件罗汉像制作于乾隆中期,十八尊并非一套,从风格及工艺水平来看,这是清宫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供奉的需求,将至少两套时代相近、工艺相似的罗汉重新组合而成的,其中既有汉传十八罗汉中的降龙和伏虎罗汉,又有藏传罗汉中的阿秘特尊者、阿氐多尊者、跋陀罗尊者、迦诺迦伐蹉尊者,罗汉造像表情生动,坐姿、手势、法器各不相同,形态栩栩如生。取材以石头有颜色的部分为衣裳,衣边施金粉,以没有颜色的部分为肌肤,自然、逼真,有奢华之气。这一组罗汉像由江浙一带工匠按宫中要求所雕,完成后送入宫中供奉,是寿山石雕刻作品与皇家艺术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原供奉于清宫慈宁花园内佛堂吉云楼二层。

清代寿山石雕罗汉(阿氐多)

阿氐多尊者,也称长眉罗汉,阿氐多的意思是“不可击败的人”。出生于古印度一富人之家,由于从不追求财物,其善德使他成为具有广博智慧和成就的人,并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这组中阿氐多为老年像,面带微笑,头戴风帽,着通肩长袍,风帽和长袍边缘均阴刻填金花划纹。左手持如意,右手抚右膝,游戏坐于圆形台座上,台座边缘雕一周山石纹。这位罗汉的特征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后再转世为人。他出世后,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于修成阿罗汉果位。

清代寿山石雕罗汉(阿秘特尊者)

阿秘特尊者,出生于印度王舍城一富有的婆罗门家庭,生来十分漂亮,因此得名,意为“无比的”,释迦牟尼称赞他是弟子中慈悲心最大的。其标志为双手捧菩提佛塔,据说是尊者到须弥山北面的罗刹居地去时,为帮助他消除罗刹魔力,由释迦牟尼赠与他的。

清代寿山石雕罗汉(跋陀罗尊者)清代

这件跋陀罗尊者右手持经书,半跏趺坐于山石之上。跋陀罗尊者,也称过江罗汉。跋陀罗来自梵语的音译,意为“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跋陀罗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传播佛法,跋陀罗尊者的父亲铙桑,曾经是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的马车御手。跋陀罗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后来出家为僧,系统研究佛法,获得阿罗汉果位。

清代寿山石送子观音

造像整体呈黄色,局部有少许粉色,细腻温润,色泽古朴。圆雕观音像,神态慈祥,盘膝而坐,左腿曲起,双手扶坐一小童于膝上。双肩披风和袖摆下边陲卷,袖口阴刻云纹,衣纹流畅,雕刻精细。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她随着佛教进入中国,在中国逐渐被汉化,成为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重要信仰之一。送子观音在社会上开始大量流行的时间大约是宋代,这个时期的菩萨都是白衣观音的形象,因此民间把白衣观音当做送子观音。从造型上看多是抱着一个男孩的妇女形象,面目慈爱,头上有长长的白冠巾。送子观音形象的形成交融着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社会制度、文化素质、生存状况等诸多因素,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的注重子嗣和家族延续的精神相契合。

清代寿山石弥勒佛

这件弥勒佛像以圆雕为主。弥勒佛半趺坐于绿色的岫岩玉石制成的台座上,台座呈云形,台座上阴刻卷叶葵花。弥勒佛卷发,双耳垂肩,袒胸露肚,身穿锦服,服饰上阴刻大团葵花,边缘饰以海水云纹。左手托钵,右手抚膝。

弥勒是梵文的意译,意思是亲切、慈爱的。自五代开始,出现笑容可掬的大肚僧人形象。特别是元代以后,大肚盘坐、喜笑颜开的弥勒佛形象开始在中国寺庙中流行。

▌第三节 文房摆件

清代是文房用器的繁盛之时,无论从审美理念,还是工艺制作技术都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文房用具除笔墨纸砚四宝外,笔筒、笔洗、镇纸、臂搁等用器亦丰富多彩,它们或陈设,或实用,或雅玩,成为文人潜心追求之物。清代皇帝推崇汉文化,宫中文房用器的用量很大。寿山石色彩绚丽,柔而易攻,雕出的作品堂皇而不俗媚,艳丽而不失秀雅,符合宫廷审美意趣,因而被广泛用于文房用具的制作。此外,大件的寿山石还被用于雕刻摆件陈设,如山子、盆景、插屏等等。这些文房用具及摆件陈设,是寿山石雕刻技艺与宫廷审美相结合的产物。

文房摆件

除了印玺及宗教人物外,清宫中还有用寿山石制作的文房用品、陈设品,这些形制各异、精雅玲珑的摆件,广泛陈设皇家的案头和柜桌上。寿山石雕文房用具有笔架、书镇、笔头等,陈设摆件有山子、盆景、插屏等,而寿山石丰富的色彩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雕出的作品堂皇而不失俗媚,艳丽而不失秀雅,符合宫廷审美意趣,因而被广泛使用。

清代田黄石雕山水人物图山子

山子,是石雕摆件工艺中的一种,作品涉及山、水、树、人物等,自成一景。这件作品山子一面雕刻柳荫小河,河边两艘小船并行而立,近处船上雕二人,一人端坐,另一人似在炉边烧水,景色雅致。另一面雕刻两株参天大树,稍远处是一座院落,寂静空旷,是为绝好的隐逸之地。

作品选用寿山石中最为珍贵的石种“田黄石 ”。田黄块体较大,表面有较多黑褐色皮。作者把黑褐色表皮进行处理,根据需要去除大部分,露出田黄本色。留下的黑褐色表皮则被做成树干、树枝以及房顶,处理较为巧妙。

清代寿山石雕异兽书镇

自古以来,美石就是文房用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石中的寿山石更是受到明清时期文人的赞赏。清宫中留存下来的寿山石圆雕异兽造型书镇数量不多,这件藏品弥足珍贵。

清康熙年间,朝廷的内务府下设造办处,荟萃全国各地能工巧匠专门制作供宫廷皇家御用之品。 雍正四年(即1726年)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正月十三日,太监杜寿交给造办处寿山石异兽一件,并传旨:照之前先交的茜红象牙座的做法一样,配一个底座。”根据旨意,造办处于二月二十九日将寿山石异兽配了一件檀木底座。由此可见,这些作品应当出自内务府造办处御用工匠之手。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華夏民族文化带你看寿山石雕刻的文玩艺术品 寿山石

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市晋安区寿山村,作为中国大名石之首,其雕刻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发展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崭露头角

寿山石主要分布在福州北部连江罗源交界的地带,以寿山村为中心,北至党洋,南至月洋,东至连江,西至旗山,方圆不过二三十里。寿山石的品种有一百多个,以产地来划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田坑石按其颜色可分为田黄、田红、田黑等品种。田坑石中的极品田黄石,素有“石中之王”和“石帝”等美称。田黄石雕刻的寿山石雕精品,明清时期就已上供朝廷,为皇帝和统治阶级层所把玩和收藏,因此民间很早就有“一两田黄十两金”的说法。

寿山石雕刻始于南北朝,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而不衰。元代前,印章多以铜、铁、玉为材。明代,寿山石的钮饰艺术得到长足发展,雕刻艺人在继承古代玉玺、铜印等钮饰的基础上,加之造诣很高、风格独特的印钮艺术,寿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们的心爱书物、珍藏书宝。

清 寿山白高山石百寿章

清 寿山石笔筒

现代 寿山荔枝洞石花

东成西就

寿山石雕刻盛于清,在清雍正年间,福州寿山石石雕的销售已纳入官府的征税范围。此时寿山石雕的作品种类开始增多,一些雕刻名家的作品,被社会各界广泛收藏。尤其是一些田黄精品,多为宫廷皇帝贵族和海内外收藏机构及私人收藏家争相收藏。

“西门”是福州区域的方位名称,由于“西门派”的鼻祖潘玉茂是福州西门外凤尾村人,他的弟子们又多集中在这一带,所以就称为“西门派”。其雕法以“薄意”为主,又称为“薄意派”。作品以印章和小品为主,其风格清新俊雅,书香气很浓,专供收藏家、鉴赏家、书画家收藏、玩赏和使用。在传承上,“西门派”沿袭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方法,一般是父子兄弟相袭,或是师徒相传。

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致、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

清 田黄冻石山水人物薄意

民国 田黄冻石王雷霆薄意

王雷霆(1919-1983),中国雕刻家。号依媄,福州雁塔村人。自幼受雕刻艺术熏陶,先习木雕,后学刻印,又师于薄意大师林清卿。善于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刀法圆熟,层次分明;还擅长用薄意深刻的手法薄雕,作品构图多采取中国画散点透视进行布局,流丽自然,山水、树木多依石势、石纹而成。王雷霆与王炎铨、江依霖等人继续弘扬林清卿的薄意雕法,形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西门薄意派”。

“东门派”也称“圆雕流派”,是寿山石雕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清同治、道光年间的林谦培为鼻祖,主要散居在福州东门后屿及其毗邻的横屿、樟林、寿岭等几个村。“东门派”雕刻作品内容广泛,除制作印章外,更多的是利用石料的自然形态与色泽,雕刻各种人物、动物花鸟等观赏性陈设品。作品主要雕刻技法是圆雕,修光善用尖刀,精巧玲珑,矫健华丽,作品雕镂结合,追求装饰效果。

芙蓉石古兽方章

清 寿山石套章

东西合璧

“西门派”与“东门派”沿袭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方法,一般是父子兄弟相袭,或是师徒相传。其中“东门派”中受“西门派”林清卿影响的也大有人在。如被誉为“东门清”的林友清,以自家技法雕刻薄意,别出风格。此外还有“东门派”的林寿煁、郭懋介等人都争相向“西门派”学习,特别是“西门派”薄意,他们汲取其艺术精华,与自己的雕刻技法相融,最终实现寿山石雕刻艺术上的“东西合璧”。

上世纪50年代初,“东门派”的十六位艺人成立了石刻生产小组,这是寿山石雕历史上首个以非师徒、非亲族关系组成的团体作业形式的雕刻小组。成员分别是:郭功森、周宝庭、林友清、冯久和、林元康、冯志霖、周则斌、林发述、林寿煁、郭功祺、陈景贵、陈敬祥、陈敬祺、阮文钊、黄恒颂和林元庆。小组成员在完善传统雕刻技艺同时,创造出各种新技法与新的艺术造型,将寿山石雕刻艺术推向新的高度。后人将小组的十六位成员尊称为“十六罗汉”。

林元康,男,别名依坤,1925年4月出生,福州市鼓山镇后屿村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一级名艺人。早年跟随堂兄林元庆学习石雕,后又拜名家林友竹、周宝庭、郭功森为师,以寿山石雕人物、山水圆雕见长,以艺术处理简洁著称。他的作品,构图饱满,以传统八仙题材最富特色,表现革命圣地的山水独树一帜。

现代 寿山峨嵋石童子拾稻穗摆件

林寿煁(1920-1986),字煁宝,福州鼓山后屿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会员。林寿煁为寿山石雕“东门流派”的传人,自幼受祖父林元珠、父亲林友清的熏陶,热爱寿山石雕,长成后又吸取“西门流派”的薄意技艺,融“东”、“西”流派于一炉,自创一格。林寿煁工薄意、浮雕,善刻松竹、花鸟等石雕作品善作多层次布局,意境纵深。

现代 寿山峨嵋石松鹤延年摆件

周宝庭(1907-1989年),号依臂,福建福州人。早年拜“东门派”第二代传人林友琛为师,后又入郑仁蛟门下。雕刻技法融东、西两派之长于一体,汇古代艺术之精髓,兼收并蓄,独树一帜,尤以印钮、古兽和仕女为最。1955年加入福州市郊区寿山石刻生产小组。1988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现代 峨嵋石五子弥陀摆件

林亨云(1930- ),男,福建福州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寿山石雕刻大师。自幼跟随舅父陈发坦学习木雕,由塑造佛像进而从事木雕、牙雕、寿山石雕的创作研究,在木雕人物与动物方面有较深的造诣。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倾心于寿山石雕的创作。林亨云在石雕工艺上尤其擅长刻熊,作品有着强烈的空间感和生命力,给观者以强烈震撼力。他创作了众多雕塑作品,题材以动物为主。他多次应邀赴美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虽然已至耄耋之年,仍孜孜创作。代表作品木雕《熊》、寿山石雕《海底世界》、《金鱼》、《北极熊》等。《海底世界》、《寒冬一霸》等获得全国金奖。

现代 寿山都成坑石年年有鱼

寿山石自由行旅游攻略

  • 福州365•优秀代表履职故事 丨王永福:认真履职,推动寿山石产业发展

    开栏的话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生动展示各行各业市人大代表履职风采,激励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在推动新时代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建设中展现更大的作为,福州新闻网即日起推出“福州365·优秀代表履职故事”专栏,介绍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履职故事。人物名片王永福福州市人大代

    2022-02-07
    1809 27
  • 这四类寿山石:诠释了清雕艺术的最高成就

    寿山石质地温润细腻,色彩丰富艳丽,千百年来一直被开采利用,盛名远播,天下宝之。从清早期开始,在文人雅士及官员的推动下,大量品质优异的寿山石,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宫廷,不但用于雕刻帝后玺印,还大量用于制作艺术品。2016年9月30日至2017年1月9日,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回到故乡的清宫寿山石雕作品共90件套(149件)在福建博物院展出,包括帝后宝玺、人物造像、文房摆件,代表了清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2022-02-01
    1826 64
  • 華夏民族文化带你看寿山石雕刻的文玩艺术品

    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市晋安区寿山村,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首,其雕刻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发展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崭露头角寿山石主要分布在福州北部与连江、罗源交界的地带,以寿山村为中心,北至党洋,南至月洋,东至连江,西至旗山,方圆不过二三十里。寿山石的品种有一百多个,以产地来划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田坑石按其颜色可分为田黄、田红、田黑等品种。田坑石中的极品田黄石,素有“石

    2022-02-01
    1724 9
  • 福州郊区竟藏着世界唯一对外开放的寿山石矿!捡到算你的!

    你梦过一夜致富的美事吗?你敢把游戏里get到的寻宝大招在现实中放胆一试吗?这里是福州市区北郊一个名叫寿山的小山村,一位石农在烈日下挖着什么。不是别的,正是中国“四大印章石”之一的寿山石。而奇特之处在于:这里是全世界唯一出产寿山石的矿区。随随便便在这里走一遭,也许一脚踩上的小石头,都有可能是寿山石。几十年来,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山村,时时刻刻都上演着现实版“疯狂的石头”的传奇故事。数

    2022-01-05
    1821 99
  • 深山藏国宝,北峰寿山石矿洞寻幽探秘

    福州,有个叫北峰的好地方。从福州往日溪,到北峰岭头,有三岔路,一往日溪,一往林阳寺。林阳寺,是福州五大禅寺之一,也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每年的春季,这里都是福州最红的赏美胜地。在前往日溪的途中,有个乡叫寿山,这里可以看到人们在山坡上山坳里矿洞中,开挖寻找石头。清有人赋诗:“天遗瑰宝生闽中”。所谓“瑰宝”就是产于寿山的、古人称之为可以让“他山之石皆卑凡”的叶蜡石,因其产于北峰寿山,又叫寿山石。

    2022-01-05
    75 63
  • 第三届寿山石文化旅游节开幕 中国寿山石馆对外开放

    福州新闻网1月30日讯(福州日报记者柯竞)今日,由晋安区委、区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寿山石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寿山石馆拉开帷幕,历经一年时间改造提升的中国寿山石馆也正式向市民游客开放。同时,晋安区将面向全国公开征集“石帝”田黄石、“石后”芙蓉石的卡通形象,参评作品最高可获奖金8000元。中国寿山石馆位于晋安区寿山乡,该馆为国内首家集寿山石地质、历史、艺术等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全新打造的寿山石馆是


    2022-01-05
    821 37
  • 刚刚,中国寿山石馆正式成为福建省第100家国有博物馆!

    11月29日上午,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到我馆开展博物馆备案评估工作,我馆顺利通过。这意味着中国寿山石馆将被正式列入福建省博物馆序列,成为省内第100家国有博物馆!为进一步规范晋安区博物馆(中国寿山石馆)管理,促进我馆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博物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馆于今年9月向省文物局申请博物馆备案。专家组听取汇报什么是《博物馆条例》?《博物馆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2022-01-05
    1661 12
  • 重磅!中国寿山石馆获评国家3A级景区!

    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审批准中国寿山石馆被列入福州市新一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AAA级是仅次于AAAAA级和AAAA级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是一项衡量景区质量的重要标志。中国寿山石馆:国内唯一由政府主办的寿山石专题博物馆2002年5月,中国寿山石馆正式对外

    2022-01-05
    1699 6
  • 国石瑰宝魅力绽放,邀您为中国寿山石馆投票

    最美博物馆评选活动为传承福州优秀历史文化,促进福州各家博物馆发展及古厝保护。让更多的外地游客与市民感受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激发游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福州历史文化的了解。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福州市博物馆、福建省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承办,多家大型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共同联办。“迎世遗游古厝逛文博”——2020年福州第二届海丝文博月暨福州市最美博物馆评选活动于10月27日拉开序

    2022-01-05
    1845 23
  • 文明实践在晋安 | 体验非遗文化 30组家庭走进中国寿山石馆

    打造寿山石闽都文化国际品牌为创新打造寿山石闽都文化国际品牌,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内容,让年轻一代更早接触、了解寿山石,传承弘扬寿山石文化,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坚定民族文化自信,2021年11月13日上午,晋安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晋安区委文明办、中共晋安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晋安区中国寿山石馆、晋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

    2022-01-05
    1750 84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