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最美4:秦楚一柱塔云山

秦岭最美是商洛4:秦楚一柱塔云山

孙丹平

1、

塔云山是驰名的道教名山,位于镇安县城西35公里的柴坪镇境内,主峰海拔1665.8米,形似宝塔,直耸云端,素有"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之美誉。

2、其道教古建筑群建于明正德年间(1505-1521),由一馆、一塔、一庙、一堂、九殿组成,风格古朴而清雅。尤其金顶观音殿,建于万仞绝顶之上,三面悬于万丈深渊,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3、清乾隆以来曾对塔云山古建筑群进行过五次修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省级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4、塔云山以险绝、奇特、秀美、壮观、神异而著称,道教文化厚重久远,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在2011年度中国最美潜力景区评选活动中,塔云山景区当选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道教名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发融题词高度评价塔云山:"秦岭第一仙境,天下最险道观"。

5、塔云山景区经过几年的建设和营运,已打造为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新景区,备受各地游客的青睐。2012年经过上级检查验收,省旅游局以陕旅规字(2013)48号文件正式批准塔云山景区为国家3A景区。景区旅游资源品种繁多,结构布局合理,依据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塔云山有一级景点11处,二级景点8处,典型三级景源13处,分为土地岭游览区、过风垭游览区、塔云山金顶游览区、西北村游览区。2015年12月,塔云山景区入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6、第一景就是塔云仙馆。仙馆五间正厅,两层楼阁,是专为上山进香者和游客设置的食宿之所,可容纳500余人。公馆正门用兰色琉璃瓦镶边,正中嵌镌“塔云仙馆”四个兰光闪烁的大字。公馆右上手是一座大殿,大殿青堂瓦舍,雕梁画栋,粉墙彩绘,有12尊生机盎然的泥塑神像。

7、从大殿向东南,绕一道弯,过个小山垭,便可看到数十面排列整齐的石碑。碑文都详细的记述着修葺庙宇的年代和募资者姓名。从碑林前行10余米便是一块开阔地,这里有灵宫殿、龙王殿、文官殿、玉皇殿、娘娘殿、祖师殿和八仙堂。在龙王殿后山,八仙堂左侧有一座古朴典雅的玉石塔。塔底围2米,高5米,分为五层建制。塔壁有玉溪氏题写的“半世从未染红尘,自是蓬莱第一人。身古熏名云玉石,念动塔里贮阳春”的楹联。塔门坊有石刻对联一副,上联写“果满善圆千秋巩固”;下联写“功高德厚万世流芳”。

8、舍尸庙三面环于万丈悬崖,庙门前只有容人一跪之地,稍不当心就有跌落深渊,粉身碎骨之险。故命此庙为“舍尸庙”。从“舍尸殿”转身向右攀,又有一个山巅,山巅上有一座三间两楼的殿堂,名曰“一殿门”,又叫“化钱炉”,殿门匾楷书“天外云峰”四个大字。传说,世有观音,能超众生,而凡有所求者,必先在“化钱炉”祈祷、净身、洁心,然后才能到观音庙许愿还愿。因此,殿门香火甚盛。其门联石刻首“元都百二河山凝瑞色;圣地三千客阙起祥光。”

9、登塔云观奇景,绝妙处在金顶。这座不足六平方米的小庙,建筑十分险厄。它居于塔云山顶,三面悬于万丈深渊,是用四根石柱插入石缝,用石条铺垫立基,庙顶用黄铜铸尖。黄铜顶经阳光照耀,闪烁出万道金光,故有金顶之说。这座观音庙有四根翘角飞檐,每根翘檐各挂21斤重的铜铃一颗。铜铃随风舞动,发射出有节奏的音韵,在万丈悬崖之上,听到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更增添了空中楼阁的雅静。庙门首是一条石雕青龙,青龙活灵活现欲腾飞起舞,其工艺精湛堪称一绝。庙门额横匾石刻“塔云山”三字;石雕楹联是“树长菩提荫庇人天百岁;花开覆钵香荡世界三千。”游人登上金顶,有畅游天宫般的享受。

10、

打儿窝为一柱状巨石上的小石窝,距地面高三米。其外侧另一石柱之顶则有娘娘殿,周围三棵古树苍劲枝繁,为庇荫后世子嗣兴旺之象征。传说立于其下,背朝打儿窝抛石子于其内,便有添嗣之喜,故来此祈子者络绎不绝,且有求必应。

11、

塔云山左有弛风山,其山势陡峭,古松参天。站立弛风山头可以收览塔云山全景,是游人憩息的好去处;右为东风山,其山巍娥壮观,林木幽森,靠近山坡处有一宽敞牧马坡,顺牧马坡而上,远眺,塔云山、舍尸崖、金顶均收眼底。

12、

塔云山古建筑群已有500多年历史,志士名人到此一游,无不题诗抒怀。今选一首:

邙山草堂居士《重上塔云山》

壬辰年四月二十九日

阮甲智

秦楚一柱塔云山,人文深厚非等闲。

悟道凌虚思抱朴,探幽揽胜尚登攀。

天池金顶古松月,险路青峰几道弯。

此处修行宜趁早,莫叹尘世少红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先生来啦 qq :952021635

2016年01月10日

震撼!西安首次发现楚式风格青铜器窖藏,佐证秦楚两国关系…… 秦楚

1月8日,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消息称,为了配合基建项目,考古人员对位于西安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办马腾空村的马腾空遗址墓地及居址的部分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表明,马腾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可分6层,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经东周延续到隋唐及以后明清等不同时期。

首次发现了关中地区仰韶晚期环壕聚落和渭河以南西安地区东部时代最早的秦人聚落与墓地,以及一处藏有鼎、浴缶、盆等战国楚式风格青铜器的窖藏。

关中地区首次发现仰韶晚期带环壕的聚落

马腾空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办马腾空村,处于浐河西岸二级阶地上,西为少陵塬,隔河为白鹿原。遗址西部为现代道路建筑南部和东部被前期开挖基槽破坏,遗址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

在此次抢救性发掘中共清理新石器、东周至秦、汉代、隋代、唐代、清代等不同时期墓葬393座、瓮棺38座、沟21条、陶窑21座、不同时期灰坑1500余个、房址54座,铜器窖藏1处、道路3条。

(遗址区局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考古发掘表明,马腾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可分6层,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经东周延续到隋唐及以后明清等不同时期,遗址东周时期文化遗存最丰富。

北部墓地布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友介绍,在遗址区北部发现了一段残存长约88米,宽10米,现存深约2.2米的仰韶晚期聚落环壕,环壕以内发现有同时期房址、灰坑、陶窑、墓葬。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大多沿用时间较长,房址内有不同时期活动的堆积。

(房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最大面积的一座房址面积近70平方米,房子建造时由3个相连功能不同的独立单元构成,台阶式出口在北部偏西。

(史前墓葬出土的陶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史前墓葬出土的石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陶钵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骨簪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发现的34座仰韶晚期墓葬,位于房址周围,墓主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无葬具与陶器随葬,只有少量随葬石铲、石锛、石斧、石钺等石器与骨簪、骨笄、陶环等。这处仰韶晚期带环壕的聚落系关中地区首次发现。

发掘270余座东周时期秦墓 浐河流域最大的一次发掘

“东周文化层是本马腾空遗址堆积最厚、遗存最丰富的地层,居址早期与墓地南北分开。居址区发现有房址、半地穴房址、窖藏坑、灰坑、陶窑、沟、墓葬、瓮棺等遗迹。”王志友说,半地穴房址是该遗址最具特点建筑形式,形制有圆角长方形和圆形两大类,房址底部活动形成的踩踏面不清晰,而在距底面一定距离的坑壁上有基本对称的凹槽或浅洞,据此推测当时房址近底面处铺有悬空的圆木或木板作为框架。

(东周墓葬出土的陶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墓地位于居址北部,从东向西、西南,由早到晚分布,发掘清理的270余座东周时期秦墓,葬式、随葬品与关中西部秦墓基本相同:葬式清楚的墓葬除1座头西足东、仰身直肢、随葬鼎、甗、盆3件铜器的墓葬外,其余都为屈肢葬;春秋时期的陶鬲有一定数量的柱足鬲,时代最早的墓葬可到春秋中期,与居址的形成时期相当或稍晚于居址。

(东周墓葬出土的陶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东周墓葬出土的陶鬲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战国围沟墓 墓地西南部局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史载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初县杜、郑,灭小虢”,《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杜”在长安县东南,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文化层的开始形成应与春秋中期秦武公设立杜县的时代相当或稍早。“东周时期的墓地与居址的发掘,是关中地区秦人聚落最为全面的一次发掘,发现有比较密集、成排分布的半地穴式房址,对于研究东周时期县邑之外的更低等级聚落的布局与变迁、建筑形式提供了新的资料。”王志友表示,此次考古发现的数量众多的东周时期秦墓,是浐灞流域继西安半坡、蓝田泄湖等战国墓地发掘以来,在浐河流域最大的一次发掘,对于了解渭河以南西安地区秦墓的分布与时代特点增加了新的材料。

楚式青铜器窖藏佐证秦楚文化交流密切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藏有鼎、浴缶、盆3件战国楚式青铜器的窖藏。

(青铜器窖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古代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以示虔诚,平时也要五天一洗澡,三天一洗头。《礼记》中规定,尊老礼节必须包括为老人烧水沐浴。春秋战国时,楚国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雨水充沛,夏季气候炎热且潮湿,因此,楚人更是勤以沐浴。在长久的沐浴过程中,楚人创造了一套沐浴用的礼器,即用鼎烧水加温,用浴缶装水,用鉴沐浴。浴缶的出现显然与楚人重祭祀,行沐浴礼有关,也是楚人特有的器物。

(浴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铜鼎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这处青铜器窖藏位于遗址发掘区东北部一座房址内,共清理出鼎、浴缶、盆3件战国楚式青铜器。这些楚式风格的青铜器可能是当时秦楚商贸活动的见证,也可能是战争中缴获的。 ”在王志友看来,在关中中、东部地区的秦人遗址内,首次发现战国晚期至秦代具有楚式风格青铜器的窖藏,反映了战国晚期以来秦、楚文化的密切交流。

(遗址内发现的佛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另外,考古人员在马腾空遗址唐代文化层发现了大型建筑墙基、鸱吻与瓦当等建筑材料、多联灶与卵石道路遗存。根据灰坑内出土的1件放于陶罐内的陶佛像头推测,此处在唐代可能是唐长安城周边众多的佛寺之一。

考古专家表示,马腾空遗址的发掘是浐河流域一次比较重要的考古发掘,对于了解浐河中上游史前、东周、秦到隋唐时期的文化面貌增添了新的资料。

来源:十四朝

秦楚自由行旅游攻略

  • 秦岭最美4:秦楚一柱塔云山

    秦岭最美是商洛4:秦楚一柱塔云山孙丹平1、塔云山是驰名的道教名山,位于镇安县城西35公里的柴坪镇境内,主峰海拔1665.8米,形似宝塔,直耸云端,素有"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之美誉。2、其道教古建筑群建于明正德年间(1505-1521),由一馆、一塔、一庙、一堂、九殿组成,风格古朴而清雅。尤其金顶观音殿,建于万仞绝顶之上,三面悬于万丈深渊,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被称

    2022-01-26
    315 50
  • 震撼!西安首次发现楚式风格青铜器窖藏,佐证秦楚两国关系……

    1月8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消息称,为了配合基建项目,考古人员对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办马腾空村的马腾空遗址墓地及居址的部分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表明,马腾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可分6层,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经东周延续到隋唐及以后明清等不同时期。首次发现了关中地区仰韶晚期环壕聚落和渭河以南西安地区东部时代最早的秦人聚落与墓地,以及一处藏有鼎、浴缶、盆等战国楚式风格青

    2022-01-23
    700 67
  • 商洛一冷门小镇,旅游佳地风光迷人,号称“​秦楚​咽喉”,低调冷清

    众所周知,陕西的夏天绝对不是一个旅游的最佳选择,因为像西安这个旅游主力军,夏天时候的最高气温可以达到40度之上,最热的时候将一颗鸡蛋打到地下都可以直接变成熟鸡蛋,所以很多时候大家在夏天都时候都不会选择来西安旅游。但是在陕西省还是有很多避暑胜地的,像商洛就是一个典型。商洛与西安就隔着一一座秦岭的山脉,但是气候是完全不同的。从西安穿过秦岭来商洛嗯交通是非常便利的,再加上是一个天然避暑胜

    2021-12-31
    319 4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