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风味美食之——街头小吃!

本地资讯创作者,摄影领域爱好者

卖冰水儿和汽水的摊贩街头饮食摊是大同下层贫民经常吃饭的地方,也是干活的人最方便的就餐场所。虽然对于讲究吃相的小资来说,似乎不太雅,但方便快捷,成本较低。这对于在附近干活的人或者路过的人来说,可以快速解决饿肚子的问题,也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好方法。对于苦力来说,吃饱饭意味着能够继续干活。大饼、烧饼……有汤有水,如果再加上几块肥肉,那是难得的美食

踏着寒冬太阳照射下的雪道,卖火烧的头顶筐子来了。他放下头上顶着的筐子,让人们边看边买,虽然形状不同,但清一色的都是在小麦里加入油和咸盐,有的还放糖、胡椒芝麻,捏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以温火滚油煎成。大饼的做法和火烧一样,但是需要用大的平底铁锅花费较长时间蒸烤而成。

油条、大油饼人们一般当早点来吃,其实对于饥饿的苦力来说,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但如果对于那些干活规律的人来说,中午换换样,就更好了。

锅贴儿是包有馅的,可荤可素,类似饺子的一种美食。锅贴儿皮儿用纯面粉和水擀薄,由于一般放肉,味道要香多了。其制作方法与火烧、大饼差不多,需要平底锅油煎。

丸子汤营养丰富。丸子是用肉馅、土豆粉蔬菜做成的,然后下油锅一炸,外焦里嫩。街头苦力来一晓丸子汤,有整有素,汤汤水水,主食烧饼、镇姚一吃,是一顿非常可口的美餐。

凉粉全国各地都有,有酸有辣。只是材料更多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和物产情况。晋北地区由于高寒干冷,适合土豆种植,所以当地的凉粉很有特色。凉粉筋道,有嚼头,冬天再加些辣椒面,加上几片广灵豆腐干,酸酸辣辣,既当主食,又当菜,全解决了。

过去直到初夏才开始卖粽子,说明快到端午节了。大同的粽子多放枣和糖。把枣之类的掺进糯米里,用竹叶包起来成三角形,然后蒸制而成。过去没有冰箱,蒸好后,一般泡在水里。如果没有放糖, 以蘸着白糖和糖稀吃。这是大人、小孩夏天最爱吃的美食。

夏天过半的时候,刚刨出来的红薯,很好卖。红薯不论煮的,烤的,或者蒸的,往往很抢手。街道上蒸红薯的人,需要准备大量的货,这是起早贪黑的车夫们最主要的早点、夜宵。许多没有饭店食摊的小道上,或者农村的土路上,都可以见到蒸地瓜。过去不同于现在,烤红薯的很少,大多是蒸红薯,主要是蒸的成本更低,也不浪费。在中国不同地方,人们把红薯叫作番薯、白薯、地瓜等,而把土豆叫作山药蛋、地蛋等,表明了各地对这些人们常见食物的爱意。

糖葫芦中国历史非常悠久,宋代就有,糖葫芦不同于其他食物,更多是一种餐后甜点。无论形状、颜色、大小,糖衣包裹的果子味道被很好地发挥出来。葡萄、山芋、海棠果、蜜柑、梨、山楂什么的,被裹上一层用冰糖做成的甜外衣.用竹签串成水果串,无论从秋天到冬天,再到春天,都是不可缺少的平民化点七.糖葫芦插在稻草束上,卖糖葫芦的人扛着它走街串巷,成了旧时一道风景

放糖葫芦还有类似圆盆的竹篮,让人看了确实很有食欲。北京东安市场糖葫芦店陈列应该最有代表性。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糖葫芦是由各种葡萄、蜜柑的干儿、核桃花生用糖粘在一起,然后再包在水果外面,最外面用粘膜包装,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糖葫芦静静地摆放在那里,是大众都喜欢的美味

Hash:e8203f088ff093aacc5395eec897e5fc7fe80675

声明:此文由 大同身边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