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水上乐园和龙门阵主题公园的门票是多少?

官网价格:加勒比海水世界门票150元/张

乐游直通车:超过1.5门票150元/张

1.2到1.5门票80元/张

1.2以下不需购买门票

注意事项

1、在游乐过程中要遵守各项水上游乐设施的游乐要求。

2、为了游玩过程中的安全,请在开始水中游戏之前做准备运动。

3、游泳、冲浪等水中运动消耗体力比较大,请在运动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

4、在体温急剧下降或身体严重发抖的时候,请马上从池中出来,并用毛巾等包裹身体,维持体温进行休息或在温暖的室内设施游玩。

5、妊娠或月经期间请不要下水游玩。

6、未满3岁的婴儿带入水池时,请使用防水尿布。

7、所有水上游乐项目均会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相关检修和保养工作可能会造成部分游乐项目运行时间的延迟或暂停对游客开放,敬请留意游乐设施入口旁的相关提示。

8、身高、体重、年龄均要符合游乐设施的要求。

9、儿童、老人入园游乐,必须在有安全监护能力的(成年)人陪同下,并且身体状况等因素参与游乐项目。

10、不能服用违禁药物游乐或酗酒情况下游玩水上游乐项目。

11、部分水上游乐项目比较惊险、刺激,请视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参与。

12、因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因素,我园可能会在无法预选通知的情况下,暂停或停止园内游乐设施,我园不会因此而实行门票延期或退票措施。

加勒比学生票一张也要100多呢,我现在有2张9月8日加勒比万科业主水上嘉年华的票,因为我们有4个人,现在只有2张票,所以想转让,2张一共150,不知道您需要不~~ 有意请消息我~~

老年证,军人,残疾证 都是80元的门票但必须是本人! 大学生90!

都一样啊 120 学生证啊 好像只有特定时间给的优惠 其他证就不知道了 应该不能吧

老龙门阵 | 从状元桥说起,聊聊重庆旧城的那些桥 龙门阵

龙门阵 | 从状元桥说起,聊聊重庆旧城的那些桥

楼主:@俺老年痴呆病人

重庆旧城内曾有好些桥,有人要问,重庆这座旧城是建在山上的,没有大点的河、也没有小点的溪,哪来这些桥?问得对。旧城里是没得河、没得小溪,但水沟总有几条噻。水沟上面搭块石板,不也是桥?只不过小了点而已。

一座城市不论大小,那怕是平原的城市,也得建些排泄雨水、生活污水的水沟。重庆城建在山上,从大梁子、通远门坡上,也有自然流水形成的水沟。这些水沟,将坡上的雨水、人们的生活污水引入两江之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将这些自然水沟加以改造,有的加上盖,成了暗沟,也就是今天的下水道。没有加盖的明沟,为了行人通行方便,抬两块石板搭起,就成了板板桥。做个小拱圈,就成了石拱桥。就是有些干沟沟没得水流,但不好过路,搭块石桥在上面,也就是桥,算是旱桥。比如,今天的两杨路七孔桥。更多的,是立交桥、人行天桥,这些都是旱桥。

重庆旧城内有带桥的地名好些个,最出名的怕是会仙桥,还有状元桥、响水桥、九块桥、香水桥、蹇家桥等等。桥虽说不存在了,但名字却留了下来,有些还留到了现在,如响水桥等。之所以说会仙桥最出名,是因为这桥传说是会过神仙的。又是上三步、下三步,就过了桥。会仙桥又是在最繁华的民族路上,离解放碑近在咫尺。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有一座会仙楼宾馆,声名在外。到了今天,这里有目前重庆第一高的大厦。

重庆旧城中有状元桥一座,时隔久远,已为人们淡忘。这座桥在哪点?为什么建这座桥?还在么?

小时在储奇门,父亲的老师,我们喊师爷,时常逗我们这些小崽儿,说是只要好好读书,天天到状元桥走一趟,就能考个状元。有天,师爷叫家父同他一道去朝天门码头送货,师爷看到我,说声,娃儿,走,去踩状元桥,于是跟在他们后边。领着好几个力夫,挑着生药到朝天门。回来时,路过道门口,师爷指一段马路说,娃儿,这点就是状元桥。当时还小,也没当回事,过后也就忘得干干净净。前些年退休了,有了时间。没事时就翻了些书,看到一些关于状元桥的零星资料,就收集了下来。整理出这个帖子,请大家分享。

状元桥是一座桥,也是以桥为名的街。在今解放东路与道门口相联的拐拐上,早先在川东道署门前,挨到县夫子庙,边边就是夫子庙的洗墨池。修在这里,也有鼓励在县学读书的秀才们,要勤奋读书,才有高中状元希望的意思。状元桥街很短,以后并入县庙街。二十年代后期,重庆建市,进行城市建设。开辟马路时,因这带地势比较低,就将这座状元桥埋在了马路之下。在抗战中,县庙街并入了林森路,今天的解放东路。

这状元桥自然是纪念状元的,这状元是谁呢?一个是冯时行,一个是蒲国宝,都是南宋朝的状元。旧时巴县的文庙里,也有双状元碑记载此二人。清代周开丰说冯蒲这两位状元:“巴国当南宋,冯蒲两状元,遗微存石碣,可复继高骞。”同为清人的龙为霖,也写有诗歌赞颂:“有宋多才子,比肩两鼎元,江山不曾改,红杏尚依垣。”

冯时行,“恭州之南乐碛人”,南宋宣和六(1124)年进士,殿试中金榜题名为一甲第一名,即状元。恭州之南乐碛在哪里?即今重庆渝北区之洛碛。(此时还没有“重庆”这个名字,重庆得名是在1189年)。但是,这个问题有点说不清楚。有人说其祖藉在璧山,也有说在巴县,就是没人说是渝北。为何?就连民国《巴县志》.人物列传中,也说“其藉或璧山、或作巴县”,一般认为是巴县。

要说原因,一是,当时乐碛属巴县。乐碛在秦汉至西晋,为巴郡江州县属地。东晋为枳县县治,属恭州(南宋淳熙十六(1189)年一月,孝宗皇帝封子赵惇为恭王,二月赵惇受内禅即位,八月以双重喜庆之意,改恭州为重庆府,重庆得名及此开始)。北周武成三(561)年,改垫江县(县治今渝中区)为巴县,巴县至此得名。同一年,撤销枳县,以县域并入巴县。因此乐碛在隋唐以前,就已经是巴县属地,直至清乾隆十九(1754)年,将巴县的江北镇划出,设江北厅,由重庆府同知管辖。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又分巴县长江以北、嘉陵江东区域,划给江北厅。乐碛至此也从巴县划给了江北厅。江北厅1913年改为江北县。

二是,巴县缙云山东侧山下梁滩坝(歇马场,今北碚马街道)有一个状元乡,明代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状元乡”三个字,说是冯时行的故里。碑虽不在了,但以后碚青公路上曾有车站命名为状元碑车站。轨道六号线到了北碚新城,也有车站名状元碑。

三是,冯时行死后埋在铜锣峡下游不远的鱼嘴沱。这里有座南平老人墓,隔此墓大约数十米,有另一个大的坟墓,相传就是冯状元的墓地。因此,说冯时行是巴县的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对于蒲国宝,是南宋开禧朝状元。藉贯没有大的争论。他的家在苦竹溪,苦竹溪的源头在鹿角(场)乡(今巴南南泉街道驻地)。苦竹溪往北流,经过雷家桥的龙门湾鲤鱼石,鲤鱼石的东面,有一个大院子。这座大院的房屋盖的瓦片有些特别,是专门建的一座瓦窑,用统一的木模子,模子上刻了“状元及第”。因此制成的每一匹瓦片上,都压印得有“状元及第”四个字。这座大院,就是传说中的蒲国宝的老宅。他死后埋的坟墓,在县西的祥里坎坝,乾隆年间划给了璧山县,今璧山区的蒲元镇。

至于这座状元桥建于何时?有说建于南宋,可宋、元、明历代巴县志都没说过有此座桥。就连清代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在编修《巴县志》时,也没有说到这座桥。到了乾隆后期,才在地图标出“状元桥街”之名,想来是在乾隆以后才建此桥。

这座桥到了今天,还在不在?有的说是不在了,可也有老人说,这座桥还在。老人说,他在八十年代,曾去看过座状元桥。去到那里时,还专门问了一些住家户。

40年代重庆城地图中的状元桥位置▼

有一位当地的老者说,在没有修建马路时,桥下边一带没几间房子,桥脚脚还长满了芭茅草林林。修马路时,这一段地势较低,就把路面抬高,桥就埋在路面之下了。以后房子越修越多,有的房子就在桥边,从下到上,修起了楼,桥也就挡在房子里面了。

他去看的这座桥,是从人家的住房进去,在靠马路一侧看到的。有三孔,是小石拱桥,每一孔大约跨径两丈左右。有一孔洞里面堆了些杂物,另外两孔被房子挡住了,只能看一点拱圈。

马路下的桥,是不是真的状元桥,不好下断语。

亲爱的涯友

你晓得状元桥在哪点儿不?

o(>﹏<)o

老龙门阵 | 从旧时重庆的官署说说道门口 龙门阵

重庆城的老龙门

从旧时官署说道门口

楼主:@俺老年痴呆病人

现今的重庆城渝中区)有两个以旧时的官署命名的地名,一是巴县衙门,一是道门口。重庆城有三千年的历史,有国都,有郡、有州、有府、也有县,这些都、郡、州、府、县的治所都在今渝中区,为何只留下这两个地名呢?

古商周时有巴国,国都在江州。“巴国都江州”,说的就是巴国的首都设在“江州”。此江州的“州”不是州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只是水边的高地,即江州县县城。巴国虽说没留下一个地名,却有周巴蔓子墓留到如今,也算是巴国都仅有的一个遗迹

到了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城建立大夏国,都城也设在重庆(巴县)城。明玉珍死后,葬于今江北城。大夏国因为没有几年就没了,与国都有关的地名当然一个也没留下。不过,在南岸长江边,有一座大佛寺,却是大夏国都察院一个叫周兴的官员奉旨修建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来重庆,定为陪都。国民政府门前的一条街,曾命名为国府路。五十年代初,改国府路为人民路。

除了国都,还有巴郡、永宁郡、南平郡。永宁郡的时间很短,复为巴郡。南平郡时间也不长,没几年又并入了渝州。这些郡治也都在今渝中区,也没留下过相关的地名。

重庆城还设过总督衙门,但时很短,还都借用原有的建筑比如清顺治年间,四川总督李国英的总督府,就设在相对完好的石灰市的试院。清康熙九(1670)年,川湖总督又设在重庆试院。很快又改为陕川总督,移驻汉中。因为时间太短,同样也没有留下有关督府的地名。

还有州。梁武帝太清朝设楚州,西魏改楚州为巴州。几年后,又回复为楚州。隋代改楚州为渝州,唐代及宋代为渝州。到了宋徽宗年间,在渝州的赵氏宗族赵谂图谋不轨,想造反,结果被平定伏诛。朝廷以渝州从此恭顺大宋之意,改渝州为恭州。

南宋孝宗淳熙十六(1189)年正月,封其子赵惇为恭王。二月,孝宗内禅,赵惇登基,是为光宗。光宗以恭州为潜潘,升为重庆府。自此重庆得名。这些州府的治所,都在今渝中区,经历了千数百年,可都没有留一个地名给后人。

辛亥革命后,重庆府衙门成了蜀军政府的财政部驻地。1913年,袁世凯下令全国废除府制,重庆府遵令撤销。“府”是一级政权,“重庆府”的“府”没有了,“重庆”两字就没有附着点。重庆府没有了,只剩巴县还在。只好改回来叫巴县,重庆城又成了巴县城。官方文书上,不再出现重庆两字。

但在民间,叫巴县城的有,叫重庆城的也有,反正都是一个地方。好在刘湘在几年后设立了“重庆商埠督办”,又恢复了重庆一名,这是后话。巴县官方为了集聚财力,就把重庆衙门这座官产对外拍卖。巴县总商会与各商会商量,集资组建了一个大同公司,并拍买下了这座官产。于是,大同公司将府衙以及附属的行台、经历署等建筑,改建成了商业场。今天的西大街、西二街、西三街、西四街一片,都是原重庆府衙所在地。

为什么这些国、郡、州衙门没有留下个地名呢?想来与战乱有关。明末,张献忠攻入重庆,杀了从陕西逃来的瑞王、道、府、县官等人,将诸衙门放火烧了。致便史籍被毁,后人无从知晓前朝史事。且民众十有九死伤,逃离失所。清四川总督李国英到任后,方补筑通远门一段城墙,又命重建府衙、府文庙。随后复建巴县县衙、重庆镇总兵署等。

到了今天,叫了800多年重庆,也没有一个以重庆府衙为名的街巷地名。本来在重庆府衙前,有一条新丰街,是丰瑞楼和新丰楼两座计时用的谯楼而名。这条街,与重庆府巴得到点谱谱,但在重庆建市,扩建街道时一并拆除。新丰街也并入了南干道,抗战中,命名为林森路(今解放东路)。至于今天有重庆村一名,与当年的重庆府没有丝毫关系。

重庆以前为巴县。巴县之前有垫江、江州县之名。江州县在周时就有,南齐时永明五(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县治仍驻今渝中区。到了北周武成三年(561)年改垫江县为巴县。一千多年来,巴县衙门驻在下半城,就没动过。

直到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的1939年,明令重庆市为陪都,为行政院直辖市。巴县政府此时尚属四川省管辖,这时才从下半城迁往土桥,最后定驻鱼洞。巴县政府迁出巴县衙门后,经历了数十年,大堂、二堂建筑多以毁坏拆除,但现今还保留的一座残破的后堂建筑,成了市级文保单位。说是准备维修复建,作为旅游景点。除此以外,还留下一条巴县衙门街,至今仍在。

道门口,是明清朝川东兵备道衙门的所在地。在元代、明代以及清代,都有道一级政权。重庆府在元朝时改称为路,属四川南道。明代属上川东道,清代属川东道。时而叫分守道,时而叫分巡道。但是,这些道台衙门只是省级督抚衙门的派出机构,并不是一级政权。

为什么要设立这叫川东兵备道这一座衙门呢?明代,重庆镇总兵为了整饰文案,整顿军备,设了一个中军守备,冯世修为中军守备,以辅助总兵管理军中事务。可以说,这可能是兵备道的雏型。明代的武官,大多没读过书,或者粗通文墨。打仗虽说勇猛,冲锋陷阵、排兵布阵尚可,但一接到上锋传来的公文,就有点看不懂。战后要写个奏章,也说不到点子上,因此常常误事。朝廷觉得长此以往,总要出点事。

于是就让朝中大臣下到各镇、卫总兵处,帮忙去整理军中各类文书档案,帮忙出主意,商讨军中事务。这些人并不参与军中的指挥、或带兵打仗。并且是临时性的,一旦事毕,就要离开军中。过一阵子,军中的事务又会死灰复燃,乱成一团。

重庆镇总兵马文升,考虑到军中老是这样子,总不是个办法,必须设法改变。他设想,在军中设一个副佥,来掌管军中这一类事务。佥,是全部的意思,副佥,是辅助主官管理军中事务的副职。他为此写了一个奏章上报朝廷,得到了皇帝的批准。这个副佥,即为整理兵备的道员,亦称兵备道。从这时候开始,重庆镇设立的这个兵备道,成了第一个。而王乾章,则是这个兵备道的第一任道员。

清随明制,也沿习官署的设置。清康熙八(1669)年,在东水门内的重庆府城隍庙一侧,修建了川东兵备道衙门。同时也指令川东道台兼管军备,称为川东兵备道。

川东兵备道管的是川东一带数十个县,比重庆府管辖的范围大得多。因此在重庆城内,是最大的一级衙门。建有大堂、二堂、三堂以及厢房、偏房、庖厨、茅房等建筑。一般官署多座北朝南,大辕门进去才是照壁。川东道道台衙门也不能免俗,道台衙面江背山,算是座“北”朝“南”。受地形的限制,大堂朝向的“南岸”。面对着南岸的龙门浩,实际是东方。大堂面对的照壁背后,就是莲花街,开不了大辕门。只好设东西两座辕门。东辕门对着的是大十字,即打铜街与陕西路、东正街交汇处。东辕门是主要通道,与大十字之间的空坝子,就叫道门口。这个名称一直叫到现在,也有三百多年了。西辕门对着的府城隍庙外的巷子,出门经巷子出状元桥。莲花街、状元桥是今解放东路靠道门口的一段。今天的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一片,大致就是原先的道台衙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重庆民众也起来响应,重庆成立蜀军政府。之前,清川东道台已经逃走,道台衙门也名不副实。蜀军政府的行政部,就驻进了川东道台衙门。蜀军政府与成都的大汉军政府合并以后,将行政部改为行政司、又改叫川东宣慰使、观察使、道尹等等,走马灯似的换着名称,但都驻在道台衙门。

最后道尹也不设了,道台衙门又空了起来。后来的四川省长邓锡候、赖星辉,都把省政府设在道台衙门,随后不久迁往成都。刘湘以四川善后督办的身份来到重庆,因为实力有限,占的地盘也不大,只有巴县、壁山两县,人们嘲之为“巴壁虎”。为了扩充实力,他看到这道台衙门空起的,就把这一座官产接收过来,准备改造为一个市场。

道台衙门的建筑格式与市场的要求完全不一样,加上衙门已经破烂,于是全部拆了。空地中间的一块地,被世界书局购得,建了一座大楼。四周修建为宽阔的街道和房屋,用作商场营业场所。没几年,这座砖木结构的大楼被火神光顾,遭烧得精光。这家书商损失惨重,再也没钱重建。还是一家银行接了过去,改建成一楼一底的楼房,作银行的营业场所。以道台衙门改建的商业场,因为是第一个,就取名为第一模范市场

川东道台衙门没了,却留下一个道门口的地名。

龙门阵自由行旅游攻略

  • 加勒比水上乐园和龙门阵主题公园的门票是多少?

    官网价格:加勒比海水世界门票150元/张渝乐游直通车:超过1.5门票150元/张1.2到1.5门票80元/张1.2以下不需购买门票注意事项1、在游乐过程中要遵守各项水上游乐设施的游乐要求。


    2023-02-26
    547 65
  • 老龙门阵 | 从状元桥说起,聊聊重庆旧城的那些桥

    老龙门阵|从状元桥说起,聊聊重庆旧城的那些桥楼主:@俺老年痴呆病人重庆旧城内曾有好些桥,有人要问,重庆这座旧城是建在山上的,没有大点的河、也没有小点的溪,哪来这些桥?问得对。旧城里是没得河、没得小溪,但水沟总有几条噻。水沟上面搭块石板,不也是桥?只不过小了点而已。一座城市不论大小,那怕是平原的城市,也得建些排泄雨水、生活污水的水沟。重庆城建在山上,从大梁子、通远门坡上,也有自然

    2022-03-23
    1164 72
  • 老龙门阵 | 从旧时重庆的官署说说道门口

    重庆城的老龙门阵从旧时官署说道门口楼主:@俺老年痴呆病人现今的重庆城(渝中区)有两个以旧时的官署命名的地名,一是巴县衙门,一是道门口。重庆城有三千年的历史,有国都,有郡、有州、有府、也有县,这些都、郡、州、府、县的治所都在今渝中区,为何只留下这两个地名呢?古商周时有巴国,国都在江州。“巴国都江州”,说的就是巴国的首都设在“江州”。此江州的“州”不是州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只是水边


    2022-01-29
    579 34
  • 三塔见面,重庆毁灭!摆三塔不见面的老龙门阵

    重庆城的老龙门阵三塔不见面三塔见面,重庆毁灭楼主:@俺老年痴呆病人重庆南岸黄桷垭旁边有座塔叫文峰塔,江北溉澜溪人头山上也有座塔,同样的也叫文峰塔。这两座塔相互看得到,却看不到另外的一座塔。这看不到的塔在哪点喃?在龙门浩,在龙门浩河中间的石梁梁---塔子梁上,是用石头磊的一座“塔”。这座塔是哪个来磊的?这石梁梁为啥叫塔子梁?今天,我就来说这么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南岸黄桷垭文峰

    2022-01-21
    1428 66
  • 重庆老龙门阵丨觉林寺与报恩塔

    “木鱼敲罢起钟声,透出丛林万户惊,一百八声方始尽,六街三市有行人。”这是南宋理宗朝兵部侍郎、四川安抚使兼重庆知府的余玠写的一首《觉林寺晓钟》诗,描写的是重庆南岸下浩的觉林寺。“月落花宫晓,初钟渡涧阿。疏声通梦鹤,清韵断鸣鼍。岸远炊烟细,江空泛梗多。行人且延伫,遥听隔江波。”这一首诗是江苏太仓人、清乾隆初任川东道台的王奕鸿,在游览了觉林寺后,将寺中景象归纳了一下,写了一组《觉林寺八景》诗

    2022-01-21
    1831 15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