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6元一份,裕华区这家不足10㎡的烙饼卷肉店,好吃到棒子面粥都遭疯抢!

编辑

小碗听说有一家任性的卷饼

每天只在早午开门,去了还会排超久的队

很多人还会开车前来,就连棒子面粥都抢手

有这么好吃?!小碗儿不信

01

▶烙饼好吃的秘密◀

揉面

擀面

下锅

翻面

暄软的面团,QQ的很像糯米糍

小碗在旁边观赏老板行云流水不停歇的制作

为了保证口感,烙饼是现做现烙的

不是那种薄饼,是那种常见的厚饼

02

▶大饼卷万物◀

烙好的大饼一切为四

顾客选择配菜口味

然后将饼卷成三角状

注:卷饼种类很多,一定要早来,不然全卖光

1

烙饼卷肉(肥加瘦)

9元/份

口感指数:❤️❤️❤️❤️❤️

推荐指数:❤️❤️❤️❤️❤️

点了个被选择最多的肥瘦肉卷饼

个头很大,很厚实

卷饼的味道很暄软但又有嚼头

肥瘦肉不腻,是腊汁肉

唯一缺点就是肉太少了

2

烙饼卷焖子+鸡蛋+菜

7元/份

口感指数:❤️❤️❤️❤️❤️

推荐指数:❤️❤️❤️❤️❤️

口感很丰富!大口的满足

焖子被热饼一捂,特别香

卤鸡蛋和卤豆皮也很入味

一个就能吃饱再来份小粥!太满足了

03

小店环境 ◀

每天早晨、中午小店都会迎来

附近小区的吃客

中午交接班的哥们

还有从远处开车前来的顾客

小小的屋子里

简单地摆着桌子板凳

屋子里来来往往的顾客

给这个小店带来浓郁的烟火气

#小碗儿点评#

名称

价格

口感

缺点

评分

推荐

卷肉(肥瘦)

9元

腊汁肉的味道不腻

肉少

5星

5星

卷焖子+鸡蛋+菜

7元

焖子很香口感丰富

5星

5星

优点:卷饼是现烙现做,虽暄软但有嚼劲

分量很大,性价比高,五星推荐!

不足:希望能多加肉,菜料在丰富些

(以上点评仅代表小碗个人口感观点,

不代表大众口味哦!)

店名:味香缘烙饼卷肉

营业时间:07:00-14:00

人均:10元

地址裕华区汇通路与塔南路交口东行50米路北

饼折、八八葫芦烙饼、龙头、烧棉花籽、胡萝卜糖...这些井陉美食你吃过几种? 烙饼

今天早上网友“@一生平安”发了一段“井陉散面粥”的小视频,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那些各种各样,好吃不好吃的井陉饮食。

井陉地瘠民贫,地形七山二水一分田,在联产承包之前能够吃饱已经不错了。即便如此,勤劳聪明的井陉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逐步积攒了不少让人叫绝的食物。

这些食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物质丰富,有的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些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就把我记得的一些井陉美食与大家分享一下。

井陉的饮食文化因为地域的关系,基本上属于山西饮食文化的范围,但是又略有不同。我尽量列举一些具有井陉独特特色的。因为发音的原因,我这里基本以井陉方言为主,普通话为辅。

闲饭(咸饭):

这是井陉人每天最少吃一次的饭食,做法是大锅做水,水开后,放入不易熟的瓜类、萝卜、瓜片、圪蹴瓜、红薯类,稍后放入小米,快熟时放入杂面条和盐,滚两滚即熟。里面的蔬菜冬春季一般是北瓜、南瓜、红薯、萝卜、胡萝卜等为主,夏季除了以上的蔬菜,还有圪蹴瓜,秋季里面还可以加入嫩玉茭豆儿,或是豆钱儿。闲饭是井陉人民在实践中发明的最好的营养平衡的饮食,我有一次口腔溃疡,回家吃了一顿闲饭,第二天溃疡就好了,一点都没有夸张。

散面粥:

这是一种除闲饭外以外的另一种粥,是用玉茭面熬制的一种比棒子面粥稠的多的,但是又比做扒糕时的稀一些的粥,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粥,尤其是吃到最后时锅底的锅巴,那是我的最爱。这种粥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逐步淡出我们的菜单了。不过在我小时候那是经常吃的。如果能炒一盘子土豆丝、萝卜丝、最好不过了,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放一大块红糖也是非常非常流口水的!

撅片儿:

这是一种快餐,大部分是中午吃,一般是农忙时回家快速制作。首先是先像擀面条一样把面皮擀出来,然后切成菱形的大宽面片煮熟,浇上卤子吃或是做成一锅熟就着主食吃。也有直接开水煮熟,然后用铜勺搁点油,上火直接烧了,然后往里加点葱花,葱花出香味后,连勺子一块放到面汤里,井陉叫做“猝葱花(音)”,此时一定要盖盖儿和猝葱花一块进行,要不然容易烫伤,我忘了盐什么时候放了?

捞饭

(此处无图,下文有真相)

这个饭的做法我没有印象了,记忆里也模糊,只记得是每年年三十下午要做,供在祖宗爷排位插香用。不过蒲月英主编的《井陉饮食文化》里面记载了详细的做法:“先用开水把小米煮熟,捞出放在盆内按实。然后就着米汤锅煮菜放盐,稍煮后将用“水磨面”或玉茭面掺黏米面做成的疙瘩(有刀切的“菱形”或用手搓的圆形两种形状)倒入,再稍煮后后放入杂面条,滚两滚即熟,再用油喷上葱花(笔者注:应该就是猝葱花)。吃饭时先盛半碗捞饭,上部浇上疙瘩杂面汤,味道鲜美可口,且耐饥,家中盖房时经常制作”。

面糊:

(此处无图,下文有真相)

这个名字不知道对不对,我只是记得就喝过一次,就是用当季的小麦炒熟,碾子压成面粉,开水冲开,一般是麦收繁忙时食用,因为一般是当季小麦,有浓浓的麦香!让我到现在都忘不了。上高中时,学校饮食是定量供应,所以有个大王帮的同学,每次回家都带一布袋子,我们经常喝人家的。不过他们的做法好像就是直接炒面就可以。

疙瘩饼:

(此处无图,下文有真相)

这个食物我现在自己还偶尔做一下自己吃,我的孩子们已经不吃了,说起来其实这个不太好吃,只是原来的井陉人为了方便,在闲饭里面顺便煮熟,省却了主食一节。一般是用玉米面和白面两合面捏制而成,大约不到一厘米厚光盘大小,做闲饭时扔到锅里就好,用筷子一捅透了就熟了。现在我二哥还经常做,不过已经改良了,就是煮出来后,切成指甲盖大小块,像炒馒头一样炒制,味道很香。我小时候是在炭火上烤着吃,也是非常美味

不漏子:

我们老家是这么叫的,后来在邯郸峰峰时第一次听说“苦累”的叫法,而且很多的地方都这么叫,井陉有些地方也叫作苦累、平定也叫作苦累。这个是用时令的野菜或蔬菜和玉米白面拌在一块,上笼屉蒸熟、尤其是榆钱不漏子,那是井陉人春天必做美食。吃的时候可以用蒜蓉,还有芝麻盐或是辣椒面撒在上面吃,很是美味!我个人偏向芝麻盐的。还有一种类似的做法的叫做“挠挠”,用料一致,制作时直接在锅里拌熟,和不漏子略有区别,我奶奶活着的时候做过,后来就再也没有见人做过了!

缸炉烧饼

井陉的缸炉烧饼那是不用说了,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名食了。路过井陉不吃几个缸炉烧饼心里肯定不得劲。不过我今天说的是另一种缸炉烧饼,是圆形的发面缸炉烧饼,现在已经很少有打制的了。大石桥头有打制的,但是是甜味的,而且很硬。最早是五香的,原来我吃的都是很xuan软。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饼子

井陉因为粮食短缺,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以玉米面为主食,玉米面不易捏成型,需要掺点白面,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把主食里掺入蔬菜、野菜、软柿子等捏成饼子蒸熟作为主食,统称菜饼子,说实话我其实不太喜欢这个菜饼,如果不就菜很难下咽,但是如果在炭火烤过后,就非常美味了。我尤其爱两合面的烤馍馍片,金黄金黄的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包皮儿面条(一定要儿话音念)

这个食物我曾经拍摄过一个视频,在优酷和腾讯视频上都有上传,在大陉网也推送过。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井陉特色美食,原来我以为只有井陉有,后来发现山西部分地区也有。做法参考以前的视频,不过现在县城有些地方,有卖包皮儿面鲜面的了,吃起来口感还不错,算是把包皮儿面发扬了。当然吃的时候最地道是酸菜卤了,不过现在很多人对于其它卤也能接受,如果再加点自己发的豆芽码子,那绝对是赛过神仙啊!

钢砖:

起名钢砖应该是其外形和井陉烧的耐火砖非常相似,不是指吃的口感。因为时间久了,我都忘记了口感了!制作方式好像是用玉米面加糖精擀成大录像带大小,烤制而成。我记得是南张村有制作的,现在没有听说了。也是一种可以当做主食的食物。

抿絮儿:

西平定一带叫做“抿圪斗”在石家庄槐中路建华大街附近的尖岭小区有个“抿蝌蚪,咱家院”小店,厨师好像是南峪的。这个做法也很简单。这里就不再详说了。要说的就是制作抿絮儿的工具有两种,一种是有抿床和抿锄的,还有一种就是只有抿床,用手掌擦面的。这个区域不同,工具略有差别。

面菜:

面菜我知道大概的制作方式,但是我自己做出来的总是很硬,这个东西算是一个小吃,一般是过年或是红白事时撰菜用的一种配菜,但是也能当做单独的吃食。是十分适合做旅游产品的产品。这个制作方式大同小异,基本上每个井陉家庭都会制作。阳泉网友“刘可老”拍摄的《井陉面菜》的制作视频在优酷上有,时非常好的一部关于井陉美食的视频。

面筋

说道面菜,另外一个我一直耿耿于怀的就是和面菜非常像的、流行于小作矿区一带的、也是在过年,红白事时才做的叫做“面筋”的一种食品。和面菜的道理类似,口感和猪肉相似,但是比猪肉成本低的多,不腻口,老少皆宜,深受老百姓喜爱。据说在矿区广场、还有什么康盛街南口都有卖,我一直没有机会品尝。是我的一大憾事!

做法如下:将豆芽加入面中,再加入少量花椒、大料粉、食盐,加水和面,堆放入笼屉中蒸熟,豆芽蒸熟后收缩使面间有空洞,松软适口,熟后切块即可食用。稍凉后入热油锅炸一下,捞出控净余油后,在年节或红白事宴席上做菜时放入。

油茶

确切的说是羊油茶。

油茶是井陉家庭冬季准备的一种茶汤类的快餐。具体做法可以百度“羊油茶”。就像熬猪油一样制作。冬季早晨来一碗,又暖和又果腹。我小时候,这个一般是我奶奶才吃,总是不让我吃,我一直心里不平衡。现在我才明白,羊油是热物,年轻人确实不适合食用,不过冬季寒冷倒是可以切点冲一碗。目前集市上一般都能找到。

扒糕:

很多人包括很多的井陉人,一说扒糕,就说是荞麦扒糕。当然井陉现在的扒糕也是以荞麦为主,矿区广场边上,天长北关街头、微水黑水桥头都有卖的。不过我这里提到的是以红薯面为主料的扒糕,这个我最近吃到的时间,是十几年前了,但是那个味道,到现在还保留在我的味蕾库里。这个红薯面扒糕的主料一般是用收货红薯时,刨坏的红薯擦片子,在草坡上晾晒,汲取天地精华之后晒干磨成的红薯面。每到夏季制作成碗托扒糕,去暑之用,非常的惬意。

年糕

本来不想说这个年糕了。但是,目前年糕的发展超出我的预期,且是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我必须说说。年糕一般是过年才制作,是用黍磨成的黄米粘面,配合玉米面,加入红豆大枣蒸制而成,但是吴家窑乡、上安镇、南障城镇,把年糕称作撒糕,制作方式也是以撒的方式为主,原料基本一致。但是,现在由于黍的种植的减少,很多的撒糕不是正宗的黄米糕了,是用江米和玉米面制作而成的了。所以能够吃到正宗的不容易了。还有一种用黄黏米制作的油炸糕,里面放着自己踹的红豆馅,这个炸糕的味道也在我味蕾库里存在了很多年了。

一口气说了十几种代表井陉味道的美食,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柿子面、拖刀面、河捞条、撰菜、团子、递期馍馍、圪㬭、猪羊、饼折、咸食、八八葫芦烙饼、龙头、烤红薯(一定是火炕烤的红薯)、烧棉花籽、胡萝卜糖等等,太多太多了,这是我知道的,虽然井陉面积不大,总也有我不知道的,你还知道哪些井陉味道呢?欢迎跟帖!

土坷垃丁酉年冬月十二

作者简介:

土坷垃,70后,井陉县人,爱好户外运动、旅游、美食、音乐及传统文化等,现居石家庄,闲暇时喜欢行走于井陉的山水间,去发掘井陉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植物矿藏等,本平台将不定期推出他的文章。

烙饼自由行旅游攻略

  • 测评!6元一份,裕华区这家不足10㎡的烙饼卷肉店,好吃到棒子面粥都遭疯抢!

    编辑小碗听说有一家任性的卷饼店每天只在早午开门,去了还会排超久的队很多人还会开车前来,就连棒子面粥都抢手有这么好吃?!小碗儿不信01▶烙饼好吃的秘密◀揉面擀面下锅翻面暄软的面团,QQ的很像糯米糍小碗在旁边观赏老板行云流水不停歇的制作为了保证口感,烙饼是现做现烙的不是那种薄饼,是那种常见的厚饼02▶大饼卷万物


    2022-04-21
    51 45
  • 饼折、八八葫芦烙饼、龙头、烧棉花籽、胡萝卜糖...这些井陉美食你吃过几种?

    今天早上网友“@一生平安”发了一段“井陉散面粥”的小视频,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那些各种各样,好吃不好吃的井陉饮食。井陉地瘠民贫,地形七山二水一分田,在联产承包之前能够吃饱已经不错了。即便如此,勤劳聪明的井陉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逐步积攒了不少让人叫绝的食物。这些食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物质丰富,有的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些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就把我记得的一些井陉美食与大


    2022-04-21
    1760 44
  • 青台陶鏊:仰韶先民的烙饼史

    5月25日,我们参访位于荥阳广武镇的青台遗址。早此五六年,我曾经在黄河边上的楚河汉界盘桓过一段时间,从郑云高速广武站出口,左向古荥、右转广武。这两个在中国战争史上声名显赫、同在黄河之滨的名镇,常常在当地耕者渔者的口中飞沙走石,各有千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我们的来访做出了精心安排,使整个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青台遗址位于广武镇青台村东,向北隔邙岭距离黄河3.5公里。我们从渑池一路踏访下


    2022-02-07
    530 26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