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公园

紫竹院公园

AAAA级旅游景区

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三环内,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有蜀南竹海的竹园别致,又有兔耳岭的灵石草甸景观。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2006年7月1日起,紫竹院公园免费参观。

中文名:紫竹院公园

外文名:The Black Bamboopark

地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5号

开放时间:夏季6:00-21:00,静园时间22:00;冬季6:00-20:00,静园时间21:0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绿毯诗韵、青莲岛、明月岛等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北京市

建议游玩时长: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6月-11月

官方电话:010-88412894

紫竹院公园筠石苑景区10月1起开放

经过近一年的改造修缮,紫竹院公园筠石苑景区将于10月1日重新对公众开放。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景区新建两条游览环路,游客可利用外环步道进行健步走,沿途增设多处休息间,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内环步道则可以欣赏江南园林精致景观。国庆期间,公园将邀请非遗传承人、民俗专家以及民乐演奏艺术团,在筠石苑景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筠石苑景区位于长河北岸,占地面积7.1公顷,是一处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山水园,包括清凉罨秀、友贤山馆、江南竹韵、斑竹麓、竹深荷静、松筠涧、翠池、绿云轩、筠峡等多处景点

据紫竹院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70年代,筠石苑景区为公园花圃和材料堆放场地,为充实公园北部景观,1986年开始建设筠石苑景区,于1992年10月1日对市民游客全面开放。多年来,由于竹林老龄化,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于去年10月25日关闭修缮。

经过近一年的改造修缮,筠石苑景区将于10月1日正式向市民游客开放,成为今秋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据了解,景区内新建两条游览环路,形成了可以满足游客快速健步活动的外环步道、欣赏江南园林景观的内环步道。同时,沿外环步道增设多处休息空间,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

此外,筠石苑景区内的友贤山馆,将于10月2日正式开放,成为景区内一处集公益展览、艺术活动、科普教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据悉,紫竹院公园精选中国古代及现代经典文献与图书,在友贤山馆内打造特色书吧,首期重点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和《文津书架》。下一步,书吧将陆续展出更新更多古籍善本、复制古籍、特色典藏等,打造成为高品质阅读空间。同时,友贤山馆北楼一层将开展杨柳青年画历史及非遗传承展,二层开设杨柳青年画珍贵印版展。

10月2日至7日,紫竹院公园将邀请非遗传承人、民俗专家以及民乐演奏艺术团,在友贤山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具体活动预告可关注紫竹院公园微信公众号。

紫竹院湖和紫竹院公园的前世今生

紫竹院公园常去。一是因为离家近,是饭后举步就可到的最方便的公园;二是因为这里有竹,可以让人远离俗气。

紫竹院湖也常游,岸边观柳赏荷,看鸳鸯野鸭嬉戏;高兴了夏天可湖上泛舟,冬天可湖面滑冰。

但今天,看了《北京晚报》发的一篇文章《魏公村:见证北京多元文化》,才知道高梁河发源于平地泉,也就是现在的紫竹院湖,紫竹院湖要比紫竹院公园早有不知多少年,而且在北京城的建城史中发挥过大作用。

回头再查资料,终于明白了紫竹院湖的历史。它原本是一个天然的湖泊,湖底有泉眼,积水成泊,水满后溢出,与其他支流共同形成了古高粱河。

三国魏嘉平二年(250),征北将军刘靖镇守蓟城,派遣丁鸿率军士千人,在永定河修戾陵遏,开车箱渠,引水经高粱河,开展灌溉,每年可灌溉农田2000亩。景元三年(262)樊晨奉诏,改造戾陵遏,更制水门,延伸高粱河水道,扩展了灌溉面积。车厢渠是北京地区最早的灌溉工程,因所凿河道成矩形断面,形似古代国箱故名。直到唐末五代战乱后,车箱渠失修,才最终淤塞殆尽。

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正式下诏,向天下宣布燕京将成为大金帝国的新国都——金中都。辽朝时的燕京因只是陪都,规模并不大,无法满足金朝作为第一国都的需要,必须扩建。就在这一年,完颜亮让尚书右丞张浩和工部尚书苏保衡,负责新都城的营建。那时紫竹院湖等形成的高梁河水,只能勉强供应百姓生活用水,水上运输成了一个大难题。完颜亮为此果断挖通了从昆明湖到澄鲜湖(紫竹院公园内)的人工河道,补充紫竹院湖的水量,从此河水便源源不断涌入京城。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将北京定为大都。从1267年开始,历时五年,在金中都的基础之上兴建元大都。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依托北京现有的水系。忽必烈让著名水利学家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他看长河的水源充沛,且靠近城区,就将长河与通惠河相连。长河紧邻紫竹院公园北有一闸口,名为广源闸,位于紫竹院与万寿寺之间。广源闸在郭守敬主持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中是一座重要水闸,是节制通惠河之水的关键。闸桥落下时,闸东水深不满一尺。提闸后,船只可从河面行驶而过。元代的广源闸由上闸和下闸两部分组成。上闸是今天的广源闸,下闸现已无存。

明清三代的皇帝多次乘龙舟沿南长河到西湖玉泉山浏览,因广源闸段水位落差较大,船只难于直航,该湖便被辟为藏龙舟的别港,成了皇帝换船之所。

明万历初年,太监冯保在湖东岸建有双林寺,双林是冯的别字。位于紫竹院湖西北,南长河南岸,明代建有紫竹院,是万寿寺之下院,在这里供奉观世音菩萨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统治者和民间信仰形式的变化,清朝统治者不再以兴建佛寺来增加功德,纷纷在后宫进行祭拜。民间百姓也不热衷于前往寺庙,而是转向参加定期的庙会。有人作诗描绘了当时紫竹禅院的景象:“紫竹禅关迥,虚亭老树前。槛低花影静,林密鸟声传。钟梵闲清书,池塘遍野泉。夕阳楼影下,归骑破春烟。”由此可见,当时的紫竹院附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乾隆年间在此仿修具有江南水乡风光的芦花渡,俗名“小苏州芦花荡”,还将南岸明代所修万寿寺下院,更名为“紫竹禅院”。另在寺西侧修行宫,原有匾为“福荫紫竹院”。紫竹院由此得名。光绪年间重修。1900年遭“八国联军”洗劫,辛亥革命后上述景观基本荒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全面整修,1953年3月至7月完成挖湖堆山、修闸和筑环湖路工程,1954年完成公园绿化及公共设施建设,并对外开放,定名紫竹院湖和紫竹院公园。此后,开辟第二水源 “双紫渠”,再度深挖紫竹湖和逐步兴建新景观……最终形成了现在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

历经沧桑的紫竹院公园:从名不副实到名至实归

紫竹院公园北京唯一一家以“竹”命名的公园

“紫竹”,顾名思义,园子里应该种满了紫色的竹子吧,像极了唯美浪漫的紫色梦幻庄园。

但是据说,最初紫竹院公园里是没有竹子的,这满园的竹子是在建园之后才栽种的。

“紫竹院公园”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北京有六座具有皇家背景的公园:香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北京植物园玉渊潭公园和紫竹院公园。

但是紫竹院公园的皇家背景似乎鲜为人知,大家都说紫竹院公园“以竹取胜”,但很少有人知道:紫竹院公园的得名,是因为公园内有一座明代所建的庙宇——福荫紫竹院,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行宫,也是当年慈禧太后乘船去颐和园途中的驿站码头

下面和小京一起去探究紫竹院公园名字背后的故事吧。

▲紫竹院行宫大门(禅院的西面)

紫竹院行宫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明万历五年(1577年),慈圣皇太后在广源闸西侧兴建万寿寺的同时,修建紫竹院为万寿寺的下院。

乾隆年间,在此地仿江南苏州城外水乡修建了“芦花渡”,并且重修了广源闸河港南山坡上的明朝庙宇,赐名“紫竹禅院”,还在禅院西侧修建了一座行宫,即紫竹院行宫。

光绪重修为“福荫紫竹院”,紫竹院公园因此得名。

▲乾隆年间,赐名“紫竹禅院”

紫竹院公园的历史变迁

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有蜀南竹海的竹园别致,又有兔耳岭灵石草甸景观。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

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紫竹院公园导览图

紫竹院一带,昔日曾有多处优美景观。曾是高梁河的发源地,是燕京的重要水源之一。

金代大定二十七年(1159年)以后,以往上游开挖河道,增辟水源,此地就成了一个蓄水湖。流经园内的南长河,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上游河道,在高梁河上游筑人工河(即今长河),蓄引玉泉山水为湖;广源闸则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

▲《元代通惠河二十四闸位置示意图》局部

▲早年的长河水道

明代,为使帝后龙舟不受广源闸所阻直驶西郊,就在南长河的南岸开凿一条河汊子,以利大船往来,紫竹院园址就是当时绕行御舟的河汊子“别港”。

清乾隆年间,仿照苏州城葑门外朝天桥港汊,“芦苇深处”的水乡风光,在这大片河滩上垒砌太湖石,遍种芦苇,取名芦花渡,俗称“小苏州芦花荡”。

乾隆修建芦花荡时,改“别港”龙王庙为“紫竹禅院”作为内务府官员和太监的办事处。

▲广源闸

▲广源闸吐水兽

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在湖北岸兴建紫竹院庙宇,为万寿寺的下院。清代这一带设有行宫和码头,皇室人员乘船去颐和园经过这里。

清乾隆年间在此仿修具有江南水乡风光的芦花渡,俗名“小苏州芦花荡”,还将南岸明代所修万寿寺下院,更名为“紫竹禅院”。

▲紫竹院水道

▲紫竹院码头

另在寺西侧修行宫,原有匾为“福荫紫竹院”。紫竹院由此得名。光绪年间重修。

1900年遭“八国联军”洗劫,辛亥革命后上述景观基本荒废。1924年6月,清室为了讨好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作为私产相赠。后来因政权更替,连年战争,行宫中的寺庙、房屋、陈设都荡然无存。

从1952年起,大规模的建园工程开始动工,使紫竹院面貌一新,初具规模。1958年再次修建,栽种花木,深挖湖塘。80年代,北京市人民政府按照宁静、幽深、朴实、优雅的园林特色重新规划,拨款重修,疏河浚湖,植树造林,设亭架桥,修葺庙宇行宫,至1987年“筠石苑”等景区建成,始成现有格局。

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竹深似海,名副其实的“紫竹林

▲竹子局部特写

▲竹叶上的雨水

▲竹子开花,引来小鸟驻足

紫竹院公园湖水中的鸭子

此时此刻的紫竹院公园里,千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十里竹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荫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为海淀的夏添了一抹不一样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