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关注浏阳这一好风气!4个村走出66名博士!

7月2日,《湖南日报》刊发《4个村走出66名博士》深度报道了浏阳博士村群的“教育秘诀”和崇文重教的传统。

浏阳市素有东、南、西、北区之分,并有“东区出蛮扮、南区煤炭西区出小旦、北区出书担”之说。一直以来,该市北区就有无论贫富,以培养子女读书为荣的传统。

中国成立以来,位于该市北区的淳口镇杨柳村,沙市镇秧田村,龙伏镇焦桥村、石柱峰村分别走出了大学本科生294名、650名、260名、300名,其中,杨柳村博士16名、秧田村博士26名、焦桥村和石柱峰村分别有博士13名和11名,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群。

2019年高考成绩日前揭晓,这4个博士村再次展示出强大的实力。初步统计显示,4个村76名考生参加高考,65人上了本科线。

秧田村

注重荣誉和仪式感

这个博士村群究竟有什么“教育秘诀”?近日,记者走进这里探寻其中的答案。

记者来到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村子恰如其名,村道两旁稻禾葱茏绿意一片。沿着村口的水泥马路往村部走,记者立即被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所吸引。

墙上展示村子迄今为止走出的26名博士信息,他们就读过的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名赫然在目。在博士们的头像上面,是用博士帽装饰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勤耕重教,耕读传承”。这面村民们引以为豪的博士墙,见证了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批批农村孩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各自的命运。

离博士墙不远处,一座颇具特色的耕读文化馆已经落成,馆内分为家风文化展示区、乡贤文化展示区和传统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六个展区,走进馆内就能被浓厚的耕读文化所吸引,它是浏阳市唯一的村级耕读文化园。

如果没有这面打眼的博士墙和这个耕读文化园,秧田村实在是很不起眼的村庄。

秧田村党支部书记罗鹏说,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秧田村有800多个孩子考出了农村,其中包括26名博士和176名硕士。在罗鹏看来,博士是一种“文化资源”,在村里设立博士墙,展示村里的耕读文化,就是通过树立榜样激励村中孩子发愤读书。

为了鼓励小孩读书,每年高考成绩揭晓,村干部都会带着奖励金,去每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家里道贺。近些年,村里将奖励金提高到1000元,范围也扩大了。博士家庭的门前会贴上一个“书香家庭”的牌子,还会加送一块“博士匾”。

村民屈伟员的女儿屈婷是博士墙上第一个女博士。2003年,屈婷考入南开大学,一直读到了博士。毕业后,她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屈婷的家里就有一块“博士匾”,屈伟员将匾挂在客厅,进门即能看见。

杨柳村

好家风成就博士村

杨柳村由原杨柳、东团、金黄三村合并而成,截至目前,全村已走出16个博士生、33个硕士生、294个本科生。村支书坦言,获得这一美誉离不开杨柳村良好的家风家教。

走进淳口镇杨柳村每一户农家,都能看到厅堂内悬挂着《朱子家训》《忍字口诀》等墨宝,家家有家训,户户都有“厅堂文化”,在全村家家户户张贴《乡规民约》,在村居的外墙上张贴“廉、礼、俭、信、仁、诚”,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增强文化传承。设在杨柳村村部的文化馆记录着从村里走出去的300多名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生背景,讲述着村里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的故事,以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启发孩童们孝父母、勤读书、厚邻里,从优良家风中汲取养分和精华,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

83岁的彭世雪老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的小儿子肖利民是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生。彭世雪没有读过书,但她相信,只有读书孩子才有出路,就算是讨米,也不能让儿子辍学。为了给儿子筹学费,彭世雪去15公里外的东乡去打柴,为此常常是早晨5时出发,晚上天黑才回家。孩子读书回来都要上山打柴、扎扫把、干农活,从小就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

肖利民一家从曾祖父开始就传承着“耕读为本、慈悲为怀”的好家风。曾祖父肖仁谷为富不忘济贫,有钱常助病弱,凡有讨米的临门,一律钱米打发;祖父肖让凤秉承父德,晴耕雨读,尽管家境富裕毫无少爷派头,十分谦让待人;父亲肖阳春热心公益事业,村里修路修桥救济贫困户都是慷慨解囊;大哥肖仁乐在广东创业,赚钱同样不忘回报家乡……

肖利民在江西等地搞实业做得很大,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他不忘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杨柳村新屋组修路捐12万元,肖祠组修路捐20万元,黄泥塘组修路捐11万元,村饮用水工程捐10万元,村学校维修捐10万元等;2007年以来,杨柳村70岁以上老人每年春节慰问金500元以上,对因病、遭灾的村民,肖利民都慷慨帮助,被当地村民称颂。

焦桥村

崇文重教有好传统

126年前,浏阳北乡淳口人、举人彭子铨卖掉祖宅及家中100多亩农田,联合当地34名士绅创建了文光书院,竣工当日,湖南巡抚吴大澂和湖北巡抚谭继洵分别送来了“正谊明道”和“镕范文林”的贺匾。文光书院的创建故事至今传为一段佳话。

而在浏阳北乡龙伏镇焦桥村,一个现代版的“文光书院”故事正在演绎。该村的焦解歌希望学校原本是焦氏宗祠,2004年,焦桥村与塅里村并村,焦桥小学面临撤销。在此情况下,焦桥村博士、时任海南医学院院长的焦解歌带头捐款筹集资金80万元,村组无偿捐献土地20余亩,并发动政府和社会出资捐款,共筹集资金398万元建成了现在的焦解歌希望学校。目前,这所小学有6个班近300名学生。焦桥村走出去的不少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都曾在这所小学读过书。

瞿志民的3个孩子都特别会读书,二女儿瞿芳芳曾是上海生命科学院的博士,大女儿瞿芬芬和小儿子瞿攻都是硕士毕业,现在都毕业参加工作。瞿志民从小就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育,他的3个孩子平时学习都很自觉,一定要做完功课才看电视。二女儿瞿芳芳聪明,刚考到浏阳一中时,学号是16号,瞿志民知道是按成绩排学号后,回家后就跟瞿芳芳说:“班上还有很多成绩比你好的,希望你加油努力。”瞿芳芳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排到了年级第一名。

瞿志民一家爱读书有传统,上世纪70年代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瞿志民和他的5兄妹都读完了高中,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如今,瞿家6兄妹大家庭中的15个孩子,有14个读了大学。

父母亲从小带孩子下地干农活,让孩子体会到农民的艰辛,要想鲤鱼跳龙门,只有读书一条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大学在龙伏镇焦桥村一带蔚然成风。焦桥村村主任焦攀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焦桥村出来的大学生有6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本科学历260人,硕士研究生103人,70后、80后博士13人。

石柱峰村

化工专家成为榜样

石柱峰村是浏阳市北乡地区一个不起眼的村子,由于交通不便利,基础条件落后,经济欠发达,是省级贫困村。但是,这里人杰地灵,学风浓厚。在这个5300余人的村子里,本科以上学历300余人,硕士20余人,博士11人。从这个贫困山村走出来一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化工专家罗方承。

提起罗方承,村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罗家的大儿子,那可真了不得!罗方承现年51岁,他本科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他不仅是柏岩村(现并入石柱峰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第一个硕士生和博士生。介绍自家孩子情况时,年过7旬的罗父满脸笑容,他说:“能把孩子培养出来,我和孩子妈妈内心都是非常自豪的,我们为他感到骄傲。”

罗方承所取得的斐然成就,离不开家里人竭尽全力地培养。罗家5兄妹,罗方承排行老大,下面还有4个妹妹。

要养育5个孩子,家里的经济负担不轻,罗家兄妹打小要一边学习一边干农活。其中,罗方承和罗家大女儿学习成绩尤为突出。日子虽然贫苦,但罗家父母坚信,只要把孩子培育出来,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负担5个孩子的学费,对彼时罗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罗方承能够继续学习,罗家大女儿选择把机会让给哥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罗父罗母文化水平有限,但他们秉承着村里的传统信念,鼓励孩子继续把书念下去。

罗方承身上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也承载着村里人对他的期待,在罗方承之前,石柱峰村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罗方承不负所望,从大学生到博士生,再到化工专家,科研成就突出,成了村里人教育孩子的一个榜样。罗方承没有忘记培养他的乡村,积极支持家乡各项建设,出资为村里修路,资助贫困学生,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等,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浏阳北乡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

“在浏阳北乡出现的博士村群,与当地崇文重教的传统不无关系。”文史专家、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枢说,浏阳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宋代理学家杨时奠定了浏阳文脉之基,中国现今保存最好的文庙之一的浏阳文庙也是浏阳崇文重教的见证。

“位于沙市镇的文光书院一度号称浏阳八大书院之首,书院教学不把学生束缚于制举之业,而以造士育才为本。到现代,这种学风尤盛,以致浏阳北乡人才辈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就是龙伏镇人。” 陈先枢说,现在,书院虽然没有了,但还有学校,还有农家书屋。如秧田村,就有2所学校,1个很好的农家书屋。学校和农家书屋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为村里青少年的成长和村域文化气息的蕴涵,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浏阳市委宣传部门曾就博士村群现象展开过专题调研。该部门出具的调研报告指出:浏阳北区人因浓厚的耕读传家风俗的影响,在浏阳受到乡邻尊重,并成为学习楷模。由于资源相对缺乏、经济发展稍微缓慢等原因,浏阳北区日渐形成了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的社会风气,“砸锅卖铁也不穷教育”成为北区人的一致态度,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的氛围相当浓厚,形成了特色书香文化。这些都为博士村群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王文 整理)

记者手记

不屈的浏阳北乡人

王 文

在求学路上,北乡学子始终以“读书改变命运”为人生信条,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书写着“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当他们取得成功之后,也不忘回馈家乡:捐资建学、修路修桥,改变家乡面貌,开展经验交流,分享学习技巧,为后来者树立榜样。

在求学过程中,耕田不但没有成为莘莘学子跃出农门的阻力,反而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博士村群走出的许多博士,都有一段从小跟父母下地种田的经历,通过耕田从小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也成就了当地独有的“耕读文化”。

在浏阳北乡,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博士村群,它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乡人继续奋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 湖南日报(记者 曹辉 王文)

责编 江卉

审核 罗巍

洪江这个特产曾远销武汉!工人日报、湖南日报都争相报道 湖南日报

NO.9118

洪江特产

宝塔牌”杉枝盆具

作者:夏敬钧

“宝塔牌”杉枝盆具,是洪江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以工艺独特,造型美观,经久耐用而著称,远销武汉江沙丘一带。1957年,中央手工业管理总局颁发了段质产品锦旗,是年在全国轻工木器展览会上,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1979年,荣获地、市名牌产品称号;1980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一次参加广交会展览,多次参加湖南省轻工业产品家具展览。《工人日报》、《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都作过专题报道和电视广播。

1955年8月,洪江市手工业管理部门,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传统名产的质量,加强对小手工业的领导,将全市十三家圆木店及技术能手陈伯球、陈立生、涂柏生、罗崇明等,共二十八人,资金两千八百余元组织起来,成立了“红星”圆木厂,由个体经营转变为集体经营,并由国营生资公司统一经销。1957年,复改厂名为“精制圆木厂”,产品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命名为“宝塔牌”优质杉枝盆具。(命名由来:按盆具直径大小11件依次堆叠,形如宝塔)。业务日趋发展,技术精益求精。从组织起来到现在,仅二十余年时间,生产方式,由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作业;人员增加到64人,相尖于合作化初期的三倍;资金达十二万余元,是合作化初期的六十倍;自建厂房一座,占地面积四千平方米,年产量一万五千余件,年产量最高达十一万二千元,利润达一万一千六百余元。

杉枝盆具的杉枝,系地方特产,木质坚实而含有油质,加上洪江附近的龙船塘、土溪、团河、若水等地盛产木材,而又以杉木居多,砍伐下来的杉枝,委弃于地,当作柴烧。从事圆木制作的小手工业者利用杉枝盆具有用部分,就地制成粗坯,待干燥后,再运回城市加工。杉枝盆具除底下板须用杉板材料外,四周墙身都是利用弃置于地的杉枝。按每件耗材0.03立方米。使用寿命可达四十年之久。

杉枝盆具有历史悠久,成为传统名产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时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有湘鄂、隆回客籍人(洪江本地人对外地人的称呼)相率来洪,开设圆木作坊,自产自销。自清末民初到解放初期,该业先有肖益顺、李兴发、袁和顺、王泰元、王冖和、罗满盛、罗桂盛、曾庆发等十三家圆木店专营各式杉枝圆木盆具。已往,湖北浙江一带一木商每放一次木排,又采购一批杉枝盆具随同下运贩销,因之销路也从而扩大,蜚声遐迩,供不应求。

杉枝盆具,工艺独特,造型秀责,精巧美观。杉树经过下裁、剁板、清缝、锯檐等四十多道工序,相拼成四周墙身;圆木工人又利用杉树心的不同自然花纹,精工细作,配成多式内花,如线条花、纺锤花、满心花等多种多样的美丽图案。经过多次检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光滑度达到90%,木质干燥度达到98%,造型式样99%。

“宝塔牌”杉枝盆具,以其独具的特点:经济、美观、耐用,受到社会好评,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优质产品。

编辑:洪小编

热门

联系

投稿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湖南巡礼 湖南日报首个整版报道韶山灌区红色水利工程 湖南日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峥嵘岁月,70载春华秋实,一代代湖湘儿女,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三湘大地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交通能源水利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春色满园,硕果压枝。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湖南日报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标志性工程与项目作为报道对象,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岁月留痕 大地印记——湖南标志性工程巡礼》大型系列报道,反映三湘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几代人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以此激励后人铭记史、奋力前行,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再立新功。(摘自华声在线编者按)

2019年7月22日湖南日报第三版首个巡礼整版报道了韶山灌区红色水利工程。湘潭是伟人故里,红色文化的摇篮,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华大地大兴水利,韶山灌区是这个时期建设的一张名片,倾注了一代伟人的为民情怀,是湖湘10万儿女创建的一座精神丰碑。“灌区修得很好,但要看工程发挥的效益,要高产才算。” “现在不写,灵了再写。”这是1966年2月湖南省委领导人两次请毛主席为韶山灌区题词,毛主席留下的两句励志语。“修好渠道炼好人,精神物资双丰收”这是湖湘儿女的两个梦想。50多年来的旅程,韶山灌区证明了价值,她确保沿渠30多万居民和牲畜的饮用水,为受益区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湘潭县湘乡市宁乡市、双峰县成为了优质的粮食主产区。在辖区工业发展阶段,她曾为内年产值70多亿元的13家工矿企业保障了每年高达4500多万方的工矿生产生活用水。她促进了湘中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发展,湘中呈现出青山绿水欣欣向荣的景象,她为韶山这一红色旅游市输送涓涓碧水,她是国家森林城市湘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韶山灌区正创新转型发展,以她良好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标志性建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进军现代化灌区发展新征程。(朱翠莲)

湖南日报自由行旅游攻略

  • 湖南日报关注浏阳这一好风气!4个村走出66名博士!

    7月2日,《湖南日报》刊发《4个村走出66名博士》深度报道了浏阳博士村群的“教育秘诀”和崇文重教的传统。浏阳市素有东、南、西、北区之分,并有“东区出蛮扮、南区出煤炭、西区出小旦、北区出书担”之说。一直以来,该市北区就有无论贫富,以培养子女读书为荣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位于该市北区的淳口镇杨柳村,沙市镇秧田村,龙伏镇焦桥村、石柱峰村分别走出了大学本科生294名、650名、260名、30


    2022-02-17
    1419 10
  • 洪江这个特产曾远销武汉!工人日报、湖南日报都争相报道

    NO.9118▼洪江特产“宝塔牌”杉枝盆具作者:夏敬钧“宝塔牌”杉枝盆具,是洪江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以工艺独特,造型美观,经久耐用而著称,远销武汉、江沙丘一带。1957年,中央手工业管理总局颁发了段质产品锦旗,是年在全国轻工木器展览会上,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1979年,荣获地、市名牌产品称号;1980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一次参加广交会展览,多次参加湖南省轻工业产品家具展

    2022-01-19
    1683 26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湖南巡礼 湖南日报首个整版报道韶山灌区红色水利工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峥嵘岁月,70载春华秋实,一代代湖湘儿女,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三湘大地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交通、能源、水利、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春色满园,硕果压枝。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湖南日报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标志性工程与项目作为报道对象,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岁月

    2022-01-01
    1108 2
  • 湖南日报 | 洞庭波涌连天雪

    关注我们善治国者必重治水。1927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到“十四件事”,其中一件便是修道路、修塘坝。1934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即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著名论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70多年奋斗,全国各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举治水对大江南北的改造,堪称其中最显著、最直观的变化之一。湖南地处长江中

    2022-01-01
    1442 27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