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红色旅游景点介绍(广州 红色景点)

导读:广州的红色旅游景点介绍(广州 红色景点) 广州有哪些经典的红色旅游打卡地 广州有哪些经典的红色旅游打卡地? 广州红色旅游景点 广州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广州红色景点有哪些

广州有哪些经典的红色旅游打卡地

广州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厚重红色文化的英雄城市,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红色旅游景点自然不会少。

(一)黄埔军校旧址

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校舍,1924年孙中山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

(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馆址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是中国革命纪念性博物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任所长,讲授有关农民运动的各种课程,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了一批重要的骨干。1961年,国务院公布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

(三)广州起义纪念馆

广州公社旧址,为原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由中国共产党张太雷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地。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起义路200号

(四)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为纪念192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兴建的纪念公园,建于1954年,总面积18万平方米。是全国红色之旅百个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

(五)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原是一座道教神庙,建于清初,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在古庙前誓师抗英,谱写了近代史光辉的一页。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反帝斗争史迹,1958年11月,三元古庙,这座当年义勇抗英盟誓的古建筑物被辟为“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

地址:广州市广园中路34号

(六)黄花岗烈士陵园

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

(七)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原址为清代抚标箭道、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为 军署,1921-1922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在此设总统府。孙中山逝世后,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在总统府旧址建此纪念堂,成为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

(八)广州近代革命历史博物馆

原为1909年设立的广东咨议局。随着武昌起义爆发,咨议局仅存在了2年。1921年5月,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并多次到此出席会议。1925年秋,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时,就在这里二楼办公。广东咨议局旧址见证了黄花岗起义、广东独立、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等近代史上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是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史迹。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大院

(九)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

广州有哪些经典的红色旅游打卡地?

广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黄花岗墓园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结果失败,喻培伦等86人(一说100余人)英勇牺牲,其中华侨29人。

2、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游览、科普于一园。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铺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 书-“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农讲所旧址讲习所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农动所旧址。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代重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经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开办。自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6届。1、2届所址在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3、4、5届在广州东皋大道1号,第6届所址迁此。1~5届主任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第6届1926年5~9月举办,改主任为所长,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为专任教员,教员有彭湃、恽代英、阮啸仙等。本期招收学员327人,来自当时的-20个省,在此学习有关农民运动、军事、政治等课程,进行军事训练,并到农村实习。学员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元帅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遗址性纪念馆。大元帅府旧 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1917-1925年间孙中山曾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门楼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劵拱的西式建筑,南楼设“帅府百年”复原陈列,北楼有“孙中山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基本史料陈列和专题陈列。198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请尽早维修座落本市河南的当年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旧址案。1983年,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广州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中共“三大”会址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9年,中共三大会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正式修复开放。中共三大会址原为1幢两层高、每层2间相连通的普通房屋,为人字瓦顶的砖木结构,是设有骑楼的典型旧式广州民居形式。但房屋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炸毁。经过新建后,新建纪念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全部用于陈列展览;旧民居5号楼将作为临时展厅,展出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关的专题展览;5号楼和新馆通过两层的走廊连成一体。

6、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置严谨,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的墓道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陵园作为中国近代史人民斗争业绩的见证,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国内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陵园主要建筑有:凯旋门、战士墓、抗日亭、英名碑、先烈纪念馆、将士墓、将军墓和先烈纪念碑等处烈士纪念建筑物,以及浮雕墙,航空纪念碑等景观。陵园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仿罗马纪功式建筑凯旋门。门楼建于1932年,位于沙河顶、先烈路和水荫路的交会处,高13.4米,宽11米,占地面积40.7平方米。

7、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近代史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的烈士陵园内,馆址原为1909年设立的广东咨议局,在大东门外,于1959年10月1日首次对外开放。广州近代史博物馆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分馆。博物馆分为主楼、荷花池和石桥三部分,主楼占地2500平方米,楼高两层,属于砖木、钢梁柱结构的西方罗马式议会建筑,大门为弧形门廊,正中筑有4根仿歌德式柱。1998年,原通往中山三路的大门被拆除,进出博物馆均须使用烈士陵园正门。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文献13000多件,历史照片13000多张。其中特别珍贵的是1927年广州起义时署有“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的两条标语:“打倒帝国主义”、“工农兵起来,拥护苏维埃政府”及当时用过的指南针、怀表和中共广东区委办党校用的教材《训练材料第二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潘学吟的毕业证书,陈毅在粤北领导游击战时用过的皮箱。

8、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广州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文明路194号至200号(原为文明路75至81号)。是一座四间相连的三层楼房,砖木结构,木楼板,坐南向北,四间内部有门互通。每间宽4米、深12.8米。1924年中共的机关没有公开,用“管东渠”(即“广东区”的谐音)的化名向-局登记,后来“管东渠”就成了广东区委的代号。民族解放协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备处初期也在二楼办公,门前曾挂这两个单位的牌子作掩护。广东区委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地区区委之一。1922年,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成立,负责人是谭平山。1924年,10月,周恩来接任区委委员长的职务。1925年春,由陈延年担任书记。区委原管辖广东、广西两省,至1926年初扩展到福建南部云南贵州以及南洋一带。区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工委)、农民部(农委)、军事部(军委)、妇女部(妇委)、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并成立主席团(常委会),加强集体领导。

9、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增城正果镇白面石村,一个建于半山腰的小院建筑,院内有东西两排,每排4间瓦房,院子四周有围墙.曾于1940年4月~1942年5月,作为增城,龙门,博罗三县中共县委所在地,主要领导增城,龙门,博罗等地党组织开展工作,为广东东江地区抗日斗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被定为增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宏扬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正果镇政府于2006年开始对该址进行修复,投入资金近50万元.修复工程以“建新如旧”原则进行,重建的“中心县委”完全尊重旧址的原貌,建筑风格仍按照以前的客家土楼四合院的样式,室内布局仿照旧址,甚至重建用的部分砖,木柱等材料都是旧址原来的,以尽最大限度使建成后的“中心县委”旧址保持原貌,以保证革命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10、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万福路190号二楼,曾于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这一短暂期间作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办公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1926年,周恩来同志曾在这里领导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的共产党特别支部,派遣共产党员到军校和军队工作。这栋楼房始建于1922年,是地产商嘉南堂的产业,楼下是西华银行,为混凝土结构。二楼由当时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租赁。进入二楼的铁闸大门后是大厅,这里是会议室,军委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大厅左侧是军委的办公室,至今仍保持原貌的几张办公桌和手摇电话机,让人可以想象当年聂荣臻、黄锦辉等人在此办公的情景。大厅靠马路的一侧,摆设了一套西式的沙发,两旁还有几张靠背酸枝椅和茶几。这是军委的会客室,军委书记周恩来和邓颖超当年经常在此接待客人,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常来此作客,胡公冕、宋希濂、陈恒乔等黄埔军校师生亦曾到此拜访周恩来。

11、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 

在新塘竹园村里,有一幢两进的大房子,一棵被当地人称为“富贵子树”的大树长在房子的中央,这就是增城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游击队旧址所在的房子。

12、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西路三元里村北面。馆内陈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缴获的英军军服。大刀长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

13、广州起义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位于中国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张太雷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苏维埃政府随即废止。虽然广州公社仅存三天,却是中国大城市里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1949年解放军攻占广州后,公安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所接管,并于此设立广州市公安局。195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把南楼辟为广州起义陈列室,对内开放。1987年,广州市公安局移交了旧址的南楼、中楼及门楼等建筑给文物部门,后对旧址进行维修复原,成立了广州起义纪念馆。叶剑英曾为此题字“广州公社旧址”。因广州市公安局办公场所有限,直至2005年底,广州市公安局才向文物部门移交了余下的旧址北楼和拘留所。2006年开始重新修葺纪念馆,在此期间在旧址北楼挖出炮弹、手枪等文物。

14、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广州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广州市万福路190号2楼。是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的办公室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楼为混凝土结构,分前后座,前座四层是万福路190号,后座三层并有天台,是东横街13号和15号。前后座之间有天井,每层天井都围有铁栏杆。该楼是南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1922年动工兴建,次年竣工。旧址楼下,原为南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开设的南华银行。二楼由军委租赁,面积147.76平方米,花阶砖地面,从马路西侧有楼梯直上楼上。二楼门口装着一扇铁闸,进大门后为大厅,军委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大厅左侧有几张办公台、1部手摇电话机,军委聂荣臻、黄锦辉等在此办公。大厅摆着一套西式梳化,几张靠背酸枝椅和茶几,这是军委的会客室,军委书记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在此接待客人。

15、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心区越华路小东营5号(现已经改为15号),是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决战的总指挥部。这次起义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愤怒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制。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建筑为坐北向南的青砖大屋,原是清朝官员的住宅“朝议第”,四进三开间,单层、两面坡顶素瓦,大门是岭南建筑中典型的趟栊门;院内每进之间均以天井、花园相隔,均配属晚清岭南典型的民居建筑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被同盟会员李章达先生买下大屋。1953年李章达先生逝世,1955年,李章达夫人尹映雪、儿子李诵刚遵照李章达先生的生前遗愿,将房屋捐给国家。

16、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位于东皋大道一号(现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在这座宽敞、幽静的大院中,有一幢整齐美观的米黄色楼房,这座楼房原是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的花园别墅。在大革命时期,它曾经是广东80万农会会员的战斗指挥部——广东省农民协会(简称“省农会”)的所在地。1924年10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府镇压了商团叛乱后,将此楼房没收充公。1925年,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由越秀南路惠州会馆(现越秀南路89号)迁到这里,续办了第三至第五届。省农会自成立后至1927年“四.一五”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前,便以此为大本营,率领全省农民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1925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发布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宣言》,选举产生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制订了省农民协会章程,统一了农会的名称和旗帜。

17、杨匏安故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匏安故居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省轻工业厅大院内广东制糖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办事处的巷里,原为香山县今属南屏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亦是杨氏子弟到广州读书的邸舍,该祠原为一座二进的坐北朝南建筑,面宽约13米,上挂有“泗儒书室”横匾,前座与后座中间的天井两旁均有厢房,厢房上有0,右侧厢房外有附祠,但现仅存前座,还增加了临时建筑,与其原貌相去甚远。杨匏安民国七年(1918)举家迁至广州,住进杨家祠,开始在广州宣传唯物论和社会主义。杨匏安的著作介绍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政经济学,在社会上很受欢迎。杨家祠就成为杨匏安活动的主要场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刘尔崧、冯菊坡、杨殷、苏兆征等人经常到此开会,研究工作。此后,刘少奇、张太雷、李立三、穆青等共产党员亦经常到此研究党在广东的工作。杨家祠亦成为大革命时期我党、团重要的活动场所。

18、花都革命烈士陵园 

花都革命烈士陵园花都区新华镇体育馆11号,比邻花都区著名学府秀全中学,占地面积10206平方米,是为纪念自辛亥革命以来的花都籍革命烈士而建,1994年11月被中共花都市委、花都市政府确立为花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正门原来朝南,因为南边正好是秀全中学校区,通行不便,后来改北门为正门。烈士陵园被朱红的铁栅栏围着,大门也是栅栏式的铁门。进去以后是一个水泥小广场,广场周围悬挂了一些双拥宣传栏。平时一般空着,清明节或者烈士公祭日用作停车场。广场过去是一个三间四柱的水泥牌坊,牌坊上有胡文汉先生撰黄国强先生书的对联,正面是“碧血沃河阳凛凛英风存浩气,忠魂凝菊石铮铮铁骨铸丰碑”,“生为人杰死作鬼雄千古仰,泽被山河德昭日月万民钦”,横额“英灵永存”。反面是“故土已腾龙山水同欢歌舜日,新花长吐艳城乡竞富慰英魂”,“一脉馨香巴水流芳名不朽,千秋德泽丫山焕彩业长兴”,横额“日月同辉”。

19、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楼高三层,总面积约700平方米。这里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所在地。广东区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地方区委之一,管辖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南部、香港、云南、贵州以及海南甚至深入到南洋一带,成为当时最大的区委。1924年10月,周恩来回国后接任区委委员长一职,1925年2月,由陈延年担任书记。区委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军事部、妇女部、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当年,陈延年、周恩来、彭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驱曾在这里办公,领导广东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一楼开有中药铺、杂货铺、鞋铺、小吃店等4个店铺为区委的工作做掩护。1925年上半年,这里专门设立监察委员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机构,开辟了中共纪检工作的先河。2019年,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沙基惨案“毋忘此日”纪念碑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基位于沿江路与六二三路交接处,沙面东侧。沙基惨案是中国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之一。1925年5月,英国日本上海镇压-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林伟民、李启汉等人到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会以及工人群众中进行-的 备工作。1925年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工人、印刷工人首先-,接着其他行业的工人也纷纷响应,-人数达25万人。工人声明拥护上海工商-合会对五卅惨案提出的17项条件,并针对英帝国主义在香港执行的歧视华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项要求。有10万多名工人在苏兆征等人的率领下回到广州,广州英、美、日洋行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加入了-的行列。6月23日,10多万工人、商人、学生在东较场举行-,要求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会后-到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

广州红色旅游景点 广州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1、广州起义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在广州起义路附近,也是广州公社的旧址。这里占地面积有5990平方米,游览面积广阔。

广州起义纪念馆是党发动广州起义时建立的苏维埃政府,虽然在起义失败后被废止,只存在了三天,但却有重大意义。

2、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在广州越秀区附近,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立的,这里的建筑面积有4000平方米。这是一座八角形的建筑,符合建筑美学,纪念堂中还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园内栽种了不少树木和花卉,环境安谧、景色宜人,还能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一生,老少皆宜。

3、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是建立在烈士陵园里面的,园内栽种了许多树木,环境优雅宜人。这里陈列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想要了解革命历史,这里是很值得参观游览的地方,因为它见证了太多历史。

4、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也是位于越秀区,原址从明代开始建立,叫番禺学宫。是彭湃建议的。讲习所的门上有一块牌匾,正是周恩来同志所提。这里环境安静,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5、越秀公园:在越秀区解放北路附近,这座公园又叫观音山战斗遗址。在当年的起义中老革命们曾有过一场大战,为了纪念这场战斗所以在越秀公园内设立了一块碑。到了现在,这片遗址经发展成了一座公园,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这里既能让人感受革命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也能放松身心。

广州红色景点有哪些

广州红色景点比较出名的有:中山纪念馆、农讲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纪念馆、黄花岗烈士陵园、黄埔军校旧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等,下面我要推荐两个景点是我自己去游玩过觉得很不错的景点,分别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黄埔军校旧址。

1、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景点介绍】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广州较为出名的红色景点之一。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周一除外,周二至周日06:30-21:00(周一闭园不对外开放)

交通

地铁坐1号线到烈士陵园站下车,D出口出站步行50m即可到达。

公交车坐102路、107路、108路、183路、546路、93路、夜1路、夜27路、夜40路、夜78路等到烈士陵园站下车即可。

参观路线推荐:正门门楼→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英雄广场

正门门座是以白花岗石为基础,汉白玉石上配以橙红色的琉璃瓦顶,双阙正面石壁镌刻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8个大字。陵墓大道宽阔笔直,两旁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墓道的北端是广州起义纪念碑,其造型别具一格,寓意深刻。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漆金碑名,碑四周刻有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

【推荐理由】

这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年先辈的艰难历程,感受广州的革命历史,每一位英雄都值得我们致敬和学习,有很多学生会到这个景点打卡(学校布置的作业),让孩子可以了解到英雄们的英勇战斗,学习他们的精神,这一点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当时去的时候也看到有不少家长是带着孩子去的,并且耐心给孩子讲解,上了年纪的人去参观也比较多。

2、黄埔军校旧址

【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区军校路170号,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校本部09:00-17:00(16:30停止领票),孙总理纪念室、孙总理纪念碑、白鹤岗炮台09:00-17:00(16:30停止领票),东征阵亡烈士墓园09:00-12:00,13:00-17:00(16:30停止领票)

交通:

①乘地铁5号线在鱼珠站下车,转换431公共汽车在鱼珠码头下,转轮渡往黄埔军校或长洲;乘地铁4号线在大学城北(B出口)下车,转换383公共汽车,在军校路口下车,步行到黄埔军校。

②公交乘137、262路公交车在新洲站下车,转轮渡往黄埔军校乘43、261、431路公共汽车在鱼珠站下车,转轮渡往黄埔军校或长洲。

大学城总站乘383路公共汽车到军校路口下车,步行到黄埔军校。

③自驾车

1、在鱼珠码头过渡,走军校路进入海军营区可达黄埔军校。

2、在华南快速干线或环城高速大学城出口进入大学城,走外环路经东四路路口进入长洲岛,可达黄埔军校

参观路线推荐:军校正门校本部→孙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

黄埔军校曾在抗日期间被炸毁,旧址建筑什么的虽然都是后建的,但这并不妨碍重温这段历史,历史的烟云湮灭了黄埔将士的辉煌,但是黄埔精神却从不曾磨灭。

【推荐理由】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曾经的峥嵘岁月,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到如今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口号尤为响亮,也是黄埔军校的灵魂。

游玩小tips:

进入黄埔军校游玩要在大门的窗口拿票才能进入(免费),当天的票派完就不允许入内的,可以早点过去。

黄埔军校有些地方是不允许拍照的,一定要遵守馆内的规则,会有工作人员免费给游客进行讲解,去到那里一定要庄严肃穆,不能嬉笑打闹,不然会被工作人员训斥的!

记住做核酸,最好是持有48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

Hash:9e71cedc296f87972ca5dbbaad86a973aad14efc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