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对旅游景点的影响论文「摄影对旅游景点的影响论文摘要」

导读:摄影对旅游景点的影响论文「摄影对旅游景点的影响论文摘要」 求一篇风光摄影的论文,字数3000~4000字之间。。。 摄影技术与艺术论文 电影拍摄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求一篇风光摄影的论文,字数3000~4000字之间。。。

论风光摄影及构图

摘要风光摄影是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为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类别。其特点是讲究意境,重在寻找和

发现,贵在创新和突破,需要寻天时、求地利、谋人和,还要耐心和等待。其构图讲求章法,包括前景的运用和拍摄

角度的选择。

关键词风光摄影概念特点构图

1风光摄影的概念

风光摄影是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

为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类别。其拍摄范围

十分广泛,就季节而言,包括春、夏、秋、冬,

就拍摄对象而言,包括山、水、花、草,日、

月、星、辰,风、雪、雾、霜、雨、夜等等。它大

名山大川、天际宇宙,小到一花一朵、一

草一木,都可以入镜。从广义上讲,风光摄

影还包括城市风光、建筑风光、工业风光、

农业风光、文化遗产风光等。不过,本文在

这里侧重于讲述自然风光。

2风光摄影的特点

2.1风光摄影讲究意境

意境是艺术境界中的最高峰,是作品

艺术性的最高体现。具有意境的作品必然

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它体现

着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作者对客观景物的

感受通过摄影的手段表现出来,再传达、影

响并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风光摄影作品的意境是指,作者的主

观思想和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境

界。具有意境的风光摄影作品是作者通过

观察与思考而创作出来的触景生情、寄情

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它

离不开物对心的刺激和心对物的感应。只

有将感情移入作品之中,才能使作品感染

读者,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艺术效

果。把自然景物通过相机记录在感光片上

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要达到情景交融的意

境却很难。它不是单纯的春花秋月、闲情逸

趣,而是饱含着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思想

情感;它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现象的记录和

再现,而是作者在浩如烟海的万物中提炼

的结晶。当然并不是每一幅作品都能表现

出深邃的意境,但一幅成功的作品必然是

画卷、音乐诗歌的集合体,具有很高的艺

术意境。

2.2风光摄影重在寻找和发现

在这个并不缺少美的世界里,寻找和

发现最为重要。即便是在同一个拍摄点拍

摄同一个景物,你也要能从中发现与别人

不一样的美景,把握住最佳的拍摄时机。寻

找和发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大到宏观,小

到微观。可以是具体的形状,也可以是粗壮

的线条,可以是绚丽的色彩,也可以是欢快

的节奏;可以是空间透视,也可以是趣味中

心。寻找是一种过程,发现是一种创造。寻

找和发现是个人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体

现。世界并不缺少美,更不应该缺少发现。

2.3风光摄影贵在创新和突破

摄影创作不仅仅是提倡与众不同,更

应该有所创新。风光摄影是一门艺术,艺术

是有规则的,而规则是可以打破的。但规则

首先应该是遵循和掌握,在熟练掌握的基

础上,有意识地去变革,才可能有所创新和

突破。因此,学好技术、掌握技能是创新和

突破的前提,而创新和突破则是技 过硬、

技艺精湛的良好结果。

“喜新厌旧”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审美心

理,求新必须求变,变法才能出新,创新才

能突破。非常规的拍摄观念和方法是求变、

求新的重要手段,创新和突破是摄影创作

的精髓。

2.4风光摄影、要寻天时、求地利、谋人和

“天时、地利”就是人们常说的运气,

“人和”则是主观努力。在风光影摄中有句

不成文的行话,叫做“三分拍摄,七分运

气”。

寻天时是指天气、光线的选择。例如,

张家界黄山景点,只有下雨或下雪后才

最容易出现云雾和云海,就可以通过天气

预报和卫星云图来了解天气的变化,进而

选择拍摄的时间。阴沉或下雨的天气虽然

拍不出阳光明媚的景物,但适合拍摄温馨

和色彩丰富的景物,可以通过改变拍摄主

题来适应天时的效果,这就叫随机应变,顺

应天时。求地利是指拍摄点的选择。古人说

山形步步移”,同一座山,远近高低的视觉

效果截然不同。拍摄同一景点,常常需要尽

可能多地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比较,然后

做出最佳选择。

2.5风光摄影需要耐心和等待

耐心是风光摄影家的基本功。因为理

想的光线是“等”出来的,绝不可能轻而易

举地获得(当然不排除偶然性)。当你发现

或认为某一景物值得拍摄,而拍摄条件又

不理想时,这时你必须耐心地去等待,直到

合适的拍摄时机到来。例如,我国名摄影家

袁毅平拍摄的《东方红》,从发现到等待到

拍摄成功,经过了几年的时间,这幅作品早

已成为摄影名作而载入摄影史册。

3风光摄影的构图

构图就是以最佳的布局方式把景物安

排在画面最恰当的位置,即把构成整体的

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

以实现创作者的表现意图。

摄影构图有一个被公认的普遍原则:

画面简洁,主题突出。画面简洁并不等于画

面简单,更不等于画面内容越少越好,而是

多一点会使画面显得臃肿,少一点又可能

使画面太单薄;简洁就是恰到好处。画面简

洁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

摄影构图中的另一个规则是“黄金

割法”,也称“九宫格构图法”,即在画面中

画一个井字形,四个交叉点及其附近就是

主体所处的最佳位置。所谓最佳位置就是

最符合人们视觉观看习惯的位置。但是人

们审美视觉经常会疲劳,所以需要以新的

最佳布局来调整人们的审美习惯。

3.1风光摄影构图可分为四个阶段

(1)构思。摄影师通过对被摄景物的观

察、比较、酝酿、思考,确定表达主题。

(2)艺术处理。摄影师如何运用摄影造

型手段,包括构图的形式、光线的运用、色

彩的搭配、拍摄时机的把握等等,对拍摄对

象进行形象塑造。

(3)完成拍摄。把握最佳瞬间,特别是

光线复杂、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尤其要坚决

果断地按快门。

(4)后期制作。在制作照片的过程中,

可进行第二次构图,即通过对画面的剪裁

来弥补前期构图中的不足。同时可运用数

码技术修整影像,使照片更加完善和完美。

3.2景深在摄影构 图中的运用

景深在风光摄影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和

重要。拍摄时对焦清晰点为焦点,焦点前后

的清晰范围就是景深。景深就是被摄景物

成像清晰的范围。景深大,影像清晰的范围

就大,在一般情况下风光摄影要求景深越

大越好。景深小,影像清晰的范围就少,小

景深易产生较强烈的虚实对比,这也是风

光摄影中的比较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3.3影响景深的因素

(1)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焦距的长短。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摄距的远近。摄距越近,景深越小;

摄距越远,景深越大。

3.4超焦距在摄影构图中运用

超焦距在风光摄影中的运用更为广

泛。所谓超焦距是指当镜头对焦至无限远

时,景深的最近清晰点至镜头的距离。运用

超焦距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景深。其方法

是:首先确定使用的光圈,随后将镜头调焦

环上的无限远符号调至与景深表上所确定

使用的光圈数字相对应即可。拍摄时无需

对被摄景物对焦,因为你所拍摄的景物都

在景深清晰的范围之内。运用超焦距最适

合风光摄影,如果使用短焦距的广角镜头

拍摄,画面景深范围更大。

4风光影摄的前景运用

前景是处在主体的前面,靠近画面四

周的景物。构图中经常充当前景的物体有

树木、花草,石块等等。在风光摄影中常有

“一步一景”之说,即在很小的变化中就会

产生新的景点,这种变化既包括拍摄点的

移动,也包括前景的选择和运用。

4.1前景的特点

(1)成像大、色调深的景物,特别是大

场面和远景常常需要前景来点缀。

(2)烘托主体,因为前景的存在而使主

题更加突出。例如,拍摄秋景时用红叶或黄

叶作前面,秋意更浓,并将人们的视线引向

主题。

(3)加强画面的空间感、透视感和纵深

感。前景由于成像大色调深,与远景形成明

显的大小和色调深浅的对比。有前景的画

面有起伏,因为前景的存在使主体和背景

有了参照物,从而使画面产生空间感和透

视感。

(4)均衡画面,增强画面的装饰美。用

一些有规则排列或形状美的景物作前景,

能使画面生动活泼,别具一格。有时画面中

有空缺或不均衡的时候,也可利用来均衡

画面。

4.2运用前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1)运用前景的意义在于丰富画面的

语言,增强画面的效果。切记前景不可滥

用,可有可无时宁可不用,以求画面的简

洁。

(2)前景的形状、线条、结构、色彩要尽

可能优美,与主体联系紧密,成为整体的一

个部分,能帮助主题表达思想,否则宁可不

用。

5风光影摄拍摄角度的选择

风光摄影的构图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拍

摄点的选择来确定拍摄角度。照相机位置

的远近、高低决定画面的构成形式。在具体

拍摄过程中,拍摄角度千变万化,即使是面

对同一景物,拍摄角度也是见仁见智,各有

不同。这里主要阐述和展示最基本的构图

方式———平拍、俯拍、仰拍。

5.1平拍

平拍是指照相机的拍摄角度与被拍对

象基本处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绝大多数摄

影作品都是平拍的角度拍摄,因为它最符

合大众的审美习惯。

(1)平拍的特点:容易使人亲近自然,

画面易接受;画面容易被地平线平分,景物

易被压缩和重叠,特别是使用长焦镜头更

是如此。

(2)平拍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拍 摄中要

尽量避免画面被地平线平分,因为它不太

符合黄金分割的规则,画面显得呆板。但是

如果构图需要也是完全可以的,例如在临

近的水面拍摄将会产生十分有趣的倒影,

这时可有意强调上下对称,天水相映;为避

免景物被压缩和重叠在一起,在构图时要

把景物安排得错落有致,也可稍站高一点

拍摄。

5.2俯拍

俯拍是指照相机的拍摄角度高于被拍

对象,从上往下拍摄。俯拍时地平线上移,

地面上由远至近的景物在画面上的表现是

由下至上依次展开。

(1)俯拍的特点:有“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的感觉。登高望远,给人一种纵深

辽阔的感受;有利于展示景物的纵深感,表

现景物的层次、线条、图案、地形、地貌、位

置、距离、数量以及景物的整体感和结构

感;如果说仰拍重在写意,那么俯拍则重在

写实。因为仰拍的夸张作用明显,而俯拍的

记实作用显著。

(2)俯拍时应注意的问题:构图时要注

意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选择适合表现主题

的镜头,不要过度地使广角镜头;登高望

远,安全第一。不少摄影家在登高俯拍时一

不留神照相机或人掉落,损失惨重。

5.3仰拍

仰拍是指照相机的拍摄角度低于被拍

对象,从下往上的拍摄。仰拍时地平线下

移,被拍对象下部分大,上部分小,具有夸

张的效果。

(1)仰拍的特点:高度差别越大,被夸

张的效果越明显;被拍距离越近,被夸张的

效果越明显;镜头焦距越广,被夸张的效果

越明显。

(2)仰拍时应注意的问题:仰拍的夸张

变形效果能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使人耳

目一新,视觉感受比现实生活要强烈得多。

镜头离被摄景物越近,变形越明显,因此在

运用这一拍摄手法时一定要符合所表现的

主题;仰拍具有较强的写意效果。但如果运

用不好也会产生很大的压抑感。因此拍摄

时不要过度的靠近被拍摄主体。

参考资料

1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

版社,2005

2姜锡祥.摄影基础[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0

3张苏中,薛华克.摄影技巧[M].杭州:浙江摄影

出版社,2000

4张韫磊.风光摄影[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7

摄影技术与艺术论文

一、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这有力地证明了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的艺术形式。

1.旅游胜地的自然风光需要文化积淀,摄影文学可以促进这一进程的迅速完成。

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如果缺少文化积淀,那么,其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人类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是二者皆具,像泰山武夷山九寨沟等,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缺乏任何一个方面,她们的魅力都会大大减弱。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因为二者如果在诗中实现真正的有机统一,那么诗的价值会成正比地随它的材料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景美和情美的有机融合要比单纯的景美或情美富有感染力。这是一种“复杂的美”,而“难美”和艺术上的“伟大”看起来是等同的。摄影文学无疑是可以增加自然景观的文化含量的。2002年11月8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推出了张家界风光专版《江山如此多娇》。可以说,在1980年以前,张家界无与论比的自然景观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著名画家吴冠中向世人揭开张家界神秘的面纱以后,随着人们的开发,张家界的容姿日益妖娆。而摄影文学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张家界自然景观的文化积淀。也就是说,张家界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愈益摇曳多姿。她再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风光,也有迷人的人文风光。

2.没有实感的想象容易缥缈、空洞。

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指出:“艺术作品首先作为某种物质结构——声音、体积、颜色斑点、词汇、动作的组合,也就是说,作为具有空间特征、或者时间特征、或者空间一时间特征的对象被创作出来,存在并出现在知觉面前。正因为如此,这种作品与人们承认它具有什么尺度的艺术价值、怎样解释它的内容这一点无关,甚至与根本是否知觉它、或者它埋藏在地下、储存在博物馆图书馆里这一点无关。当然,不能把艺术作品归结为这种物质结构,但是,没有它、离开它、独立于它、不依赖于它,艺术作品就不会存在;艺术作品作为精神形成物蕴涵在这种结构中,处在这种结构中,不脱离于它,只有通过它才被感知。因此,艺术作品的物质结构方面是它的本体论状态,是它的现实存在的主要基础和条件,同时是它的直接的感性可感的面貌。”(见该书第278-9页)桑塔耶纳在《美感》中也说:“虽然一件衣服、一座大厦或一首诗的感性材料所提供的美多么次要,但是这种感性材料之存在是不可缺少的。”“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在这里,物质美对于感官有更大的吸引力,它刺激我们同时它的形式也是崇高的,它提高而且加强了我们的感情。如果我们的知觉要达到强烈锐敏的最高度,我们就需要这种刺 。举凡不是处处皆美的东西,绝不能销魂夺目。”(见该书第52页)莫·卡冈认为词汇是一种物质结构,但词汇的韵律和我们需要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自然美中感受的实感是两回事。为了追求这种实感,近几年来,不少文学经典图书配上了插图。鲍风在2002年10月30日的《长江日报》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扫描。他指出,今年2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了两本书,即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边城》。这两本书的出版,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特征的“图文并茂”的书真正出现的标志。这两本书的封面上均注有“插图本”三字,书有沈从文的生活照片和他描写的地区的风光绘画。在《边城》中,书中还有一幅幅饱含湘西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摄影作品,摄影作品和小说情节发展互相映照,使“图”和“文”均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本书中,“图”不再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共同完成着一种“文化旨向”的传播。在《湘行散记》中,不仅有黄永玉画的湘西风情水墨画,也有沈从文自己为自己的文章所画的插图。当时沈从文因母病还乡,每天写信向张兆和报告沿途见闻,并在信后附上插图,这些插图和信的内容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插图本《边城》中,黄永玉用画,卓雅用摄影作品,“图说”小说内容,单纯地看一幅幅插图,可以感受到小说本身的那股浓得化不开的“氛围”。插图本《边城》和《湘行散记》图片虽是黑白的,但在书中构图不一,同样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感觉。这种插图的确有助于人们身临其境。否则,文学描绘如何入神如画,也难以达到这种奇妙的效果。这种对实感的追求是当代社会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摄影文学应运而生,比这更充分地开发了人们的全部潜能。

3.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没有文学描绘,很难展开它的丰富历史内容。

有些摄影艺术作品只有插上了文学想象的翅膀,才能振翅高飞。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从完全正确地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又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信条,小孩也能说,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信条包含着他的全部生活的意义。小孩也懂得宗教内容,可是对小孩来说,这种宗教内容的意义只是这样的东西,即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都还在它之外。”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本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但一般的人很难感受出来,而文学就可以对摄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内容进行去蔽和展示。例如,2002年4月19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发表了李希凡的一幅摄于1954年12月25日的照片,题为《在毛主席身边》。如果没有李希凡的回忆散文,那么人们是很难从这幅照片中捕捉更多的历史内容的。但是,这幅照片的确蕴含了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历史内容。当然,李希凡所配的散文绝不仅仅是这幅照片的解说、补充,而是相得益彰。因为李希凡在散文中表达了这幅照片所没有蕴含的东西。可以说,照片是过去的,散文是现在的。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经历了多少人事苍桑,毛主席还活着,还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这篇摄影散文告诉我们的。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相互激活,不但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

二、摄影文学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摄影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呢?对这个问题,我国不少学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先后提出了“审美复合论”、“审美错位论”、“内爆论”、“螺旋结构论”和“互文论”等。这些对摄影文学的界定都丰富了人们对摄影文学的认识。

起初,我们认识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相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马龙潜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审美复合论”。他说:“成东方先生所讲的‘审美复合’,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范畴。在这里,既讲了摄影文学所内含的各种美学、艺术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也讲了摄影文学与其它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又讲了摄影文学与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关系复合论。在‘审美复合论’的整体结构中,其基础的层面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在‘审美复合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层面上,与美的复合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是对摄影文学审美认识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的具体规定。这个结构包括自然美的审美、科学美的审美和自然美与科学美复合的文学艺术的审美。”其实,摄影文学有较复杂的一面,也有较简单的一面。刘纲纪认为摄影文学“还可更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一个大学生、出租车司机、清洁工一天的生活,北京某个胡同的面貌,重要的文物古迹,科技的发明创新、时装表演,国家重大项目(如三峡工程)的建设,重大的政治外交活动,各地的自然风景、生态保护,老百姓公园的锻炼健身、文化娱乐活动,各个社区的风光、建设,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大的企业、商场、饭店的景观,格调健康、向上的各界演艺明星的生活,均可拍摄。我以为‘摄影文学’的‘文学’不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可以和新闻报导、报告文学结合起来,尽可能贴近社会各界群众的日常生活。”他提出:“摄影与诗、散文的结合较易,困难的是如何以摄影表现小说的内容,找到这种表现特有的形式、规律,以区别于连环画,小说的插图,这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见2002年5月10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对这个问题,人们作出了不同的探讨。有的倾向摄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结合,直接到现实生活中创作摄影小说,有的倾向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这较适于改编小说名著。这都是可以探索和尝试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审美复合论”的确揭示了摄影文学的复杂的一面。但有些摄影诗,摄影散文的内在构成是非常单纯和简单的,这就不能用“审美复合论”去把握。

王一川希望通过阐明摄影文学的摄影艺术和文学相互结合的缘由揭示摄影文学的特征。他分析了摄影文学的各种构成成分,认为:“摄影 术和文学各有其得失。摄影艺术长于提供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在深入思维领域时却是间接的;而文学善于造成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却在还原视觉效果上失于间接性。把两者孤立看,各自缺失是明显的:摄影艺术无法如文学那样提供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而文学难以像摄影艺术那般呈现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是,如果把这两门各有得失的艺术相互‘匹配’走来,却可以获得相互开启和相互补足效果;摄影艺术的视觉性与文学的思维性相互开启即互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新优势;同时,前者恰好补足文学的视觉间接性,后者又补足摄影艺术的思维间接性,从而达到互补。而正是这种相互匹配产生的互启和互补效果,为摄影艺术与文学综合成为摄影文学,提供了必要而充足的缘由。于是我们就有了摄影文学这门新兴边缘艺术。它由照片和文学两部分相互匹配而成为一个整体。匹配,不是完全同一或完美融合,而是各自独立前提下的携手合作;也不是随意拼贴、凑合,而是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成互启互补的效果,由于产生这种互启和互补效果,摄影文学显示出新奇而强劲的表现力。”的确,这两种艺术各有优势各有局限,但这并不必然导致结合。同时,这种结合既可能增值,1+1>2,也可能相互损害,1+1<2。

孙绍振在进一步地解剖了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及其关系时提出了“审美错位论”。他说:“对于摄影文学的艺术价值,其摄影的质量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其文字的质量却是更为关键的。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摆脱被动,不能局限于对画面的说明;然而又不能完全脱离画面,这应该与画面保持一种错位,文字与画面应该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不是被动依附的关系。这样才能构成一种情绪的张力场。当然,不能是抒情,直接抒情会导致滥情,它只能是一种叙述,但又是一种想象的索引。在叙事与情感的提示之间,在画面与文字之间保持一种错位性张力是摄影文学的生命之所在。”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关系不一定都是错位的。有时,它们可能是相互规定,相互阐发。这种关系很可能是互为比兴的。

阎国忠认为:“摄影文学不同于过去的带插画的章回小说,带文学说明的连环画、卡通画,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题诗画,这个不同就在于它是由摄影与文学结合构成的一个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摄影与文学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发现、相互阐释、相互擢升的对话性关系。摄影文学中的摄影与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一先一后,一个是直接面对生活或自然,一个则是面对已经完成的艺术品,这就是说,一个从生活或自然中去发现,并把它艺术地再现出来,一个从已有的发现中去再发现,从而把欣赏者的目光引导到某一个特定的视角上。当然,创作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很可能还要反馈回来,前一作品由后一作品的启发而又有新的发现,于是不得不作进一步的修改。”他提出了“螺旋结构论”。“摄影文学作为艺术整体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像遗传基因一样的螺旋结构。它们不仅在互相发现和互相阐释,而且在互相攀援和擢升。摄影中包含的诗意启迪着文字,文学中蕴孕的画面照示着摄影,当在摄影文学中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它们都因这种碰撞而净化了、升华了。它们既是自己,又不再是自己。”阎国忠认为摄影文学是一种螺旋结构很有道理,但他认为摄影文学中的摄影和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一先一后不完全符合事实。摄影文学成为人人都可以创作的艺 形式,就因为它能够即兴创作。这种即兴创作不存在一先一后的情况。

从上可以看出,人们对摄影文学的探讨虽不完善,但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摄影文学的一些本质特征,我们要在推动摄影文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和综合。

钱钟书在《七缀集》中指出:“叶燮论诗文选本,曾慨叹说:‘名为“文选”,实则人选。’(《己畦集》卷三《选家说》)一般‘名为’文艺评论史也,‘实则’是《历代文艺界名人发言纪要》,人物个个有名气,言论常常无实质。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也许有人说,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不成气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发的偶见,够不上系统的、自觉的理论。不过,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遗忘,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再说,我们孜孜阅读的诗话、文论之类,未必都说得上有什么理论系统。更不妨回顾一下思想史罢。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脱离了系统而遗留的片段思想和萌发而未构成系统的片断思想,两者同样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狄德罗在《关于戏剧演员的诡论》中提出: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惟妙惟肖地体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中”,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于外”;譬如逼真表演剧中人的狂怒时,演员自己绝不认真冒火发疯。其实在十八世纪欧洲,这并非狄德罗一家之言,而且堂·吉诃德老早一语道破:“喜剧里最聪明的角色是傻呼呼的小丑,因为扮演傻角的决不是个傻子”。正如扮演狂怒的角色的决不是暴怒发狂的人。中国古代民间的大众智慧也觉察那个道理,简括为七字谚语:“先学无情后学戏”。钱钟书说:“狄德罗的理论使我们回过头来,对这句中国老话刮目相看,认识到它的深厚的义蕴;同时,这句中国老话也仿佛在十万八千里外给狄德罗以声援,我们因而认识到他那理论不是一个洋人的偏见和诡辩。这种回过头来另眼相看,正是黑格尔一再讲的认识过程的重要转折点:对习惯事物增进了理解,由‘识’转而为‘知’,从旧相识进而成真相知。我敢说,作为理论上的发现,那句俗话并不下于狄德罗的文章。”(见该书第33-5页)这就告诉我们,引进西方的各种先进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管中窥豹,以一斑代替全豹。这是我们在探讨摄影文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其实,摄影文学的出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世界界限的扩大和缩小的规律。他指出:“人类艺术发展的这些整合力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艺术结合的三种不同方法可以称为聚集法、格局配合法和有机构成法。”(见该书第246页)聚集法就是不同艺术作品在某一段空间或时间中的机械联结,因此,所形成的聚集 物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同其它部分有着纯外在的联系,同时完全保存着自己的艺术独立性。例如,通常音乐会节目单上各种不同艺术的结合就是这样,这里一个节目跟在另一个节目的后面,另一个节目演完就演它,它以一种“三一律”同所有其它节目相联系,——地点的统一(音乐会的舞台),时间的统一(这场演出进行的时间),而代替情节统一的是统一的报幕员……另一个例证是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和雕刻纪念碑的聚集物。这里楼房和纪念碑相邻而立纯属偶然,人们对它们的知觉是独立地和相互隔绝地进行的,它们不能形成统一和完整的艺术格局。而当这样的格局被创造出来时,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已经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当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甚至是应该)逐个仔细观察普希金剧院的建筑和小广场上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纪念碑,最后还有俄罗斯大街的背景,甚至连同它的每一个断面,但是这个复杂的格局的任何一个成分都要求我们将其置于同其它成分和整体的关系中,因为没有这个相互关系、节律的重复和明显的对峙的体系,它便不会把它的审美意义充分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样,作为艺术整体而设计的音乐会的演出中,每一个节目都以发展的情节的逻辑同其它节目相联结,而且这样一来就被导演一总导演引入同前后节目的相互中介的体系中,成为某种“舞台格局”,其组成部分的独立性又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格局配合法。艺术整体化的第三个方法是有机构成法,它表现在两种或几种艺术的互相融合产生性质上独特的和完整的新艺术结构,它的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合得只有通过科学分析才能在空虚结构统一体中把它们区分开来。艺术创作基本形式的联系的这种方法为诸如大合唱曲所固有,在这种大合唱曲中诗文和旋律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统一体,或者为沙尔特尔斯基大教堂西斯廷教堂、罗斯特拉圆柱类型的建筑一雕塑建筑物所固有,这里的艺术“组成部分”也同样牢不可分。离开建筑,著名的帕提侬神庙檐壁的结构简直不可理解,因为可以用内接的嵌入的山墙尖三角面的形式对它作出解释。

不同艺术联系的第三种类型是有机构成,它有别于前两种类型,产生于特殊的原因,获得了特别重要的形态学意义,因为在这条道路上正在形成在质的方面独特的新艺术结构——艺术的新样式和新品种。摄影文学就是摄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有机构成。这种综合的条件首先是文字,然后是印刷术的发明;由于有了文字和印刷术,人们有可能把活的语言变为固定的空间的语言,换言之,有可能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并以此为文本与徒刑和装饰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如果说在书籍艺术中造型和实用艺术是文学的庇护下进行综合的话,那么在漫画、讽刺画和宣传画中情况则相反;诗文与造型和实用艺术的结合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造型和实用艺术。而摄影文学中的文学不是摄影的注脚,摄影不是文学的图解,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它们构成一个既丰富又充满生命的审美意境。

同时,摄影文学也是现代科技产物。莫·卡冈指出:“二十世纪产生了现代技术开辟的空间和时间的艺术联结的极为丰富的可能性,——我们只要提及电影和电视就足以说明问题;在新的技术基础上人们正在探寻着声音结构和非再现的颜色结构和立体一选型结构相结合的前所未有的方法(色彩音乐,动力学艺术)。”(见《艺术形态学》第252页)虽然摄影文学和中国古代题诗画有区别,但不能把摄影对现实的反映同绘画一书画刻印艺术对现实的再现绝对对立起来;这里的差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以说,没有现代科技照相术的出现,就没有摄影文学。因此,摄影文学既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

然而,莫·卡冈说:“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全从属于后者。”(同上)这个规律就不完全适合摄影文学。摄影文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更复杂,既有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情况,如有些摄影报告文学、摄影小说,又有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情况,如有些摄影诗等。

三、人人成为创造艺术的主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当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格斯这个理想不是反对分工本身,而是反对强迫分工。他们指出:“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7-8页)

可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段,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转引自《回到中国悲剧》第93页)正如莫·卡冈指出,古代艺术混合性的解体保证了艺术创作不同方法的独立存在,同时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审美后果。具有积极的后果是因为,这里同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所有其它领域中一样,劳动分工是互相隔绝的并成为狭窄专业化的活动形式进步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为获得任何成果都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从古代混合的线团中抽出一些单根线来的历史过程也具有明显的消极后果。巨大的成就会变成同样严重的损失,即混合创作所具有的艺术反映生活的多面性和圆满程度的丧失:须知,艺术掌握世界的不同方法的结合能够使描述的内容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光辉的照射,能够摹拟主、客体联系的各个方面,创造多维的“大容量”的形象,而不是单方面的、似乎只在一个语言、音乐或舞蹈等平面上展开的形象。

在历史上,艺术创造往往成为极少数人垄断的领域。当然,在艺术这种发展过程中,基层民众也进行了艺术创造,只是这种艺术创造还处在自发阶段 没有上升到自觉阶段。这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

瓦·本杰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机械复制在世界上开天辟地第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它对仪式的寄生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了。”“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对象从传统下解脱出来,它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见《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第243-7页)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成为人人都可以欣赏的对象,再不是极少数人垄断的对象。人人成为欣赏艺术的主人。摄影文学的出现,标志着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艺术的主人。当前,民谣和民歌的广泛流行,虽然形式相当粗糙,甚至有的有些粗鄙,但是因为有些民谣和民歌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一些真实的东西,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人们的某些思想感情,至少减缓和减轻了人们的某些压力和郁闷。所以这种粗糙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当今大众狂欢的形式。随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照相机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将会主动地创作摄影文学,摄影文学将成为人们喜爱的创作形式。只是有的保存下来,发表出来,成为共享的对象。有的仅仅以个人独享的形式出现。

其实,不同的人对人生、对家庭、对历史、对社会都有比较独特的感悟,只不过这些感悟比较零散而已。这些感悟以摄影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就相当完整了,就构成了一部艺术作品。可以说,单独的摄影难以表现富有韵味的内容,单独的思想感情的感悟也难以构成完整的文学作品,只有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艺术作品。例如,2002年3月29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发表的金开诚的《西湖漫步》。“万众寻春挤满山,游人佳景两难堪。西湖最好无名处,风自清新月自闲。”金开诚在《西湖漫步》中无一处写“我”,但无一处不是写“我”。可以说,这个“西湖”既是风景名胜西湖,也是文化名人金开诚。这首《西湖漫步》的诗和金开诚这个文化名人结合起来,产生了远远超出诗本身的丰富意蕴,具有味外之旨。这种艺术形式的创作相当灵活、自由。它的出现标志着人人将成为艺术创造的主人。

电影拍摄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国内旅游业界也日益看重影视剧对旅游的宣传促销作用。如常德市政府、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电视剧《桃花源记》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顺利封镜。

该剧以常德市旅游产业主导品牌——桃花源景区为拍摄地,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为旅游景区策划并实现旅游营销的电视剧,旨在利用影视传媒强大的传播效应,实现影视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做大做强常德旅游产业。

影视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旅游营销的有效手段,是因为影视作品引发的旅游吸引力是其他营销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正如Riley和Van Doren(1992)指出的那样,与广告相比,电影对旅游地有更长时间的展现;

故事情节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刺激了旅游者的欲望;特技效果的应用、明星效应和最佳的拍摄角度使当地的形象得到了强化。电影外景地是作为艺术形式出现的,其影响效果是潜移默化的,一部成功影视作品所依靠的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使任何旅游宣传品望尘莫及。

扩展资料:

旅游业重要性: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联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

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Hash:6145219bda9e390aed24452c7ddb29b2c68d236b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