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旅游景点介绍(有海的地方旅游)

导读:海地旅游景点介绍(有海的地方旅游) 中国能看到海的旅游胜地有哪几个? 中国唯一的海地村落,400年沧海桑田18年才见一次,这是怎么回事? 大理洱海有哪些景点?

中国能看到海的旅游胜地有哪几个?

中国能看到海的旅游胜地有:

1、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岛内景区包括鳄鱼山景区、滴水丹屏景区、石螺口景区、天主教堂景区和五彩滩景区等。

2、亚龙湾:号称“东方夏威夷”。亚龙湾为一个月牙湾,拥有7千米长的银白色海滩,沙质相当细腻。而这里的南海没有受到污染,海水洁净透明,远望呈现几种不同的蓝色,而水面下珊瑚种类丰富,可清楚观赏珊瑚,适合多种水面下活动包括潜水等,令海底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的核心。

3、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

4、太公岛:太公岛位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苗家村太公文化度假村东面海域,与第三海水浴场隔海相望。在平时是一座半隐于海下的海岛,只有岛顶和一个逃生塔露于海上。退潮后,整座岛就浮现了出来。可以在上面拾贝、海钓。附近有姜太公故里

5、妈屿岛:妈屿岛地处北纬23°20′,东经116°44′。在汕头市汕头港出海口,德洲水道北侧,北距大陆约0.3公里。与德洲岛和升旗山成鼎足之势,为汕头港屏障。因岛上有妈祖宫得名。昔日渔民出海经此拜妈祖,必备活鸡,拜后就地放生,故又名放鸡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涠洲岛

中国唯一的海地村落,400年沧海桑田18年才见一次,这是怎么回事?

世界那么大景点那么多,有的是人为设计建造,有的大自然鬼斧神工,而有的则是自然灾害后形成的“收之桑榆”。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唯一一个海底村落,据说它经历了四百余年的沧海桑田,如今要18年才得以欣赏一回,接下来小编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座海底村落的前世今生。

这座海底村落叫做“仁村”,位于海南一个叫“演丰镇”的地方。相传这个仁村在四百多年前因为地质灾害而瞬间下沉于大海被其淹没,就如同沙漠中的楼兰古城一般,一夜之间被黄沙吞噬。这个村落的面积相当之大,据统计它包含了72个小村庄面积有近一百多平方公里,下沉于海底后沿着海岸线也有十公里之长,所以看见过这座海底村落的人都惊叹它宛如海底龙宫般壮观。这座海底村落平时沉没在海底几十米下,平时退潮之时如果游船在此可以隐约而见海下的村落样貌,但是真的想一览它的壮观和神秘则要有缘遇到18年一次的天文潮汐。据说每隔18年这片海域会因为天文大潮而水位下移十余米,这时海底村落就与海面相隔十米左右,在海面俯瞰海底就会对这片海底村落清晰所见一览无余。据说这片海底村落因为下沉突然所以它的整体样貌与“生前”无二,400年前村民们的生活设备仍然清晰可见,看起来就像被真空保护了一般。虽然400年前的灾害让这片村庄毁灭,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400年前的灾害却为现在的人们打造了一处别具一格的“景点”,现在这片海底村落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最火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来此一观坐在船上去感受海平线一面之隔的“前世今生”。

大理洱海有哪些景点?

大理洱海沿岸名胜:

一、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的苍山应乐峰下,原为崇圣寺建筑的一部分,寺庙早已毁,仅存三塔。三座砖塔鼎足矗立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气势雄伟。大塔方形,中空,始建于唐代,名千寻塔,形状与西安雁塔相似,高69.13米,共16层,为密檐式建筑。

南北两小塔各距大塔70米,建于宋代,为密檐式的八角形的空心砖塔,均高42.19米,各10层。1978-1980年经大规模维修,在清理大塔基与塔顶时,发现南诏大理国的重要文物680余件。

二、蝴蝶

蝴蝶泉位于大理古城北24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泉水从沙石中夺罅而出,聚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水塘内,泉水碧绿清澈,有大理石栏杆围护,四周绿树环抱。

有一棵古老的双馨树横卧泉面而过,倒映水中,摇曳多姿,景观变化无穷。每年农历四月,泉周围蝴蝶群集,翩跹飞舞,有的首尾相衔挂于树上,形成蝶泉奇观。这里还建有蝴蝶博物馆、观海亭、咏蝶碑、徐霞客石雕像等。

三、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立于大理市太和城遗址内一唐代建筑风格的石亭内,碑高4.02米,厚0.60米,两面刻字,正文3800多字,碑阴1300多字,共计5100多字。叙述南诏初期历史及其与唐王朝的关系,并详及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文章婉转动人,词藻华丽,书法遒劲秀拔,有李北海(李邕)笔意。

四、杜文秀帅府

杜文秀帅府,在大理市中和镇南门内正街,咸丰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义军攻占古城大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帅",建立大理政权,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在周围新筑土城,称为紫禁城。

现尚存帅府大门、紫禁城部分城墙、帅府内堂大门、白虎堂及两侧厢房等建筑。起义失败后,云贵总督岑毓英对帅府进行过改建。

五、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在大理市下关镇洱滨路,建于1984年,占地60亩。馆内建筑按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格局设计,陈列文物中突出反映了南诏、大理国的历史,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该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经常举行白族"三道茶"晚会,深受国内外来宾的欢迎。

六、天镜阁

天镜阁,在大理市海东乡玉案山上,明代,在这里建阁,而名"天镜阁",成了洱海四大名阁之一。后毁,现建筑在天镜阁旧址上重建。阁附近,原有名刹罗荃寺与罗荃塔,可惜如今塔已毁,现重建的罗荃寺规模较小。

七、茈碧湖

茈碧湖,又名宁湖,位于洱源县东北4公里的罢谷山下,因湖中生长一种珍贵的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为地震陷落型的湖泊。湖呈陕长型,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1公里-2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海拔2055.7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处达32米,主要水源为凤羽河与梅茨河。

这一带温泉众多:"三步温泉四步汤,气蒸雾迷似仙乡"。温泉为硫磺泉类型,泉水可饮用、沐浴,有较好的健康功能。湖底温泉气泡形成水花树的自然奇观,水产物丰富,人们赞说:"谁道洱河千胜境,源头此处更澄清"。

八、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名城,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屋舍俨然。如今保留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诏、大理国的都城羊苴咩城东部的旧址上修建,提督偏图,将南城门移至双鹤桥前,周长扩大为12里。

城为棋盘式的建筑,部分城墙保存完整,外墙为砖砌,上列雉堞,下环城沟,南、北城楼上修建巍峨的城楼。城内从南至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弹石与引马石镶砌的路面,青瓦坡顶的屋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市容古朴。在古城内还有不少的寺庙、书院、教堂古建筑点缀其间,显得古意盎然。

扩展资料:

一、洱海介绍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

洱海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优美。

二、气候特征

大理地区属中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带。全年有干湿季之别而无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为15.5℃,全年平均最高气温22.2℃,最低气温10.2℃;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为1000—1100米米,但分布不均,95%的降雨集中在5—10月的雨季,苍山东西坡降雨有显著差异。

一般年,花甸坝(高山)降雨2034.7米米,海西(包括山麓)降雨1348米米,海东降雨959.5米米。苍山东坡气候属亚热带类型, 山西坡属中亚热带类型。西坡漾濞年均温、相对湿度和地温均高于东坡的下关、大理、洱源,这是因为苍山南北绵亘象一条巨大的屏风阻挡西南季风而造成的。

西坡气温年较差大于东坡,旱季最低降水月雨量低于东坡,原因在于洱海对东坡气候的调节作用。苍山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主峰终年积雪,从山麓至山顶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及寒温带3个垂直气候带,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

冬春季节盛行大风是洱海湖区的一大特点,平均风速为4.1米/秒,大风一般12—14米/秒,最高风速达20米/秒。洱海湖区春秋季达290天,冬季仅75天,形成冬夏短,春秋较长,四季如春的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洱海

Hash:e600aa1a1ccb24aaf9f5814565a35b8ecc1c91a6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