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交城】媒体看交城 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让山水交城耸起座座“金山银山”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它浇了文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首《交城山》曾飘扬全国,交城声名远播。

流淌千年的文峪河是汾河的主要支流,也是交城的母亲河,她发源于交城山庞泉沟,滋养一方儿女,见证绵延历史,孕育璀璨文明,映照发展足迹。她活在歌词中,留在旋律里,抓住听者的感官,也激起了世人对这片土地的向往。

交城县于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西缘,距省城太原51公里,是吕梁的东大门。其中山区占92.8%,平川占7.2%,辖6镇4乡150个行政村,县域面积1822.11平方公里,总人口23.7万。

自公元596年置县,交城至今已有1421年的建县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交城人民曾创造过无数自然、人文精粹。这里有10万年的旧石器文化、7000年的彩陶文化、5000年的灰陶文化、4000年的道教文化、2000年的冶炼文化、1500年的佛教文化、500年的晋商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可圈可点。

整洁靓丽的交城县城

这里人文厚重、山水灵韵、区位占优,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五彩缤纷交城山、四季沐歌写浪漫”,以山形卦象而闻名遐迩的卦山,蜚声中外的佛教重点寺院、净土宗祖庭玄中寺,交城的母亲河———文峪河,被誉为“华北绿肺”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庞泉沟,中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鸟——褐马鸡,红遍大江南北的原生态民歌《交城山》,这一山、一寺、一河、一沟、一鸟、一歌“六个一”构成了山水交城靓丽的名片

2016年以来,交城县紧紧抓住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重大机遇,确立了“平川以建设山水园林宜居的大县城为核心,山区以建设庞泉沟大景区为核心”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山上山下遥相呼应、自然人文相映生辉、历史现代交汇融合的大旅游格局,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区。2016年,交城县旅游人数突破607.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3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达6%。2017年1—8月份,接待游客65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6.74亿元。

这一成效是如何取得的?交城县的思路是:将旅游产业作为富民的第一大产业全力推进,明确定位、精心组织、通过融合旅游要素,强化旅游引领,全面整合资源,推动产业融合,积极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实现城区景区化、乡镇景点化、村居景观化、景区智慧化。同时带动全县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产业区内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一圈一带”构筑的旅游格局

交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早在2012年,交城县就邀请专业科研院所,制定出《交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立足县情实际,交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圈一带”发展思路。

玄中寺风光

如何把山下的县城周边,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成一个旅游区域,交城县从规划到基建,颇下了一番功夫,他们在这里画了一个几何图形:即以县城为中心,以新旧307国道为圆周,把卦山风景区、吕梁英雄广场、玄中寺风景区、如金水上乐园、宏禾园采摘园、瑞景苑鲜花港、天骄红枣采摘园、翠丰葡萄庄园、尚·农垣田庄、华鑫湖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连接起来,打造集人文游、采摘游、观光游为一体的旅游圈。交城的大县城建设就是以这个圈为基础,建成包括历史街区、古建筑老城风情休闲中心,以及包括各个公园、景点在内的环县城游憩带。

出了县城向西,沿着祁方线,以此为主轴,从西社龙门渠渠首至庞泉沟保护区,以分布于文峪河两岸和交城山各沟各岔的景区景点为节点和纽带,包括庞泉沟-果老峰水上乐园、青禾谷水上乐园、红柳湾漂流景区、金蟾湾水上乐园、庞泉沟风景区等主要景区,打造集生态游、体验游、农家游为一体的旅游带。这个庞泉沟大景区以沿文峪河两岸百里黄金旅游廊带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终极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为此,该县聘请了国家著名旅游规划设计院,筹划组建旅游投资开发集团,对全县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品牌。

文化品牌美誉度加速强化

“山水交城,诚交天下。美丽如画的交城山水,热情好客的交城人民和巍巍孝文孕育、款款庞泉滋润、漫漫花海熏陶的‘褐小美’,正精灵般的召唤你走进交城,来一趟唯美尚美地旅行,不醉不归!”今年以来,交城县委书记刘应刚在多种旅游推介活动中,向全国各地游客不遗余力地宣传推介交城山水。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交城县充分发挥省级近郊优势、紧邻大学城优势及遍布全县的多样旅游资源优势,用新元素、新技术、新业态改造传统技艺,创出了交城磁窑为代表的交城文化产品,骏枣、羊肚菌、黄芥油等为代表的“交城山”农特产品,以“褐小美”IP形象文旅产品的三大品牌。同时,正在形成以交城为主辐射全省的文旅产品设计研发平台、尝试以3D打印为主的高新技术生产制作平台、线上线下统筹整合的营销平台,逐步形成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技术、人才、基金全方位跟进的全省文旅全产业链开发体系。

庞泉沟风光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独立参展的县份,交城县以“褐小美带您游交城”为主线,通过打着全域旅游标签的40件文旅“双创”产品和交城云儿香傅山调料粉、传统堆绫等上百种非遗产品推向前台,将交城的秀美山川、厚重人文完美诠释,展现出了“开放的交城欢迎您”的大格局,让游客们真切感受到了灵秀山水、厚重人文、活力智慧、互融互通的交城魅力。

而“褐小美”这一山西省首个旅游吉祥物,在交城县文旅产品品牌创建中也实现了“开门红”。“褐小美”以山西省省鸟褐马鸡为原型,融奔放、热情、活力、奋进等元素为一体,寄托着交城人期盼幸福吉祥、快乐安宁的美好愿望,甫一推出,就在交城县的各种旅游推介活动中频频亮相,广受好评。目前,“褐小美”已衍生设计出了微信表情包、纪念品等十余款产品。今后,还将陆续推出“褐小美”儿童舞台剧,举办全国“褐小美”童话剧展播,连载漫画、儿童乐园、主题公园以及“褐小美”农特产品、连锁农家乐等系列产品。

交城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菌药资源和文旅资源。基于此,该县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原则,鼓励引导贫困户开展肉牛、枣、核桃蜂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养殖业,为全域旅游提供丰富的“名、优、稀、特”农旅产品,借助旅游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夯实攻克深度贫困的产业支撑。

在文旅产品品牌创建过程中,交城县还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个项目入选国家“非遗”名录,3个项目入选山西省“非遗”名录,3个项目入选吕梁市“非遗”名录。以创建文旅“双创”基地为契机,交城县加大了磁窑陶器、交城雕刻、旺英堆锦、琉璃咯嘣等旅游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形成多样性、全季性旅游产品体系。在特色菜系开发方面,重点打造了雪龙黑牛与金色阿奎丹等世界高档肉牛、柏籽羊肉野生菌美食、交山莜面、中医药膳等系列品牌,促进餐饮与民俗文化体验互动,形成具有交城特色的餐饮文化。

文旅“双创”基地加速崛起

“我们依托‘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旅游+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拓展,以旅游业为中心,融合其它产业,形成旅游综合新产能”。对于如何通过文旅“双创”带动旅游品牌创建,推动旅游新动能打造,交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潞萍如是说。

华北第一漂——庞泉沟红柳湾漂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交城县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实体经济和无边界产业所具有的带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作用,创建集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加工生产、展示销售三位一体,农、文、旅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双创基地,通过旅游产品的创新,打开全域旅游的创建,带动旅游产业的创业

作为文旅“双创”的空间载体,占地4800平方米的“交城创谷”包括文旅“双创”基地在内的8个功能区,能够为各种类型的创业者提供品牌建设、产权保护、金融服务、法律保障、行业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全生态链服务,致力打造成为展示交城县域特色产品产业的窗口平台,助推新动能、新产业的孵化平台,提升县域发展水平的载体平台。

文化品牌的创建离不开资金支持。为此,交城县以“创三大品牌,建三大基地”为目标,设立了1000万元的文旅产业发展基金,集中用于民间传统的传承保护、文旅产学研基地等文旅产业的扶持与建设。同时,该县还设立了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为旅游企业安排了一定规模的信用担保额度,县财政对新增贷款给予贴息50%的资金支持,并针对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执法、旅游市场、招商引资、旅游培训、旅游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性支持,县财政拨款200万元,以无偿补助、贴息、奖励等形式,支持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发展。

文旅“双创”打造县域经济新引擎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是交城县今年的重头戏之一。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历史,该县深入实施“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促进文旅产业与传统文化、文化创意、休闲农业、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扶贫攻坚、工业转型的结合及与社会事业、互联网等的深度融合,通过文旅产品的创新,促进全域旅游大发展,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工业产业成功转型,不断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推动文旅融合进程中,交城县从全域着眼谋划,从细节入手打造,致力于“全群体体验、全角度开发、全方位服务”的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志在实现处处皆风景、处处能旅游的产业发展目标。全群体体验,就是打造老年康养基地、中年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青少年夏令营基地等活动基地,使老中青少幼各个年龄段都能在交城找到净化灵魂、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目前,已与共青团中央签订青少年夏令营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与山投集团签订了老年康养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全角度开发,就是打造生态、康养、度假、游乐、文化、工业农业体验等各类景区景点构成的立体交融式的组合景区,实现走进交城处处是景点的目标。全方位服务,就是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内部环境,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目前4座高标准游客服务中心,15座文化旅游星级厕所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智慧旅游、重点景区Wi-Fi全覆盖、新能源旅游直通车全覆盖工程均已启动。与此同时,该县继续强化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磁窑河、瓦窑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在县城东西形成两条大的生态景观,其中水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从而恢复古交城十景的“卧虹烟柳”和“却月晴波”的美景,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此驻足观光,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让交城山水这颗耀眼明珠在新一轮旅游业发展大潮中绽放异彩。

在此基础上,交城县还积极探索文化资源市场化管理开发新模式,积极引进阿里巴巴、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公司、山西传媒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宝盖晋文化产业发展公司等互联网平台、传媒院校、文化企业,聘请国家著名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全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创建全省首家文旅产品“双创”示范基地。

为打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推进文旅产品的创作设计和市场推广,交城县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重点项目无障碍实施活动,实行“最多跑一次”一站式服务模式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项一卡”管理办法,针对性解决问题,全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受理、审批、监管分离服务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文旅“双创”相关政策,设立“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以无偿补助、贴息、奖励等形式,支持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发展。另外,该县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中进一步激活闲置资源,挖掘和整合空置的楼宇资源、厂房场地,巧变创客空间,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平台。

地绿景美、天蓝水清、连山接水,大自然给予了这方水土独特的魅力;包容大气、活力迸发、人才集聚,旅游业在这里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在旅游业方兴未艾的新时期,交城县通过文旅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提档升级给出了独特而富有成效的答案,有力助推着一个发展更加均衡、动力更加多元、结构更加优化、前景更加美好的新交城不断崛起!(李永妙路小飞)

Hash:649ddb8c21924e9e0d6b6981b1000dddf042af95

声明:此文由 交城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