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穿越札达土林,探访古格王国,藏尸洞里悬念多!

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一直是藏族群众和印度朝圣者的向往之地,但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至今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个被称为“世界的中心”的圣地!

普兰驾车出来,重新回到219国道,我们直奔冈仁波齐而去。这座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其在地区影响力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的顶峰终年积雪,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引发教徒般的虔诚惊叹。

冈仁波齐峰在藏语里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湿婆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发源于此地。印度和藏族史载,人们对于神山冈仁波齐的崇拜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从古至今,每年都有络绎不绝地来自印度、不丹尼泊尔以及我国各大藏族聚居区的朝圣队伍来此朝觐神山,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指的就是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周围共有五座寺庙。年日寺为转山第一站,之后依次为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称幻变寺)、江扎寺和赛龙寺,其中后两座寺庙位于内线。这五座寺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并留存有丰富的雕刻塑像壁画文物,但如今都不同程度地被毁坏了。远远地,我看到海拔6714米的冈仁波齐山顶呈现着金字塔状,在冰雪中裸露出来的几排岩石,如同一条通天台阶,直上霄汉。因传说此山为神灵之所在,所以藏俗认为,转神山一圈可洗掉一生罪孽,转百圈可成佛。藏传佛教派信徒莫不以来此朝拜为一生之愿。

中午用高压锅吃完随车带的煮水饺后,我们一行顺着国道继续往札达挺进。这段路大概150公里长,全是蜿蜒崎岖的盘山沙石路,还有大段厚厚积土的路面,我们走了5个小时才到达札达土林。

曾经听说过札达土林,但没想到土林如此规模宏大。据地质学家们考证,数百万年前,札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大湖的水位线递减,冲磨出“建筑物”的层高,后历经风雨侵蚀,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模样。土林是经流水侵蚀形成的特殊地貌,有的形似勇士当关,有的形似万马奔腾,有的形似虔诚教徒打坐修行,在夕阳下显得神秘壮观。我们被四面恢弘壮阔的景象所震撼:这是一大片海一样的土林世界,耸立着的土林群在烈日照射下一派焦涩灰枯,层次分明的皱褶和千沟万壑构成的山体酷似城堡群,或一排排列队接受检阅的士兵。在地质学中,这种地貌被称为“河湖相沉积”。

札达县的黄昏,天色明丽昏黄。西部天空早已被云霞烧灼成了金黄色,炫目的光线斜射过来,土林向阳的一面也跟着呈现出厚重的金黄色,山的纹路更加明暗有致。当地人说,黄昏是土林最美的时间,这样的灿烂景象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刚一转眼,天又昏暗下来,那漫天的金黄转瞬即逝。

在遥远而古老的西藏,古格王国曾是阿里地区的一颗明珠,是个非常繁盛的地方。古格王宫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建筑群落。古王宫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

古王宫顶部是皇宫和达官贵人办公、居所,中间是僧侣寺庙,下面是民宅洞窟。遗址外围建有城墙,四周有碉楼,中间有暗道可通上下,驻守者可以从这里到两边的河道里取水。据说鼎盛时期,古格王国有10万人,而这座城堡的鼎盛时期也超过了5000人。古格王宫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之作。只可惜,现在这些寺庙已被破坏得很严重了,多数房顶塌陷,屋里满是灰尘。

古格遗址下面有个藏尸洞,十分奇特,所有的古尸均没有头颅。藏尸洞洞口距地面约2米,洞口很小,根本不能站上去看,而且时隔千年,味道仍然极重,我能够看到洞里散落满地的肢体骨架和像麻布一样的物什。翻阅西藏的资料,藏人死后有几种葬法:水葬、土葬、火葬、天葬。水葬污染河流,很早之前就已废弃;藏人得了传染病会用土葬的方法,但不普遍;火葬的方式在喇嘛僧人中更多一些,一般骨灰混合泥土后做成佛像;应该说,一直以来,阿里地区最普遍的还是天葬。

Hash:788d3d39b3d634fb36371c4ecbe57aa5033cde2d

声明:此文由 趣闻视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