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的​“志愿红”,玉林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年龄也不同

但都是一副热心肠

他们穿着红马甲,

上街头、深入社区

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志愿红”以贴心服务和暖心笑脸

让更多人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用实际行动助力城市创建。

志愿服务进社区携手促和谐

玉州区玉城街道东岳社区,社会公益组织蒲公英之家有4名志愿者常驻这里,陈元是其中之一。进驻社区以来,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玉林市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投身清理社区卫生死角和小广告,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服务,把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拉到指定地点摆放整齐等。同时,在社区办事大厅设立志愿者岗,为新加入的志愿者进行帮助和引导,使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

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将随意停放的共享电动车摆放整齐,并呼吁骑行者要文明骑行。

在社区日常工作中,陈元和其它志愿者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书法交流研讨会、道德讲堂、国学讲堂、书画鉴赏会、茶艺讲座、摄影讲座,联合其它公益组织进行每周一次的慈善公益交流等。邀请专业老师对社区小朋友进行每周一次古筝培训,组建东岳社区和音合唱团,每周进行排练学习,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此外,蒲公英之家的志愿者还与社区一同关心社区内的贫困儿童及老人,开展组织慰问及送温暖活动,对社区的困难家庭、儿童、长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目前,蒲公英之家志愿者群已经有400多人,当社区举行公益活动需要志愿者参与的时候,大家都会积极响应参加。”陈元表示,作为一名志愿者,希望人们多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建设更美好的社区作出自己的努力。

疫情期间再现玉林青年新形象

“感谢你们,还上门为孩子辅导学业!”在今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同时也是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刘夏沅来到玉林市驰援湖北医务人员陈颖琳的家中,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暖心课业辅导。

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清理小广告,净化城市环境。

疫情防控期间,玉林市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开展“同舟共济 青春偕行”——玉林市学雷锋月“1+N”志愿服务行动,面向玉林市支援湖北防控疫情的医务人员家庭及其子女、玉林市定点收治医院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及其子女开展暖心服务,助力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团组织收集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的需求,组织青年志愿者发挥作用,送上暖心卡进行“结对”联系,提供暖心物资、暖心守护、暖心护理、暖心协调、暖心陪伴、暖心课程、暖心记录、暖心问诊等多项服务,用“红马甲”化作坚强后盾。爱心企业为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捐赠暖心物资一批共计6000余元,帮助解决白衣战士的后顾之忧。

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展现了玉林青年文明形象。

“四点半课堂”打造孩子“第二个家”

“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是校地合作的创新载体。自成立以来,玉林师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赴石棠小学、大芦小学、南观社区、北辰社区、北流罗政村茂林镇长望小学、兴业县宽畅村宽畅小学等乡村、社区,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孩子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学习辅导及课余兴趣培养。

志愿者在玉林城区交通路口维护城市秩序,宣传文明出行。

玉州区玉城街道北辰社区“四点半课堂”,大学生志愿者采用“七彩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业辅导、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科普教育、艺术课堂、才艺展示、素质拓展七个方面课程辅导,帮助社区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在宽畅小学,大学生志愿者结合当地孩子腼腆、羞于表达的特点,重点设计了自我管理与自我塑造工作坊、语言艺术表演沙龙、圆桌讨论会等活动,帮助孩子打开心灵,大胆自信表达自我。在罗政村,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以教育帮扶为主的志愿服务,将道德教育穿插到知识教学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如今,“四点半课堂”成为了孩子的“第二个家”,诠释着满满的关爱与温暖。

来源:玉林 文明

Hash:7bf0ce82c1ad0c6beb22810d951d78e7df04a400

声明:此文由 这里是广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