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老城散记

濮阳人自己的吃喝玩乐分享赚钱平台!

初冬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天空湛蓝,没有一丝风。11月28日,我们一行三人,背负相机驱车来到濮阳老城,想再次寻觅那种久违的近乎于原生态的质朴和沧桑厚重的感觉。

第一次到濮阳老城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年轻,也没怎么留意“她”有什么特别之处,给人的感觉就是热热闹闹的,与别处的县城没什么两样。就这样一晃20多年过去了,濮阳老城的样子依稀还是那个老样子。随着岁月的沉淀和阅历的日渐丰厚,看惯了高楼大厦、荫浓街阔的都市之后,我似乎更钟情于那种有着恬淡的、质朴的、原汁原味的小巷,那种悠然、那种惬意、那种憨憨的叫卖声,都令人心醉,回味无穷。

生生不息的黄河,横亘龙乡,孕育了濮阳一方儿女,它又在历史的轮回中,为古城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濮阳的历史辉煌。“颛顼遗都”“帝舜故里”“诸侯会盟”“铁丘之战”“城濮之战”“澶渊之盟”等故事,诉说着这个城市曾经的景和升平和征讨杀伐,同样也忠实的记录着人民的欢声笑语和颠沛流离。在这块早在6400多年前,就有着我们先祖活动足迹的土地上,留给我们太多的哀怨和喜悦。1987年西水坡中华第一龙的横空出世,为厚重的濮阳再书华章。自此,中华龙乡便成了濮阳的代名词。那位45号墓降龙伏虎的墓主人,其身价何等尊贵,其事业何等辉煌,至今留给我们的是参悟不透的谜,是化解不开的一段彷徨。

濮阳地处豫东北,因临黄河,拥金堤之险,自古便有“河朔保障”“颛顼遗都”之说,是兵家商家必争之地,交通便利,地理险要,使之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各地富商巨贾,达官贵人云集濮阳,车水马龙,其繁荣景象蔚然大观。如今濮阳老城依然保存着古朴的明清风格,殿宇雄伟之势依晰可见。镜头定格下老城不变的容颜,栉次鳞比的店铺,琳琅满目的物事和那厚厚的门板、那深深的进间、那古朴的匾额、那雕梁画栋、那青色的方砖、那雪白的灰缝,都在昭示着往昔的繁华和几度的辉煌。

在众多明清建筑中,极富代表性的的当属中心阁,也叫四牌楼。四牌楼位于濮阳老城十字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木石结构,呈方形,四角以石柱支撑阁顶。阁顶以全木构成,扣榫严紧,四角各有斗拱相托,阁檐上挑,上覆琉璃瓦,青光闪烁。四道垂脊各塑龙、凤、鱼、马,呈龙飞凤舞、鱼跃马腾状。四角套兽下垂铜铃,风吹摆动,叮当作响。四面各有一个巨大的匾额,雕字如斗,苍劲有力,为著名书法家刘文选所书。东曰颛顼遗都,西曰澶渊旧郡,南曰河塑保障,北曰北门锁钥,此阁成为濮阳老城历史象征之一。

看过四牌楼折向北去,约800米处,便是濮阳人引以为豪的八都坊,又叫澶渊名阀坊,坐落于濮阳县城北大街,跨街而立。据《濮阳县志》载,八都坊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建,此为明代濮阳籍都御使纪著、侯英,大理寺卿李珏、史褒善、王廷,尚书赵廷瑞、董汉儒,巡抚吉澄同立。坊顶镌刻“八都坊”三个大字,笔锋雄健,隽永端庄,系明代书法家韦大秦所书。据说,当时坊之南北还立有两个下马坊,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皇帝到此也要龙行三步,足见八大名阀在朝中的声望。八都坊由坊座、坊身、坊顶三部分组成。整个坊身,组合严紧,端庄大方,对称美观,充分显示出我国明代匠人运用力学原理进行重型建筑的高超技艺,闪耀着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来到濮阳老城,还有一个不得不看的去处,那便是回銮碑。但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宋年间,大辽国多次进犯边境,一度兵临澶州城下,直逼东京汴梁。为御强敌,振奋军威,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等主战派的督促下,御驾亲征,于澶州大败辽兵,双方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回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坐落于濮阳县城御井街,是记载宋辽“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班师回朝前,宋真宗曾赋诗一首,由寇准书丹。碑文内容是“我为忧民切,戎车暂省方。征旗明夏日,利器莹秋霜。锐旅怀忠节,辟凶窜北荒。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上天垂助顺,回旆跃龙骧。”镌刻于石,以志其事,谓之“回銮碑”。碑文质朴浑厚,遒劲有力。其南有一古井,水清澈甘甜,为真宗驻跸时所用,俗称“御井甘泉”。

漫长岁月的风剥雨蚀,并未洗去濮阳老城往昔的铅华。漫步街头,随处可见明清风韵的染坊、银号、商铺、酒坊,质朴亲切的摊贩带着甜甜的笑容散布其间。更多的是熙来人往的客流,或驻足、或留恋、或购置、或拍照,为这个繁华而又“宁静”的小城平添了几分神韵。

在老城无需导游,只须在纵横交错的老街上漫无边际地走着,小城的故事就会逐渐地向你展开,已逝年华的流年碎影便会重新出现在你的面前。走着走着,你就能发现一些铺子,随意买上一些特色小吃。诸如:垂涎欲滴的糖葫芦,喷香油酥的肉状馍,晶莹剔透的凉米皮,吊炉的芝麻烧饼,鲜嫩肥美的羊肉汤,地地道道的六百居香肠……都会吊起你的胃口,置身其中,恍如隔世。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倏然划过正午,我们三人已是饥肠辘辘,回身至四牌楼处,传统名吃王五辈壮馍不大的坊间,已经挤满了众多的食客。眼见喷香油酥、层层叠加的肉壮馍,一个个圆鼓鼓、黄灿灿,勾起每一位过往行人的食欲。我们随便拣了一个桌脚,凑合着坐下来,要上一张肉壮馍。白里透红的粉皮,鲜嫩肥美的大肉和着葱、姜、大料等的清香,成为入口的特色美食。再喝上一碗淡淡的浮着青翠香菜的丸子汤,那种感觉、那种舒坦,真叫一个字——爽!

踏遍这方热土,我们发现这个久违了的濮阳老城,在平稳地呼吸,在和煦中成长。

老城,是一部城市变迁的历史。

老城,是城市记忆的丰碑。

老城,是割舍不尽的那份情。

老城,是说不尽的往事……

龙都网· 濮阳人城市生活指南

· 关注一个号 了解一座城·

小程序开发丨 公众号定制

朋友圈广告丨 运营策划推广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联系我们

QQ交流群:514952791

电话/微信号:13213955830

龙都网:www.longduwang.com

投稿邮箱:ldw@longduwang.com

Hash:70e3440a8dd273c40d8f0071533e752f1e780c52

声明:此文由 龙都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