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亲杜平的点滴回忆!

对父亲杜平的点滴回忆

延平

浴血奋战 保卫延安

我的父亲杜平将军江西万载县黄茅镇人,在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父亲就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农会,1930年4月参加了工农红军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义无返顾地踏上了他戎马生涯的征程。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这时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父亲所在的陕北红军三十军改编为第一二九师。随即八路军挺进华北大地,开赴抗日作战的最前线,投身于抗日战场血与火的殊死决战中。根据当时抗日战争布局的需要,毛主席主张主力部队开赴抗日作战的最前线,同时要留下一支部队巩固陕甘宁边区根据地。

留守兵团召开了第一次兵团首长会议,父亲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决定将留守兵团编为八个警备团。父亲所在的一二九师留守部队编为警备第三团,阎红彦为团长,杜平为政治委员。会上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及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等都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留守部队的主要任务除剿灭土匪除暴安民外,更重要的是守备河防御敌保家。父亲与阎红彦团长带领部队一边加强敌情侦察,进行防炮防毒训练,同时设防在有交通道路的渡口上及构筑附属设备,瞭望哨所,炮兵射击效力观测所,弹药置放场,排水防雨设备等等,即坚固又科学,还备有兵力配备,火网构成等都用图例示出。战士们利用石块木料沙土昼夜赶修构筑的防御工事甚为牢固,使国民党第二战区的视察官员也连连称赞,惊叹不已。与此同时还把驻地民兵、青年、妇女和儿童都组织起来站岗放哨。军民团结,万众一心,共同联防,固守河防渡口。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太原又失守。日军开始沿津浦、平汉铁路南犯,企图占领黄河以北以东广大华北地区。1938年2月中旬又开始和入侵山西的日军配合南进西犯。河防全面吃紧,日军从陕西北部进犯,严重威胁陕北和河防北端,还有日军一个师团沿汾离公路向西,另一师团沿同浦铁路直下,威胁河防南端。日军以炮火,飞机猛烈袭击河防阵地,大有进攻陕甘宁边区之势。留守兵团立即下达抗日动员令,全体官兵与边区人民一起,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为任何强敌都击不破地新的长城。我军采用了袭扰驻地敌军和依托黄河天险及坚固的防御工事,采取主动出击,迂回河东,袭敌侧背等战术,迫敌撤退。有效地挫败了敌人渡河的企图和啸张气焰,守住了“千里河防”。

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有广泛的民族性又有复杂的阶级矛盾。为了做好统战工作,毛主席在枣园窑洞里召见了父亲,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主要谈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分析了目前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军队及复杂多变的局势。毛主席谈完以后,拉着父亲的手,一直把他送出窑洞。父亲当即表示要认真贯彻,做好统战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抗日。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日军战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从开始的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常规作战转变为敌后战场为主。这时,日军更加疯狂地实施对晋东南地区扫荡。同时向河防发动了一次次的进攻,其中较大规模的7次,日军每次投入的兵力少则2000余人,多则上万人。进攻时都是用重炮轰击,再出动飞机滥炸,甚至使用瓦斯弹,企图催毁河防阵地,再放船漕渡。而守卫河防的部队在主要防御方向最多只有一个团,千余人也仅有两门迫击炮。父亲亲临前线,固守的各警备团英勇奋战,与敌进行了30余次战斗,使千里河防始终未被日军突破,保卫了陕甘宁边区。

父亲的教诲

父亲虽然屡屡建立了战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街,但对家乡有着无限深厚和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常说,是家乡的一方水土养育了他,是家乡的山山水水陶冶了他,是家乡的父老乡亲成就了他。父亲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家乡常有人络绎不绝地来访。尤其他调到南京工作后,离家乡近了,来访的人更多。无论在职有位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他都热情接待,安排好他们的吃住,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要求。走时还为他们买好火车票,送他们上车。父亲常对我们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他们是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过去军队打胜仗,民众是靠山;今天军队是钢铁长城,仍然离不开民众。父老乡亲来找我,一定是有困难的,你们要善待他们。

父亲是个思路清晰、考虑问题细致周全的人。记得大约在1993年,有两个老乡到北京找我。带来了一封父亲的亲笔信,信中介绍了来人情况和另一封是给当时在中央工作的我也认识的顾秀莲部长的信。看后我明白了,于是我设法与部长联系,见到顾部长后,他俩简单叙述了情况和要求,事情也得以顺利办成。

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父亲时时提醒我们:做人要一不贪,二不赌,三不吸毒,四不乱性,只有这样路才会走得踏实,才能宽广。父亲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本色,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从不攀比,他关心周围的同志,心系他们的疾苦和冷暖,他时常参加慈善公益活动。他常语重心长地说:每个党员代表的是党的形象,你做的好,人们就会因你的行为调整对党的形象地看法,正所谓“点亮一盏灯可以照亮一大片”。

现在父亲随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谆谆教诲依然回响在我耳旁,时刻鞭策着我们。

信息来源:万载史志

审 稿:青 兰

Hash:87874982f18195ca1dbca575b50748b35b73c661

声明:此文由 万载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