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砂乡唯一的民国别墅,与孙中山有关

在金砂乡城中村密集建筑群包围下一座独秀的洋楼,是金砂乡标志性建筑物,被金砂乡人称为“砂尾洋楼”,1933年落成,至今结构完好,现为新加坡侨商家族后代居住。

中山公园而迁,仿中山故居而起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农历九月,汕头市金砂乡明禋堂李氏举族参加了一场隆重的“丁酒”仪式:“砂尾洋楼”业主、新加坡华侨李鸿平的长孙李柏钦出世。上一年,这座洋楼刚刚在金砂乡边缘地带落成,入厝兼出丁,大喜。

李氏明禋堂外景。明禋堂1702年初建,2011年重光。李鸿平与次子李文鍼的牌位供奉其中。

砂尾洋楼在今明烟路6号,是一处私家园庐,由主楼、附楼、花园组成。其中主楼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双层、四厅、十二个房间;附楼占地面积80平方米,原作厨房与餐厅使用;花园占地面积100平方米,自带水井、石舂,流动中式韵味。

砂尾洋楼之主楼与附楼。主楼侧立面匠心独运地安排了不同样式的窗楣山花,其中二层的古典三角山花一窗一景,中央饰不同叶形的四叶花纹。

露晞向晓,帘幕风轻,小院闲昼。花园里的原生小石井甚是可人。

主楼洋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新加坡进口建材建造,钢筋、玻璃铭有清晰的外文番号。设计亦采用新加坡图纸,新古典主义风格,三段式立面结构划分,上下三跨外连廊,柱式、山花简洁典雅,仿广东中山市翠亨村“中山故居”而简化。天台有西式蓄水池,当年配置全金砂乡唯一的水泵、水龙头。

廊柱一改西洋建筑喜用圆柱的习惯,采用连续顶撑的方柱,柱顶装饰齿带状图案,柱身配以垂带纹饰。

粤东侨乡的洋楼建筑,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渗入家居细部。山尾洋楼入门居中便是祖公厅,供奉祖先。后厅通天井,是岭南建筑的采光通风系统。室内为清简苹果绿色调,仿英式房门高大方正,窗户亦为英式双层百叶栏杆玻璃窗。原设全套酸枝木中家具,现存炕床一张。

大门上设新加坡进口菠萝纹彩色玻璃悬窗,半拱券门楣间断牡丹花饰,寓意荣华富贵,中西糅合。

19世纪初,英国占新加坡为殖民地,从新加坡舶回的图纸便带有英国乡村别墅色彩,例如苹果绿色调、英式门窗。

1933年,站在砂尾洋楼的百叶窗前,对面是农田与池塘,远处是炊烟袅袅的潮汕农舍,这座仿造孙中山故居的洋楼,是这幅郊区田园图中独一无二的景致,在千里之外的金砂乡,刻画了南洋群岛上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在华侨中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这独树一帜的选址,也与“中山”有关系。1928年,李鸿平三兄弟刚刚打下地基的月眉塭风水宝地,同时被国民政府选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中山公园用地。李家以市政建设大局为重,将厝地迁至原籍金砂。

1934年中山故居外景。中山故居1885年初建,1892年由孙中山主持改建为现貌。图片来源搜狐网@中山地方方志

20世纪60年代末砂尾洋楼面貌,前景人物为李鸿平长孙李柏钦的三个孩子。受访者供图

开埠前后,汕头港养活金砂乡

金砂乡古为浅海滩,由韩江泥沙冲击而成,与浮陇、东墩连成一条沙陇,因其处于沙陇之末,俗称“沙尾”。嘉靖年间,福建住民迁于此地创祖,初有魏、黄、胡、李、林、章、卢、陈诸姓聚居,以李氏繁衍最快,人丁蕃盛奠定了“沙尾李”的地位。

当代金砂李的杰出代表:跳水三身人——世界杯跳水赛冠军李宏平、李巧贤、李德亮,奠定汕头“跳水之乡”的功臣。

清康熙壬午岁(1702年),沙尾李氏创建宗祠“明禋堂”。禋,是古代祭天时升烟的一种仪式,泛指祭祀;明禋是明洁诚敬的献享。乾隆年间,沙尾李第十一代的李永锡得中进士。他为李氏编修族谱,整治乡政,定下“金砂”之名,取“沙色黄金吉利富贵”之意。但“沙尾”“砂尾”的旧称仍在金砂李的口中代代相传,如“砂尾洋楼”一名。

金砂乡牌坊,对联藏一村、一堂、两路名:金砂乡、明禋堂、金砂路、明烟路。烟通禋,茵、禋方言同音,明烟路也曾名明茵路。

金砂人祖辈以耙盐、捕鱼为主业,远至盐埕头、妈宫、厦岭一带劳作。金砂乡至今保留着“祭祖分批”的奇特民俗,原因是古早家庭主要劳力要到远处耙盐、捕鱼,中午无法回家,因此选择清早拜祭后再出门劳作;而在附近耕种的少数乡民则可以中午祭拜。

金砂乡民俗祭拜场面。金砂乡保留了众多古俗,如三月十五祭拜吴夲真君大老爷、七月半施孤,堪称潮汕民俗保留地。图片来源@郑鸿斌

1860年,汕头开埠,港口来往货轮日多,原先在那一带劳作的金砂乡青壮年男子逐渐转为码头工人。那时,在招商局、太古、怡和等船务公司“作火船”的几乎清一色姓李。所谓作火船,就是贩卖苦力,将货物从船舱搬上甲板,用杠杆式吊机吊入驳船,运往码头卸货;往船上装货则反程序进行。抗战前夕,汕头港上作火船的金砂青壮年超过千人,有“码头养活金砂乡”的说法。

汕头太古码头上等待装卸货的搬运工人,摄于1934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网站收录。

李合平:潮人在海外奋斗的缩影

金砂李寄身码头,但走出码头的家族,仅有砂尾洋楼的李鸿平三兄弟。李氏兄弟的父亲从事汕头和天津之间的土产买卖生意,这对儿辈后来开创的事业有耳濡目染的作用。20世纪初,李氏兄弟跟随舅舅辛国峪过番新加坡。

李合平(1888-1963)是李鸿平的三弟,过番时年19岁。他先在舅舅创立的转口贸易商行工作,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提拔为经理。1923年,李合平自谋创业,与宗亲合作经营布业商号“同福”,不久,又独资创立土产“合源”号,开采太平洋与大西洋上等贝螺,销往日本与欧洲。这些贝螺被制作成高级家具装饰与纽扣等,或是磨成粉末,渗入油漆,成为建筑原料。

1948年从新加坡携回的贝螺,“合源”商号的象征物,跨越70年岁月,光泽依然鲜亮。图片来源@方立峰

由于资源丰富,用途广泛,质量上佳,加上当时甚少商号涉足贝螺的经营,“合源”很快赢得市场,每年销售额高达几十万元。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李合平又创立了经营胡椒、椰干、硕莪粉的土产商号“兆顺”,与经营瓷器生意的“开顺”,跻身新马七大商头之一,并利用商界影响力,参与多个社团运作,创办树人学校,担任总理。

醉花林俱乐部成立于1845年,是协调潮商关系、处理潮侨事务、排解商界纠纷的重要潮属社团。1940年,李合平当选醉花林俱乐部总理。图片来源《广东潮汛》

栉风沐雨、艰苦创业,通过宗法传统与互助精神抱团生存,凭借过人的眼光与胆识抓住机遇、成就宏图,是领潮争先的潮商崛起之路;投身慈善公益与教育文化事业,担任社团要职,是过番潮人融入当地社会的进阶轨迹,李合平的故事,是一部海外潮人奋斗史的缩影。

新加坡报刊《南洋商报》上关于李合平的新闻,李柏钦曾在其叔父李合平创办的树人学校就读。图片来源@方立峰

离乡背井去,功成名就归。返乡起厝是漂洋过海的奋斗目标,更是牵连故土的一往情深。李氏三兄弟没有分家,在母亲“致富不忘乡土根本”的叮嘱中,李鸿平携李禧平、李合平兄弟,在金砂乡规划建起三栋洋楼。1933年,李鸿平的砂尾洋楼率先落成,它是光宗耀祖、入厝出丁的故事高潮,亦是李鸿平的二儿媳张文兰、“洋楼姆”传奇的开篇。

2014年端午节,李柏钦在明禋堂祭拜祖父与父亲。当先祖的香魂在祠堂迴转落定,后代们更明白了任重道远。受访者供图

链接:百年人瑞侨属“洋楼姆”

“洋楼姆”不是“杨老姆”,而是金砂乡人对居守砂尾洋楼七十年的张文兰老人的称呼。

洋楼二楼照片墙,主角是洋楼姆。洋楼姆最喜欢在二楼阳台看乡里人来人往,路过的人们常常跟她问好:老人啊,在坐呀。

1948年秋,月是故乡圆。张文兰带着婆婆与五个年幼的孩子,从新加坡坐船七天七夜,终于踏上了暌违十一年的金砂乡土地。新加坡沦陷期间,她的家翁李鸿平与丈夫李文鍼先后过世,遗下孤儿寡母,在族人的劝说下,她携老扶幼回归,住进家翁名下的砂尾洋楼。

李文鍼、张文兰一家在新加坡合影。1934年,张文兰诞下李鸿平一脉的长孙,家翁由此将家族大权里里外外交托她打理。受访者供图

1950年,金砂乡土改开始。张文兰以丈夫股权折换的八亩田地、两片厝地被没收。接下来,漫长的岁月里,失去收入来源、又受到运动冲击的张文兰,顶住压力,变卖家产,替人洗衣、贩卖蔬菜,从昔日少奶奶转身最地道的劳动人民,撑起一个不算小的家庭,并供养了几个较小的孩子们完成大学学业。

1954年,解放军战略需要进驻金砂,征收洋楼为总指挥部;后部队调离,转为金砂公安分局、金砂派出所驻公使用。改革开放后,落实侨房政策归还。

二楼天井上盖。公安局入驻年代,原有的天井因办案需要填封为楼层。

张文兰与李文鍼的后代,今已繁衍70多人,足迹遍布五洲四海,不乏突出成就者,这与张文兰在困难的年代坚持让孩子上学的明智选择不无关系。而她108岁的一生、七十年守住的这幢厝,早已与一位中国妇女对传统与信念的坚守,一个潮汕姿娘坚韧、乐观、勤劳、奉献的精神融为一体。

1968年春节,张文兰与五个孩子在砂尾洋楼前合影,后排正中为长子李柏钦。背景可见窗户外层原貌为木质百叶窗。受访者供图

李柏钦的次子李琦,守护祖母张文兰老人走完108岁生命旅程。他回忆中的童年,与祖母挤住在小小的房间里,陪祖母捡煤炭、舂米、做粿,祖母教给他“爱”与“责任”——祖宗的东西不能放下。李鸿平后人计划将其恢复原貌,活化为有意义的展馆,重焕这张金砂乡的历史记忆名片

童年李琦与家人在洋楼阳台,这里也是祖母张文兰晚年最喜欢的“景观位”。受访者供图

来源:哈烧茶书斋 文/陈斯楷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Hash:c1afe65a77b4f419318c2b7f831acc604ce0ff2a

声明:此文由 潮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