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敖东城看渤海国的兴衰

渤海国到第13代王大玄锡时,达到“海东盛国”最鼎盛时代。在第10代王大仁秀时期,渤海国即全面学习唐朝典制文化,以至于“车书一家”,在其他国家看来,渤海人与唐人几乎没有区别。在渤海国对外交往的国家中,除了宗主国唐王朝,交往最为频繁紧密的便是日本。渤海国大仁秀之后,国力勃兴,文化程度益高。日本虽然私下视渤海国为朝贡国,但往往把渤海的使节称为“唐客”或“大唐使”,把渤海商人称为“大唐商人”。可见渤海国“唐化”之深。

907年,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混乱时代。虽然唐朝从安史之乱后,一直处于衰弱不振的状态,但因为其强大的影响力、不可忽视的软实力以及长期的秩序惯性,周边的小国仍以唐朝为中心安于各自的地位。唐朝灭亡,其后继者五代各朝其实力和威信都无力维持这一秩序,心理上的和实力上的稳定核心消失,各个国家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存和发展了。

不幸的是,此时的渤海国也已经走过了图强兴革的上升之路,进入了文恬武嬉的承平之世。唐朝灭亡,各个民族本应提高警惕,加强竞争力,以在混乱之时谋求生存发展,渤海国却在此时仍陶醉于“海东盛国”的辉煌中不求进取,危险便步步临近了。随着渤海王国封建化的完成,其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在激化。从大玄锡、大玮时起,已走上了衰微的道路。宗室贵族和整个统治阶级日益腐朽,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加剧,北方黑水靺鞨诸部的反抗激烈,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渤海政权的实力,并为西邻契丹人的侵扰和进攻提供了可乘之机。经过一二十年的反复较量之后,926年初,契丹攻占扶余城,乘胜进军至上京忽汗城下。渤海末王大諲撰被迫出降,国灭。

三年后,在别人的土地上建都的契丹人心存狐疑,忐忑不安,总感觉这个都城涌动着一股强烈的反叛情绪。契丹人决定迁都东平郡(今辽阳市),强令渤海人随迁,这是亡国难民被迫远离故地的悲惨一幕。为杜绝后患,使渤海人彻底断绝回乡和复仇的念头,契丹人决定火烧京城府邑,“帝王宫阙、公侯宅第,皆化为榛莽瓦砾”。大火烧了半月有余,渤海国200多年的文明焚于烈焰之中。据《辽史·地理志》记载,此次迁居辽东、辽西、昭乌达等地的渤海遗民总计九万四千余户,而契丹灭渤海后所得的103座城池在这次迁移中也多数被弃毁。“海东盛国”只留得“零落荒城对碧流”(清人吴兆骞语)的下场,而渤海国的文史资料、文章典籍也被付之一炬,只留下宫殿、城堡和陵墓的废墟,留下瓦砾、箭镞和覆满红锈的铁器。繁华盛世,就在一夜之间复归草莽洪荒。即使今天,考古工作者在清理遗址时仍发现一些砖瓦和石块被烧结在一起,可见当时的惨烈。

渤海国被人们遗忘了,湮没于野蒿榛芜中的是一片大火过后的废墟,足有700年的光阴,除了唐史,文献上少有对渤海国的记载。灰飞烟灭的不只是一座都城,这个曾盛极一时的百年古都在毁于战火后竟几成绝塞苦寒之地。清朝时,渤海国早已湮灭于尘土中,而距此不过二十里的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市),则成为流放革职官员之地,每每令江南人闻之色变。清初,一批流落边陲的中原文人,终于发现了这座荒城废墟。其中就有江南才子方拱乾、吴兆骞。二人在顺治十四年因科场案被判流戍宁古塔,写出了《绝域记略》《宁古塔志》等。而在这些流人的笔记上,也仅存着对这片渤海废都的推测性文字。

历史是有情的,也是无情的。它就像长白山牡丹江咆哮的河水,日夜奔流。就像这片广袤的渤海废墟,它既是肃慎族的终点,又是女真和满族人的起点。它承载着千年的光荣与梦想、屈辱与兴衰。它在东北亚悄然兴起,完成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辉煌之后,又在牡丹江流域奇异地消失了。渤海国的兴亡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海东盛国,而其灭亡也是出人意料地迅速,令人不可思议。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来源:人民网

Hash:f6f36603a0c4877d02a99eb9c85cea6d15b5a3ca

声明:此文由 吉林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